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 薛翔
新時期,國有企業改革工作日趨深入,社會內外部形勢發生較大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青年職工的思想意識與行為方式,增大了共青團組織服務青年發展的壓力。因此,共青團組織要充分認識到服務青年發展的必要性與緊迫性,積極創新工作方法,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切實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有效服務青年成長,促進國有企業的高質量發展。
思想引領是共青團的核心業務,通過深入開展思想政治引導及先進理論學習活動,能夠有效培育青年職工的政治意識與思想素養。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以及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當代青年職工的思想多元化特征日趨明顯,部分青年職工由于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不具備較高的辨別能力,很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不但威脅到國有企業的穩定和諧發展,而且也嚴重阻礙了青年職工的自身成長。因此,共青團組織要切實發揮自身的思想引領職能,有計劃地組織理想信念教育和先進理論學習活動,引導青年職工深入理解黨中央的政策精神,掌握理論知識,提升青年職工的政治素養[1]。
青年人的技能水平直接影響著自身的職業發展,也關系著國有企業的整體進步。共青團組織承擔著促進青年人成長成才的重要職能,需積極創設利于青年快速成長的環境,組織開展類型多樣的建功活動,引導青年在本職崗位上發揮聰明才智,協調統一自身成長與企業發展。一方面,共青團組織深入調研青年職工的特長與愛好,引導青年職工參與對應的企業活動,既可以充分展示青年職工的風采,又可以增強青年職工的自信心與榮譽感[2]。另一方面,共青團組織定期開展“青年崗位能手”“青年文明號”等多元化活動,可有效激發青年職工的創新潛能與創造活力。
共青團組織是服務青年的堅強堡壘,要求向青年存在的各個領域延伸服務工作,深入了解青年的意見訴求,及時聯合企業相關部門與主體進行解決,促使青年職工的權益得到維護。
近些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日益成熟,共青團組織可以利用微信等平臺與青年職工便捷聯系,動態掌握青年職工的思想狀態與意見訴求,及時采取針對性的紓難解困措施,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讓青年充分感受到黨的關心與愛護,提升青年的歸屬感。
調查發現,很多企業的共青團組織缺乏足夠的吸引力,難以有效凝聚廣大青年職工,無法體現共青團組織的職能作用。近些年來,社會思潮多元化趨勢逐步增強,一些共青團組織依然采用傳統的思想教育方法,不能夠及時創新教育理念、教育內容和教育形式,導致基層團組織缺乏足夠的活力,無法有效輻射與引導青年職工。過去一些團組織在開展活動時存在著“娛樂化”問題,沒有將思想政治引領這一根本任務體現出來,無法有效帶動青年職工。現階段,一些團組織深入實施“去娛樂化”改革工作,但又陷入“無娛樂化”誤區,組織開展青年喜聞樂見的各類活動的動力不足,導致青年職工的參與熱情得不到調動[3]。
引領青年思想成長是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的重要職責,要求不斷提升青年職工的思想認識與政治素養。青年職工的求知欲望較強,具有較為活躍的思維,很容易接受新知識與新技術。但目前部分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在開展思想教育、理論宣傳等工作時,原汁原味學有余、聯系實際學不足,沒有深入調研青年職工的實際情況,沒有結合企業的具體環境,導致引領內容距離感大、切身感不夠,青年職工的學習意愿降低,無法保證思想引領效果。
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在服務青年發展過程中,需積極搭建利于青年職工展示才華的平臺,科學使用與管理青年人才,不斷促進青年職工的成長與發展。現階段,部分企業的共青團組織在平臺搭建方面還存在著較多的問題。例如,部分團組織沒有打造品牌活動載體,青年職工缺乏明確的可發揮的奮斗賽道,導致自主學習與提升的積極性得不到調動。同時,一些團組織沒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青年人才信息庫,無法了解各個青年職工的特長與優勢,這樣將難以高效利用青年人才資源,阻礙青年職工與國有企業的發展[4]。
只有依托相應的實體資源,國有企業團組織才能夠更好地服務于青年人才的成長。現階段,部分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能夠獲取的實體資源較少,不利于深入履行自身服務職能。在物質資源方面,部分團組織的活動經費短缺,經費來源較為單一,無法順利落實活動計劃,影響到青年職工的參與熱情。在非物質資源方面,部分共青團組織沒有積極爭取企業黨政及其他部門的支持,難以深入推進青年學習、培訓等各項工作。在人力資源方面,團干部承擔著促進企業生產經營、改革發展等重要任務,在企業生產與發展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與時間,服務青年發展工作遭到一定程度的忽視[5]。
