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月紅
(江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 江西南昌 330022)
社會經濟的發展,促使教育環境發生了轉變,人們不僅關注學生的文化素養,而且更加關注學生的綜合發展,尤其是在現代化的環境中,體育訓練對于學生來講不僅是簡單的強身健體,還是塑造自身的形體美,以達到更高的審美要求。由于部分行業需求,對于人才的要求,除了要具備一定的文化基礎水平外,還以形體美等作為招聘條件,因此形體美成了學生更加關注的話題。在體育訓練中,構建科學的形體訓練課程,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塑造更加健康的形體,同時也能夠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審美觀念,進而不斷培養全方面發展的高質量人才。
在體育訓練過程中,各種不同的器材以及更加科學的訓練方式能對學生形體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形成綜合性的訓練成果。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還能夠形成良好的綜合素養。在體育訓練中,學生的形體訓練主要是基于多樣化的體操舞蹈項目等鍛煉學生的形體與體質,在不斷促進現代化的教育課程改革的過程中,各種不同的體育項目都已經成了形體訓練中的關鍵性內容。一般情況下,體育訓練包括對手部、足部以及行為坐姿等相關動作的訓練,長期處于較為統一的訓練過程中,能夠促使學生掌握規范化的形體姿態,進而以更加良好的形體效果促使學生能夠在生活與學習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1.2.1 塑造良好形體形象
在現代化的審美環境中,學生的形體形象等作為門面所在,關乎到學生的未來發展。調查發現,在社會中具有較高競爭力的因素往往是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對于學生來講,如若想要獲得更好的發展,就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形象,以良好的第一印象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這樣才能夠為今后的發展奠定基礎。外在形體形象作為影響一個人一生的關鍵組成部分,其實際內涵不僅僅在于外在表現,更重要的是綜合素養,由于社會發展相對較快,在人才不斷更新換代的過程中對于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現在更加良好的身體素質,要求其能夠具有優良的形象表現。
外在形象中最為關鍵的組成部分就是形體以及形態特征,人們現在對于美的定義主要表現在對形體以及容貌的判斷方面。不僅要求五官端正,還要求具有較好的身材等,而人的容貌作為既定的形象,需要從后天的努力中不斷提升形體的審美效果。學生作為青少年團體,開展形體訓練能夠在關鍵時期強化其身體素質,并有效優化其形體,以更加良好的外在形象增強自信心,展現出更加充沛的生命活力[1]。通過對形體的訓練調整,進而在原有容貌的基礎上形成更加良好的審美效果,迎合大眾的審美趨勢。如在形體訓練過程中不斷強化學生的身體姿態,包括坐姿、站姿以及走姿等,在有效的形體訓練過程中形成高雅的氣質。
1.2.2 提升學生競爭力
多元化的審美融合趨勢,促使在社會中的審美觀念在不斷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對于人的外在形象的重視程度,社會所需的人才不僅要具有充足的文化素養,還要以良好的外在形象提高綜合素質效果。在學生步入社會后不難發現,具有良好的外在形象,對于就業與發展來講,具有更大的優勢。因此,強化學生的形體訓練,能夠促使學生擁有更具競爭優勢的形體美,能夠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在眾多企業與行業中,尤其是對于航空服務等專業,對就業人才的外在形象需求相對較高,所以實施形體訓練尤為必要。
進入到社會后,學生所表現出的形象等都會與職業掛鉤,而形成的職業形象最終也會轉化為崗位的薪酬以及升職機會。因此,學生需要更加積極地注重自身的形體審美效果。基于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在長時間的交流溝通過程中會不自覺地產生信任感,而這種信任感不僅取決于對話的內容,還取決于對方的外在形象,形象以及語言等不同的因素綜合才會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而這種印象同樣也是競爭優勢中一種因素[2]。人的氣質、形體等都是外在形象的體現,眾多企業更是認為擁有出眾的工作能力必然具有外貌氣質。因此,在體育訓練中,融合形體訓練能夠提升學生的外在形體素質,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競爭優勢。
1.2.3 養成正確審美觀念
