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敏
橫州市人民醫院 廣西 南寧 530000
結直腸癌患者發病機制因素較多,其主要是多種因素長期作用而導致病發。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人們的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習慣都出現較大的變化,而結直腸癌患者的數量則呈現逐年上升以及年輕化的趨勢[1]。另外,結直腸癌其實是由于一種較多復雜原因導致患者的腸道部位出現問題的慢性疾病,最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腸道功能出現損壞等癥狀。患者在患有結直腸癌后,若為及時采取治理措施,其死亡概率較大,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但是該類疾病在早期卻又缺少顯著的表現,在病情發展一段時間后,可能會出現便血、腸梗阻等一系列癥狀,因此在臨床上對其進行診斷時,難度較大。當前在治療結直腸癌時,常選手術治療[2]。但術后患者若護理措施并未跟上,便較易導致患者出現各類并發癥,甚至復發問題。
結直腸癌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具有病程較長,易反復發作的臨床特征,對患者的健康十分不利。因此,積極地對結直腸癌進行臨床診斷,對于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促使患者獲得良好的臨床療效,是非常重要的[3]。雖然結直腸癌患者患病期間會存在一定的癥狀表現,可是典型性的癥狀十分的少,嚴重威脅患者身體健康。在采取手術治療后,若未實施科學護理,患者較易出現重要問題。
常發生在術后72 h,原因為①腸造口黏膜與皮膚連接處的毛細血管及小靜脈出血。②腸系膜小動脈未結扎或結扎線脫落[4]。③腸造口感染,引起黏膜局部脫落出血。④造口處黏膜感染水腫,經常摩擦,壓迫造成黏膜糜爛出血[5]。
為最危險的并發癥,常發生于術后24~ 48 h。主要原因是術中提出的造口腸管張力過大,或其系膜扭曲,或縫合固定造口腸管時,誤扎了系膜血管,或腹壁切口過小,壓迫了系膜血管等[6-7]。致使腸造口部供血不足,造成腸壞死。
這是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原因往往是皮膚切口感染,開始表現為潮紅、腫痛,繼而形成膿腫,部分自行穿破流膿,愈合后形成瘢痕,導致造口狹窄[8]。亦有由膿腫演變為瘺管,長期不愈的病例[9]。
原因是皮膚的防御機制被破壞,有害物質穿透皮膚,破壞皮膚屏障而形成刺激性炎癥。糞便及其pH值的變化可刺激該過程發生[10]。
3.1.1 建立護理小組
建立護理小組,組員分別為護士長與責任護士,共8人。組建后,應進行相應護理培訓,例如護理內容、護理記錄方式、并發癥預防等內容,以及護理時的溝通技巧等。隨后對護理小組成員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護理小組成員才可參與到后期護理中[11]。
3.1.2 用餐護理
在用餐時,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家屬應陪同患者,避免患者單獨用餐。患者需多食用易消化的軟質食物,或者半流食、流食等食物,患者每次的使用量應較少,進食的速度也應放緩,防止出現過快飲食出現窒息或者“吸肺”情況。護理人員應每日記錄患者的用餐時間、用餐量以及所使用的食物,每次的用餐時間需要控制在40min之內,若超過或者存在患者吞咽困難問題,應及時治療,采取留置胃管措施,從而到達患者每日進食的標準[12]。應注意患者的營養均衡狀態,患者每周都需進行1次體質量檢測,對患者的營養情況有準確把握。
3.1.3 環境護理
護理人員應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環境,房間內應保持溫馨、整潔,尊重患者的隱私。在日常生活中,應注重房間內環境的維持,應開窗通風,保證適當地溫濕度,可以使患者在舒適的環境條件下接受治療[13]。日常中患者家屬應及時提醒患者保持營養充足,多食用雞蛋、牛奶等食物,保障睡眠充足。
3.2.1 造口護理干預
在實施造口護理時,護理人員應使用合適的造口用品。現階段造口袋種類繁多,優缺點均較為顯著[14]。例如一件式造口袋存在剪定的開口,因此使用較為簡單,但若進行反復粘貼,較易使患者出現皮膚濕疹、過敏等反應。而兩件式的造口袋,其不需將底盤撒開便可對患者造口進行護理,造口袋更換更加簡便,但在患者造口開放初期,建議選擇使用透明的兩件式造口袋,便于對患者造口情況進行分析觀察。若患者存在腸造口旁疝、腸口脫垂等問題,便不建議采取兩件式造口袋進行護理。在汪佳妮, 戴琳峰[15]的研究中,選取該院患者,使用造口袋后,患者創口得到較好改善,有效降低手部細菌護理感染率,延長造口袋的使用壽命。另外,在進行造口輔助用品選擇時,患者家屬應依據患者情況,選擇和使患者的相關用品,例如皮膚保護粉、造口腹帶、除黏劑等。
3.2.2 壓力性損傷的護理
護理人員首先應定期進行學習,其學習內容主要包含預防壓力性損傷護理的相關知識點,護理流程以及護理措施等內容,且還應包括壓力性損傷誘因、患者出現壓力性損傷的早期表現,預防出現壓力性損傷的措施,以及患者出現壓力性損傷后的處理措施等知識[17]。其次,實施皮膚護理。護理人員需對患者皮膚進行清潔,適時為患者翻身,選擇合理以及舒適的體位,并且根據患者恢復狀態實施康復訓練,在其可以承受范圍內提高活動量,避免出現壓力性損傷。
3.2.3 腸造口出血護理
少量出血用棉球或紗布稍加壓迫即可止血;若出血較頻繁,可用1%腎上腺素溶液浸濕紗布壓迫或用云南白藥(粉)外敷。更多的出血,則可能是腸系膜小動脈未結扎或結扎線脫落所致,此時應拆開粘膜-皮膚縫線1~2針,尋找出血點加以結扎,徹底止血。粘膜破損出血,則用紗布壓迫止血后外涂四環素軟膏,再用凡士林紗布條保護。②用軟手紙輕輕抓持糞便,而不用硬紙擦糞便,以免損傷粘膜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