縱 源
(宿州市教育體育局,安徽 宿州 234000)
在“互聯網+”時代的影響下,信息技術教學不斷進行改革和創新,課堂教學內容的豐富以及教學模式的轉變都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隨著科技發展以及經濟進步,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能夠接觸到多方面的知識,教師需要不斷結合現代化教學方法,聯系學生生活實際,使得學生能夠進行知識遷移,提升學生個人的知識技能,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所學知識,并且能夠在生活中進行運用。現階段教學更需要學生靈活轉變教學觀念,將課堂主動性交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斷創新和發展,促使學生個人思維能力的提升,從而真正符合素質教育模式下對人才培養的要求。
現階段信息技術教學依然存在許多問題,教師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化,容易讓學生對學習喪失興趣,從而導致了學生喜歡玩計算機卻不喜歡上信息技術課的現狀。這需要引起廣大信息技術教師的注意。教師需要研究學生的心理變化,了解學生的具體需要,并且能夠根據學生的興趣所在巧妙地設置課堂環節,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此同時,課堂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化,許多教師依舊只是采取教材內容知識進行教學,對于教材以外的內容缺乏講解,從而導致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僅僅局限于教材內容,缺乏視野的開闊,導致難以起到良好的學習效果。教師的課堂教學模式依舊采用傳統的授課方式,長此以往,導致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缺乏新鮮感,信息技術課堂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導致信息技術課堂呆板枯燥,學生難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世界已經連接成為地球村,各種信息以及資源都已經能夠共享,學生即使沒有進行信息技術學習,在生活中也已經能夠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的操作,這就為學生進行系統的專業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需要關注現代教學現狀,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巧妙設置各種教學環節,通過多媒體教學技術的引入,讓學生找到新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學生一旦對信息技術產生學習熱情,也能夠推動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從而保證學生不斷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創新和思考,幫助學生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下進行學習,通過“互聯網+”技術的引入,可以有效使得信息技術課堂不斷轉換新的教學方式,使得信息技術教學變化多樣。學生在學習中也會產生學習興趣,同時也會讓學生能夠對信息技術學習產生好奇心,從而主動參與探究,激發學生創新思維,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尋找解決問題的措施,在具體的生活實踐過程中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這有助于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習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促使學生積極思考。學生只有獨立動手思考,才能夠學有所獲,真正在課堂學習中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引導學生選擇恰當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生個人的學習興趣。通過設置良好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解決疑難,讓學生能夠主動將課堂所學知識聯系個人生活實際,從而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促使學生不斷提升個人信息技術水平。
例如,在學習《輸入文稿》一課時,教師首先可以給學生出示各種Word 文稿圖片,讓學生通過觀察文稿內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給學生創設良好的課堂環境,學生能夠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提升學生知識理解能力。同時引導學生進行練習提升,讓學生能夠在練習中不斷積累信息技術學習經驗,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技能,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有所提升。與此同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建設,及時調整個人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能夠不斷完善自己的學習方式,通過課堂教學模式的轉變不斷讓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教師同時也要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的興趣以及信息技術學習的觀點,從而促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
在“互聯網+”時代,各種信息資源能夠共享,教師和學生可以輕松地獲取各種信息知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不僅僅進行教材內容知識的講解,更需要引導學生與社會生活相連接,及時了解各種新聞時事,培養學生關心祖國的情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巧妙借助信息資源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通過對教材內容的講解巧妙地對教材內容進行擴展補充和完善,從而幫助學生潛移默化地了解和掌握課外知識。通過網絡信息資源的搜索和學習,有助于提升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信息技術學習態度。網絡是一個大熔爐,網絡中有各種各樣的信息,學生自主進行網絡搜索學習難免會遇到各種不良信息的誘惑,然而通過信息技術課堂教師的講解和引導,幫助學生正確搜索各種有效信息,防止不良信息對學生造成的危害,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積極性,提升學生信息技術學習態度,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圖文混排》一課時,這節課內容比較靈活,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信息技術知識的奧妙,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保持學習熱情,從而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教育模式給學生選取多種美麗的圖片,讓學生們能夠產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學習圖文混排時,教師可以適當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擴展和補充,擴展學生視野,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鼓勵學生能夠投入到學習中,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借助多媒體教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相關知識,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網絡搜索,提升學生自身主動學習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育教學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調整,從而不斷幫助學生形成良好學習態度。
