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馮德軍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在新時代做好民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要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在整個發展過程中,都要注重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
2022 年的黑龍江省《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既有立足省情謀發展的戰略高度,又有改善民生謀幸福的真摯溫度。《報告》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和民生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回顧2021 年黑龍江省的民生工作,辦了九大類民生實事,覆蓋收入、就業、入學、養老、低保、疫苗接種等涉及人民群眾現實生活的方方面面,實現城鎮新增就業達41.9萬人,學前教育增加普惠學位近8 萬個,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實現“十七連增”,疫苗接種有序推進,三歲以上常住人口新冠疫苗接種覆蓋率96%,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全省棚戶區改造開工5 萬套,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開工46.9 萬戶,更新改造老舊供熱管網2058 公里、二次供水泵站1200 座、庭院內供水管網1811 公里。2021 年,全省財政民生支出4445.3 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87.1%。數據最能清晰準確體現事實,各項民生領域所取得的成就,特別是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例之高,可以看出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對民生領域的高度關注,將民生建設放在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位置。老百姓是看實際的,政府真心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取得的成績,極大地改善了人民生活,必會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也充分體現了以增進民生福祉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根本目的。可以說,2021 年黑龍江省交上了令人民滿意的民生答卷。
《報告》強調2022 年“突出保基本兜底線,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繼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保證城鄉居民收入增長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加快補齊民生短板,辦好30 件民生實事。把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作為工作重點,要在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健康龍江、發展文體事業、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等六個方面著重發力,辦好就業、教育、社保、醫療、養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實事,從中可以強烈感受到《報告》的“民生溫度”。在就業和教育方面,《報告》提出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就業是民生之本,學生、家長和老師都高度關注就業問題,2022 年全省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30 萬人以上的目標,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和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加大就業幫扶力度,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相信通過打好一系列促進就業的政策“組合拳”,可以吸引更多的大學畢業生留在黑龍江省就業創業,進而成為推動黑龍江省發展的動力之源,為黑龍江省實現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另一方面就是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報告》堅持以教育是國之大計思想為指導,從實施龍江教育名師工程、啟動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高高中教育質量、探索十五年一貫制學校、實施新一輪高職教育“雙高”計劃、全面推進特色應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和專業集群建設、實施黑龍江省“雙一流”二期工程建設等方面發力辦好高質量教育、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備受鼓舞,黑龍江省一定能實現從教育大省向教育強省的跨越,以教育高質量發展促進學生高質量成長。
民生建設還要在其他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方面,完善社會服務網絡,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平穩銜接,推動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省級統籌,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推進基本醫療應保盡保,繼續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指導標準,加大法律援助力度,進一步做好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健全退役軍人保障體系等。在建設健康龍江方面,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面對老齡化加快的趨勢,加快發展基本養老服務,建設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設施,打造“15 分鐘助老生活圈”;落實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完善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加大托育服務供給;嚴格食品安全監管,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優質醫療資源向縣鄉村延伸。在發展文體事業方面,加快推進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層次和質量;組織開展“喜迎二十大”重點藝術作品創作和群眾文化活動;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完成全省首批9 個應急廣播平臺建設;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持續開展“賞冰樂雪”“百萬青少年上冰雪”等系列活動,打造“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核心區,帶動更多群眾走進冰場、走進雪場,讓更多人參與到冰雪運動中來,通過多方努力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以改善城鎮居民居住條件為切入點,補齊民生基礎設施短板。推進城鎮棚戶區改造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持續推進供熱、燃氣管網和二次供水改造;擴大生活垃圾分類覆蓋范圍,通過打造宜居環境來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
“民生冷暖見初心,一枝一葉總關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止步于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報告》在民生領域作了周密安排部署,必定會扎實推動共同富裕,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切實讓人民群眾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有越來越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們要共同努力,立足實際,出實策、辦實事、求實效,發揚釘釘子精神,腳踏實地,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定能夠書寫新時代幸福龍江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