現階段,團組織對青年職工的吸引力不足,導致各項職能得不到深度履行,不利于促進青年職工的成長與發展。面對這種情況,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要想方設法地提升自身凝聚力與吸引力。第一,完善激勵機制。現階段,很多基層青年員工的待遇水平不高,影響到青年職工的工作熱情與學習積極性。因此,共青團組織可結合實際情況,建設相應的激勵機制,切實提升青年職工的滿意度,遏制青年人才流失。例如,國有企業可定期組織“優秀青年崗位能手”評選活動,向優秀青年職工提供獎金,頒發榮譽證書,這樣能使青年職工充分感受到企業與團組織的關懷,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投身于本職工作中。也可依據青年職工的崗位內容,定期組織技能考核活動,從表現突出、一般、較差等角度評價青年職工的實際表現,結合考核結果調整青年職工的薪酬待遇,促使青年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得到充分調動。同時,共青團組織要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設青年人才數據庫,詳細記錄各個青年的才能優勢及發展狀況,結合企業發展及崗位變動情況,及時向黨委、領導推薦表現突出的青年職工。第二,關心青年生活。隨著國有企業改革工作的日趨深入,青年職工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難題顯著增多,如專業技能水平不高、職業發展需求無法滿足等。如果青年職工的生活難題得不到解決,意見訴求得不到滿足,將會影響到國有企業的和諧穩定發展。因此,共青團組織要深入到基層當中,了解青年職工的工作與生活狀態,利用微信等平臺與青年職工加強交流,認真傾聽青年職工的意見訴求,幫助青年職工解決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例如,隨著新技術、新設備的應用,很多青年職工產生了技能提升的需求。共青團組織可聯合職能部門共同開展技能培訓等活動,以滿足青年職工的實際需求,提升青年職工的專業技能,促使其能夠適應崗位要求[6]。第三,增強共青團干部服務意識。現階段,青年職工產生了多元化的利益訴求,但很多團干部依然采用單一的服務手段,導致青年職工的成長需求得不到滿足。面對這種情況,要逐步提升團干部的服務意識及能力。一方面,團干部在開展各項工作時,要深入貫徹“青年為本”的原則,深入調研青年職工的實際需求,并提供對應的服務。另一方面,團干部要結合青年職工的身心特征,積極創新工作形式與內容,切實提升團活動的吸引力。例如,在工作實踐中,可積極開展才藝比賽、國學課堂、交友活動等類型多樣的活動,以滿足青年職工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持續擴大工作矩陣,充分發揮團組織的職能作用。
受社會環境及企業改革的綜合影響,青年職工的思想多元化趨勢逐步增強,如果不能夠及時有效地引導,青年職工將會逐漸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不利于青年職工及國有企業的健康發展。面對這種情況,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要深入履行思想引領職能,組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不斷提升青年職工的思想素養。第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集中體現了青年職工的人生價值觀,能夠為青年職工的成長與發展提供方向性指引。當前,受思想文化激烈交鋒的影響,一些青年職工產生了錯誤思想,不利于青年職工的成長。因此,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在開展服務工作時,要經常組織理想信念教育活動,引導青年職工堅定理想信念,主動抵制錯誤的思想。為保證理想信念教育效果,共青團組織要定期開展思想調研活動,了解青年職工的思想動態與工作狀況,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堅持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這樣既可以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吸引力,又可以促進青年職工的思想成長。第二,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為提升青年職工的政治修養與理論水平,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要深入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活動,引導青年職工深入學習黨的先進理論、路線方針以及政策精神,深刻掌握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內涵,且在日常工作中主動踐行與落實。在具體實施中,共青團組織一方面要開展專項教育活動,引導青年職工集中學習政策理論;另一方面要綜合利用各類宣傳載體,如微信微博、宣傳櫥窗等,及時向青年職工傳遞重大活動及黨的重要會議精神,促使青年職工的愛國熱情得到強化[7]。
