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令美,曾猛
(1.貴州省林業學校,貴州貴陽 550201;2.云南民族大學,云南昆明 650031)
畢業實習是職業教育的關鍵構成部分,是中職學校教學工作的基礎理論與崗位操作過程緊密結合的必需階段,是學生轉換角色、融入社會發展和崗位提升專業能力水準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進一步培養正確的職業道德規范、崗位觀念和工作責任心的關鍵因素。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在畢業實習過程中存有許多急需解決的難題,學生主觀性心理層面的難題需要進行心理干預和心理健康教育,進而有利于實現實習環節的教育目標、提升實習的實際效果。2006年《國家教育部有關全面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水平的實施意見》文件中強調“要改革職業教育培養人才的方式途徑,就要積極做好工學結合的工作,將其作為培養方式改革創新的關鍵突破口,正確引導企業構建接受中職學校學生實習的規章制度,提升學生的企業實習和社會實踐活動,中職學校要確保在校學生在企業等單位進行實習的時間要保證在6個月以上?!边M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質,促進學生自我把握和準確定位,為學生今后的職業發展指明方向,極大地推動中職教育改革創新。但是,這在給中職教育的發展提出明確要求的同時,也使中職教育的發展面臨極大的挑戰。學生在實習期間,極易出現各種心理壓力問題。這與實習管理不及時,對心理健康教育的不重視緊密關聯。中職實習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現階段不管在研究或是實踐活動方面都十分欠缺,是一項擺放在中職教育眼前的課題研究,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中職教育階段的學生基本上是因為中考成績不理想,然后進入中職學校學習一門技術傍身,也有的學生是因為無心學習,希望盡快學習技術然后步入社會等等。首先,由于他們年齡都較小,大都在14歲至17歲之間,還沒有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很多事情的決定還是要依靠父母或者老師的幫助;其次,因為他們文化基礎比普通高中學生稍差,在學習上容易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同時,中職學生的心智也還沒有發育成熟,自制能力較差,學習能力差,所以極易在畢業實習時產生心理問題以及壓力,家長和校方應該給予充分的關注。
畢業實習之初,學生在新的環境中,用新的方法開展學習培訓實踐活動,既要應對新的學習任務和規定,又要面對相對生疏的人際交往和陌生的學習、生活環境,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在所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不適合的狀況,導致心理壓力問題的出現,具體來說有下列幾類典型的心理問題:
中職學校開展畢業實習工作,必須快速引導實習生做好從學生到企業員工這一人物角色的轉換,在角色轉換的過程中容易造成學生在工作各個方面的不適應。比如,由于學生在進行實習工作前對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沒有做好準備,當開始實習時發現崗位工作與自己期待的不一致,便會產生許多心理問題和壓力,這極不利于學生實習工作的順利進行。
實習是學生第一次直接在企業環境中工作,不可避免會受到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這些不良風氣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學生的實習工作,甚至會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比如,生活中過分追求品牌、重視金錢觀念以及超前消費等不良風氣的盛行,將會導致學生容易在實習過程中迷失自我,進而因為盲目攀比、模仿別人超前消費而造成經濟壓力,逐漸忘記實習工作的重點是提升自我能力。還有一些學生認為實習單位提供的崗位差勁,不認真工作,心氣浮躁,想著換崗位,導致實習工作的進展不順利。更有甚者認為實習工作對于自己未來的發展沒有用。吃苦耐勞精神差,對實習工作不夠重視,產生厭煩心理,不愿意進行實習工作。
學生在新的環境中沒有安全感,在人際交往中存在問題,例如:怯弱心理,害怕與“陌生人”觸碰,在實習崗位上不清楚怎樣與實習企業的領導干部、師傅、同事相處,主要表現為不知所措、心緒起伏,不能正常開展溝通交流,慢慢封閉自己;依賴心理嚴重,躲教師、父母或朋友,沒有獨立工作、生活的能力或不愿單獨承擔責任,諸事都需要請示匯報,諸事都需要請他人幫助;盲目攀比心理,盲目跟風也會帶來負面影響,在畢業實習中,有的學生不正視自己的標準和崗位義務的規定,僅僅一味地與他人盲目攀比,而盲目攀比的結果通常是導致自身心理平衡失控,埋怨學校分配欠妥或運勢不合理;有的學生把人際交往看得過度功利,導致無法與實習企業的工作人員和諧相處。人際交往層面的心理問題對學生能否融進新的環境尤為重要,假如解決不好,必定會影響實習實際效果。
據調研顯示,實習企業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實習活動愈來愈不重視,并且想要接納畢業實習的企業越來越少。一方面,許多企業不愿意擔負這類工作,把接納實習學生的目標放到高職學校或大學畢業生,進而拒絕中職學校學生開展畢業實習;另一方面,有一些想要接納學生實習的企業通常會分配學生干一些簡易的體力活,他們的實習標準和實習內容無法令學生滿意。
1.在企業實習前的面試中,校方沒有對學生的面試準備進行一個全面的、合理的具體指導,學生在招聘會失敗后心態會受到一定影響,并且沒有得到及時的調整,導致對實習工作產生厭倦心理。尤其在實習遇到許多疑問和難題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都是找輔導員傾訴,而輔導員卻無法到實習企業進行開導,同時還要應付諸多學生,只能根據網絡或電話來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大多數實習管理教師由于各種原因,不能立即掌握實習學生的情況,無法立即前往實習企業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導致實習學生與學校管理系統脫節。
