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湯艷飛,沙根,施少林,李如燕
1.云南綠誠環境科技有限公司;2.云南新時代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我國在醫藥化工行業廢氣治理中取得了重大進展,然而溶劑廢氣排放量大,包含大量苯類、酮類、醚類、鹵代烴等污染物質,屬于有毒有害物質,會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污染,而且會發出惡臭,影響人們身體健康與正常生活。[1]因此,需要加大對醫藥化工行業溶劑廢氣的治理力度,減少其對生態環境的污染與破壞,為推動醫藥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在醫藥化工企業生產以及實驗檢測中,需要大量的溶劑。而且該類物質是一種揮發性有機物,沸點較低,在使用過程中非常容易揮發形成溶劑廢氣,會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溶劑廢氣排放量與溶劑性質、周邊環境、生態公益、管理方法、裝備規格等息息相關。在醫藥化工生產中,溶劑廢氣的排放量較大,占據總廢氣排放的九成以上,排放點較多,貫穿于醫藥化工生產的全過程,容易發生間歇反應,因此呈現間歇性排放;溶劑廢氣的成分較為復雜,包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這些有害物質中部分可以在空氣中分解,部分可以溶于水。在醫藥化工生產中,對溶劑氣體的排放存在無序化現象,很容易擴散到其他環節中,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2]
醫藥化工行業生產中,溶劑廢氣的排放點較多,排放量大,沒有完善的管理體系。當前醫藥化工行業生產效率較低,對化工原料的使用率低,導致生產過程中對溶劑的消耗量較大,數十個生產設備共同運行中,沒有系統性的管理機制,導致溶劑廢氣無序排放現象嚴重;間歇性排放,而且排放頻率較高,藥劑溶解速度和效率與生產技術、設備等因素息息相關,因此出現間歇性溶解反應,導致其廢氣排放也出現間歇性;溶劑廢氣排放波動較大,成分復雜,在相同環境中,不同成分物質發生差異性的化學反應,形成的污染源、污染程度各不相同;擴散范圍較廣,溶劑廢氣是一種揮發性有機物氣體,其嗅閾值不高,較易在空氣中進行迅速擴散傳播,一旦在空氣中大量堆積,容易發生爆炸事故,危害周邊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在醫藥化工企業生產中,由于生產工藝水平不高,容易出現跑冒滴漏問題,會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3]
現階段,雖然我國在醫藥化工行業的溶劑廢氣污染治理中研發了新方法和新技術,并獲得了良好的實踐效果。[4]但是在具體實施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阻礙,難以對溶劑廢氣進行徹底凈化和處理。我國醫藥化工行業從業門檻較低,缺乏專門的管理制度,而且很多優勢小規模的醫藥化工企業資金不足、生產產品類型單一,缺乏國家財政扶持,導致企業運行中難以高質量開展清潔生產,對溶劑消耗量大,浪費嚴重,加大了溶劑廢氣污染程度。再加上生產管理制度不足,缺乏完善的監督和管理機制,生產設備水平較低等,都是阻礙清潔生產的重要因素。
在醫藥化工行業排放的溶劑廢氣中含有大量的非水溶性物質,對該部分物質的治理效果直接影響到整體溶劑廢氣治理質量好壞。[5]然而現階段,我國醫藥化工行業生產中資金不足,技術落后,仍然使用傳統方式治理廢氣,對非水溶性廢氣治理技術的應用往往集中在冷凝法、碳纖維吸附法、有機溶劑吸收法等方面,冷凝法雖然成本較低,但是效果不明顯;纖維吸附法、有機溶劑吸收法效果較好,但是成本較高。部分企業為了節省成本,應付檢查,甚至使用臨時手段進行處理,導致大氣環境受到嚴重破壞,非常不利于醫藥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醫藥化工行業生產中,溶劑廢氣成分較為復雜,包含很多類型的化學氣體,這就加大了廢氣治理難度,導致有機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標內容不完善,難以建立統一化的環境標準。這一現象導致醫藥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缺乏規范性的排放標準指導,導致總有機污染物排放濃度較高,排放量大,甚至部分企業的排放濃度高達400mg/m3,這樣會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與破壞。此外,溶劑廢氣中的污染成分較多,很多并沒有檢測指標,導致廢氣排放控制工作效果不佳。[6]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醫藥化工行業高速發展,所生產的產品也越來越多,而且在很多小規模企業生產中,一次性的生產產量不多,產品更新換代快,往往呈現出明顯的間歇性生產特征。