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嫚
江蘇省南京市瑯琊路小學分校天潤城小學 210046
實踐證明,小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也需要較為強大的閱讀理解力來支持,只有當他們的閱讀感知不斷積累時,他們的學習思考和學習體驗才會富有主動性,才能讓他們的學習探究活力得以保持。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數學閱讀的指導、引領,以期通過扎實的閱讀學習活動,讓學生更好地研讀數學概念、性質、公式等,更好地把握數學問題中的各種信息和錯綜復雜的關系等,以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促使他們的數學學習更加有效,整個學習活動更上一層樓。
生活是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源泉,也是他們數學閱讀的基本著力點。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謹記“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并以此來設計小學生數學閱讀學習的相關細節,努力讓他們在一個富有生活化氣息的場景中學習閱讀,學習數學概念、公式、性質等,使他們的感知力、領悟力得到較好的提升,進而提升閱讀學習興趣,讓他們的數學學習活力四射,實效性也不斷攀升。
如在“數一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必要的畫面閱讀,讓他們在類似于數學繪本的閱讀學習中更好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數學,逐漸學習到數學閱讀的方法等,讓他們的數學學習領悟力得到更好的提升。
師:同學們,看看屏幕上的光頭強在干什么?
生1:他在那里指指畫畫的,好像在數東西。
生2:是的,他在數東西呢,而且他一邊數一邊還在本子上記著什么。
生3:他的畫本上畫著1 朵小花。
生4:他還畫了2 個飛著的小鳥。
生5:他還畫了1 個圍欄,可漂亮了,圍欄是用8 個竹子圍起來的。
生6:還有1 排樹,1,2,3…,一共是10 棵樹。
……
師:不錯呀!同學們可不可以再把這個繪本的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讀出來呢?
生7:這個畫上有1 面五星紅旗,下面有2 個少先隊員在敬禮。
生8:旁邊有10 棵大樹,邊上還有9 個花壇。
生9:那里還有4 個老師呢!旁邊還有5 個長凳子。
……
師:很棒!大家都有認真觀察。那請大家再思考一下,并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與小伙伴們交流一番。
學生們積極地參與到讀畫面、描述畫面的活動之中。并不時地與同伴進行交流、討論,從而較好地把握了數一數的基本原理,感知1~10 這些數的存在,從而獲得對應的學習表象。
……
繪本閱讀是小學低年級數學閱讀學習的重要方式,也是他們學習數學知識的根本途徑之一。所以,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數學閱讀在小學生學習中的重要作用,要圍繞教學內容,把它們設計成更契合小學生生活積累需求的學習情境,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整合學習探索過程動力十足。
聯系以上教學片段,不難看出,教師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進行積極閱讀和思考方面付出的艱辛思考。首先教師把“數一數”學習與兒童的生活聯系起來,用他們喜愛的動畫人物為媒介,以繪本閱讀的方式,讓他們隨著光頭強的畫筆進行“數一數”學習。其次教師把教材的“數一數”學習內容編寫成數學繪本,讓學生們在一個個較為清晰的畫面中更好地感知1~10 這些數的存在,從而讓學生們在閱讀中實現學習積累,促進1~10 學習表象的進一步建立,最終讓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順利地走向縱深處。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源,而活力則來源于學生的自主探究與合作探究學習。故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需要圍繞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實際等要素,創設相應的探究性學習情境,以促進他們的數學閱讀的開展,從而助推他們數學學習活動順利推進,使得他們的數學閱讀意識得到增強,學習理解得到更好的深化,使智慧學習、深度學習成為學生數學學習的終極目標。
如在“百分數的認識”教學中,教師就需要營造較為適宜的閱讀學習氛圍,讓學生們在閱讀的基礎上去探究問題,思考問題的研究策略等,以此實現有效學習的締造。
師:課前布置了數學書閱讀的任務,你閱讀了?從中你收獲了什么?
生1:數學書中舉出了很多的百分數的例子,它是以兩種方式出現的,一是寫成百分之二十六等字樣的,也有寫著34.5%,1.89%等樣式的。
生2:我在讀書中發現,百分數在生活中的例子還是蠻多的,像襯衫上的標簽上寫著棉70%,啤酒瓶子的標簽寫著酒精度12%等等。
生3:我發現一個新的特點,百分數有很小的,像1.8%,0.089%等;也有比較大的,像100%,124,9%等。
生4:我閱讀了這部分內容之后,發現所有的百分數都是沒有單位名稱的。這是為什么呢?
……
師:看來課前進行閱讀也是大有好處的。那我們現在就一起來研究預習閱讀中發現的問題吧!
課件呈現學生所提出的相關疑問。
……
把數學閱讀與學生們的預習有機地整合在一起,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增強,也會幫助他們更有效地感知教材中的基本內容,對需要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整體的初步了解,為他們深入研究、積極地投入課堂教學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結合教學片段能夠看出,把數學閱讀變成學生們的一種學習活動,無疑就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活力的重要方法,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內驅力,讓他們學習閱讀、學習思考。案例中,教師組織了一個閱讀學習與閱讀思考的匯報展示情境,給學生交流的機會,也更好地呈現學生學習思考的情況。當學生們面對不同的匯報,以及不一樣的學習疑惑時,新的學習思考也就會在此過程中迸發出來,使得學生的學習活動充滿著思考的力量,最終實現有效數學學習。
實踐表明,有效學習的核心不只是數學認知的可靠建構,還有學生創新思考等數學素養的發展。為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抓實閱讀學習,以此來豐富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想象,讓他們在積極的學習聯想等活動中,實現學習思維的敏捷性、廣闊性和創新性的發展,從而有力地構建創想式的數學學習,使得整個學習活動更上一層樓。同時,也讓學生的數學閱讀意識得到更好的發展,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本領得到進一步增強。
如在“比一比”的實際問題教學中,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較好地去閱讀,并在閱讀中進行相應的學習聯想,生成不一樣的學習疑問與思考等,助推學習研究的深入,促進有效學習的構建。
師:看看畫面上的內容,你會發現什么呢?
生1:上面一排是桃子,一共是7個。下面一排是蘋果,一共是11 個。
師:你們會根據畫面內容提出問題嗎?
生2:可以問,桃子和蘋果一共有多少個?
生3:還可以問,蘋果比桃子多幾個?
生4:也可以這樣問,桃子比蘋果少幾個?
……
生5:這些畫面都在大屏幕上,不好比較,我們可以用圓片、正方形這些東西來擺一擺,這樣更容易比較。
師:不錯的想法,把自己的思考直接在桌面上擺出來,并學著把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和同桌交流一下。
……
利用必要的觀察,以及相關的現象、信息的有效閱讀,是小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基本方式所在,也是引發他們積極思考的重要途徑。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關注學生閱讀與觀察的整合,讓他們在閱讀中更有效地采取數學學習中的基本信息。同時,也讓學生在閱讀中生成疑問,在提問中學習思考,這樣的情境構建不僅有助于他們學習理解的推進,更能激發他們的數學閱讀興趣,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數學閱讀的訓練和指導,使得學生在閱讀中更好地領悟數學語言的精妙,提升數學閱讀理解的水平等,讓他們對數學概念、性質等知識點的研究變得更為透徹,以促進他們的學習實效性更進一步。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還要抓實數學閱讀的本質,那就是小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故而,在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小學生數學閱讀的引領,通過閱讀學習活動來切實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從而提升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創新性等,讓數學閱讀真正成為他們有效學習探索、有效學習活動的核心力量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