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欣碩 沈艷蕾
(作者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應用英語學院)
現階段,拍攝的電影不僅需要滿足源語文化讀者的需求,更需要在文化外譯的同時讓目的語文化讀者深刻體會源語文化,讓國外的電影愛好者也能感受我國的風范,以及在危難面前的團結一致、浴血奮戰的愛國情懷[1]。《中國醫生》講述了全國各地的白衣逆行者在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挺身而出、爭分奪秒、舍小家為大家,守護祖國、守護人民的震撼故事。本文將從歸化和異化的角度出發,對電影中字幕翻譯進行分析,以期正確把握源語文本和譯語文本的關系以及其語義關系,使得讀者能夠更好地體味語言和文化差異。
20世紀,美籍意大利翻譯學者勞倫斯·韋努蒂在其專著中最先提出異化和歸化的概念。異化翻譯策略即不破壞作者所處的文化立場,使讀者能夠主動走進作者;相反,歸化翻譯策略即給予讀者更多的關照,要求譯者用讀者所比較熟悉的語言表達方式去傳達原文。韋努蒂認為,翻譯就是一個過程——尋找文化和語言之間共同之處的過程,尤其是尋找相似的信息、表達形式或技巧。主要原因是譯者總是面對形形色色的差異,需要這樣一個尋找共同之處的過程[2]。然而,譯者并不能徹底消滅存在的差異。譯作應該是不同文化的體現,是讀者了解外語文化的一個關鍵場所,在翻譯過程中,讀者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語言轉換和文化之間難以消除的差異。相反,歸化翻譯策略則要求譯者要更多地關照外國讀者,譯者需使得文本透明通順。這種翻譯策略就是在兩種文化之間獲得共同之處的過程,在譯作中尋找與本土文化相同的內容,即在外國文化中尋找同一個自我[3]。韋努蒂是這么定義歸化和異化的:歸化(domestication) 就是把源文本譯成目的語讀者習慣的文本內容,也就是說,要始終為目的語讀者服務。歸化翻譯策略賦予譯者的任務是譯者本身要向譯文讀者靠攏,譯者須把譯文譯成本土語一樣,以此達到譯者和讀者直接交流的目的。歸化翻譯策略可以增強文本的可欣賞性,對于讀者更透徹地理解譯文有很大的幫助。異化(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即譯者在翻譯活動中保留了源文本中的內容,也就是說,異化翻譯活動中譯者盡可能不去打擾作者,讓讀者主動向源語作者靠近。因此,譯者在翻譯源文本時,要充分了解外語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語言表達習慣,使得讀者能以作者的文化立場為閱讀指導,并且能習慣原作者所在文化環境的表達方式和表達習慣,即以源語文化為核心。異化翻譯策略則要求譯者必須非常熟悉各種文化之間的差異,以求得能反映民族特征的譯作[4]。
例(1):
中文:學點好。
譯文:Stop messing around.
這句話是楊小羊在模仿患漸凍癥的張院長走路時文主任對楊小羊醫生說的話,文主任說的“學點好”的表達含義是讓楊小羊醫生不要模仿張院長走路,模仿別人走路是不尊重別人的表現。由于中西文化的差異,譯文中使用了“mess around”這個短語,“mess around”譯為“胡鬧,瞎鬧”,直接把“不尊重”這層意思表現出來,是典型的歸化策略的應用。
例(2):
中文:周勇的媽媽和9床的病人昨天晚上剛走。
譯文:Zhou Yong’s mother and bed 9’ patient passed away last night.
這句話是醫生在交接班的時候說的。在當時的情況下,醫生說“病人走了”并不是簡簡單單地指“走”這個動作,基于中國傳統文化,一般用“走”委婉含蓄地表達“有病人去世了”。譯文直接譯為“pass away”,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外國讀者傳達出最直截了當且通俗易懂的含義,這也是歸化策略在電影字幕翻譯應用中的一個突出特點。
例(3):
中文: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譯文:When the prices is right, someone is bound to help.
