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的爾江·庫爾班
(喀什大學附屬中學,新疆喀什 844000)
高等學府的擴招政策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學習機會,為我國總體人口素質的提高作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給學生就業帶來一定困難,高學歷、豐富的知識底蘊已經不能滿足就業需要,目前人才競爭還需要拼軟實力。傳統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物理教學需要,而且需要教師在備課與課堂管理中耗費大量的精力。相對來說,高中課程涉及的物理規律更加深奧,抽象性、理論性更強一些,也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比較善于抽象思維的學生來說,可能會趣味性強一些,相對地,對于抽象思維能力較薄弱的學生而言,可能會略顯枯燥。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教學法,突出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差異性,提升課堂趣味性,盡量通過有趣的實踐任務激發學生參與興趣,減輕教師壓力。
相對來說,高中課程涉及的物理規律更加深奧,抽象性、理論性更強一些,也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比較善于抽象思維的學生來說,可能會趣味性強一些,相對地,對于抽象思維能力較薄弱的學生而言,可能會略顯枯燥。這就要求教師,要依據教學內容和知識特點的變化,及時調整物理課程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教學法,突出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差異性,提升課堂趣味性,盡量通過有趣的實踐任務激發學生參與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布置實踐任務,要求每個小組自行商量任務分配,設計實驗過程,最后由教師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傳統實踐教學,學生掌握知識方式主要是聽課、觀看教師操作。通過合作教學法,就將學生掌握知識的方式轉變為:通過驗證知識、解決驗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知識進行學習,這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擁有更多話語權。
近年來,中學、大學不斷擴招,這固然是能夠減輕學生升學壓力,也給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的機會,這為我國總體人口素質的提高作出巨大貢獻。同時,這也給學生就業帶來一定困難,如何在就業市場上脫穎而出,成為畢業生面臨的重要問題,甚至是終生需要考慮的問題。高學歷、豐富的知識底蘊已經不能滿足就業需要,目前人才競爭還需要拼軟實力。合作教學法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合理應用,不僅可以優化學生學習模式,還可以通過小組內成員之間的合作交流、實驗操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實踐能力。比如,高中物理課程經常會涉及一些復雜的實驗過程,需要小組內的成員各自負責不同的操作內容,解決操作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從任務分配到操作銜接,都需要學生之間交流、合作,只有充分的溝通、密切的合作,發揮各自的優勢、彌補個體的不足,才能出色完成實踐任務,這種精神和能力,正是未來就業所必需的。
雖然每年都在進行擴編,但是由于高中教師崗位專業性強,對執教人員的表達能力、知識底蘊、思想境界等方面的要求較高,導致很多學校師資依然緊張,一些地處偏遠的城鎮這種現象更為普遍和嚴重,物理教師工作量、工作壓力都比較大。傳統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備課與課堂管理中耗費大量的精力,對于師資緊張的學校來講,這無疑是很不利的,因為,這最終會導致教師不得不在疲憊的狀態下授課。這就促使高中物理教師不斷尋求新的教學方法,以緩解備課壓力、課堂管理壓力。采用合作教學法,物理教師只需要跟學生溝通好實踐目標、做好實踐評價,這就大大減少了教師的備課量。而且,整個教學過程以學生操作為主的,需要他們自行討論具體操作方法、流程,以及控制實踐進程,方便教師進行課堂管理,教師只需要監督、解決學生隨時提出的問題即可,從而減少教師課堂管理壓力。
高中物理課程經常會涉及比較復雜的物理規律驗證過程,學習小組是合作教學的基礎單位,如何進行分組將會對具體操作過程和教學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自由結組和按座位結組是目前常用的分組方式,這兩種分組方式的優勢在于操作簡單,學生之間比較熟悉方便其溝通,同時也存在不可忽視的缺陷。無論是自由結組還是按座位結組,都難以保障小組內的成員在學習基礎、性格方面的互補,這就難免出現實踐過程不順利、實踐結果不理想的情況,影響教學進程。
合作教學給予學生自主空間和操作機會,這就需要給學生更多活動空間與討論自由,一旦控制不好這個“度”,就會造成課堂紀律散漫現象。比如,小組內成員可能在任務分配和具體操作上產生分歧,一旦教師控制不好自由討論的“度”,就會造成學生之間的矛盾,或者學生在某一事情上的討論占用太多課堂時間,影響到實踐進程。因此,在合作教學具體操作過程中,物理教師應注意對學生操作范圍進行規定,避免紀律松散影響到教學效果。
目前合作教學在物理高中教學中的應用還不成熟,受到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依然將課堂實踐過程和得出實踐結果作為教學重點來處理,實踐順利完成并得出目標結果,就意味著教學結束,缺乏對整個實踐過程的再次評價、總結。學生順利完成操作之后,教師會針對學生的具體操作進行評價,但是缺少針對整個實踐過程再評價環節,比如分組方式、紀律、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等。
合作教學法在實踐性與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優勢,操作性也比較強,在復雜的實驗教學中更是有突出的優勢。一些復雜的實驗,單靠個人是沒有辦法完成的,需要依靠集體的力量,要求小組內的成員通力合作、各盡其力,認真完成實驗過程的每一步,才能保證整個實驗過程的順利推進和學習任務的完成。
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基礎、性格、能力特點進行分析,從而明確分組原則,通過科學、合理的分組,讓每一名學生都能夠出色地完成自己所負責的部分,調動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促進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推動實踐課順利進行。筆者在執教過程中實踐過一些分組方法,其中“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分組法是效果最好的。這種分組方法,對學生的特點進行綜合考量,將學習基礎不同、性格各異的學生分為一組,促使每一名學生在實踐教學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推動實踐活動的進程。
