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威
(河北軌道運輸職業技術學院,河北石家莊 050051)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民生之首”。在新時代背景下,大量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離不開高職教育。教師作為高職教育的主體,職業能力也需要不斷提升。高職院校鐵道工程技術(以下簡稱鐵工)專業主要培養面向鐵路維修養護一線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目前鐵工人才需求逐年擴大。因此,鐵工專業教師職業能力提升變得十分急切,以適應社會對鐵工人才的需要,適應新時代鐵路經濟建設的需要。
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研究較多以中小學生教師為研究對象,少量以高職院校專業教師為研究對象,未出現以鐵道工程技術專業教師為對象的研究。新發展階段對高職教師的職業能力提升要求也與同類研究現狀有所不同,融入了課程思政、創新創業、工匠精神等教師職業素養要求。因此,研究高職鐵工專業教師職業能力提升具有自身的特色。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提出:“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边@為高職教師職業能力提升指明了方向,做好學生引路人是新時代賦予教師的責任和義務。高職教師的職業能力是指高職教師運用適當、有效的教學方法、手段,利用自身職業能力高質量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培養優秀人才應具備的綜合能力。具體主要包括職業素養、專業能力、教育教學能力、學術研究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創新能力等。本文旨在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提出教師職業能力提升內涵和路徑,以期引導更多的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做好高職學生的引路人,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水平。
高職院校鐵工專業教師職業能力提升是一個多層次、多方面提升及發展的過程,在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的過程中,教師的價值觀、專業理念、知識結構等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研究鐵工專業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的內涵、層次和維度,是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的必要條件。
隨著新時代高職教育的不斷深化,教師職業能力的提升也面臨著極大的挑戰。鐵工專業教師職業能力的提升,是在職業素養、專業水平、教學能力、學術研究等多方面由不成熟到成熟的發展過程,是一個由新手發展為名師的過程。本文研究鐵工專業教師的職業能力提升途徑,幫助教師找準定位,渡過倦怠期,走向穩定發展之路。力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實踐案例為佐證,提出鐵工專業教師職業能力發展新思路,為高職院校其他專業教師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培養適應社會、鐵路經濟建設的高質量人才,是鐵工專業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研究的一個主要目的。在提升教師職業能力的過程中,教師的職業素養、專業水平、教學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為培養高素質、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專業教師的教學與科研工作應實現相輔相成、相互促進[1]。鐵工專業的現場維修養護經驗對于教學工作十分重要。目前部分鐵工專業教師具備的現場維修養護經驗較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融入專業工程案例需要著重思考。同時部分教師的學術研究能力、科研經驗較為欠缺,如何找到科研方向也是難點內容。因此,如何加強鐵工專業教師與鐵路局的崗位對接,探究鐵路維修養護相關案例并引入課堂,同時在案例中挖掘科研方向,最終形成教學與科研相互促進,教研相長的新模式是研究的重點難點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把立德樹人融入文化知識教育環節。專業教師是對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主要力量,是培養具有愛國意識、堅定社會主義信念、愛崗敬業等職業精神技術人才的重要支撐。各專業教師在課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引入思政元素,但如何進一步提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仍需斟酌思量。特別是在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在滿足教學、科研工作較好完成的同時,巧妙融入思政元素,形成在教學、科研工作中融入課程思政成為亟待研究的另一重難點。
針對新時代對教師的職業能力要求和專業人才培養,探究適合高職院校鐵工專業教師職業能力提升途徑,增強專業競爭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研究的難點之一??蓮摹把芯堪l展內涵、培養職業素養、提升教學能力、提高專業水平、強化實踐技能、增強科研能力”多方面入手,由點到線再到面,逐步深入。不斷改進研究方法,解決出現的問題,對教師職業能力提升措施探究、反思、診改,優化提升途徑。同時充分學習借鑒其他專業的教師職業能力提升研究成果,認真學習相應的教學理論,切實在實踐中不斷探究,推進鐵工專業教師職業能力提升。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2]。高職院校專業教師不僅是整個教師群體的組成部分之一,且有特殊之處。高職專業教師面對的學生是高中、職中等畢業的學生,剛完成中學期間較為封閉的學習,進入成年,思維和三觀并未完全成型。如果要高質量地完成教學工作,需要高職院校專業教師在職業素養、專業能力、教育教學能力、學術研究能力、社會服務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具備較高的職業能力。其中職業素養中的師德師風是一名合格甚至優秀的專業教師的靈魂。在培養高職專業教師師德師風方面,需要從教師自身養成與社會外部促進兩個方面進行培養。
1.師德師風的教師自身養成
在師德師風自身養成方面,教師要做到愛崗愛生、學高身正和專注教學。
愛崗愛生是指教師要做到熱愛教學工作,在教育教學的工作中積極主動地學習專業知識、教學方法、信息化教學手段、與學生交流的方法等。同時,教師的職業道德實踐表現在是否能夠關注學生的需要[3]。教師除了做到熱愛教學工作,也要做到關注學生需求,熱愛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主動與學生談話、交流,成為學生的良師諍友,在良好的課堂氣氛中完成教學工作。同時當學生出現了一些問題,不能簡單粗暴地處理問題,要找到問題原因,分析問題,換位思考,做到以理服人,引導學生認識自身的錯誤,主動糾正問題。