這種情況導致審查難度加大,難以對溶解廢氣的排放開展全面性審核,對工廠生產情況、排放狀態等也難以掌控。此外,很多醫藥化工企業技術水平較低,資金、技術能力不足,難以對廢氣處理進行有效控制,嚴重限制了醫藥化工行業技術創新與發展。此外,部分醫藥化工企業為逃避責任,不如實報告企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導致環保部門難以了解真實情況,不能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罰和整頓,加大了溶解廢氣治理難度。溶劑廢氣揮發性較快,如果被排放到大氣環境中,會在短時間內快速傳播,從而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和破壞,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當其在大氣環境中堆積量達到一定程度后,還有可能會引發爆炸等危害。由此可見,醫藥化工行業的溶劑廢氣監管難度較大,難以取證,不能對事故主體進行有效界定。[7]
明確溶劑廢氣排放標準,可以對醫藥化工行業的溶劑廢氣進行有效控制,減少廢氣排放量,起到良好的保護環境的作用。醫藥化工企業在生產中需要嚴格按照這一標準進行排放。相關部門在監督執法過程中,也主要依據廢氣排放標準進行判斷。基于此,需要保障廢氣排放標準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才能真正保護環境不受污染與破壞。[8]在具體的操作實施中,需要結合醫藥化工行業的具體情況,制定可行性的污染物控制排放指標,設置總量控制。企業可以在這一指標指導下,結合自身生產特點和發展需求,自主選擇合適的溶劑廢氣防治方法和途徑。溶劑廢氣中含有大量的VOCS,因此,可以使用TVOC指標對總體有機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排放水平進行衡量,以便對有機廢氣進行有效控制,減少空氣污染;醫藥化工產品有很多類型,而且產品更新換代較快,如果單一使用TVOC指標進行,會加大防控成本,可行性較低,因此可以采取更加經濟性和合理性的處理措施,如對溶劑進行二次回收再利用,并以溶劑回收率控制指標進行衡量判斷,從而有效提升溶劑回收效果;可以結合區域醫藥化工行業的溶劑廢氣排放具體情況,定制TVOC排放總量控制計劃,以便對TVOC總量進行控制,避免其稀釋排放。
很多醫藥化工企業為了減少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往往會忽視對溶劑廢氣的防治,且缺乏先進技術和防污染設備,甚至為了應付檢查采取一些臨時手段進行防控,難以對溶劑廢氣進行有效性防治。[9]基于此,需要加大醫藥化工行業對溶劑廢氣防治工作的重視,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對本企業溶解廢氣的產生路徑、排放特點等進行匯總分析,同時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環保科技成果,以便對溶劑廢氣污染防治技術進行創新與優化,使其更加完善,增加其普適性,從而對醫藥化工行業進行普遍性指導;要對醫藥化工企業的選址進行綜合考量,尤其要明確各類制約因素,如租金、平面布置、基礎設施、周邊環境、風向等,同時要對工藝方案、生產技術、公用工程配套、消防安全、環境監測等進行綜合性分析,從而有效保障醫藥化工企業基本建設水平,確保其規范性和標準性;要對廢氣污染防治技術路線、處理工藝設計、運行管理等方面進行考量,以便對廢物污染防治技術要求進行規范;要明確廢氣治理技術路線,對清潔生產、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等過程有序開展,盡量使用清潔綠色可再生能源,減少資源浪費,實現廢氣治理技術的不斷優化與完善;要對醫藥化工行業的環境污染程度進行分析,實現綜合治理,包含廢氣治理、廢水處理、固體廢物處置等,避免污染轉移和二次污染。
現代化市場經濟發展背景下,醫藥化工行業高速發展,雖然滿足了市場對醫藥的需求,但是由于行業從業標準較低,導致行業內的企業參差不齊,整體技術水平較低,行業發展混亂,部分企業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認識不到溶劑廢氣污染的嚴重后果,而忽視溶劑廢氣防治工作的開展,則會加大生態環境污染程度,進而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0]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適當地提高醫藥化工行業的注冊標準,提高營業要求。在具體實施中,需要對以往醫藥化工行業發展中的優秀經驗、失敗教訓等進行全面性、綜合性總結,同時對我國醫藥化工行業溶劑廢氣處理方法、特點等展開分析,從而制定規范性和合理性、科學性的廢氣排放指標,明確行業各項標準,同時需要對醫藥化工企業的生產設備進行登記備案,并對其產品生產特點、原料、工藝等進行詳細記錄,從而為環保檢查提供依據;要明確企業對溶劑廢物防治工作的管理責任,嚴格按照行業要求和國家標準制定生產流程,以便提高產品質量,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量,減少環境污染;要對廢氣治理開展全過程監控,全程掌控生產線,對廢氣處理方案進行優化,提高節能環保效果,滿足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要提高醫藥化工生產者的技術能力,提高生產工藝水平,開展標準性、規范性工藝生產,端正工作態度,合理設計和嚴格控制污染防治技術路線,減少污染物泄漏和轉移,避免形成二次污染。