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王華麗
基層黨組織是黨組織系統中的基礎。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通過基層黨組織才能在黨員群眾中貫徹落實,才能轉化成強大力量。思想引領力是用創新理論武裝頭腦、堅定理想信念、凝聚人心、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增強抵御錯誤思潮干擾的能力,是黨的建設偉大工程的重要環節。提升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是推動新思想深入人心的內在要求,是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現實需要,也是確保全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強大戰斗力的關鍵密鑰。
思想引領是基層黨組織貫徹黨的決定的思想前提。黨的決定就是為了使黨的主張付諸實踐而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總和。空談只能誤國,實干方能興邦。黨的決定只有在基層得到貫徹落實,才能達到預期效果,產生實際效用。基層黨組織貫徹黨的決定,就是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開花結果,把措施轉換為實際成效,使基層人民享受到改革發展的紅利,感受到社會進步帶來的幸福感。貫徹黨的決定的思想前提就是基層黨員深入理解黨的各項措施的必要性,這就需要依托基層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有針對性、有效性的思想引領,對核心內容和重要精神認真學習,深刻掌握;對基層群眾進行大眾化、生活化的思想引領,增強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為把黨的決定付諸實踐肅清思想障礙。
思想引領是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有力抓手。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堅實力量,關乎社會發展的持續性、穩定性,治理有效是基層治理的目標和要求,基層黨組織是社會治理的“領航者”,思想引領是基層治理的“引擎器”。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堅定基層黨員干部完成具體繁雜工作的信念和信心,凝聚基層力量,形成基層共識。以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基層治理的具體實踐,以基層治理推動現代化目標實現,不斷厚植基層治理的精神土壤,凝聚基層群眾思想最大公約數,使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更加有力,基層治理愈加有效。
思想引領是基層黨組織團結動員群眾的關鍵環節。基層黨組織與群眾聯系密切,是黨團結群眾、動員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思想引領力的發揮是基層黨組織團結動員群眾的重要途徑。對基層黨員進行思想引領,增強政治理論水平,擴大業務知識范圍,提高為人民服務的黨性修養,認識到廣大基層黨員在基層黨組織中是團結動員人民群眾的紐帶,了解基層黨組織在團結動員群眾中地位和作用。基層黨員干部與人民日常生活在一起,共同奮斗在一處,在基層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深入群眾生活,傾聽群眾心聲,讓群眾感受到基層黨組織的先進性、純潔性,提升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信任感,用實際行動引領群眾、團結群眾、動員群眾,增強基層黨組織感召力。
思想引領力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一個全新概念,體現了黨中央對于思想引領力建設的深度思考。雖然十九大報告上是首次提出這一概念,但在基層黨組織的實際工作中思想引領力建設具有豐富實踐,彰顯出顯著特征。深刻把握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的特征,是做好基層思想引領工作的關鍵。
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具有導向性的特征。導向性是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的前提,表現為科學理論的武裝,在理論邏輯上體現為思想引領理論的科學性、真理性。
理論上科學,方向上才能正確。思想引領力的導向性特征來源于引領思想武裝理論的科學性和真理性特質。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發展、世界觀、方法論都具有科學性,這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突出特征和理論優勢,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性、真理性的重要體現。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導向性還表現在對基層文化的塑造和引領。旗幟引領方向,思想引領的力量表現為能夠使基層紛繁多樣的文化現象變成層次有序的整合力量,思想引領力鑄造基層文化靈魂,推動基層文化創新,鼓勵健康文化進步,激勵后進文化跟進,抵制腐朽文化侵蝕,最終實現文化的整體發展。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不斷展現出更加穩健強勁的凝聚力、話語權和公信力。思想引領力對先進文化發揮導向作用,并且通過文化把這種導向功能輻射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透過先進文化,增強了對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凝聚力量和引領力量。