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玲,倪德慧
(南京師范大學中北學院,江蘇丹陽 21230)
隨著我國社會組織成分、經濟形勢等多樣化發展趨勢顯著,市場經濟以利益最大化為追求,導致功利性彌漫著整個社會環境,青年學生奉獻意識和思想覺悟下降,理想信念觀念逐漸淡化。青年興則國家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需要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源源不斷地加入,而青年是我們這個新時代發展的未來和希望。青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堅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是意識形態領域工作的重中之重,意識形態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理想信念教育的深入。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和話語權牢牢掌握在手中。
首先,青年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內容嚴重滯后。每一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內容都需要進行更新,要把新鮮的、活生生的內容添加進教材中,再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其次,教育方式缺乏創新。在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要注意與青年學生產生情感共鳴,拋出有創新性的觀點,吸引青年學生們的關注度和思考力,提升理想信念教育質量。再次,教育方式方法不全面。做好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師、輔導員的責任,更需要家長的重視關心以及社會宣傳部門、新媒體部門提供的實踐機會。只有學校、家庭、社會相互協調合作,才能使理想信念教育帶來的效果發光發亮。
青年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組織、人才、資金保障。一是理想信念教育是一個動態過程,需要組織保障,理想信念教育是一個持續性、發展性的過程,對青年學生的教育不僅要做到關注每一位青年學生,同時也要做到理想信念教育的持續性,這需要學校有成熟的組織保障。二是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僅靠思政老師和輔導員,還需更多的人加入進行,以保障人才需求,比如,我們可以將各行各業中能起到教育作用的積極正能量的人物邀請來校,給學生們不斷鼓舞打氣。三是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物質財力保障。無論是課堂理論教育,還是實踐育人,都需要相應的經費保障。通過以上三大保障的落實,青年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才能從口頭變為現實。
社會發展和社會條件隨著時代的不同而不斷改變,那么我們的理想信念作為一種價值體系,它也是會隨之發生變化的。理想信念是一個動態概念,所以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常態化。青年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那么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態化就需要制度化加以保障。也正是以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態化為基礎,才會有制度化的需要。常態化和制度化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三全育人”思政工作這個組織來保障完成。
在當前國際國內環境下,意識形態工作具有復雜性和艱巨性,我國的主流意識形態與各種社會思潮進行搏斗,馬克思主義思想在我國的指導地位遭遇多元思想潮流的沖擊。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牢牢堅持黨的領導、不斷增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凝聚力和引領力。教師在思政工作中,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定青年學生四個自信、凝聚力和向心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青年強則國家強,國家的希望在于青年,民族的未來在于青年。在“三全育人”思政工作中,教師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時,要做好引導青年思想的工作,增強青年學生思想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灰碎石基層的施工質量受到原材料質量、施工配合比,以及施工工藝工序等的影響。文章對影響二灰碎石基層的施工質量的因素展開分析,并結合原材料的物理力學性能,施工配合比以及整個施工工藝進行分析與探討,找出具體原因,然后采取相應的控制辦法進行改善,以便將來遇到同樣的問題,能夠得心應手。
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實現,離不開“三全育人”思政工作的開展。將理想信念教育在學校家庭社會等相關部門的合力支持下,持續穩定高效地進行下去,達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效果。
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不僅僅是學校的黨政工作者、輔導員、思政課老師的工作,為了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質量,需要實現全員參與,包括專業課教師、家庭、社會等共同投入精力,形成教育合力,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一個優良的環境。
1.黨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子,黨員教師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江蘇一所獨立學院黨委把學院所有的黨員教職工和黨員學生的力量積極調動出來,通過“紅網工程”建設方式推進理想信念教育落地生根。以“1+1+N”聯系模式(即一名學院黨員干部對接一名系科黨總支副書記聯系N名非黨員教師,一名黨員教師對接一名黨員學生聯系N個學生宿舍),建立紅網工程教育工作群(一名學院黨員干部+一名系科黨總支副書記聯系一個系科的非黨員教師、一名黨員教師+一名黨員學生聯系一個班級群),實現全校紅色網絡全覆蓋。學院黨委根據實際工作要求,確保理想信念教育深入進行,引導全體黨員師生下沉到校園的每個班級,充分發揮黨員在聯系服務師生中的育人功能和先鋒模范作用。在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主題教育中,黨員老師和學生加入對接的班級中,就主題的內容、方式等開展指導教育,引導學生認識到肩上所賦予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用自己的青春夢來給中國夢添磚加瓦。
2.要發揮輔導員育人的主導作用
學校的輔導員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層核心工作者。在以“理想信念鑄魂工程”為主線的“三全育人”過程中起著主導作用,輔導員比任課教師更加清楚學生的思想動態。為了提升理想信念教育效果,需要積極開展“輔導員職業技能大賽”評選活動,加強師德建設。輔導員要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立足崗位,加強青年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讓學生在常態化、制度化的理想信念教育中分清是非、站穩立場。
