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潔
(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連云港 222000)
近些年來,我國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不僅提高了廣大師生獲取信息的效率,也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戰。教師必須充分發揮網絡的環境影響和引導學生自覺抵制輿論傳播信息、資源,具有良好價值觀的特點,為他們的健康世界觀、政治思想教育水平進行正確引導。
目前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過網絡進行的,即建立自己的大學網絡,實時發布和更新校內外的發展情況。然而,這些校園網的形式單一,得不到及時更新,與同學們的興趣之間不契合,從而導致逐步降低學生的關注度。這表明在線平臺建設,高校還很落后[1]。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政治和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容易在大學里進行網絡教育。落實思想和政治教育,是在思維基本上不受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學校傾向于使用傳統教學模式。
在我國沒有有效的網絡信息管理制度的情況下,還沒有建立網絡信息管理系統,對網絡上的消極信息和內容也沒有越來越嚴格的控制。當學生們接觸到這些不健康的網絡信息將會影響學生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此外,高校沒有對自己的網絡通信平臺進行適當地控制,網絡信息內容也沒有進行嚴格地把關,學生可能會因此而受影響。
首先,在線教育帶來了教育公平,在線教育機構為每個學生提供相同的網絡資源,使每個學生處于相同的起點。由于學生存在個性差異、智商差異、家庭狀況差異等原因,教師對待學生的教育方式并非不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自由選擇教師,甚至可以聽取他們的意見,以實現教育工作者和學生之間的公平。第二,網絡教育與傳統教育模式的巨大差異存在于網絡和計算機多媒體教育資源,為學生們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學習環境,學生們可以直觀感受到各類圖表、圖形、視頻、音頻,使得整個學習過程更加有趣,更易理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第三,網絡教育給學生提供了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同時,學生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學習時間、學習地點等,使傳統教育模式和網絡教育之前形成良好的合作關系[2-3]。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運用心理藝術進行教學的,它是將心理學知識和心理教育以及心理咨詢等各種方式技巧通過科學專業的方式來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心理干預,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狀態下進行改變,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作為科學的教育方法,它主要是利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式,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然后通過內在的驅動力對學生產生影響,可以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思政教育。由于主要依靠心理學進行教學,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比較注重課堂環境的氛圍,營造和諧的課堂環境,充分調動起學生的情感功能,實現以情育人[4]。此外,心理藝術比較強調教育的尺度,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出現逆反心理,能夠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對新媒體的深入了解揭示了網絡群體之間日益激烈和矛盾的思想辯論。如果學生沒有得到適當的指導,他們的心理健康肯定會受到影響。從學術思想和政治培訓中,老師應該采取合理的教育方式,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正確地引導網絡輿論,傳播網上正能量釋放到環境中,并提交學生有積極的思想和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蝕。與此同時,教師接受了不同背景、文化和價值觀的培訓。因此,有必要在大學的思想和政治教育中引入多元文化主義的概念,使學生能夠不斷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并正確地引導公眾輿論。以保證有效的思想和政治教育,老師應該加強自我意識導向,提高認識和利用新媒體為主發展的主導思想教育,從多個角度和多層次實現有效地指導學生[5]。例如,可以選擇微信小組來教授愛國主義,并在小組內組織討論。選擇一些符合學生興趣特點的熱點事件,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討論。增強思想和政治教育的廣度和深度,在學院和大學的教師必須充分掌握主動的思想取向和主導思想傳播給學生,以確保學生們巧妙地接收正能量,培養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工作中是最重要的任務,目前學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教師應充分利用新媒體的馬克思主義宣傳和收看網上宣傳新媒體的在線教育,以便能充分發揮作用[6]。例如利用微博、微信等媒體宣傳馬克思主義,要不斷優化宣傳內容,確保馬克思主義宣傳效能,使學生能夠認同馬克思主義在現實生活中的靈活運用。在馬克思主義宣傳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熱點事件來解釋馬克思主義的內涵,使學生充分理解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當新聞宣傳馬克思主義,學生們必須具有正確的政治思想、政治能力,通過互聯網免受不良信息的影響,探討這些錯誤信息的原因,能夠充分讓學生認識到網絡的復雜性。教師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向學生傳遞充滿正能量的文章,提供積極的評論,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促進他們向積極健康的態度轉變。