通過互聯網教育,教師可以有效豐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在教育改革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就需要教師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不僅要掌握自己所教專業的知識,能夠融會貫通,更要學習掌握現代化教育教學設備和知識,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促使學生能夠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幫助學生不斷進行積極思考,鼓勵學生不斷進步,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思路。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打破傳統的教師演示、學生學習的單一化教學模式,將學生看作課堂學習的核心,課堂設計根據學生的需要進行,幫助學生不斷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從而有助于學生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有效融合多種教學模式融合,使得課堂教學效果能夠發揮到最大限度,滿足學生對現代化信息技術課堂的要求。
例如,在學習《插入表格》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教育背景,融合多種教學模式,鼓勵學生深入課堂學習,提升自身的學習效率,鼓勵學生能夠主動學習,讓學生在主動探究中有所發現和創新。與此同時,教師也要不斷給學生提供各種學習方法,幫助學生能夠投入到課堂學習中。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能夠在交流討論中獲取新的發現,從而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質量。教師也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讓學生在課前進行學習和操作,在課堂中通過讓學生進行實踐,檢測學生學習情況,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己學習的情況。同時也可以借助互聯網錄制微課視頻教學,讓學生隨時鞏固課堂所學知識,打破時空限制,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傳統信息技術課堂布置作業僅僅針對教材目標要求進行設置,作業形式比較單一化,難以起到檢測學生學習水平的作用,同時單一化的作業模式容易使得學生缺乏對信息技術作業的重視度,從而使得作業對學生難以起到鞏固和檢測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借助“互聯網+”技術不斷創設各種作業模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讓學生能夠在主動進行作業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也可以借助作業進行教材內容的擴展和補充,幫助學生不斷學習和認識到新的知識,擴展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有所創新和發展,真正使得作業對學生起到鞏固和提升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編輯工作表》一課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互聯網技術進行作業設置,讓學生能夠通過多樣化的作業學習,提升學生學習效率,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傳統的作業形式難以滿足學生的需要,同時也會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使得學生缺乏學習興趣,作業難以起到應有的效果,學生學習難以得到提升。教師需要調整個人教學思維,通過“互聯網+”技術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提升學生數學學習效。通過靈活作文布置,可以吸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減少心理負擔,將作業看作是學習的一種重要途徑,而不是為了完成作業而學習,通過多媒體可以讓學生融入課堂,提升學生作業質量。互聯網技術需要給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條件,不論是課堂學習,還是作業布置,教師都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的課堂評價模式比較單一,教師同時也缺乏對學生進行評價總結,往往課堂總結流于形式,僅僅是教師的一句話就代表了課堂總結流程,使得學生難以認識到自身學習情況。現階段課堂教學評價需要教師結合互聯網技術對學生進行整體評價,綜合考核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以及學習情況進行合理的評價。通過教師的評價,可以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學習水平,幫助學生了解到自身學習的不足和缺點,在今后學習中能夠提升自身學習的優勢,取長補短,不斷促使學生進步成長。學生只有意識到自身的學習水平,在學習活動和實踐過程中就會有意地糾正個人的缺點,充分發揚個人的優勢,從而提升個人的綜合水平。由此看來,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給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有助于清晰認識到學生的學習水平,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幫助學生能夠有針對性地提升個人的能力,從而不斷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例如,在學習《編輯幻燈片》一課時,課堂教學需要教師進行評價,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效果,能夠認識到自身學習的不足,取長補短,促進學生進步成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評價總結,及時對學生的優異表現進行鼓勵和表揚,幫助學生形成學習的自信心。同時,教師進行教學評價總結時需要借助互聯網整合學生多方面的學習情況,幫助教師從多個方面了解學生的情況,保持教學敏感性,及時進行評價和教學調整,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所在。通過教師總結,能夠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同時鼓勵學生相互學習交流,幫助學生互相學習,學習他人的優點,促進學生共同進步,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教師需要注意結合“互聯網+”技術給學生進行多方面評價總結,通過課前學習引導學生認識自己的課前學習情況,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進行教學調整,幫助學生優化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果。在學習結束后,教師要整體對學生進行評價。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時代進行信息技術教學,對教師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已經難以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家庭中已經能夠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操作,如果此時教師依然采用亦步亦趨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學習效率的下降,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煩情緒,不利于學生的個人成長和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及時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恰當地調整和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進行學習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