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英 王世曄
(甘肅省蘭州市第五中學 甘肅蘭州 730000)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任務,在教育理念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立德樹人成為教師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標,作為一門內容極其豐富的學科,高中生物既涉及人類社會科技前沿的知識,也與學生們的現實生活息息相關。在這種背景之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充分融入思政元素,以此來對學生做好引領,借助這種方法的應用不僅能使課程的育人價值得以體現,也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使學生們能以更積極的態度融入課程教學之中。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對教師而言是極為嚴峻的挑戰,教師在長期接受教育和教學實踐中,對于思政教育相關理論的認識大多停留在膚淺的層面,這就決定了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很難結合思政教育的相關理論來改進和優化教學,對思政元素的融入也會產生制約。目前迫切需要借助學習和培訓活動的深入開展來改變目前的狀況,使相關教學活動得以穩步開展,做好對學生學習的引領。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對教學活動所涉及的課程思政教育資源也有著很高的要求。但在目前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所能獲取的課程思政教育資源有限,致使教師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來整理和制作教育資源,這在目前也嚴重制約思政元素在高中生物的有效融入,是目前迫切需要改進的問題。
每一名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其教學模式和方法都會受個人教學理念的影響。對于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師而言,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由于高中學生面臨著高考,在升學考試的壓力之下,大多數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而開展的。所以在這種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師在課堂上所開展的一系列教學活動,也存在著應試教育的傾向,對思政元素的融入也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是需要教師認真應對的問題。
目前國家已經充分認識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也在積極采取措施穩步推進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在黨的十九大上,中央也要求全國各類教育機構都要承擔起“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的任務,這就要在高中生物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必須要改變以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圍繞教育改革的相關要求,積極為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育創造條件,促使生物學科豐富的教學內涵和育人價值能夠在教學實踐中得以體現。因此,思政元素融入高中生物教學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教師需要對此項工作予以高度重視。
在教育理念不斷發展的背景之下,國家提出了學科核心素養的相關理念,在各個學科課程標準設計的過程中,都充分融入學科核心素養的相關要求。在這種背景之下,高中生物教學必須要圍繞學科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以學生綜合發展為目標來開展教學活動,這也意味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不斷加大思政元素融入的力度,才能從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有效引領,激發出學生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使課程教學取得理想的效果。
目前國家正在積極推動新課程改革,新課程改革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更加注重學科的育人價值,同時也對課程的考核與評價機制進行針對性調整。在這種背景之下按照傳統的思路和方法來開展生物教學,已很難適應新時代的教育需要,所以必須要結合新課改的要求,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活動中,才能更好引領學生深入到學科學習活動中,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使課程的育人價值得以體現。
為更好促進高中生物教師積極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結合目前教師思政理論方面的不足,學校要積極采取措施為教師提供培訓和進修的機會,使每一名教師都能充分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和豐富多彩的培訓資源,不斷強化對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學習力度。同時,學習和借鑒兄弟院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經驗,這能幫助高中生物教師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認識思政教育的相關理論,并在教學過程中積極應用,只要教師逐漸掌握相關理論,就能在教學過程中更有針對性地應用,使課程教學充分發揮出對學生的引領作用。
高中生物學科教學活動中,教師想要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對教學資源提出很高的要求,目前并沒有專門針對高中生物學科而設計的思政教育資源,這就決定了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必須不斷加大思政教育資源的開發力度,以此來促進思政元素在教學活動中的融入。為實現這一目標,建議教師充分結合當今信息技術和互聯網不斷發展的優勢,充分將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起來,認真做好思政教育資源的搜集和整理,并結合信息化教學的要求為學生設計制作內容豐富的電子課件,這能迎合高中學生學習的需要,也能使學生們以更積極的態度對待課程學習,由此使得教師所開展的教學活動能充分發揮出對學生的引領作用。
例如在高一生物教材的開篇,就為學生提供了《探究微觀生命世界的奧秘》的訪談,學生們能夠借助訪談,在施一公院士的引領下充分認識生命科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充分搜集與施一公院士有關的資料,并結合訪談錄中涉及的內容,積極收集我國在發展生命科學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以此來制作電子課件,在課堂上向學生們進行清晰展示。其間從思政教育的角度引領學生充分認識發展生命科學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利用,這種方法教師能很好將線上與線下教學資源有機結合起來,在豐富課程思政教育資源的同時實現對高中學生的有效引領,使學生們能以更積極的態度對待生物學習并積極融入教學活動中。
