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丕杰
(山東省夏津縣渡口驛鄉三屯小學,山東德州 253221)
體驗互動教學法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產物,將其應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還有利于激活數學課堂,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可見,體驗互動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應用有著明顯的優勢,且體驗互動教學法在其他教學活動中的應用已經得到實踐檢驗,能產生積極的效果,師生關系更加和諧,整體課堂氛圍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更高。小學數學教師應該認識到體驗互動教學法的積極作用,對如何在課堂實踐中融入體驗互動教學法進行深刻的探討,并尋找到有效的教學途徑。
體驗互動教學法是一種更為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自主觀察、思考、聆聽、表達以及動手等,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達到師生之間的高效互動交流、體驗探究[1]。這一教學方法與素質教育的思想極為契合,重視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感受,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質疑展示,以此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基于小學生年齡小,生性活潑好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很難持續保持良好的學習專注力,上課時間分心走神、開小差是常有之事,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更為明顯,這也就使得課堂紀律性不高,教學質量難以得到保障。體驗互動教學法的優勢是始終能讓數學課堂在一種互動模式下進行,通過高頻率的師生互動環節,引導學生一直緊隨教師教學的節奏前行,保持高度的專注力隨時做好與教師互動的準備,以此提高課堂學習的氛圍、保證數學課堂高質高效[2]。
傳統教學模式的利弊很明顯,盡管填鴨式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到一定的理論知識,然而也剝奪了學生的思辨能力,最終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都過于表象化,無法深入滲透、觸類旁通,繼而也就難以進行靈活性運用。體驗互動教學法將原來“以教師為主”的模式翻轉過來形成了“以生為主”的課堂,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在此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大膽與教師共同交流,這樣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則能得到更好的鍛煉,而數學課堂的效率也會自然有所提高。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體驗互動教學,讓原來枯燥乏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課堂不再是教師滔滔不絕講、學生只聽和記憶,它更像是一堂學習交流會,學生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拉近很多,改變了傳統的嚴肅的課堂氛圍,增進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學習,也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學生更加愿意開口,讓每個人都可以表達自己的意見和觀點,分享學習心得和成果,這將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溝通合作能力,幫助學生提高主動挖掘并處理問題的能力。
由于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一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過于呆板,缺乏創新的教學思路,使得教學方法極為單一化,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明顯不足,學生對數學學習興致不高,師生之間也極少進行學習交流,最多可能就是師生之間雙向反饋教學成果而已[3]。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學內容主要以課本教材知識、課后練習以及考試為重點。長期下來,數學教學越來越程式化,師生之間“教”與“學”的距離感也越來越遠,教學質量將難以獲得保證。
數學是一種邏輯思維學科,一些數學知識往往都存在關聯性且顯得枯燥乏味,而目前一些教師還沿襲傳統化的教學思維模式,照本宣科地進行“演講式”教學,不能結合教學目標以及學生實際需求而進行針對性教學,則會讓數學課堂更加了無生趣,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缺乏對數學學習的求知欲,繼而也就缺乏相應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數學成績則很難取得進步。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形式過于僵硬,一些教師的課堂互動意識很差,使得課堂教學氣氛極為壓抑,這會讓學生感到學習存在十分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以灌輸式教育為主的課堂,教師總在課堂上反復強調理論知識點、生搬硬套解題方法,一堂課下來基本沒有互動的環節,偶爾提出幾個問題也只是教師習慣性地自問自答,可以說整個課堂教學就是教師自導自演,學生聽懂了沒有、懂了多少,教學中也難以體現出來。此種教學方法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思考意識,影響學生迫切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通過問題形成體驗互動教學是課堂中最常用的一種互動模式,無論是在傳統課堂上還是在新課改之后,通過提問來活躍課堂氣氛,一定會是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的一種方法[4]。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計互動式問題,同時要在問題中穿插一些趣味性的元素,這樣才會讓課堂提問顯著提高關注力,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主動進行互動答疑。