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醫藥化工行業高速發展,溶劑廢氣治理技術水平日益提高,有效提升了環境保護效果。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防治方法為冷凝法、物理吸附法、吸收法等。結合現代化科學技術,需要對以往的防治方法和工藝技術進行科學創新與優化,以便提高廢氣處理效果,控制治理費用,促進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綜合性提升。[11]因此,可以對反應器進行優化,同時對冷凝機、吸收劑進行深度研發,提高技術應用水平,并對溶劑廢氣進行有效回收再利用,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浪費;要加大脫附機制的研究力度,以便對吸附劑進行回收循環使用,有效控制治理成本;要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力度,研發更多新興的廢氣治理技術,其中末端治理中的催化氧化法可以對溶劑廢氣進行有效凈化;還可以利用生物法對濃度和毒性較低且成分復雜的溶劑廢氣進行處理,在具體應用中需要對菌種、填料性能、設備性能等進行重點研發;針對低濃度的有機廢氣、惡臭廢氣,需要利用離子體技術進行高效率治理,而且治理效果好,成本低,適用強。基于此,為了進一步提高醫藥化工行業溶劑廢氣治理的有效性,體現其經濟性、技術性、環保性要求,需要加大技術研發和資金投入,提高溶劑廢氣協同處理工作力度,強化其普適性,使其能夠在更大范圍內使用。
在醫藥化工行業的溶劑廢氣治理工作實施中,需要盡可能地發揮政府部門的職能作用,加大對廢氣排放控制與治理工作的重視,認識到溶劑廢氣排放造成的嚴重后果,從而結合具體情況,采取合理的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污染排放,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因此,政府需要轉變理念,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和環境污染現象的懲治力度,對醫藥化工企業的有機物排放進行嚴格控制,減少環境污染與破壞,優化生態環境,讓人們在更加綠色、健康、安全的環境中生存生活,也為醫藥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創建良好環境。[12]
同時需要注重源頭控制,在生產階段增加污染處理程序,從而減少末端治理的壓力,也可以優化生產設備技術水平。在生產過程中可以利用現代化工藝對廢氣進行分類處理,加大對廢氣監督和治理力度。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醫藥化工行業迅猛發展,國際影響力逐漸加大,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醫藥需求,但是也對大氣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這是因為在醫藥化工行業生產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溶劑,當其揮發到空氣中,會形成溶劑廢氣,而且包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質,會危害環境、人體健康等。現階段我國在大氣環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源頭控制、控制鏈條、治理手段、水溶性廢氣控制等方面,但是現階段溶劑廢氣處理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如醫藥化工行業生產技術水平較低、設備落后、資金不足等,導致清潔生產難以落實,缺乏經濟性、時效性的治理方法,對非水溶性溶劑廢氣的治理效果不明顯,缺乏規范性的排放控制標準,環保監管力度嚴重不足等問題,嚴重阻礙了醫藥化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需要加大醫藥化工企業對溶劑廢氣治理工作的重視,制定科學的溶劑廢氣排放控制標準,規范溶劑廢氣污染防治技術、提高行業從業標準,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強化監督管理等,從而有效提升醫藥化工行業的溶劑廢氣治理效果,提高醫藥化工企業的生產技術水平,促進其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