這句話是在防疫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張院長對后勤負責人員說的。“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釋義為:指用重金懸賞,就會有勇于出來干事的人。也就是說,在豐厚的獎賞之下,一定會涌現出有膽量去做事的人,用大量金錢、財務作鼓勵手段,可誘導人為之效力。在譯文中,price這個詞充分體現了“賞”的含義,使用歸化的翻譯策略,把張院長當時急需防疫物資的迫切心情充分體現了出來。
例(4):
中文:現在咱們醫院的清潔工和護工都跑了一大半。
譯文:Half of the hospital’s cleaning and the caretaking staff have just quit.
這句話是醫院的醫生對張院長說的,在當時的情況下,醫院的清潔工和護工都紛紛慌了神,認為醫院不安全了,于是便匆匆回家了。基于中國傳統文化,“跑”這個詞不單單是表示動作,還可以表示“逃走,溜走”。譯文使用歸化的翻譯策略,“quit”一詞譯為“離開(工作崗位)”,體現了人們對未知的恐懼。
例(5):
中文:我的病人要是因為缺氧憋死了,老子全都算到你頭上。
譯文:If my patients become hypoxic and suffocate,this will be all on you.
這句話是張院長得知醫院氧氣的儲存量不足時對負責氧氣的后勤人員說的,歸化翻譯策略用于“老子全都算到你頭上”。基于中國傳統文化,“老子”有如下含義,其一,“老子”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釋義為用于自稱(常用于氣憤、開玩笑等場合),顯然,在急需氧氣的情況下發生氧氣短缺的事情,張院長非常氣憤。其二,中英文語序不同。“我把這些事都算到你頭上”翻譯為英文時語序發生變化,主動變為被動,譯文中的主語譯為“this”。
例(6):
中文:已經扛不住了。
譯文:We’re at all capacity.
這句話是醫院的工作人員在醫院沒有床位的情況下對張院長說的,譯文“at all capacity”使用歸化的翻譯策略來把這層意思充分體現出來。
例(7):
中文:咱穿這個衣服,不就得干這個活嗎?我們得對得起自己這身衣服呀。
譯文:Isn’t this what we signed up for when we put on this uniform.We have to live up to our uniform.
這兩句話是醫生想救病患卻又十分無助的情況下說的,此時,“穿著這身衣服”“對得起這身衣服”不是指“穿上這身衣服”這種狀態,“這身衣服”不僅指的是醫生的責任,更是所有穿制服人的責任。倘若把“穿著這身衣服”譯為“dress up the clothes”,便不能體現“醫生的責任”這層含義,因此,歸化的翻譯策略用在此處實為恰到好處。
例(8):
中文:我是特意從廣州過來為你服務的。
譯文:I came here specially from Guangzhou to help you.
這句話是來自廣東的陶峻醫生對金銀潭醫院的病人說的。陶峻醫生在救治病人時,用了“服務”一詞,眾所周知,“服務”指“履行職責,為大家做事”,在此充分體現出陶峻醫生對病人的負責。在譯文中,譯者采用了歸化翻譯策略,把“服務”譯為“help”,能夠讓英語國家的觀眾體會到電影臺詞想表達的“醫者,救死扶傷”之意。
例(9):
中文:人家怎么看我們?
譯文:What will they think of us?
這句話是張院長在醫院停電時對后勤保障人員說的。“看”除了表示動作“看”之外,還可以表示“其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張院長說這句話想表達的意思是:在不該出現問題的時候出了問題,來自各個地區的醫療隊的醫生會對醫院產生不好的看法,甚至會影響醫院的聲譽和口碑。譯者在此做了非常巧妙的處理,使用歸化的翻譯策略,直接把“看”譯為“think of”,充分表達出電影想要傳遞給觀眾的含義。
例(10):
中文:武漢,甚至是湖北都已經停擺了。
譯文:Not only Wuhan but Hubei have already come to a halt.