網絡信息技術的全面發展,促使信息網絡成了人們現階段日常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但基于實際來講,在更加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學生接收到的信息多種多樣,其中不乏不良信息,會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沖擊。結合現階段在社會中流行的審美觀念不難發現,以瘦為美的審美觀念逐漸朝向更加畸形的趨勢發展,各種骨感美、紙片人等不正確的審美觀念對學生的思想觀念造成了不良影響。在這樣的社會風氣下,學生盲目追求以瘦為美的觀念,進而為了達到瘦身的目的不擇手段,服用減肥藥或進行醫美等,以多種不同的減肥形式以達到瘦身美型的目的,而忽視了體育鍛煉的積極作用以及實際意義,造成身體素質的參差不齊,嚴重影響學生的正常工作與生活。
這樣扭曲的審美觀念不斷在學生中蔓延,進而促使學生對于美的認知出現了截然不同的看法,而在體育訓練當中開展的形體訓練課程,不僅能夠以正確的形體訓練活動為學生塑造理想的形體,還能夠糾正學生的不良審美觀點,促使學生形成更加健康的審美理念,養成健康美的觀念思想[3]。在形體訓練中,以更加優美的音樂以及曼妙的舞蹈動作等吸引學生積極鍛煉,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而在音樂的輔助過程中充分抒發情感,緩解身心壓力,充分釋放自己的內心,提高學生對形體訓練的熱衷程度。
開展必要的形體訓練,能夠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同時也能夠形成優秀形體形象。而在體育訓練中,形體訓練作為體育課程內容,在實施過程當中需要始終堅持以理論為基礎,保障學生能夠在形體知識技巧學習過程中樹立良好的審美觀念,以更好地接受形體訓練內容。在實施形體訓練時,要以適應現階段學生發展的綜合效果,普及相關知識,并綜合體育教學的現狀對形體訓練模式實施必要的優化,為學生營造更加良好的文化知識環境,進而提高形體訓練效果。
在形體訓練方面,學校首先以各種相關教材資料構建理論化的教育課程,充分的理論基礎是實施形體訓練的關鍵性因素。并且學校也需要聘請專業的形體教師任職,以更加專業化的視角形成完善的形體訓練課程,對現有的形體訓練計劃等更加合理地優化,促進學生能夠深入全面地了解形體知識以及相關專業的內在[4]。只有全面普及形體專業知識,才能夠順利開展形體訓練工作。例如,在對訓練內容實施分類的過程當中,構建不同階段的教學目標,以保障循序漸進的狀態完成形體訓練。
開展必要的形體訓練工作,需要能夠全面強化教學指導,保障學生能夠以更加積極的興趣參與其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夠真正意義上體會到形體訓練的重要作用。大多數學生由于自身的形體條件相對較差,在活動中由于自卑心理難以表現出積極性,在正式實施形體訓練之前,需要相關教師能夠在學生群體中充分講解形體訓練的重要意義,并以更加明確的訓練目標引導學生關注,鼓勵學生勇敢參與,促使學生能夠深刻認識到形體訓練的實際意義。同樣也可以結合身體素質與形體條件使具有差異化的學生,能夠自由進行選擇訓練,并將具有共同目標以及需求的學生組織在一起,形成互動式與團體式的訓練模式,能夠促使學生之間形成隱形的激勵效果,同時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進而提升學生的訓練動力。
在訓練過程中,需要盡可能地保障有趣的訓練環境,由于形體訓練大多數處于較為枯燥乏味的反復性動作訓練中,需要營造更加愉悅輕松的活動氛圍,并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適當增強形體訓練的難度。例如,有音樂伴隨的舞蹈動作訓練,教師可以播放不同節奏的音樂,逐漸提高學生的舞蹈動作節奏,強化學生的訓練效果。形體訓練中的音樂欣賞,能夠為學生構建更加舒緩寧靜的身心環境,促使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洗滌靈魂,深入思考審美的內涵,并樹立自身的人生發展目標,真正意義上理解美的意義。在愉悅的形體訓練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肢體協調能力,還能夠獲得短暫放松身心的機會,感受到生活與學習的美好所在。在形體訓練中,學生不僅能夠以更加深刻的文化內涵提升內在審美能力,還能夠在富有深刻意境的環境中不斷升華美的感受,進而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養成良好審美觀念。
同時,也可以結合學生不同的興趣、愛好,設定訓練內容,以不同性別以及愛好將學生進行區分,女生可以采取健美操以及民族舞等不同的形式開展訓練,而男生則可以在訓練活動當中融合適當的力量性內容,展現出差異化的訓練程度,并獲得相適配的訓練成果[5]。充分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并積極為學生營造更加愉悅、極具興趣的訓練環境,這樣才能夠提升訓練成效。
現階段,形體訓練主要是以各種不同的舞蹈動作對學生展開訓練,能夠有效改善學生身體的各維度比例。在實際中搭配訓練的內容相對較為豐富,將音樂與舞蹈形成更加合理的搭配,擺脫了以往單一的語言教學方式,促使學生能夠融合在相應的音樂環境中切身感受音樂帶來的美妙感受,進而隨著節奏以肢體語言的表達方式創造更加新穎的視覺感官效果。在設計形體訓練的內容時,需要相關教師能夠積極展示音樂與舞蹈之間的和諧美,隨著音樂的節奏,使學生能夠隨之律動,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中與音樂相適應,感受音樂之美,使學生能夠養成韻律感以及肢體協調能力,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形體訓練。
