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伶俐
灌陽縣人民醫院 廣西 桂林 541600
小兒支氣管肺炎癥狀較多,包括發熱、咳嗽、呼吸快、肺部聽診可聞及固定干濕啰音等,西醫主要采取抗生素進行治療,但在中醫中主要采取止咳以及清熱化痰等[1]。但在實際診療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藥物不合理使用的現象,難以更好的提供高質量診療服務。因此根據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特點與規律,篩選最佳診斷方式,并結合患兒的實際診療需求與特點等,完善治療方案,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完成當前的治療任務,全面提升治療效果[2]。本文通過綜述小兒支氣管肺炎診治情況,報道如下。
西醫認為其發病原因由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鏈球菌、銅綠色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桿菌、嗜血流感桿菌等一些常見的致病菌引起[3]。由于兒童具有獨特的生理特點,如呼吸功能的儲備能力均較低,身體免疫力較差等,往往會使這些致病菌進入支氣管或者末梢肺組織,從而繁殖,進而導致小兒肺炎的發生[4]。
通過X線方式實施檢測,能夠發現肺部出現紋理加深的情況,會出現某節段淺薄陰影,發病后期的檢查可發現大面積的陰影、胸腔積液[5]。在肺部疾病出現之后,可以利用X線透視檢查,了解陰影情況;采用血常規的檢查方式;可以發現血白細胞的數量、中性粒細胞數量提升,白細胞的數量超過20×109L;采用細菌培養的方式診斷,收集血液以及痰液,開展相關工作,明確是否存在病原菌[6-7]。在小兒支氣管炎實際診斷工作中,應結合具體的工作特點與規律、小兒支氣管肺炎實際態勢與特征等,合理的采用X線檢查方開展工作,確保增強整體檢查工作力度以及效果,充分發揮出各方面檢查方式的積極作用,提升診斷的準確性與合理性[8]。
在西醫研究期間認為病毒感染后誘發的該疾病,在致病菌影響下,細小器官組織以及末梢肺組織出現炎性病變所出現的病癥[9-10]。因此在西醫治療期間,通過抗生素類藥物治療,包括青霉素、頭孢哌酮等,部分治療中還可能采用 α - 受體阻滯劑藥物,像是酚妥拉明,可以有效的促進分泌物溶解與排出[11]。西醫治療方面還需進行進一步的研究,結合小兒支氣管炎的具體發病特征,進行綜合性與科學性的研究,合理的進行協調,在應用西藥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使用過敏試驗的方式及時發現過敏問題,預防不良反應帶來的影響,使得治療工作的合理實施與科學發展[12-13]。厲蘭等[14]學者指出,研究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聯合支氣管鏡肺泡灌洗及局部應用抗生素治療,結果治療后研究組的臨床有效率為90.5%高于對照組的76.2%,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痰液中病菌清除率為77.7%高于對照組的57.2%,支氣管鏡肺泡灌洗聯合抗生素對小兒重癥肺炎的療效更為顯著。
中醫是這類疾病的重要治療方式,通過止咳化痰、抑菌等措施,提升免疫,充分發揮重要的腎上腺激素分泌促進作用。在實際治療期間,臨床選的藥物包括痰熱清、喜炎平等,但重要起效速度較慢,治療時間長,需要合理進行指導,容易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使得病情加重[15]。在中醫治療期間,需要根據小兒支氣管炎的實際發病特點與規律,按照中醫辨證分析的具體結論,合理的使用中藥材開展相關治療活動,加快患者的康復速度,提升整體治療工作水平與質量,保證可以達到預期的治療目的。馬歡歡[16]學者指出,常規治療外接受瀉肺散結化瘀湯聯合中藥穴位敷貼治療,試驗組患兒除常規治療外接受瀉肺散結化瘀湯聯合中藥穴位敷貼治療,組方:中藥穴位敷貼治療,組方:莪術1.5g、桃仁2g、枳殼5g、當歸5g、玄參5g、陳皮5g、炙麻黃5g、苦杏仁5g、郁金5g、葶藶子6g、瓜蔞6g、連翹6g、黃芩6g、虎杖7 g;中藥穴位敷貼選穴:膻中和肺俞,紫蘇子、炒萊菔子、膽南星、葶藶子、白芥子各10g,細辛30g將上述藥物研磨至粉末狀,加姜汁和蜂蜜調制糊狀,將其涂在醫用敷料上貼敷在穴位上。結果治療后試驗組上述血清指標水平均低于對照組,試驗組退燒時間、咳嗽停止時間、肺啰音消失時間、X線檢查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
中西醫結合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已經成為臨床開始推崇的方案,收到醫學界的廣泛關注與重視[17]。主要是由于支氣管肺炎是在病毒或致病菌感染后誘發,因此康盛相關藥物可得到應用,在藥物長期使用后,會出現耐藥菌株,使用抗生素治療后,難以根治,甚至會出現復發的情況,需要將中藥作為輔助治療方案,達到殺菌的效果。小兒臨床癥狀主要以咳嗽、發熱為主,中醫辯證分析中,將其納入肺炎咳喘范疇中,中醫中使用清熱祛痰治療,可全面提升整體治療效果[18]。劉景陽[19]學者認為,治療以中西結合為主,如采用西藥阿奇霉素注射液、中成藥小兒化痰止咳顆粒、中藥湯劑、穴位敷貼等治療方案。同時對家屬進行宣教,告知家屬臨床路徑實施流程、具體內容及實施的意義。實施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住院時間與住院總費用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中醫治療方法應用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臨床癥狀積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由于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方案較多,單純西醫治療、單純中醫治療,以及后期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其發展與演變均需要循序漸進,在具體治療期間,需要根據患兒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藥物[20]。王書玲等[21]學者指出,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柴葛芩連湯,觀察組組方葛根、黃芩、北柴胡各10g,黃連2 g,甘草6g,清水煎煮2次后合并濾汁,每天1劑,分3次溫服,連續10d,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炎癥因子水平、中醫證候評分降低。
小兒支氣管肺炎屬于臨床常見疾病,目前發病率已經逐年升高,一年四季均可發病,隨著近年來我國空氣污染不斷嚴重,使得發病率不斷攀升。目前發病因素較多,在嚴重情況下會誘發呼吸衰竭與心臟衰竭,造成嚴重后果,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案。隨著臨床不斷發展認為中西醫結合下,西醫能夠發揮抗炎消炎功效,中醫可改善機體免疫力,避免單一使用的劣勢,安全性較高,能夠逐步改善患兒病情,縮短療程,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