此外,思想引領力的導向性體現在思想理論的群眾武裝作用。思想理論的歸宿和目的是發揮其群眾武裝的工具作用,為人們提供理想信念和價值導向。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中,始終伴隨著理論武裝這一重大命題。中國共產黨自成立開始,就十分重視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武裝全黨。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強大智慧,是新時代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是黨自身思想建設的重要內容。把握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理論武裝的重要維度,是提升理論武裝的實效性,厚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政治自覺、思想力量、價值引領和群眾基礎的關鍵環節,也是增強思想建黨與理論強黨的重要抓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及實踐價值。進入新時代,基層黨組織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基層黨員群眾,能夠明確奮斗方向,形成政治共識。
思想引領力的話語表達因時而新,基層黨組織根據時代需求、群眾需要創新話語表達方式。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為更好宣傳動員黨員群眾和發展壯大革命力量,在農村,基層黨組織通過支部和農民協會,使具有較深理論性和抽象性的科學理論轉化為廣大群眾易于理解的通俗語言,將一盤散沙的農民在思想上真正凝聚起來、在行動上迅速組織起來,大大增強了革命力量。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適時更新思想引領的語言載體,展現出了許多易于理解且能夠產生情感共鳴的引領性語言,推動鞏固政權新目標的實現。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為了運用黨的科學理論武裝全黨,政治上提出“科學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等,引領人們堅定我國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自信;社會上提出“關愛空巢老人,關心留守兒童”等宣傳語言都時時刻刻提醒基層民眾,在繁忙的生活節奏中多關心家庭,溫暖他人;經濟上提出“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等語言引導人們樹立推動經濟發展觀念。
思想引領力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這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加強思想引領力建設的重視程度。新中國成立以來,基層黨組織始終堅持了一些重要原則,從而確保了思想引領功能的正常發揮。當前,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面對正在出現和將要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建設必須始終如一堅持這些原則。
改造思想以政治領導為前提。思想引領是基礎,政治領導是根本。政治屬性是政黨的第一屬性,沒有強有力的政治領導,基層黨組織的思想引領力就是一句空話。探究內容表述可以發現,以前長期使用的“思想政治建設”拆開表述為“思想建設”和“政治建設”,并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這無疑彰顯了政治建設在思想引領力中的統領地位。
講政治第一位的就是要突出“核心意識”。一個國家、一個政黨,領導核心至關重要。基層黨組織在理論武裝和黨性教育中須要增強“核心意識”,堅定政治導向。自覺學深、悟透、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觀察時代動向、解析時代矛盾、解決時代問題、引領時代發展。此外,旗幟鮮明講政治要在思想引領中做到“兩個維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中國共產黨,全黨的領導核心是黨的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黨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是習近平同志。這是由實踐證明了的,是歷史的結論、人民的選擇,更是基層黨組織進行思想引領力建設必須維護與遵循的最基本的政治邏輯、政治規矩與政治原則。基層黨組織在思想引領力建設中要把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作為重要原則遵循。
主體需要是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的動力之源。一方面,主體需要是思想引領力產生的矛盾之源。主體需要內部的矛盾結構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系統,可以劃分為主體需要的滿足和主體需要的發展。各種需要又會與其他需要構成相互聯系的小系統。在主體需要結構系統中,對一些精神的需要同時會引起對其他精神需要結構的變化。主體需要總是與思想引領主體滿足需要一起不斷發展的。伴隨主體自身不斷發生變化,不斷產生新的精神需要,因此,主體需要總是超過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的實際水平,從而能夠不斷推動基層黨組織提升思想引領力,同時在思想引領力提升過程中又繼續產生新的矛盾。另一方面,主體需要的矛盾是思想引領力發展的矛盾之源。