2.要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優秀技能型人才,首先要求學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這就為畢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更高的標準。由于當前沒有完善的畢業實習管理系統,畢業實習工作受到嚴重制約。實習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在校外實習,在不同企業的崗位上,實習管理是宏觀的,很多學生的工作都是由企業來做。此外,中職學校實習管理機制不健全,實習管理教師嚴重短缺,實習指導教師管理的實習學生數量過多,加之經費預算和規章制度未得到相應處理,實習管理方面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導致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出現心理壓力。
中職學校的學生因年齡小,還不可以完全獨立生活、工作,他們對社會發展的認知和對實習崗位的期待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來自家庭方面的干擾。家長對學生實習心理的影響包含聽之任之,漠不關心;太過關愛,嬌生慣養;依據自身的實踐經驗和人際關系影響學生對實習的了解,有的父母不重視孩子專業能力的塑造,誤導學生畢業實習與學生就業之間的關聯,導致學生把實習工作流于形式。
每個學生的個人條件和發展情況不一樣,思維邏輯也不一樣,融入新環境和把握具體專業技能的能力當然也存有區別。如今的學生多是獨生子,部分學生在艱苦奮斗、不畏艱難、協作互幫互助、自強自立等層面通常會較為缺乏,他們往往缺乏實踐經驗、心理承受力不強,心理狀態不夠穩定等等。
1.要重視學生實習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將其同動員激勵工作相結合。在學生準備實習前開展動員大會,實習動員大會不能僅限于介紹實習工作的基本內容,還應做好學生的心理調控、心理輔導、職業發展規劃等工作,使學生準確定位、積極樂觀地面對實習工作。因此,在學校的課程教學中,應適當加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實習心理健康教育及相關心理輔導課程,將畢業實習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教學范圍,使學生更客觀、全面地認識自身。
2.中職學校要設置專職的心理咨詢師,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進行。
3.要加大對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經費投入,確保心理健康教育正常開展。如果心理健康教育經費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只是紙上談兵。
要提升對中職學生的實習管理,確保實習生圓滿完成實習。要求學校教學工作單位、實習管理單位和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密切配合,以學生為管理工作中心,加強協作,真真正正做到畢業實習的人才培養目標。
1.加強學生班主任與實習指導教師之間的協作溝通。學生實習應由學生班主任協助實習指導教師共同管理學生,單獨一方無法及時處理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嚴重影響了實習管理工作。實習指導教師要通過不同的形式和途徑及時聯系實習企業,掌握學生實習工作情況,學生的實習問題要結合企業實際處理,要立即與學校學生實習管理部門和心理輔導員聯絡。
2.明確學生管理工作責任人。學校學生實習管理部門應具體承擔指導和監管學生畢業實習工作的任務,不能完全由實習指導教師管理。從而提高對實習工作過程的監督和實踐效果的具體指導,保證畢業實習工作完成的有效性。
3.學生畢業實習工作要與家長緊密聯系。學生畢業實習的管理僅靠學校單方面作用是行不通的,學生在實習期間遇到的心理健康問題和心理壓力與家庭教育有密切的聯系,要和學生家長進行配合,共同關注學生的實習心理狀態,學生家長和學校老師一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將進一步加強實習生心理健康問題處理的有效性。
校企合作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主要途徑。雖然中職學校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社會發展能力的途徑是通過校企合作來實現的,但在深度、廣度上還不夠深入,相關部門需要進一步探索和創新校企合作辦學的具體方法。舉例來說,在學生準備去實習企業之前,學校組織實習動員大會,請相關專業的企業管理人員來學校給學生講課,內容包括采訪技巧、企業文化、企業員工角色轉換、實習生心理等。此外,學校應根據企業、市場的要求,以及實習活動的需要,對相應的課程進行升級。積極加強與企業人力資源部門的聯系與協作,共同實現學校教育的總體目標。每一年開展實習工作計劃之前,要對上一批實習學生的崗位進行摸排調查,抱著對學生負責的態度,對合作實習產業基地進行篩選,加強與實習企業的溝通,為學生提供可發揮特長的職位,讓學生畢業后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高技能人才,高質量人才[1]。
實習對學生學習和將來的職業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學生的崗位發展前途對他的家庭一樣意義重大,因而學校要加強與父母的溝通交流,使父母對學校的實習教育有全方位的了解,爭取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與此同時,聯系父母密切關注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心理狀態轉變,一同關注學生、正確引導學生、使學生順利完成實習工作。
實習是學生進到社會發展的轉折期,學生要把這個環節作為一個鍛煉和提升自我的機遇。一方面,學生要有目的地提升自我控制、自我調整情緒的能力,維持自信心、積極的心態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勇于面對困境,敢于突破自我;另一方面,學生要學會溝通和宣泄,積極參與一些心理學測試和心理輔導,根據傾吐、溝通交流、健身運動等方式使焦慮不安的心態得到減輕,學會放下思想包袱,盡可能緩解負面的心理狀態,變消沉心理狀態為積極主動的心理狀態。
中職學校對學生進行畢業實習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而關鍵的工作,影響中職學校人才的培養和學生就業的心理健康。必須在實際工作上持續吸取經驗,創新思維模式,實現課堂教學、實習管理單位和學生管理單位的高度重視和相互配合,聯合學校、社會與家庭各層面的關注,深層次探尋,一同做好中職學校學生的人才培養和發展工作。提升對中職實習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狀態的正確引導,對圓滿完成實習教育目標乃至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都具有十分關鍵的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