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英姿,冉穎卓
(1. 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29 ;2.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南京中醫院,江蘇 南京 210022)
Graves 病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是一種多系統的綜合征,包含彌漫性甲狀腺腫、高代謝癥候群、甲狀腺肢端病、眼征和皮損[1]。甲巰咪唑是治療Graves 病的首選藥物之一,其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肝臟損害、白細胞計數降低、過敏、皮疹、狼瘡綜合征、血管炎等[2-3]。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是一種肌肉特異性酶。有研究指出,血清CK 的升高與人體肌肉損傷存在密切的關系[4]。本文主要是介紹用四君子湯加減治療甲巰咪唑致Graves 病肌酸激酶異常的驗案1 則。
患者王某,女,35 歲,2019 年8 月5 日初診,門診號:0002601724。主訴怕熱、手抖、盜汗6 個月。患者6 個月前無明顯誘因出現怕熱、手抖、盜汗,體重下降約10 kg,伴眼脹,無畏光流淚,月經正常,大便溏泄,日行3 ~4 次,小便調,夜寐安。舌質紅,苔薄白,脈弦細。查體示:眼征(-),甲狀腺Ⅱ°腫大,可隨吞咽上下移動,無壓痛,質中,心率88 次/min,律齊,指顫(+)。2019 年8 月5 日檢查甲功示: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0.001 μIU/mL,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 >30.8 pmol/L, 游 離 甲狀腺素(free thyroxine,FT4)112.59 pmol/L,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12.33 nmol/L,甲狀腺素(thyroxine,T4)374.60 nmol/L,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1300 IU/mL,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7.62 IU/mL, 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antithyroglobulin antibodies,TGAb) 正 常。 查 肝 功示:谷丙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31 U/L。血清CK 檢查示:46 U/L(正常),血常規正常。甲狀腺B 超檢查示:甲狀腺彌漫性病變。中醫診斷為癭病,證屬肝郁脾虛,西醫診斷為Graves 病。西藥治療處方:甲巰咪唑片(生產廠家:德國Merck KGaA,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71078,規格:10 mg×50 片/ 盒)口服,每次10 mg,每日3 次。中藥治療處方:炒柴胡6 g、炒白芍10 g、麩炒白術10 g、茯苓10 g、炙甘草5 g、當歸6 g、夏枯草10 g、山藥10 g、白扁豆10 g、丹參10 g、五味子10 g、紫蘇梗6 g。水煎服,每日1 劑,分早晚兩次服下,連服14 劑。2019 年10 月9 日二診,患者訴怕熱、盜汗、手抖等癥狀好轉,大便正常。查甲功示:TSH 4.662 μIU/mL,FT3 1.8 pmol/L,FT4 2.72 pmol/L,血常規正常。查肝功示:ALT 33 U/L,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52 U/L。 血 清CK 檢查示:2180 U/L(異常)。西藥治療處方:甲巰咪唑口服,15 mg/ 次,1 次/d。中藥治療處方:黨參10 g、麩炒白術10 g、茯苓10 g、炙甘草5 g、炒白芍10 g、麩炒薏苡仁30 g、山藥10 g、白扁豆10 g、丹參10 g、虎杖10 g。水煎服,每日1 劑,分早晚兩次服下,連服14 劑。2019 年11 月6 日三診,患者訴易疲勞,感乏力、盜汗,大便溏瀉,2 ~3 次/d,舌質干紅,苔薄,脈細。查肝功示:ALT 14 U/L。血清CK 檢查示:239.1 U/L(異常)。查甲功示:TSH 20.524 μIU/mL,FT4 4.24 pmol/L。西藥治療處方:甲巰咪唑口服,5 mg/ 次,1 次/d。中藥治療處方:上方加陳皮6 g、防風10 g。水煎服,每日1 劑,分早晚兩次服下,連服14 劑。2020 年1 月15 日四診,患者訴疲勞、盜汗好轉,但脫發明顯,易困倦,大便日行1 次。舌質紅,苔薄,脈細。復查甲功示:TSH 0.118 μIU/mL,FT4 16.73 pmol/L。查肝功示:ALT 13 U/L。血清CK 檢查示:95.5 U/L(正常)。中藥治療處方:太子參10 g、麩炒白術10 g、茯苓10 g、甘草5 g、山藥10 g、當歸6 g、川芎6 g、炒白芍10 g、熟地黃10 g、酒半夏6 g、陳皮6 g、炒柴胡6 g、黃芩10 g、夏枯草10 g、浙貝母10 g、生牡蠣30 g、玄參10 g、酒黃精10 g、衛矛6 g。制濃煎劑服1個月,穩定療效。之后患者血清CK 水平未再升高。