在傳統的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大多數教師都將教學活動局限在課堂上,受課堂上有限教學時間的制約,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很難從思政教育的視角對學生進行有效引領,致使課程的育人價值無法得以體現。為改變這一現狀,教師要改變傳統的生物教學現狀,積極引領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在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巧妙地滲透思政元素,使學生能結合課內外學習的體驗,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參與教學活動,使思政元素充分融入生物教學中,實現學科育人的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細胞的生命歷程》這一單元相關知識的過程中,為了充分做好對學生學習的有效引領,使思政元素能充分融入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教師就可以打破教材對教學活動的束縛,積極為學生提供最新的科學研究數據,讓學生結合教材中思維訓練的內容和教師最新提供的素材來探究細胞壽命與分裂能力兩者之間的關系。同時,結合我國人口平均年齡從新中國建立到目前所發生的變化,引導學生積極展開探討,利用這種方法既能使學生充分學習和利用教材中的知識點,也能從思政教育的視角對學生進行全面引領。因此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師就能將課內和課外密切結合起來,依次實現對學生學習的有效引領,使課程思政教學活動能夠取得理想效果。學生們在教師的引領下也會積極將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類新聞與學科學習密切結合起來,以此來穩步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使課程的德育教育價值得以充分體現。
生物學科處于不斷發展的狀態,我國涌現出了很多杰出的科學家,他們為生命科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高中學生在學習生物學科的過程中,大多也非常關注學習生物知識未來有哪些用途、會涉及哪些職業。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大多數教師并沒有注意這些方面的問題,這導致課程教學很難發揮出德育教育的相關價值。為改變目前的教學現狀,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模塊,向學生介紹生物科技的最新進展。同時,教師也可以積極選取我國生命科學發展過程中的杰出科學家,利用科學家的感人事跡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領,以此來融入思政元素,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這對于充分發揮學科的育人價值,也能產生積極作用。
例如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她在生命科學領域就進行了深入研究,數十年如一日地開展防治瘧疾藥物的相關研究,最終發現了青蒿素,其中所經歷過的艱辛對高中學生也會產生強烈的教育意義。只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利用相關科學家的資料對學生進行有效引領,激發出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就能引領學生學習和傳承這種偉大的科學精神,使思政元素能夠充分融入教學活動中。同時針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教師也可以積極向學生介紹與生物學科相關的職業,如病理醫生、實驗室研究員、醫藥開發研究員、生物技術研究員等,借助教師的介紹也能充分激發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們能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對待課程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自己對學科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出自身學習的積極性。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只有充分激發出學生對學科的興趣愛好,才能使課程教學發揮出更大價值。
在高中階段的生物教學實踐中,為了充分融入思政教育的相關元素,還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借助這種方法能夠充分激發出學生參與教學互動的積極性,在師生互動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巧妙將課程思政的相關內容融入教學活動中。由于借助教師營造的教學情境,學生能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對課程教學發揮出理想價值也能產生重要作用。
以《免疫調節》這一節的教學為例,教師在為學生營造教學情境的過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我國近年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案例,選取豐富的教學素材,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領下充分認識到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并學習醫務工作者在疫情防控期間所展現出的偉大抗疫精神。利用這種方法,教師可以結合教學情境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學生們也會借助教師營造的教學情境,深入到課程學習之中,提升自己對疫情防控知識的了解和認識,激發出學生努力為國學習的情懷。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側重于介紹疫情防控與生物學科發展兩者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自己所學知識與疫情防控工作兩者之間的關系,激發出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使學生們能樹立遠大的志向。
生物學科處于科技發展的前沿,各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都會對人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為更好在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社會熱點問題來做好對學生學習的引領,例如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日常生活中食用油的配料表引導學生認真觀察其配料,學生就會發現部分食用油的配料中會涉及轉基因玉米、轉基因大豆等油料作物。近年來,伴隨著人民群眾食品安全意識的不斷提升,大多數人都傾向于選擇非轉基因類食品。教師可以以此為主題來開展教學互動,吸引學生充分利用自己在生物課堂上所學知識來對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進行探討,同時在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圍繞國家糧食安全來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使學生們能充分認識到轉基因技術發展的利和弊,使學生們能夠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生物學科的發展。利用這種方法,教師巧妙融入思政元素,使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分析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各類熱點問題,當學生掌握了這種學習方法之后,他們就會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科學習,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
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想充分融入思政元素,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師需要認真分析目前制約教學活動開展的因素,在此基礎上不斷加大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將線上和線下教學資源有機結合。同時,也為學生準備更加豐富的教學素材,從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有效引領,使學生們能借助教學活動不斷加深對生物學科知識的理解與認識,同時在互動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從德育教育的視角對學生進行有效引領,以此來優化和改進高中生物教學,使學生們能以更積極的態度對待學科學習,實現學科育人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