體育訓練融合形體訓練,需要相關教師設定更加具有長期發展效果的相應內容,避免學生僅僅是獲得短期成效,無法適應其未來的發展。由于在實際中大多數的形體訓練都需要學生在長時間的訓練過程中達到理想的訓練效果,所以為了避免學生因枯燥乏味,逐漸對訓練失去興趣,需要教師能夠以更加多元化的教學理念對訓練形式進行優化,結合學生的不同身體條件特征等,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訓練活動內容。例如,根據男生與女生的不同訓練條件,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并增加男生的訓練時長。
由于學生之間存在明顯的性格差異,在實施訓練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學生不同的接受程度以及身體素質等,形成更加豐富的訓練內容,實施分段教學,并結合實際實施效果對不同狀態的學生調整訓練計劃,進而保障所有學生與訓練內容都能夠相適配。在時代發展變化之下,為了能夠形成更加良好的訓練效果,需要教師能夠結合多元化的訓練理念,設定多樣化的訓練內容,融合不一樣的趣味元素,形成更具趣味性的訓練活動。以不同的游戲內容為媒介,教師可以在訓練過程中組織學生進行“你比劃我來猜”的游戲,要求學生兩人一組,一人比劃不同的形體動作,另一人作答,以競賽模式對最終每一小組猜對的數量進行比較,猜對最多的小組獲勝,并獲得相應的獎勵。這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形體訓練的枯燥內容,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默契培養,進而為學生今后的綜合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后續逐漸提升形體訓練難度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影像教學方式,拆分難度相對較大的訓練動作,以分步教學訓練的方式強化學生的記憶,并且這樣的方式也便于學生在課后反復自行鍛煉學習。在現階段體育訓練中,形體訓練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往往會產生相對較為單一的教學方法,需要積極拓寬教學方法,加大投入力度,以更加豐富的器材設備或專業人才引進的方式創新教學方法,突破傳統的訓練模式,這樣才能夠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
僅僅依靠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實施形體訓練,難以保障持久的訓練效果,需要在課后由學生自行進行強化訓練[6]。在課堂訓練基礎階段,教師僅僅是以詳細科學的訓練內容,引導學生參與訓練活動,而課后若學生不能夠強化課堂訓練成效,將會影響實際的訓練進度。因此,需要教師能夠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課后訓練任務,為學生制訂周期性的形體訓練計劃與目標,在任務完成后,及時檢測學生的課后訓練完成度,這樣才能夠及時鞏固課上的訓練成果。
教師可以結合發達的網絡環境,選取適合的訓練視頻內容,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將視頻內容分享給學生,促使學生能夠充分結合自身的訓練條件以及訓練需求等進行課后延伸訓練。有效延長形體訓練時長,同時形成鞏固加強的課后訓練效果,使形體訓練成效更加顯著。同時,教師也需要積極注重學生對形體訓練的興趣培養,促使學生能夠形成終身訓練的理念。學校可以舉辦以形體訓練為內容的興趣活動,包括體育競賽以及健美比賽等,進而有效宣傳形體訓練的重要意義。并且可以應用網絡環境優勢,構建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訓練,對學生課后的訓練完成度進行校驗。
體育訓練中的形體訓練實施進程將會受到各種不同因素的影響,需要教師及時觀察學生的階段性訓練效果,對其實際的訓練狀態進行記錄,結合學生的訓練成果對訓練計劃進行合理優化,并定期對學生進行體質檢測,促使學生也能夠在更加清晰的數據支撐下了解訓練成效,進一步增加學生對形體訓練的積極性。
作為當代素質教育中的重要形式,體育訓練當中的形體訓練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形體形象,還能夠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因此,需要學校積極地結合學生身體素質條件等,實施必要的形體訓練,并優化訓練方法,以多樣化的訓練手段,構建趣味性訓練環境,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其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