例如:物理教師可以將學習小組看作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系統,在進行分組之前,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長和性格,力圖使系統內各個成員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滿足課程實踐需要。在《實驗: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課,教師可以給每個小組分配一名學習基礎好的成員擔任組長,分配比較活躍的組員負責主講。具體操作過程中,組長需要負責控制小組內實驗進度,分配好組員的操作任務,而主講可以負責對操作過程的講解,協調組員之間操作打點計時器、拉動紙條、控制小車相互配合。
合作教學法在物理實驗課的應用,促使學生自覺跟上學習進度,能夠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管理壓力,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能夠完全放松下來。教師需要注意每個學習小組的進行速度,隨時解決實驗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學生的個人行為。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前與學生約定好實驗紀律與處理措施,如果發現過于激烈的討論以及大聲說話等違反紀律的行為,要及時進行批評教育、督促學生改正,從而保證實驗進度。其次,教師可以將任務進行分解,賦予小組組長一定的管理權,讓其負責本小組的紀律,從而減輕教師管理壓力,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
例如,《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這一章,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教學法帶領學生探究速度的變化規律,幫助學生掌握打點計時器的結構、應用,以及瞬時速度概念、計算方法。課前,教師可以提醒學生在討論打點計時器使用方法和如何選取計數點的時候要注意控制聲音,不要影響到其他同學。在小車、打點計時器、織帶、電源等實驗器材的發放與收回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委托小組長代表領取實驗器材,并在實驗完畢后負責整理、交還給教師。
總結與反思,對于小組合作教學法應用水平的提升十分重要。首先,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總結,將小組合作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歸類整理,以便于尋找解決辦法。針對個別小組或者學生遇到的問題,可以單獨解決,針對普遍出現的問題,教師可以考慮是否是教學操作有待改善。其次,通過反思,可以對小組合作教學法的應用進行客觀的分析,從而促進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教師可以通過這個過程,看到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爭取在下次實踐課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除了依靠高中物理教師個人自覺對實踐過程進行總結與反思之外,教學管理部門也可以針對合作教學法的應用制定評價指標,促進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總結與反思,從而提升教師對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水平。管理部門還可以組織座談會,通過這種方式直接了解學生對合作教學法的感官和建議,用于指導教學過程的改進。
隨著當代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理念的落實以及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發展,當代學生培養已經逐步從最初的教師注重知識教授,轉向教師教授學習方法和探究思路,這種從教師主體到學生主體,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法的轉變,不僅標志著我國當代基礎教育已經從應試教育真正走向了素質教育,同時也標志著社會與國家對于人才能力與素養需求正在逐步轉變。因此,當代一線教師應加強對學生素質與能力的培養,積極采取合作探究學習新模式等手段來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教育,進而提升學生培養效果,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在具體的合作教學新模式開展實施中,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首先是以生為本。學生是技能與知識的學習主體,所有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都是根據學生能力或者素養發展本身來進行制定以及實施的。因此,教師在開展高中物理合作探究學習活動時,最重要的是要對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性分析和研究,在科學確立其自我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喜歡或者認可的方式來進行科學實施,從而科學保證其效率,有效增強學生培養效果。
其次,教師還應注重合作學習策略發展實施的實效性。合作探究學習是一種基于建構主義思想下的一種新型的技能與知識學習手段,這種手段或者理念主要是在學生自我發展需求下,讓學生利用更加優質快速的手段,科學有效地通過分析和研究獲得相關的技能與知識,掌握各種類型知識需求、獲得策略與方法,因此,教師在組織高中物理實際教學活動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幫助學生確立自身適合的方法,從而使他們逐步能夠通過自己的學習方法、思想以及技術手段,有效解決自身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增強其綜合素養。
隨著近些年來,素質教育理念下學生具體核心素養培養內容以及方式方法的不斷確定與實施,近幾年的高考物理教學逐步打破了傳統物理技能與知識以及教學的陳舊理念,逐步開始朝著更加多元、更加貼近實踐的方法發展。如最近幾年的高考物理實驗題中,忽然多了一些對概念論證的考察題目,即讓學生對某一個概念或者物理現象進行分析論證,進而用實驗思維將其體現出來。基于此,當代高中物理教師在組織開展物理技能與知識教學中,應積極利用合作探究學習的手段,讓學生在組內分析研究以及歸納總結中,逐步提升自己的理論結合實踐能力,增強其自身動手實踐與論證的意識和素養,從而有效增強其物理實驗綜合水平,促進學生素養與能力的全面提升與發展。
高中物理課程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比較善于抽象思維的學生來說,可能會趣味性強一些,相對地,對于抽象思維能力較薄弱的學生而言,可能會略顯枯燥。針對抽象性、理論性較強這一特點,教師可以依據教學內容和知識特點的變化,及時調整物理課程教學模式。合作教學法不僅可以優化學生學習環境,還可以通過小組內成員之間的合作交流、實驗操作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實踐能力,減輕教師的備課壓力與課堂管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