這句話是國家衛健委工作小組的成員對武漢醫務工作者說的。在中文里,“停擺”意為“比喻事情中途停止”。在電影中,武漢和湖北停擺是指各個方面都需要暫停,等待疫情結束之后重新開始。譯者在此采用歸化的翻譯策略,將“停擺”譯為“come to a halt”,將原文含義表達得淋漓盡致。
例(11):
中文:我就不藏著掖著了。
譯文:I’m just gonna come out and say it.
這句話是張院長在死亡病例連升不降的情況下對醫生說的。“藏著掖著”是北方方言,意為怕別人知道或者竭力掩藏。在此,張院長想要表達的內容是:對于死亡病例持續上升這件事,我要直截了當地表達我的意見,而不是委婉表達。譯者采用了異化的翻譯策略,將“藏著掖著”譯為“I’m just gonna come out and say it”。
例(12):
中文:天塌了我也要把她生下來。
譯文:Even if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 I want to leave her.
醫生要給小文用藥治療時,小文拒絕了,其這樣做是為了讓自己的寶寶健康地出生。譯者采用了異化的翻譯策略,將“天塌了”譯為“Even if it’s the end of the world”,把偉大的母愛表現得恰到好處。
例(13):
中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譯文:An educated man can’t be resolute and broad- minded for he has a huge responsibility.
這句話是吳晨光醫生的父親在吳晨光醫生前往支援的前一夜(除夕夜)說的。吳晨光是呼吸科專家,臨危受命,其父親說出這句話,是為了給他“壯行”。譯者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將“任重”譯為“a huge responsibility”,最大限度地還原了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意思。
例(14):
中文:你少吃點泡面嘛,吃餃子啦,你留點肚子啊。
譯文:Have some dumplings instead of your instant noodles. Save some space in your stomach.
楊小羊醫生和同事在休息室吃泡面時,其母親打視頻電話的時候說出了這句話,是一名母親對孩子的關心和愛。譯者在此選用異化的翻譯策略,直接將“少吃點泡面”譯為“instead of your instant noodles”,簡潔明了,通俗易懂。
例(15):
中文:到高速路口去搶,搶你也要給我搶回來。
譯 文:To get some right now,I don’t care how you get it.
張院長得知醫院的防護服質量出現問題后,非常著急地對相關負責人說出此話。“搶你也要給我搶回來”表達的是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把質量合格的防護服取回來。對此,譯者使用異化的翻譯策略,直接將其譯為“I don’t care how you get it”,最大限度地將電影臺詞想表達的意思傳遞出來。
例(16):
中文:出發之前,大家合個影啊!
譯文:Group photo before I leave guys!
這句話是陶峻醫生從廣州出發之前說的。譯者采用異化的翻譯策略,該翻譯策略下的翻譯效果簡單明了,讀起來朗朗上口,觀眾能夠感受到中國醫生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時勇敢樂觀的心態。
例(17):
中文:我不管你是從哪里來的,你的醫院名氣有多大,你是多大的專家,你發表了多少的論文,但是你最起碼要有一個執業醫生應有的素質。
譯文:I don't care where you’re from, how prestigious your hospital is,if you’re a big name expert, or how many theses you published.The least you can do is pretend to have the qualities of a practicing physician.
這句話是在張院長在醫生發生意見分歧時說的。譯者在此采用異化翻譯策略,將張院長想要表達的含義充分體現出來,可以說,異化翻譯策略在此處的使用恰到好處。
總之,對于《中國醫生》的字幕翻譯,譯者使用歸化和異化的翻譯策略,促使讀者能夠從文化維、語言維和信息維三個角度來體會源語文化。
本文以電影《中國醫生》的字幕翻譯為例,分析了歸化與異化翻譯策略在字幕翻譯中的應用。當今,時代賦予語言學習者的重任是要讓中國文化“走出去”,讓更多的人認識、了解繁榮富強的中國。因此,必須要正確使用歸化和異化的翻譯策略,最大限度地減少讀者觀影時的障礙,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交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