比如在學習《小數乘法》這一課時,課本教材中舉出的案例是計算家庭用電的問題,然而學生可能對此并無興趣,那么為增強教材案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教師可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思考“同學們,你們周末都喜歡在家做什么來放松自己呢?”這時可能很多同學會回答看電視節目、玩電腦游戲等,一提到娛樂游戲這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學生們的積極性和關注力很快就能聚集起來了,那么課堂也會變得異常活躍。此時教師再次引導學生,讓他們明白這些都離不開用電的需求,繼而延伸出電費的計算方法,激發學生對問題的興趣點,這樣學生就有了明顯的求知欲望了。經過這樣的問題鋪墊,教師再來講解課本中的案例問題,指導學生應用之前學習過的乘法基礎知識進行運算,學生會更為投入地認真學習,教學效率則會顯著提高。所以,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學要學會巧設問題引領學生開展體驗互動學習。
通過情境感知讓學生提高學習體驗,是一種行之有效的課堂互動教學方式。對小學生而言,數學的理論知識點往往會過于抽象和生澀,不太容易理解,尤其是中高年級之后數學的難度會逐漸顯現出來。情境感知體驗互動教學則讓邏輯性超強的數學知識變得豐富有趣起來,將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以此幫助學生提高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互動中多創設一些情境教學,提高教學的效率。
比如,在學習《對稱、平移和旋轉》這一課時,教師可為學生創設一個游樂場情境來實施體驗互動教學。之所以創設這樣的情境,是因為現在的小學生都去過游樂場,而游樂場于他們而言有著極高的吸引力,同時游樂場中的許多游樂設施都用到了對稱、平移以及旋轉的數學理論知識。在教學開始前,教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幾張游樂場場景的照片,而學生一看到游樂場就會感到十分興奮,這樣教師則可通過游樂設施來與學生形成體驗互動,引導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知識重點。比如通過摩天輪的場景動畫為學生講解摩天輪的運轉原理,延伸出旋轉的概念,學生則會非常樂于學習這些知識,其學習效率自然會很高,同時還能讓整節課都異常輕松愉悅,達到良好的教學互動效果,提高課堂教學質量[5]。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小組討論的方法進行體驗互動教學,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力。在傳統教學模式中,課堂上師生互動不足,生生互動則更為缺乏,然而事實上強化學生之間的互動對教學是有明顯幫助的。具體地講,通過建立學習小組提高學生互動能夠讓不同的學生發揮各自在學習上的優勢,幫助他們激發思維、獲取有效的學習方法,這對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學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極其有利,更有助于他們綜合能力的提升[6]。
比如,在學習《多邊形面積》這一課時,通過之前學習的正方形、長方形面積的知識,學生在圖形面積計算上形成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因此,教師可采取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實施平行四邊形求面積的學習。教師可先用多媒體設備呈現出一幅由多個四邊形組成的彩色圖形,學生會有強烈的視覺感受,被這個漂亮的圖形所吸引,然后教師再給出各個小四邊形的基礎數據條件,要求學生根據理解的課本知識進行合作探究式學習。在此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會立刻互動起來,大家湊在一起拿出草稿紙進行討論比劃,并最終求解和驗證,得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求解方法與正方形、長方形一致性這個結論。由此可知,小組討論的互動教學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思考,形成交流合作和創新思維,提高學習的效率。所以,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多多提供這樣的互動機會。
客觀的評價是指導教學不斷改善的重要策略,對師生而言都非常寶貴。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學評價往往以教師單方面評價為主,缺乏全面性和科學性,因此評價的效果不明顯,難以發揮出評價在教學中的促進作用[7]。對此,教師要強化評價互動環節,讓評價產生有效的互動溝通,以此提高教學評價的層次和師生雙方對自我的認知能力。
比如,再次以《多邊形面積》教學為例,在課程教學之后,教師無須對學生在課堂的學習表現進行過多評價,但可通過互動的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教學總結評價。具體的評價方法是:首先由教師提問學生們對這節小組討論課的感受,這里可以由學生各抒己見,從學習方法、學習效率、學習狀態、學習情緒等各個方面來闡述;其次教師再問學生對自身在本堂課中的具體表現有何看法,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意見,以便下次課堂改進;最后教師要求學生們再多思考一下,通過這節不一樣的體驗互動教學,自身從中收獲了什么[8]。借以這樣的評價互動,其評價的細節性更強,師生雙方都能更好地看到自身在“教”與“學”兩個層面的優勢和不足,繼而有針對性地實施改進和提高,以真正促進教學相長。
誠然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但是教學互動卻并非只能局限于課堂,我們也完全可以通過課后互動來拓展教學、延伸教學的效果[9]。具體來講,課后互動可以從兩個方面體現,第一是教師可就學生在課堂學習的表現和不足與學生開展針對性互動,第二是學生之間通過課后練習進行學習互動,這樣也能起到良好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作用,幫助學生進一步拓展知識、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并形成高質量的課后練習、強化知識的吸收能力[10]。因此,課后互動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科素養有著極好的推進作用。
比如,還是以《多邊形面積》這一課為例,課堂上學生已通過小組討論實踐了合作學習,同時在評價的過程中形成了問題匯總,提出了問題解決辦法。因此,教師可給學生下達小組形式的課后練習,不僅豐富了課后練習的形式,也能遞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比如教師可讓學生課后尋找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生活中有哪些多邊形物體,學生之間合作探討這些多邊形物體的求面積方法。由于生活當中我們看到的一些多邊形以不規則居多,而在課堂學習中學生也還并未接觸,那么通過這樣的自主探究式學習,學生的觀察力會更強,思維更為敏捷,其知識面也會越來越廣。比如學生們在課后互動中從五角星上找到多邊形的特質,他們通過展開交流探討,設想出將五角星切割為幾個相等的三角形,通過求取各個三角形的面積獲得五角星面積的求解辦法。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從生活中觀察數學,通過布置類似的課后互動練習來提高教學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