按:根據本例患者的癥狀、病史及實驗室檢查結果可明確診斷其病情為Graves 病。讓患者口服甲巰咪唑,每次10 mg,每日3 次,并予中藥方劑為其疏肝健脾、斂汗生津。二診時患者怕熱、盜汗等癥狀好轉,但出現血清CK 水平升高的情況。考慮其血清CK 水平升高的情況可能與使用抗甲狀腺藥物甲巰咪唑有關,故將甲巰咪唑減量為每日1 次,每次15 mg。CK 多存在于肌肉中,中醫認為脾與肌肉的關系密切,而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故為本例患者使用四君子湯加減益氣健脾,并配伍薏苡仁、山藥、白扁豆等加強化濕健脾之效。三診時,患者血清CK 的水平逐漸下降,但再次出現腹瀉,為其加用陳皮、防風。四診時患者血清CK的水平恢復正常,癥狀好轉,但出現脫發,困倦。因“發為血之余”,為其加用四物湯以補血養血,配伍貝類藥重鎮安神,制濃煎劑服1 個月鞏固療效。
目前,臨床上尚未明確甲巰咪唑致CK 升高的機制,但國內外已出現多例相關病例。馬雙雙[5]發現,甲亢患者在服用甲巰咪唑后可出現CK 升高及肌痛的表現,且在減量使用藥物后仍無法緩解,停藥后18 d 左右患者的CK 水平恢復正常,肌痛癥狀消失。李小花[6]選取560 例甲亢患者為研究對象。為這些患者均采用抗甲狀腺藥物〔包括甲巰咪唑和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PTU)〕進行治療。結果顯示,在服用抗甲狀腺藥物后,有12.1% 的患者出現血清CK 水平升高的情況;在出現CK 升高的患者中,有19.1% 的患者出現肌痛;減少抗甲狀腺藥物的使用劑量后,患者的肌痛癥狀消失較快,但其血清CK 的水平在(57.06±28.49)d 后才逐漸恢復正常,過程較為緩慢。有報道稱,1 例年輕男性Graves 病患者在使用甲巰咪唑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出現了CK 水平異常升高及肌痛的情況,減少用藥劑量后,患者CK 的水平顯著下降,肌痛癥狀顯著緩解[7]。Kim Hyeseon[8]的研究顯示,1 例服用甲巰咪唑進行治療的13 歲女性Graves 病患者在用藥期間出現了血清CK 水平升高、肌痛的情況;在減少甲巰咪唑的使用劑量、服用左甲狀腺素后,患者血清CK的水平恢復正常,其肌痛癥狀明顯改善。有研究指出,甲亢患者在服用抗甲狀腺藥物后可出現相對甲減的情況,這可能會導致其出現血清CK 水平的變化。CK 多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等肌肉中,故血清CK 異常多與肌肉的損傷有關。有研究發現,CK 的異常增多可見于肌營養不良、病毒性心肌炎、心肌梗死、皮肌炎、心包炎、腦血管意外、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等疾病的患者群體中[9-13]。有研究指出,使用抗甲狀腺藥物后患者出現的血清CK 水平異常升高可能與其甲狀腺素水平的迅速下降有關[14-15]。這一觀點仍需大量的研究加以證實。本研究中所選患者的病情被診斷為“癭病”,其病位在肝,結合其癥狀,治以疏肝健脾、生津斂汗,并服用抗甲狀腺藥物甲巰咪唑,治療方案明確,且治療后其怕熱、盜汗等癥狀顯著好轉,甲狀腺激素水平明顯下降。但其血清CK的水平迅速上升,雖未有肌痛、肌無力等癥狀,但因CK 主要存在于肌肉中,考慮可能是其肌肉出現了損傷。《素問·痿論》中說:“脾主身之肌肉”。中醫認為,脾的運化功能與人體肌肉的充盛、功能的正常有著密切的關系。脾也被認為是氣血生化的根源。脾運化水谷精微之功能強大,機體消化、吸收之功能才能保持正常,才能為機體化生氣、血、津、液、精提供充足的原料,從而使人體毛、皮、筋肉等組織,以及經絡、臟腑、四肢百骸獲得充分的營養供給。《素問·五藏生成》中說:“脾主運化水谷之精,以生養肌肉,故主肉。”全身的肌肉皆賴于脾胃運化津液及水谷精微來濡養滋潤,若脾胃運化濡潤功能失常,津液及水谷精微之生成、傳輸出現障礙,肌肉失去濡潤滋養,必致人體肌肉軟弱無力,甚則痿廢不用[16]。《明醫雜著》中說:“氣用四君子湯”[17]。本研究中將四君子湯中的人參改為黨參,因本例患者不需要過度補氣(黨參補氣之功效比人參略差),但其需要加強補脾(黨參補脾之功效強大)[18]。擬方時以白術為臣藥,其味苦性溫,可健脾燥濕[19];以茯苓為佐藥,其性味甘淡,可健脾滲濕,與白術相配可增強健脾祛濕之功[20];以炙甘草為使藥,其性溫味甘,可和中益氣、調和諸藥[21];上述諸藥合用可共奏補中益氣、健脾養胃之功[22]。加山藥可補養脾胃,加薏苡仁、白扁豆可化濕健脾,加丹參可活血養血,加虎杖可保肝降酶,全方可健脾益氣、充養肌肉,從而可起到降低CK 的作用。
本研究中以四君子湯為主方,以健脾益氣為治療法則,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對其進行了對癥治療,收效顯著。《金匱要略》中說:“四季脾旺不受邪”。本例患者的病機以“脾虛”為根本,治以健脾益氣,則可使其脾旺、肌肉充盛,從而取得顯著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