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帆
新疆警察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0
在我國,公安機關作為國家權力機關,具有行政性和司法性雙重屬性。其中,行政性指的是公安機關承擔一定的行政管理職能,在法律規定的責權范圍內對行政相對人實施相應的行政管理行為;司法性指的是公安機關為了保證違反犯罪行為能夠得到應有的懲處和保障司法機關司法工作的順利展開而開展的諸如收集證據等刑事偵查活動。近年來,黨和國家不斷推動公安機關執法尤其是刑事執法方面的規范化建設工作,以適應全面依法治國的要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9月印發的《關于深化公安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意見》中提出了包括構建完備的執法制度體系、規范的執法辦案體系、系統的執法管理體系、實戰的執法培訓體系、有力的執法保障體系在內的一系列執法規范化建設意見,為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完善、規范的內容參考。對于公安刑事執法工作的開展而言,更多地需要參照意見中明確的內容,從刑事執法的角度和細節探索落實執法規范化工作。
顧名思義,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是公安機關以規范化的思想和行為開展刑事執法工作。因此,對公安機關刑事執法化概念的理解需要從公安機關、刑事執法和規范化三個角度入手。其中,公安機關是國家賦予的具有武裝性質的行政執法機關和刑事司法機關;刑事執法是指擁有刑事執法權的國家機關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同刑事犯罪行為作斗爭的一系列工作;規范化的意思是在社會實踐行為中,對重復出現的事物或者行為,通過規制、發布和實施標準,以期達到思想和行為的統一,最終獲得最佳的效率和效益的狀態和過程。通常情況下,我國公安機關主導和開展的刑事執法工作主要對應于公安機關開展的偵查行為?;诖?,可以將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的概念界定為: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處理刑事案件時,需要嚴格按照法律法規規定的權利與義務范疇、程序等要件開展執法工作,以此保證偵查取證、查明案件事實的過程和結果的規范性,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社會治安秩序[1]。
作為國家權力機關履行職能的一種方式,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的實現需要有執法主體、執法保障和執法程序三方面的基本條件作為支持,故而,可以將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的基本要素理解為這三項。其中,執法主體要素主要對應負責刑事執法工作開展的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應當是法定的,是法律中明確授予刑事執法權限的機關和人員;執法保障是為保證公安機關刑事執法工作開展的規范性而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和開展的執法監督、執法工作考評等系列行為;執法程序是公安機關刑事執法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的執法程序和執法細節,是為了保證公安機關執法過程的規范性。
全面依法治國,是新時代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目標。全面依法治國的特點在“全面”,難點也在“全面”。刑事執法,作為執法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全面依法治國進程中的重要任務。關于執法,中共中央2014年10月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明確,要健全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機制,完善案件移送標準和程序,建立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信息共享、案情通報、案件移送制度,堅決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難移、以罰代刑現象,實現行政處罰和刑事處罰無縫對接[2]。據此可以看出,公安刑事執法方面仍然存在有待完善的內容,其中,公安刑事執法規范化就是其一。通過推動公安刑事執法規范化,一方面可以提高公安機關刑事執法工作開展的合法性,確保刑事執法工作過程和結果的公信力,真正搭建刑事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提高刑事工作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優化公安機關職能履行資源,提高公安機關在整個國家機關體系中運行的效率,保證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社會公平正義,既是社會發展追求實現的目標,也是社會實現良序發展的基礎。社會,是人與人形成的關系的總和,只有讓組成社會的有機個體——人,充分感受到社會的公平正義,才能夠促使其積極參與到社會公平正義的建設與維護之中,從而實現社會的持續性公平正義。在實際的社會公平正義建設中,公安機關是作為權力機關存在和運行的,而公安機關在刑事執法實踐中是否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權責和程序開展執法工作,是否在執法中充分尊重和維護公民的合法權利,會直接影響到公安機關刑事執法工作的公平性和正義性的感知、評價,進而影響到公民個人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評價。因此,通過開展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建設,可以促進公民個人對社會公平正義的認知和認同,從而增進社會整體的公平正義。
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是在原有的公安機關刑事執法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的能力提高和質量提升,其除了要從之前的刑事執法實踐中汲取有利的經驗以外,還會受到傳統刑事執法實踐中存在的思維定式所束縛,導致刑事執法規范化意識的更新出現滯后,這給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實踐造成了較大的思想阻力。例如,在刑事執法實踐中,有部分執法人員仍然存在有罪推定、重實體輕程序、重打擊輕人權的思維認知陋習,導致刑事執法中存在規范化程度不夠、造成刑事執法恐慌等問題。雖然規范化意識不強的問題在刑事執法實踐中是個案,但這種情況也在較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安隊伍整體刑事執法規范化意識增強的進度和效果,造成刑事執法規范化進程受阻[3]。