為更好地服務青年發展,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要加快職能轉型創新步伐,融入企業生產活動當中,引導青年職工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向青年職工提供成長和發展的平臺。第一,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現階段,很多青年職工沒有主動制定自身職業規劃,不明確未來的發展目標,導致出現迷茫等心理,不利于青年職工的成長成才。面對這種情況,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一方面要建立青年員工檔案庫,如實記錄各個青年職工的信息與需求,為職工的職業生涯規劃及企業的選人用人提供支持。在具體實施中,團組織要綜合利用問卷調查、青年座談等方式,全面掌握青年職工的興趣愛好、技能特長等,初步記錄青年職工的發展路徑與個人規劃。另一方面,共青團組織要從崗位表現、思想素質等多個角度細化量化評價青年職工的表現,讓青年職工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在團干部的啟發指導下,科學制定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明確近期目標及中長期目標,通過自身行動逐步實現各個目標。通過落實這些工作,能夠幫助青年職工找準努力奮斗的方向,擺脫迷茫無助的狀態,有助于促進青年職工的職業發展。第二,融入企業中心。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要準確把握企業發展形勢與青年成長需求,圍繞發展大局、中心業務組織開展類型多樣的活動,在提升共青團組織地位的基礎上,更好地服務于青年的成長成才。例如,共青團組織依據企業發展目標可組織開展“青年文明號”“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激勵青年在本職工作中展現個人才能,主動創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同時,共青團組織要緊密結合“服務企業發展”與“促進青年發展”、結合企業現狀開展凸顯文化特色、青年樂于參與的活動,如專題講座、主題團日等,激勵青年員工統一個人成長與企業發展,為國有企業的整體發展建功立業。通過組織開展這些活動,不但可以鍛煉與提升青年職工的能力素質,而且還可以挖掘青年職工的才能優勢,幫助企業管理者高效調配和利用青年人才資源,促進青年職工的職業成長。
針對當前實體資源不足的問題,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要積極拓展資源獲取渠道,順利實施各類團組織活動,促使青年的能力得到有效鍛煉、團組織的吸引力與凝聚力得到提升。第一,擴大經費來源。共青團組織要密切聯系企業黨組織,加強經費使用管理,定期匯報各項經費的使用情況。同時,要嚴格落實經費申請與使用管理流程,以報表形式清晰展示經費的使用方向、明細狀況以及活動效果,以便獲得黨組織的認可與支持。此外,團支部要積極聯系基層團員,引導基層團員及時交納團費。利用多種渠道向基層團員公開活動經費使用情況,全面貫徹公開透明的原則,以便增強基層團員的積極性[8]。第二,贏取社會贊助。為解決現有經費不足的問題,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要積極引入社會資源,從資源角度保障團組織活動的順利推進。在具體實踐中,團組織要創新工作理念與活動內容,組織開展社會公益性活動,這樣既可以鍛煉青年職工的能力素質,改善國有企業的社會形象,又能夠贏得社會主體的認可與支持。例如,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可定期開展看望老人、支援貧困兒童等社會公益活動,引導社會企業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進來,促使非物質資源獲取渠道得到拓寬。第三,獲取人力資源。一方面,國有企業共青團干部要明確自身職責,對本職工作與團委工作進行平衡,利用一切空余時間與青年職工進行交流,動態了解青年職工的思想現狀及發展需求,及時組織相應的活動。另一方面,共青團干部要善于發掘優秀的青年人才,引導青年職工深入參與到團組織活動的策劃實施中,充分展現自身的能力與才華,這樣既可以促進青年職工的成長,又可以緩解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
綜上所述,服務青年成長是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的重要任務,此項任務的落實情況關系到國有企業的整體發展。現階段,部分國有企業共青團組織在服務青年成長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難以充分發揮共青團組織的職能作用。面對這種情況,共青團組織要深入調研青年職工的特點與需求,緊密結合企業發展規劃,科學制定工作計劃,創新工作形式,有效促進青年職工的成長與發展,發揮好橋梁紐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