學高身正是指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識和修養。首先,教師要不斷更新、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掌握鐵路行業的動態變化。其次,教師之間要經常交流溝通教學經驗,掌握教學技巧。最后,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能力比賽、繼續教育等手段,提升教學能力。
專注教學是指教師應做到專注于教育教學工作,不被其它外界因素影響。目前,一些外部因素會直接影響教師能否專注于教育教學工作。例如,教師收入、學生生源、職稱評定等方面均會對教師專注教學造成不良影響。教師應提升自身情緒的管理能力,盡力做到“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專注于教育事業,養成自身高尚的師德。
2.師德師風的社會外部促進
在師德師風社會外部促進方面,要從院校培養、樹立楷模、社會影響三個方面加強。
在院校培養方面,高職院校要制定相關培養方案,將師德師風的培養放在重要位置。同時要建立相應的師德師風考核機制。在關注教師教學能力、科研能力的同時,加強師德考核力度。
在樹立楷模方面,相關的教育主管部門需要對高尚師德師風的優秀教師事跡大力宣傳,充分發揮楷模的力量。
在社會影響方面,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引導教師形成職業使命感,同時提高教師福利、待遇以及社會地位,加強教師對自身職業的自我認同。
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將立德樹人理念與各個教育環節相融合,教師與學生均以此為目標進行教與學[4]。針對國家課程思政政策要求,推動鐵工專業課程思政的教學改革,培養鐵工專業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將鐵工各門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思政元素融合,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愛國意識、崗位責任感和專業素養。
1.鐵工專業課程思政實施情況
鐵工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鐵路維修養護人員,培養中較為注重專業理論知識和實操能力,而思政方面較少關注。為改變這種現象,鐵工專業將專業課程中的知識內容與思政元素相互結合,使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
2.鐵工專業課程思政實施設計理念
根據國家課程思政相關要求,將課程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結合,轉變僅重視理論知識和實操能力學習的情況,引導專業教師利用課堂使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
3.鐵工專業課程思政實施途徑
根據鐵工專業課程思政設計理念,形成思政育人融入人才培養方案、思政育人融入專業課程標準、設計各門專業課程的思政教學方案、關注課程思政實施成效同步實施,使其同向同行、不斷完成、持續改進,并落實思政育人考核機制。具體為:第一,針對課程思政教學改革,鐵工專業進行了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修訂,結合鐵工專業特性,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培養學生職業精神;第二,將思政元素與人培、課標相結合,重新設計教學方案;第三,鐵工專業明確了專業教師在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的主導地位,引導教師在課堂中主動實施課程思政,做到以學生為主,實現立德樹人的主要思政目標;第四,培養學生職業精神,使專業課程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不斷完善改進,建立課程思政考核機制。
為了掌握學院專業教師教學情況,發現、分析、解決教師教學問題,督導專業教師課堂情況,提高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學院成立了質量管理辦公室,與教務處共同對教師日常課堂教學情況進行檢查,每月對檢查結果進行教育教學工作情況通報。主要檢查內容包括:教學授課計劃、授課教案、教學進度、教室日志、課堂聽課、學生評教、作業情況等。通過教學常態化督導檢查,提高專業教師教學能力,創造高質量課堂。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的重點,將開展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作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5]。在組織、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的過程之中,教師需要根據技能大賽的賽項要求,對行業的最新動態、最新技術進行研究,與學生共同對專業知識、實操技術進行學習,同時也要分析學生在備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斷研究教法、學法,最終探索出適合的培養方案。教師的專業水平與教學能力在備賽過程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方法、手段、經驗也在不斷積累。
在2022年上半年,鐵工專業教師組織學生參加技能競賽。在全國交通運輸職業教育道路與橋梁施工技術應用技能大賽中,獲得高職組團體一等獎和團體二等獎;在第八屆全國高校BIM畢業設計創新大賽中,獲得團體三等獎。通過教師組織學生參加職業技能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作為高職院校專業教師,需要具備較高的實踐操作能力。鐵工專業教師要求對鐵路軌道維修與養護具有深入的認識,校企合作對于提升教師實操能力,培養“雙師”型教師起著關鍵性作用。企業能夠緊跟行業最新發展動態,掌握行業最新規定。在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實習占有較大比例,學生在實際工作場景中實習,對教師的實操能力就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專業教師需要深入企業頂崗實習,學習新的專業技術,提升自身實踐能力,培養“雙師”型專業教師以及高質量專業人才。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不斷進步,對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的職業能力要求也在不斷提升。職業院校對于專業教師職業能力提升應加強重視,從師德師風、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專業水平、實踐技能等方面加強培養,提高專業教師職業能力,以培養適合新發展階段鐵路京津建設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