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英
福建省三明市第三中學 354400
數學課程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常常讓許多學生覺得枯燥而困難,對數學學習提不起興趣,這是因為數學的學習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需要學生能夠運用思維進行合理猜想、構建聯系、科學驗證,而傳統以模仿和記憶的方式進行學習,使學生難以應付綜合性的數學問題,更加難以進行數學建模,應用到具體問題中去,會導致許多學生對數學產生厭倦的情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化繁為簡,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出發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主動探究的學習興趣,在積極的參與中獲得探究知識的方法,感受學習知識的快樂,樂于學習.數學的學習應該不僅能讓學生學到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數學方法,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只有這樣才能長期保持學習的動力,提升學科的核心素養.那么有哪些有效的教學方式可以激發學生思維的活力,使學生樂于探究呢?筆者經過長期地教學實踐發現,問題導學法是一種有效地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增強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
問題導學法是指在教學中教師通過一系列圍繞教學目標展開并能夠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問題的觀察、分析、思考、解決,進而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問題導學法是一種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教學方式,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獲得問題的答案,同時能夠掌握如何分析問題,找到問題研究的方向,能夠抓住數學學習的規律和本質,同時使教學模式簡單清晰,教學線索一目了然,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數學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書本的基本知識點,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可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實際的運用中能主動發現并解決問題,提升學生數學的學習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應用,可以使學生學會如何經過觀察、分析,進而找到研究思路,解決問題,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
問題導學法的問題設計依據哪些原則呢?問題導學法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自主研究,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因此在設計問題時,教師要依據教學目標,以學生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問題設計,通過學生熟悉且感興趣的話題進行導入,讓學生從自己熟悉的知識開始運用進行解決,并且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教師進行有效的引導,逐步構建起知識網絡,達到以點串線,以點帶面的作用.
除此以外,教師要充分發揮課堂組織和引導的作用,在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的同時,精準把握課堂節奏,做好教學環節地引導,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設置階梯引導學生,轉變灌輸式的教學觀念,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主動學習的能力.
筆者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導學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通過一系列問題的導入,可以很好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充分的融入學習的情境,自覺和主動地實現對問題的有效分析和解決,這一解決問題的體驗過程,使學生學會如何獲得知識,感受知識產生的過程,有效地鞏固了學生所學的知識,從而使學生獲得解決問題的喜悅之情,以及對學習保持探究的興趣.
問題導學法的使用要注意問題的設問不能隨意,每一個設問都是有針對性和目標性的,在教學中要有提問的目標意識,充分利用提問環節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效率.通過提問進行師生互動,使教師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同時學生也通過思維的活動過程找到問題的答案,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問題設計中要注意階梯性和層次性,循循善誘,讓學生能夠逐漸明確解題的思路,若在一開始就設置難度較高的問題,會導致學生一下子產生畏難情緒,難以融入學習的狀態.同時問題的設置要充分圍繞教學內容展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理解能力水平.
案例1圖形的平移
筆者設計了如下問題:請問你們知道什么叫圖形的平移嗎?圖形的平移需要具備什么必要條件呢?
這樣的問題具有開放性的特點,能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思考與探究,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起到了啟發學生思考的作用,增強了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認識,同時激發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效果上明顯優于直接封閉式的問題.
問題導學法的有效實施還需要在課堂上落實好提問環節,巧妙的語言表述可以增強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
案例2“一次函數圖像”教學
函數圖像的學習需要讓學生具備直觀的感受,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引導學生能夠充分觀察和分析圖像,根據直觀形象的分析,得出圖像經過的象限以及函數隨自變量變化的關系.在問題的引導中,學生逐漸發現其中的規律,得出結論.這樣的探索方式使學生能夠輕松的學習,產生對數學探索的欲望,并且滿足對于接下來繼續學習的好奇心,從而能夠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問題導學法的應用并不是直接的拋出問題,而是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導入問題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問題情境中進行有趣的探索,不斷增長對于數學的樂趣.在探究過程中,加強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開展交流和探討,在小組合作中進一步促進師生之間的聯系,進而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提高綜合素質.
案例3“基本的平面圖形”教學
幾何圖形教學同樣離不開圖形的呈現,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平面圖形的相關視頻,加深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進而進行問題導學,引導學生去探討圖形的性質,辨析圖形之間的關系,運用類比思想進行知識之間的聯系.通過情境的構建,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構成聯系,既能增加課堂的趣味,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運用知識技能的水平,促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
問題導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對于增強學生的內驅力具有極大的推動性,使課堂教學更加簡明清晰,條理清楚.
問題導學在課堂教學中沒有固定的位置,可以安排在教學的一開始,通過設置疑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積極的進入探索新問題的狀態.也可以安排在新舊知識連接的地方,通過問題設置,自然過渡,連接順暢,達到開拓學生思路,溫故知新的作用,為新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達到鞏固舊知,構建知識脈絡的作用.還可以安排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看似學會,實則一知半解,但是又不能準確表達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哪里的時候,通過問題導學可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釋疑解惑,真正理解所學內容.當然還可以安排在課堂總結或者拓展延伸的地方,通過問題導學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培養發散思維,使所學知識得以延伸和拓展.進行歸納總結時通過問題導學,使學生在梳理知識的基礎上對知識的認識得到了升華,理解了數學的本質,對知識的認識有了質的飛躍.問題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將得到有效地發展,通過思維調動已學知識,不斷增強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提升解題能力和學習能力,收獲解題成功的喜悅,進一步增強學習的信心,在良性循環中收獲知識.
綜上所述,問題導學是提升課堂效率和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師應該在教學中進行科學合理的使用.通過有效的問題導學可以將所學知識進行串聯,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分析和解決,不斷提高邏輯思維和推理能力,感受數學的樂趣,領會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