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生良
廣西百色右江區人民醫院 廣西 百色 53300
由于人們飲食習慣,生活習慣,作息習慣均發生變化,造成臨床消化內科疾病發生數量增多,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最為常見。該疾病作為急重癥之一,極易造成患者死亡,相關數據調查顯示疾病若未能及時救治,患者死亡率超過40%。由于導致疾病發生原因較多,因此疾病治療中需要結合患者病情給予正確止血救治。內鏡治療作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診治的首選技術,可以利用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給予有效止血。研究以目前上消化道出血發生原因及現狀進行分析,同時說明疾病治療的最佳時機,最后講解內鏡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旨在提升臨床上消化道出血治療水平。
上消化道出血往往指的是患者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出血病變通常位于患者食管,十二指腸,胃,膽胰等部位。疾病最為常見的原因為潰瘍性出血,而該種疾病主要發生在消化內科。肝硬化也容易造成靜脈曲張發生破裂引發上消化道出血;除此之外,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以及胃癌同樣易引發疾病產生。而且相關研究發現,如果患者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或者抗血小板凝聚藥物,也會引起上消化道出血。這些原因均是造成患者發生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疾病發生后患者最為典型的臨床癥狀表現為嘔血以及黑便,而且隨著疾病發生時間延長,失血量逐漸增多,患者還會存在頭暈頭痛,無力,面色蒼白,發冷這種情況如果不及時給予救治,極易造成患者發生休克,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
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如果病癥較輕,可以通過及時的正規治療給予止血實現病情控制,降低對患者身體的影響。但是如果發病患者年齡較高,同時伴有基礎性疾病,而且存在復發性出血,這部分患者發生疾病后,病死率高達25%~30%。而且針對當前社會成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調查數據顯示每年上消化道出血新發病例100/10萬~180/10萬,充分說明目前疾病多發性與高發性。
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發生后,對機體影響較大的主要原因是患者隨著疾病發病時間延長,其體內血容量逐漸減少,進而影響患者血壓,呼吸,心率以及神志等情況,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生命體征展開評估,確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以此正確選擇治療手段。
當患者心率超過120次/min,收縮壓小于70mmHg,或者患者伴隨急性血壓降低,而且存在呼吸停止的情況,并且無法進行正常通氣氧合,休克指數超過1.5,這種情況需要積極為患者展開搶救,并且立即為患者進行復蘇。
如果患者心率在100~120次/min,且收縮壓介于70mmHg~90mmHg之間,患者存在意識模糊,并且暈厥,少尿,四肢冰涼,末梢濕冷,連續性嘔血,以及黑便,休克指數范圍1.0~1.5。這種情況下,需要積極為患者展開生命體征監測,并且保證疾病治療在10分鐘以內開展[2]。
如果患者疾病發生后,生命體征變化較小,并且其心率,血壓以及蛋白指標相對正常,但是存在基礎性疾病或者年齡較高,影響患者生命安全。休克指數范圍在0.5~1.0之間。該種情況下可以對患者進行普通急診治療,在病發后半小時以內為患者救治。
如果患者生命體征相對穩定及生理指標變化較小,休克指數為0.5,這種情況下可以為患者進行普通就診,而且需要保證在一小時內為患者進行科學診療。
內鏡治療現階段已經被廣泛應用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治療過程中,通過內鏡治療可有效及時觀察上消化道出血位置具體情況,并且通過局部注射藥物,局部噴灑藥物,高頻電凝止血,金屬鈦夾止血,微波止血,注射套扎止血等方式為患者進行止血,使手術視野更加清晰,更利于患者疾病治療安全,減少患者疾病治療中的不良反應。
藥物注射治療是現階段臨床消化內科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手段之一,現階段已經被廣泛臨床實踐。利用內鏡下注射止血可以利用胃鏡對其出血位置進行確定,而后注射止血藥物,可有效實現血液凝固,降低出血量,實現快速止血。而且在進行內鏡注射治療過程中,可以聯合其他藥物展開治療,如質子泵抑制劑,該藥物作為抑酸藥物,可實現胃酸分泌減少,進而降低潰瘍發生嚴重程度,對消化性潰瘍引發的上消化道出血有積極的治療效果。皇甫云[3]在報道中針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中給予內鏡下注射止血并且使用0.9%的氯化鈉注射溶液對出血位置進行沖洗,而后在出血點位置注射腎上腺素,而為患者實施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完成全部治療后位患者靜脈滴注奧美拉唑抗感染治療,治療結果顯示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止血有效率和治療后的空腹胃酸pH值,治療前后的SBP以及HGB,Hct等指標均恢復較好。