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 燦
(華東師范大學湖州實驗中學,浙江 湖州)
對“核心素養”的研究始于21世紀初期,歐盟2025年發表了《終身學習核心素養歐洲參考架構》;201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結合英國等國學者的研究,提出包含七大學習領域的核心素養指標體系;我國2014年的課程改革文件中則首次將“核心素養”作為培養人才的目標。初中數學教學目標旨在提高學生數學核心素養,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能形成數學思維,掌握數學方法,使學生能提高知識運用能力及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六點:(1)數據分析;(2)數學抽象;(3)直觀想象;(4)數學建模;(5)數學運算;(6)邏輯推理,這六點對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得到提升,還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教師應將數學思想方法有意識地融入數學教學課堂中,著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數學思想方法這一方面傳授給學生,從而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能力和數學思維能力,使學生能更好地學習、掌握基礎數學知識,奠定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基礎。
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占據主要地位,其對學生在知識結構、數學精神、數學思想等方面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幫助。學習數學思想方法是提高數學成績的關鍵,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進行數學思想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創造力,還可以發散學生思維,使學生能主動學習。數學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使學生能提升自身理解能力與數學素養,“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將數學的學習方法教給學生,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邏輯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將核心素養理念融入初中教學中也符合我國現階段素質教育的要求和教學課程的規劃,有利于實現以素質教育為基礎的教育革新。
現代教學應圍繞教學目標,創設不同的情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是一種教學模式的創新,這種創新可以幫助學生快速融入教學過程中,發散學生思維,使學生打開學習思路,積極主動進行學習、聯想等,同時這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手段。而以教師為主的“填鴨式”教育則過分突出了教師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覺性和創新性難以發揮,限制了學生的思考,因此創新和改變教學模式勢在必行。現代教育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引導作用,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發揮情境教學在數學教學中的優勢,讓學生設身處地進行知識的吸收,助力學生理解與歸納有關知識點,讓學生可以將知識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在創設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可以自發、積極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互動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例如,教師在進行“正數與負數”教學過程中可以設置一系列游戲,使學生通過游戲活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通過游戲進行教學不僅能使課堂氣氛變得較為活躍,還可以發散學生思維,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學習效果得到提升。數學知識本身就是枯燥無味的,而通過游戲進行相關知識的教學不僅可以使抽象的數學變得具體化,還可以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理解正數與負數的含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相關數學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互聯網技術與教育相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成績。如微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多種教育方式結合為學生提供多種學習途徑,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由選擇,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針對性,這對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是非常有幫助的,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比如,在講解平面幾何時,教師可以通過畫出不同的平面幾何圖形,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定義平面幾何的概念和特點,找出平面幾何的規律,然后教師再指出錯誤之處,讓學生加深印象,能更深刻地理解平面幾何的規律以及勾股定理等,在解題時更輕松,使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新的教學模式改革一直在探討中,分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活躍思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學生在分組學習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探討、取長補短,可以開闊視野、發散思維,可以更好地解決問題。在初中數學中有的題有幾種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案,分組學習時可以每個人提出一種思路和一種解題方法,這樣可以開闊大家的視野,拓展大家的思路,發散大家的思維,從而使每個學生都得以提高,所以我們應重視這種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積極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使學生不斷提高自身積極性,能積極、主動地與教師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使自身的數學素養大大提升,從而實現全面發展。
例如,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將學生進行分組并確定小組長,教師可以引導各個小組的組長組織其他學生開展有關內容的探討活動,指引學生對探討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在小組合作過程中,教師要進行適當引導,幫助學生解決相關問題,討論完畢后,教師要隨機抽查小組討論結果并對學生的發言進行引導和補充。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不但能提升學生的積極自主性,還能讓課堂氛圍更活躍,增加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次數,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獲得成就感,使學生數學學習的自信得以建立。數學學習較為抽象,因此,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往往對自己的期望值較低,這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會降低自信心,導致學習效果不佳。所以教師要經常更新優化教學過程中的相關內容,通過創新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建立自身數學學習自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學生在數學學習的探索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學對產生的疑問進行深入思考,進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拋出一個適當的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因為預先提出的問題難易程度屬于中等水平,比較容易給學生留出自我探究的空間。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就會不斷地形成新問題—解決—形成新問題……最后,教師要在適宜的時間結束這一過程,并給學生提供答疑解惑的引導,促使學生在深度思考之后形成對本領域內容的深刻理解。在這樣的自主性循環中,一方面完成了學生的“頭腦風暴”,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造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全面理解相關知識,所謂“追本溯源”,便是如此。我們知道,人是社會動物,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離不開交流,初中的學習亦然。然而,這關鍵性的人文關懷,在傳統的初中教學中卻鮮少能得以體現,這種情況的普遍存在對提升學生素質和教學質量是十分不利的。如果我們在一個很長的時期對學生群體間的交流與合作表現出淡漠甚至是忽視,那么,便會導致學生喪失討論的技能,失去學習的動力與熱情。長此以往,這種缺失很可能會透過學習得以表現,甚至在生活中也會造成影響。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發生,我們要在初中教學活動中對學生的社群討論力進行重塑與提升。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情感要素,以此為興趣點為學生創設合理的討論情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地進行小組討論,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地進行自學與討論,還能讓學生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的相互合作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初中生思維活躍,因此,其在學到新知識以后無法快速地將知識應用于實際,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歸納,引導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自身學習素質,在教學中解決學生的疑惑,讓學生發散創造思維。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積極鼓勵,使學生能充滿自信地學習數學的相關知識,得到全面發展。
課后作業是數學教學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知識,還可以使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在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后習題是課后作業的主要形式,但也有很多學生不能及時完成課后作業,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創新作業形式,將作業內容與日常生活相聯系,與學生學習興趣相聯系,使學生能以主動、積極的態度完成教師布置的課后作業內容。以“圖形的平移”這一教學內容為例,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課后觀察生活中圖形平移的實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觀察,使學生通過日常觀察,深刻理解圖形平移的相關知識要點,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意識較弱,這使得大多數教師利用“題海戰術”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與理解能力,所布置的作業題量較大。但是,大量的練習題不僅不能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與理解能力,還可能會使學生思維固化,對同種類型的數學題目難以進行靈活思考,使學生學習效率降低。因此,教師應不斷改進數學教學觀念,為學生布置作業時要注重作業的全面性與技巧性,通過適量的作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除此之外,教師可以以“雙減”政策為基礎減少學生的作業量,對作業內容進行嚴格挑選,使學生的計算能力、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因此,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并進行歸納、總結與分析,針對學生的數學學習理解能力布置課后作業。各個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都有區別,所以在學習相同的內容時所遇到的重點和難點也會有一定區別,這就需要教師充分掌握各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學習進度,從學生的學習情況出發為不同學生布置相關作業,讓作業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應有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因如此,教師要學會布置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后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控能力較弱,其很容易對作業內容產生厭倦心理,這就使其很難正常完成作業,因此,教師應為學生布置有趣味性的作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作業互批互改活動,通過教師的講解讓學生進行作業批改,這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教師壓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當然,這種方式不適合經常使用,經常組織此類活動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并且學生也會產生一定的厭煩心理,達不到互相批閱的根本目的。
教學改革和教學創新勢在必行,在素質教育這個大背景下,初中數學也應做出一些改革,核心素養將成為數學教學的主流,對怎樣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提出了一些簡單的見解,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共同努力,為現代教育改革探索出適合的教學方法,注重學生的素質提升,讓學生養成優秀的學習習慣和主動學習的能力,從而推動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