刑事執法規范化保障力量,是保障公安機關刑事執法實踐中開展的各項活動規范化的重要依托。在刑事執法實踐中,雖然公安機關能夠按照法律法規中明確的權責內容開展刑事執法工作,但對于刑事執法中遇到的規范化問題卻缺乏有效的反饋解決機制,導致公安系統內部難以及時、全面、深刻地掌握刑事執法規范化實踐中面臨的現實性難題,進而影響了公安機關刑事執法工作實踐方向和重心的調整。
目前,公安機關雖然在執法規范化考核評價工作中會對刑事執法規范化的內容有所涉及,但并沒有對該項工作進行針對性的考核評價,這造成公安機關在刑事執法規范化考核評價方面存在乏力的情況。例如,由于考核標準不夠細化,導致最終得出的考核結論也缺乏細化和具體的問題反映和描述,進而造成刑事執法規范化方面存在的問題難以被及時發現和解決。同時,公安機關尤其是基層公安機關對刑事執法規范化考核評價工作的開展缺乏規范、統一的標準,往往是參照相關執法行為考核評價標準進行落實,造成刑事執法中的個別重點要素未被正確對待。
意識,是行為的先導。雖然公安機關內部的工作人員會因為主觀能動性的原因對刑事執法規范化的概念、內涵、特點、要求等產生差異化的影響,但其對公安機關整體在落實刑事執法規范化要求方面的影響卻是明顯的。因此,在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實踐中,公安機關內部要持續強化刑事執法規范化的意識,以規范化意識強化規范化實踐[4]。
首先,黨委要強化規范化意識教育。公安機關黨委,作為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工作的領導主體,應當明確自身在規范化實踐方面的責任和義務,加強對內部人員刑事執法規范化意識的培養,通過集中性的培訓、典型個案的參與和分析等活動強化每個參與刑事執法工作的人員對刑事執法規范化要求的理解、認識和認同,并督促其對重結果輕程序等陋習的認識,幫助、引導和督促其從原有的不良意識中走出來,樹立規范化的刑事執法觀念。例如,黨委要組織執法人員定期學習黨和國家關于全面依法治國的相關文件精神,將依法治國的思想和觀念植入執法人員的頭腦之中,促進公安機關內部刑事執法規范化的認知提升。
其次,不斷深化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執法理念。新時代,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建設是以審判為中心,即刑事執法實踐活動的開展是以服務審判的過程和結果為導向的。在實際的公安刑事執法實踐中,公安機關要強化內部人員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執法理念,將辦好案作為刑事執法實踐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轉變傳統的以刑事偵查結果為導向的局部性執法理念,將為司法機關提供客觀、全面的證據作為刑事執法的重要關注點。
刑事執法規范化,要求公安機關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開展刑事執法規范化實踐活動。在復雜的刑事執法實踐中,公安機關往往會面臨諸多規范化方面的挑戰,這就需要有相應的立法、監督等保障力量,以保證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方面的法治和行為短板能夠被及時發現和彌補[5]。
首先,優化公安系統內部執法溝通反饋機制。對于公安系統內部而言,除了要借助嚴格的自上而下的領導體制來保障刑事執法規范化要求的有力落實以外,還要借助自下而上的反饋機制來及時、全面把握公安機關刑事執法實踐中面臨的規范化挑戰,為公安刑事執法規范化建設提供相應的信息參考。為此,公安系統內部要密切與基層公安機關的聯系,通過定期的工作交流會或者網絡平臺為基層公安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及時向上級機關反饋刑事執法規范化方面遇到的問題提供直接、順暢的通道,確保刑事執法規范化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能夠被及時、有效發現和解決。
其次,細化刑事執法規范化標準。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實踐,所遵循的邏輯是通過規范化的行為獲得規范化的結果。換而言之,公安機關只有確保刑事執法行為的規范化,才能夠保證最終做出的刑事執法結果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因此,在平時的刑事執法規范化實踐中,公安機關內部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刑事執法規范化的標準進行詳細的規定和說明,確保任何一項刑事執法行為都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避免刑事執法行為因依據不足而造成的執法規范化難題。
刑事執法規范化,是公安機關刑事執法實踐中的一條基本原則。而隨著公安機關刑事執法實踐的不斷深入和細化,規范化的要求也應當隨之進行更新和完善。為此,公安機關內部就需要借助常態化和精細化的刑事執法規范化考核評價機制來確保及時發現刑事執法規范化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并以問題為導向,解決實踐中存在的短板。
首先,開展刑事執法規范化考核評價工作。公安機關要在年度評價工作中,開展規范化方面的專項考核評價,通過制定和實施細化的公安刑事執法規范化考核方案,及時掌握公安機關內部刑事執法規范化實踐方面存在的問題。同時,在考核對象方面,除了對部門或者小組進行考核以外,還要對工作人員個體的刑事執法行為的規范化情況進行綜合性的考核評價,確保機關及其人員在刑事執法規范化方面都能夠被客觀地考核和評價。
其次,注重考核評價結果的分析、反饋。考核評價的目的在于發現和解決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促進刑事執法規范化實踐的科學有效開展。在平時的考核評價中,除了關注考核過程以外,還要對考核結果進行全面、嚴格的分析整理,最終做出面向部門、小組和個人的刑事執法規范化評價意見,明確實踐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和措施,促進公安機關刑事執法規范化能力的穩步提高。
公安刑事執法規范化,是新時代公安機關適應國家和社會發展對刑事執法工作要求的重要體現。公安機關開展的公安刑事執法規范化實踐,可以助力全面依法治國進程推進,促進社會的公平正義。針對當前公安刑事執法規范化實踐中面臨的一系列困境,公安機關要在強化刑事執法規范化意識的同時,提高刑事執法規范化保障力,完善刑事執法規范化考核評價機制,以確保公安刑事執法規范化實踐的有力、有效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