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寶,張春燕,張怡民,秦 竹
(云南中醫藥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
《黃帝內經》中說:“若數謀不決,或情志不暢,則肝氣郁結,氣樞不轉,欲伸則內擾神魂而致不寐。”若情志傷肝,最易導致氣機郁滯難行,擾神動魄,影響睡眠。《難經正義·三十四難》中說:“魂本質為陽氣,陽主動主外,白晝陽氣升,魂陽出動隨血液運行全身,夜晚氣歸于靜,血流于肝,魂陽居于肝陰,則產生睡眠。”可見,肝血虧虛可導致屬陽之魂不能夜歸于陰,導致不寐產生。肝氣不疏、肝血失充在不寐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治療不寐時不能忽視肝之生理特性,需暢達人體周身氣機,補養充盈肝血。王海軍[1]認為,肝血肝陰虧虛造成魂不能內舍于肝陰是誘發不寐的重要因素。中醫治療不寐的治法及方藥大多基于“肝藏血,血舍魂,魂主睡眠”這一觀點。肝作為人體氣機升降之橋梁紐帶,在協調人體臟腑氣血陰陽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毛妍等[2]指出,不良情志的刺激是誘發不寐的關鍵因素。“肝藏血,血舍魂”,由不良情志刺激引起的不寐可從肝論治。
《靈樞·大惑論》中說:“衛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留于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于陰則陰氣虛,故不暝矣”。可見,衛氣在夜晚入于陰分是形成正常睡眠的基礎。有學者指出,脾胃兩臟的功能是衛氣入于陰分的關鍵影響因素[3]。《靈樞·營衛生會》中說:“人受氣于谷,谷入于胃,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暝”。人體內營衛之氣均為中焦臟腑消化水谷所得。睡眠的物質基礎在于氣血充盈,營衛強旺。人體中焦臟腑虛弱、運化之職失常可導致氣血化生乏源,營衛之氣不足,從而可對睡眠產生影響。可見,中焦臟腑作為氣血生化之源,氣機升降之紐帶,在睡眠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治療不寐可采用健脾安胃之法。李月敏等[4]認為,誘發不寐的因素主要包括:飲食難以節制、作息不規律、缺乏適當的活動導致臟腑損傷,運化失職,營衛失調,氣血虧虛;飲食停滯,食積化火,內亂心神;氣血虧虛,心神失養;五臟不安,神無所歸。治療不寐關鍵在于強旺脾胃、調和氣血、理順營衛。李愛玲等[5]認為,思慮勞倦超越限度最易損脾,脾胃虛弱、氣血難充可致意不入舍。胃失和降、濁邪上犯可使陽難入于陰,陰難以存陽,進而可導致不寐。
《證治要訣·虛損門》中說:“年高人陽衰不寐”[6]。可見,人體陽氣虛衰可以造成不寐。《馮氏錦囊·卷十二·雜證·方脈不寐合參》中說:“老齡人陰氣衰弱,則睡輕微易知”[7]。可見,人體陰氣虛衰同樣可以引起不寐。人體腎陰腎陽虧虛,在不寐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難經·六十六難》中說:“臍下腎間動氣者,人之生命也”。中醫認為,腎間之氣確為人體生命最初本原。腎間之氣溝通人體內外臟腑、四肢百骸,運行于任督沖帶,周身經絡。在治療不寐時,不能忽視腎的作用。周穎[8]認為,人體腎氣衰微,精氣匱乏,則真陰難于上濟,從而導致心火獨亢,真陽難下,水火不相既濟,進而導致魂不守舍,造成不寐。彭志鵬等[9]通過對腎不藏志型失眠患者進行研究發現,腎功能的異常對睡眠存在明顯的影響。
該方的藥物組成包括:柴胡、香附、郁金、紫丹參、川芎、枳實、杭白芍、白術、淮山藥、仙靈脾、云茯苓、楚薄荷、生甘草,根據臨床實際需要可去除川芎、枳實、香附,增加酸棗仁、柏子仁、五味子、夜交藤、合歡花、石菖蒲、遠志[10]。
方中的柴胡可疏理肝氣,暢達周身氣機。郁金性寒,入心經,可清心開竅。香附味辛,可行氣解郁。紫丹參歸心、肝經,可活血調經、清心除煩。杭白芍可滋補陰血,與柴胡相配能充肝血、行肝氣。白術、淮山藥、云茯苓可健旺中焦脾胃,提升其運化功能。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氣血充足可使陽得入陰,不寐可調。仙靈脾可溫補人體真陽,增精增髓。楚薄荷可疏風散熱,協助調理壅滯之氣機。甘草味甘,可補氣、強旺中焦臟腑、調和諸藥。酸棗仁可寧心補肝,并具有顯著的安神作用。柏子仁甘平質潤,可補心寧神。用其治療陰血虧虛、心失所養所致不寐的效果顯著。五味子可益氣生津、補益心腎、寧心安神。合歡皮歸心、肝經,可理氣解郁、寧心安神。夜交藤味甘,可補益心肝、滋陰榮血、養心安神。遠志歸心、腎經,可安神益智、祛痰、解郁。石菖蒲味苦、辛,性溫,可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上述諸藥合用可疏肝理氣,通解周身氣機,健運脾胃,滋陰補腎,填精補髓,安神益智。
柴胡中的山柰酚、異鼠李素具有顯著的改善失眠的作用[11]。丹參中的有效成分可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顯著緩解焦慮癥狀[12-13]。仙靈脾中的淫羊藿醇可拮抗兒茶酚胺,且具有與鹽酸普萘洛爾相似的鎮靜作用[14]。酸棗仁中的斯皮諾素和酸棗仁皂苷A 具有鎮靜催眠、保護神經細胞的作用[15]。柏子仁含有的總萜類成分能起到明顯的鎮靜催眠作用[16]。五味子中的有效成分可減輕長期服用藥物治療失眠所引起的肝損害[17]。合歡花和酸棗仁能調節人體大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的水平,發揮顯著的鎮靜作用[18]。夜交藤能有效延長慢波睡眠時間,縮短異相睡眠時間[19]。石菖蒲、遠志具有顯著的鎮靜催眠作用[20-23]。甘草中的甘草素可直接作用于腦部的相應部位,對NE、5-HT的水平產生影響,從而可改善失眠癥狀[24-26]。
疏調湯加減方是國醫大師張震治療不寐的常用方劑。大量的研究表明,用此方治療不寐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本文基于張震的“一體兩翼”思想對肝、脾、腎與不寐的關系進行論述,對疏調湯加減方進行方義淺析,以明確其在調節不良情緒、疏肝解郁、健脾安胃、充盈氣血、調和營衛、增強人體體質、補腎固本等方面的作用。筆者認為,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基于“一體兩翼”思想的疏調湯加減方在治療不寐中的應用前景將越來越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