首先,主體需要與主體滿足需要的自身能力的矛盾,會通過主體需要的能動性逐漸上升,要求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結構調整、內容優化、環境提升。其次,主體現實需要與理想需要也是一對矛盾,會在一定條件下轉化為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提升過程中的矛盾。現實需要是基層黨組織所能滿足廣大黨員群眾需求的思想引領水平,其中包括引領內容、方式、載體、環境等。現有水平無法滿足,而待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水平提升后才能滿足的需要就成為主體理想需要,二者是相互聯系、對立統一的,如果重視主體現實需要,輕視理想需要就會使思想引領力提升因缺乏后勁而不能較快增長;反之,如果忽視主體現實需要,而超越主體能接受的需要界限,就會影響主體接受思想引領的積極主動性,從而阻礙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的提升。
主體需要決定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的發展向度。主體需要與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過程的種種狀態的關系,本質上是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處于能動地位的一方是主體需要,由于主體需要具有能動性和發展的前進性,從能動的方面決定著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發展中理論的先進、載體的多樣、環境的可變可創。主體需要決定思想引領的號召力,基層黨組織只有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和支持。理論的生長點要立足于主體需要,把增強人民群眾福祉作為思想引領的基本追求,明確好理論為誰研究、替誰說話的問題,真正做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憂群眾之所憂,為群眾發聲,為群眾服務。主體需要決定思想引領的感染力。立足主體需要要求基層黨組織進行話語創新,既要講出新話,又不能忘記傳統,貼近群眾需要,才能講出群眾的心里話,群眾聽得懂的熱乎話。
首先,思想引領與制度保障須同向發力。基層黨組織制度建設為思想引領提供統一性和規范性保障。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是將理想信念等價值觀的內容灌輸到基層廣大黨員群眾的頭腦中去,并引導他們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取得良好效果,就要求基層黨組織以完善相關制度作為保障和支撐。因此,只有堅持思想引領與制度保障同向發力的原則,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才能夠得到提升。
其次,思想引領與文化熏陶要同頻共振。文化熏陶是指基層黨員、干部和群眾長期在良好的社會風氣、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精神面貌等整合而形成的氣氛或氛圍中生活工作,逐漸使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受到感染,得到好的影響。文化熏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以各種方式直接影響基層黨組織思想引領力。一方面,文化熏陶規范思想引領。良好的道德行為和道德風尚是基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引領力是育人修德的力量,基層社會中涌現出大量的道德行為、有影響力的道德模范,從多方面為基層黨員、干部、群眾起著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文化熏陶增強思想引領的效果。積極向上的基層文化對思想引領力有直接、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通過思想引領力系統中的要素及其相互關系來體現的。思想引領者是引領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在引領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引領者的素養對思想引領力產生直接影響。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這種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能促進人們正確思想的形成和發展,也能夠扭轉錯誤思想,接受正確思想的引領。
最后,堅持基層黨組織與社會組織的多元協同。基層思想引領的主體可以是基層黨組織,也可以是社會組織。基層社會組織是基層黨組織、政府部門與市場以外的非政府或非營利的組織和團體。現代社會的主體多元和利益分化使基層思想具有高度復雜性和復合性的挑戰,無論是基層黨組織還是市場組織、宗教組織等其他組織,都無力獨自應對思想引領出現的風險。充分激發和引導基層多元主體協同參與思想引領的內生活力和主動性、積極性,能夠有效整合社會資源實現優勢互補,進一步提高基層思想引領效率。在多元主體協同引領中,基層黨組織占主導地位,具有強大協調能力,是思想引領的核心主體和中心節點,是能夠使各方力量協同推進的基石。明晰基層黨組織與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整合基層黨組織和社會力量,形成多元主體協同引領的制度化規范體系,促使基層思想引領組織化、網格化,以共同的目標聚合資源,以共同的價值理念整合思想引領的多元主體,通過政治性約束和政策性激勵的有機結合來實現基層黨組織和其他社會組織之間的平衡,在基層形成一個多方聯動、內外協調、合作緊密的組織環境,最終發揮基層思想引領的社會整體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