3.專業課教師的教育作用
在授課過程中,不僅僅講解專業知識,還要將專業知識和理想信念教育相結合,即將思政自然融入課堂。大力加強對青年學生歷史文化的教育,弘揚中國精神和中華傳統美德,培育青年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公民美德,讓學生們自覺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約束自己,使他們將這些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堅決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將理想信念教育落到實處。
4.高度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個好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學生三觀是正確的。無論何時,都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把家長引導和培育成理想信念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通過家長會、家校微信群等形式,形成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的教育工作體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而父母的一言一行更是在孩子的成長環境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5.社會主體的教育影響不可忽視
社會有著各種各樣的聲音,社會主體中也存在的積極教育影響。全社會要擔負起青年學生成長成才的責任。學校應該主動與當地政府、宣傳部門、新聞部門、網絡通信等單位交流、溝通,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一起為廣大的青年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育人環境,讓社會個體始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行為準則,為莘莘學子傳播正確的理想信念、樹立好榜樣。總之,各類主體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協助學校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理想信念教育,達到理想信念教育的預期效果,發揮出理想信念教育的功能作用。
全過程育人,要強化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持續性、穩定性和發展性,讓理想信念教育成為貫穿于從入學綿延到畢業的隱線教育,作為全過程育人的實現路徑。
1.分階段實現理想化信念教育
學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注重具體事物的變化,要注重時間的變化,要注重形勢的變化;做到統籌考慮、與時俱進、因材施教。緊緊圍繞以理想信念為主線的三全育人思政工作,實現全過程育人。在思政教育過程中,在大一,以“適應”為主題,通過朋輩教育、新生與黨員學生之間的交流、理想信念專題報告、黨員老師的教育等,逐步讓青年學生適應高校生活;在大二,以“發展”為主題,通過紅網工程黨員教師對主題的引導、同學之間的交流,讓青年學生認識到本專業未來的發展性及可行性,加深對本專業的認可度;在大三,以“目標”為主題,宣傳身邊已畢業的學生的優秀事跡等,動員青年學生靜下心,努力學習,認真思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目標,并不斷地去努力實現,逐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集體榮辱感與社會責任感;在大四,以“就業”為主題,做好青年學生的職業規劃指導,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鼓勵學生去基層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
2.完善工作制度
理想信念教育作為德育的一個部分,影響著學生的綜合素質,從某種程度上要比專業課和公共課更加重要。在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理想信念教育本身離不開教研、離不開書籍刊物、離不開社會實踐,這些需要大量的人力、物質、精神的投入,要保證理想信念教育比較成熟的開展,需要物質基礎作保障,建立工作規范制度,調動全員的積極性、凝聚力和戰斗力,這樣才能夠保證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方面全過程育人體系的管理。
全方位育人重點在“全”,強調的是育人的多樣化。2017年12月5日中共教育黨組頒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指出“在省級層面,整合育人資源,統籌發揮校內外自然資源……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有機結合的協同育人機制。在學校層面,以實施綱要所涵蓋的十大育人體系為基礎”。所以要以十大育人體系為基礎,挖掘全方位育人要素,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滲透到每個學科、每個課堂、每個活動、每個班級、校園、社會、家庭每個角落。其中,課程育人、實踐育人、服務育人效果最為明顯。
1.全力推進課程育人
深入推進理想信念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充分挖掘和運用各門課程所蘊含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元素,作為教材講解的必要章節、老師講課的重要內容、學生考核的重要知識點。以思政課教師為基礎,充分發揮專業課教師的主體作用,利用好課堂的育人實效,把課程中育人的關鍵點充分挖掘出來,將理想信念教育落實到位。
2.扎實推動實踐育人
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只是留在理論上,更加要落實在實際行動中。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注,能吸引人民群眾廣泛參與,是推進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有效載體。推進志愿活動進醫院、進車站、進商場、進景區,讓志愿服務發揮典型示范作用,擴大理想信教育的影響面。我們青年學生通過實踐行為很好地詮釋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3.不斷深化服務育人
后勤服務方面,學校本著以生為本,實實在在解決問題。學生宿舍的住宿條件,需要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需求。學校可以開展公寓文化節,后勤處老師、宿管阿姨、學生共同參與,增進師生、阿姨和學生之間的感情,將公寓里的精彩小故事通過文化節展示出來,達到團結我們青年學生的效果。
三全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體現,也是開展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重要支撐。青年是我們這個新時代發展的未來和希望。作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認清青年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現狀,結合青年學生的特點,靈活改進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在工作中完善三全育人機制,為青年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保駕護航,補青年學生精神之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