分析原因,利用腎上腺素可實現血管收縮,進而起到止血效果,同時利用質子泵抑制劑可進一步改善患者胃液pH值,可有效防止再次出血的發生,治療后應用奧美拉唑則可以進一步保證胃酸抑制有效性,實現患者短期內止血,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現階段針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治療前需要對患者病灶位置進行局部處理以此實現止血,且局部處理方式主要可以分為兩種,藥物噴灑,藥物注射。通過藥物噴灑以及藥物注射可以有效減少患者出血量,同時降低患者在疾病治療中的死亡風險。利用腎上腺素注射治療盡管和起到有效止血效果,但是止血時間維持較短,患者易存在復發性出血,因此利用藥物噴法治療同時輔助藥物注射治療可以有效降低二次出血發生[4]。相關學者[5]在研究中指出利用腎上腺素噴灑清洗出血點,同時實施注射治療給予患者注射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可實現患者出血部位的血小板凝聚,進而使纖維蛋白原發生轉化,轉變為纖維蛋白單體,形成難溶性纖維蛋白,進而改善患者凝血指標,降低患者由于疾病發生后的凝血功能失常情況,實現患者血流動力學發生積極變化,以此實現疾病治療。
高頻電凝止血,在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療過程中,主要是利用熱活檢鉗對存在出血位置進行高溫灼熱進而實現出血停止,該種治療方法的止血效果較好,而且可以短時間內實現出血停止,但是該種治療方案同樣具有一定的劣勢,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會對患者出血位置的黏膜造成損傷,如果在治療中沒有按照規范操作進行治療,極易造成患者存在黏膜穿孔,嚴重影響患者疾病治療后的機體功能康復。除此之外,氬離子凝固止血現階段也同樣被廣泛應用到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療中,但是與高頻電凝止血治療原理相類似,需要依靠局部氬氣離子化治療,同樣存在凝固風險,易出現出血位置黏膜燒傷[6]。相關學者[7]在報道中分別使用三種治療方法進行比較,注射腎上腺素止血,高頻電凝止血,鈦夾止血,對比三種消化道出血止血方法,即時止血率依次為75%, 77.5%, 95%,有效止血率依次為65%,67.5%,87.5%,7天內復發出血25%, 20%, 2.5%,通過數據發現高頻電凝止血相對較為有效,而鈦夾止血效果更好,因此患者在疾病治療過程中需要依據自身疾病情況,科學選擇止血手段。
金屬鈦夾止血,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治療中,主要是借助內鏡下利用金屬鈦夾實現出血病灶出血阻斷,進而有效實現患者止血治療目的,而且該種治療方式具有微創特點,可以滿足短期內迅速止血需求,利用金屬鈦夾止血結合臨床藥物使用可以更好實現患者疾病治療。相關學者[8]在研究中可以為患者基礎糾正水電解質為患者進行補液治療,而后實施內鏡金屬鈦夾治療,尋找出血點位置后放置1~4枚鈦夾,夾閉出血點位置以及周邊組織,以此有效實現止血治療,完成止血治療后,利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保證治療有效性。馮俏媛,梁雨帆,李二秀[9]報道分析顯示,在金屬鈦夾治療前為患者進行出血點生理鹽水灌洗,同時注射腎上腺素(1:10000)量控制10ml而后在進行金屬鈦架止血治療,該種治療措施可有效實現患者血管收縮,降低患者組織腫脹,進而產生血小板凝聚,而利用金屬鈦夾止血可實現對血管壓迫起到阻斷行止血,研究發現使用藥物聯合金屬鈦夾止血比單一地使用藥物止血效果更加理想。除了腎上腺素藥物使用外,蘭索拉唑同樣被應用到臨床上消化道出血內鏡止血治療中,該藥物的應用可實現胃酸抑制,實現患者凝血功能改善[10]。
上消化道出血內鏡下微波治療主要是利用電磁波對患者進行止血,在執行過程中將電磁波產生熱量集中在一部分,進而實現對初選位置高溫止血,該種治療方式與高頻電凝以及亞離子凝固止血具有相似的治療原理,在治療過程中首先需要通過內鏡明確出血位置,而后利用內鏡活檢孔將微波電纜進行植入進行電極連接,治療中需要科學地設置輻射功率,通常在30~50W,輻射時間控制在5~10s,可以一定程度上實現患者止血,但是該種治療方法目前在臨床中應用較少,多以藥物注射以及金屬鈦夾止血為主。
內鏡套扎止血主要需將內鏡插入出血位置,進而了解出血位置周圍情況而后充分暴露曲張靜脈進而實施負壓吸引,將曲張靜脈吸引到結扎環當中而后進行結扎治療,完成結扎治療后,需為患者展開抑酸以及抗感染治療[11]。除此之外,在其治療基礎上為患者使用普萘洛爾治療,該種治療方式更加利于減少患者機體損傷。普萘洛爾藥物使用中可有效減少心輸出量,進而促進門靜脈壓力減少,減少細菌滋生,減少疾病治療中患者出現血液循環障礙[12]。將內鏡套扎止血與藥物聯合應用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療效果同時降低患者出血時間以及住院時間[13]。
現階段上消化道出血疾病治療過程中內鏡治療由于治療方法簡單,操作方便,且并發癥發生率低,因此被廣泛應用到臨床疾病治療中。在內鏡治療基礎之上,為患者使用中藥治療,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治療效果,更加利于患者治療后中醫癥候評分改善,胃腸功能改善[14]。除此之外,疾病治療后,需要積極為患者展開護理,通過有效的心理護理以及生理共同實現患者機體康復,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幫助患者更好更快恢復健康[15]。
綜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作為消化內科常見急癥之一,需及時為患者采取有效救治方式,筆者以內鏡治療為基礎,分析了局部注射藥物,局部噴灑藥物,高頻電凝止血,金屬鈦夾止血,微波止血,注射套扎止血等治療手段。除了需要開展西醫治療外,需要積極融入中醫治療思想,以護理服務為輔助,有效實現患者病癥減輕,幫助患者實現疾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