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師應注重規范學生的網絡行為,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道德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首先,必須提供道德和法律教育,以防止學生社區的違法行為。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使他們充分認識到自己在虛擬世界中的責任[7]。其次,有必要讓學生規范自己在網絡世界中的行為。大學生活比高中生活更有趣,也相對自由,這給了學生很大的自由。但學生也必須有良好的自我控制。然而,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他們仍然沒有很好地自我控制,對網絡世界的抵抗力很差,他們傾向于沉迷于互聯網,忽視他們的學習[8]。因此,大學的思想和政治教授應該加強他們教育方向,例如,通過告知學生網絡的負面影響并有效地避免它們,或者通過豐富他們的課外活動來防止學生沉迷于網絡世界。此外,各高校可強化心理輔導員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使老師了解學生的精神狀態的全貌,隨后提供正確的指示和治療,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
隨著5G技術和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以促進新媒體的發展。因此,大學的政治和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提高他們的媒體素養,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并為自己提供積極的、守法的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學業,學生們必須建立健全的媒體信息、知識結構,使他們能夠分辨善惡,做出正確的選擇,并利用穩健和正面的信息,讓學生能在媒體上成為積極的參與者。同時,有必要提高學生利用媒體的能力,使他們能夠利用新媒體技術進行思想和政治學習。最后,必須發展他們正確識別信息和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抵御錯誤信息,從而為教師的思想和政治教育的順利進行奠定良好的基礎[9]。
網絡教學機構應當充分發揮傳統教育模式在解決師生距離和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方面的優勢。一方面在線教育,注重個人被認為是學校管理的基本概念,為學生們創造了一個自由和開放的學習環境和一個開放的視頻教學模式,學生們面對面相遇,可以及時向老師請教學習過程中的問題,與老師一起在線找到解決辦法。另一方面,從長遠來看,網絡教育機構應該改變他們的教學理念,把重點放在成人的網絡教育上。成年人的心理相對成熟,可以有效解決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防止學生產生退縮心理[10]。
教師的個人基本素質在大學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只有具備現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才能進行優質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傳統大學教師他們的知識和經驗非常豐富,網絡的升級培訓的教育過程,通過判斷學生的心理狀態完成教學,此外,部分專業網絡思想政治合格,通過培訓,他們將成為一個新的教育和培訓群體。找到自身的網絡技術教育中的創新,以及老師的質量改進和創新,才能更好地服務機制的創新思想和政治教育[11]。
新時代的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人觀點,網上事件和政治事件引起了更多的關注,并提出了一些想法,如果教師利用這一特征,可以解決傳統教育的不足之處。大學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是提高教育水平,例如,在釣魚島事件中,高校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們將歷史知識結合起來。這不僅會激勵學生承擔起他們的責任和使命,保護祖國領土,還將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政治思想高度。與此同時,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判斷信息對錯的能力有限。互聯網服務高等教育機構與網絡熱點相關的思想和政治教育框架,教師應以科學和合理的方式指導學生,以確保客觀地理解問題,減少公眾輿論對學生的消極影響。在新的媒體環境中,大學教師開發了創新的教學模式,改變了靜態通信,并建立了一個動態的互動網絡。通訊學生還參與傳播信息,以及在接受教育信息的同時,他們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觀點,反映學生的主導地位,并促進理想教育的順利進行。此外,高等教育機構的思想和政策教授應充分利用在新的平臺上建立新的媒體平臺的特征,如微信和微博,為了吸引學生積極參與教育學生思想和政治[12]。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主要是按照教材內容進行細致教學,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溝通教學,但卻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重要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性,使學生的發展受限。傳統教學雖然有一定的弊端,但是它還是有很多優勢的。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往往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和對教材的理解,對學生進行面對面地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充分掌握課堂知識,還可以充分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更有利于后期的針對性教學,而且面授還可以起到監督學習的作用。然而,在網絡教育中,教師和學生的課堂地位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網絡教育是在信息化時代下應運而生的,它具有強大的資源共享,可以實現隨時隨地學習。但是網絡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無法很好地監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比較考驗學生的自制力,而且網絡教育的教育模式都是按照教師的教學習慣進行教學的,并不是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教學的,一定程度下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綜上所述,應該將傳統教育和網絡教育的優勢結合教學,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人員正確地認識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為改善教育體制,改變傳統教育的教學模式,加強網絡加強相互依存原則的教學,優化教學網絡,提高教師和學生對教育媒體技能的認識,開辟了新的思想政治途徑。教師必須適應時代的要求,不斷探索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和新方法,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結合新媒體網絡、思想和政治教育的大學必須與時俱進,充分了解新媒體網絡的特點,深入分析產生的積極和消極影響,新媒體網絡上的思想和政治教育在大學中,通過理性和有效的方法來發展成有價值的思想和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