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昭 周沛 李哲(河北省圖書館)
閱讀作為傳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基層圖書館必須擔負起傳播文化與普及閱讀的重擔,為進一步提升基層群眾的文化水平和知識水平作出貢獻,需不斷加大全民閱讀活動推廣力度,培養民眾的閱讀習慣,調動群眾的閱讀興趣,豐富人民的文化生活,以此提高國民素質,提振民族精神。
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包含各個行業與年齡層次的讀者,服務內容從中文文獻到外文文獻、從紙質文獻到電子文獻、從現代文學到古籍與地方文獻都包含其中,圖書館是民眾獲取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在長期的發展與積累中,以不同的方式將各種文獻資源和學科知識傳播給民眾,滿足民眾對知識學習的渴望,滿足了民眾的閱讀需求。
閱讀是傳播文化的重要方式,圖書館作為基層公共文化傳播機構,必須履行好自己的職責,通過加強對書籍和資料的管理,幫助民眾豐富文化生活,對人民的日常生活帶來正面的影響,讓民眾通過閱讀與學習增加知識含量,提升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對社會的價值。所以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幫助群眾更好地提高知識與思維能力[1]。
為了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滿足建設和諧社會的要求,基層圖書館應該擔負起對廣大基層民眾進行素質文化教育的責任,通過開展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倡導全民培養良好的閱讀體驗,養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將圖書館作為民眾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為民眾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這樣的氛圍中培養出更多有文化、有道德、懂科技的人才,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基層圖書館在舉辦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的時候,采用的活動方式相對單一,沒有對其進行一定的創新,導致民眾對閱讀推廣活動的興趣不高,不能有效地幫助民眾建立良好的閱讀習慣,一般采用的還是“新書推薦”“讀者沙龍”等活動,這些閱讀推廣活動的形式太過老舊和刻板,參加活動不會讓民眾獲得更多對知識的感受,缺乏創新。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應用,智能手機進入到民眾的生活中,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基層圖書館在開展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的過程中也應該積極地將網絡技術運用進來,通過對移動社交網絡工具的應用,進行閱讀推廣的工作,讓圖書館推廣的手段和形式有一個質的提升,并且要結合網絡推廣的特點,形成有特色的推廣方式,通過網絡的影響,提升閱讀的深度和廣度,將更多的讀者吸引進來[2]。
在舉辦全民閱讀活動的時候,一般圖書館都會在館內場地通過講座、展覽等形式來開展活動,活動的機制千篇一律,沒有一定的針對性。
開展的活動并沒有根據讀者的閱讀興趣和個性特點進行設計,所以吸引不到讀者的注意力,參加活動也沒有很高的熱情,感受不到閱讀的魅力,并沒有達到良好的效果。并且在開展活動的時候,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的臨時活動,沒有安排一個長期發展的活動規劃,導致活動之間沒有緊密的聯系性,不能持續地將群眾的目光吸引到讀書上來。所以應該建立完善的全民閱讀推廣機制,對活動機制不斷地進行完善調整,讓活動擁有一定的特色,吸引群眾加入活動中,并且做好活動規劃,長期吸引群眾投身于閱讀活動,促進基層圖書館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的持續發展[3]。
許多基層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只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并沒有考慮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的意義,在開展活動的時候沒有對讀者的需求進行分析,只是走形式上的流程,并且往往是由圖書館單方面發起的,推廣力度較小,不能在讀者中形成有效的影響力,并且開展的閱讀推廣活動沒有進行深入的宣傳,也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導致最后的活動只是走形式,并沒有吸引到足夠的讀者關注、參與。所以在開展活動的時候,可以考慮與其他展館進行深入合作,建立宣傳主題,提升推廣效果,用聯動的方式讓閱讀推廣活動形成持續的社會影響力。
基層圖書館每年都會開展全民閱讀推廣活動,但是活動的開展效果卻一直不太令人滿意,雖然有較多的人數參與,倒是在舉辦的過程中忽略了對活動內容、效果的考慮,導致最后的活動在規模和形式上都有所欠缺,這就需要基層圖書館邀請專業人士與圖書館員一起組成閱讀推廣活動專業評價委員會,通過對活動中的各種內容進行系統科學的評價,形成以讀者為主的活動反饋評價機制,提升活動的舉辦效果,讓更多的讀者在活動中體會到閱讀的意義與價值。
基層圖書館是面向基層服務的公共文化信息服務機構,但是因為其體量的原因,在開展全面閱讀推廣活動時常常會受到資金、場地、人員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導致圖書館開展的活動不能到達預想的效果,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也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所以各個基層圖書館之間應該加強聯系,通過對文化信息資源的共享,建設閱讀服務平臺。通過閱讀服務平臺,加強各個圖書館館藏資源的共享,將所有資源進行統一編目,加強場館之間的圖書交換,集體對圖書進行采購,讓讀者在不同的地點都可以享受到熟悉的服務模式,更容易融入讀書的氛圍中,加強公共文化信息資源的共享。
基層圖書館可以將各地的閱讀室、校園圖書館等文化機構的資源進行一定的整合,這樣不僅豐富了館藏資源,也帶動了小型文化機構的發展,能夠建設起覆蓋更加完全、制度更加完整、運行更加高效的閱讀服務平臺。
在開展全民閱讀推廣活動的時候,就可以依靠閱讀服務平臺來擴大活動的輻射范圍和影響力,滿足公眾對文化的需求[4]。
必須承認的是一些基層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僅僅是為了“完成上級領導交付的任務”,在連續多年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具體形式、內容千篇一律,沒有認真考慮讀者需求的變化,使讀者與圖書館之間難以形成共鳴,不了解讀者的真實感受與內心想法,使全民閱讀活動無法改進與發展。建立新的閱讀交流平臺是必要的,這是讀者與基層圖書館的交流橋梁。例如閱讀聯盟平臺,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創辦更有特色的全民閱讀活動,廣泛宣傳活動的意義與重要性,培養社會群眾重視閱讀的習慣。
一方面,通過社會各界力量推廣活動,呼吁各界群眾參與活動,整合區域資源,通過創新交流平臺與網絡技術的結合,多種資源之間可有效互補,最終形成覆蓋社會廣泛范圍,能夠令所有讀者都有效參與的長效機制。以此為基礎,基層圖書館在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時,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會進一步提升,活動開展效果將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另一方面,讀者可以通過平臺進行交流,暢聊讀后啟發與感悟,也可以在平臺上發表言論,讓活動舉辦方了解到活動的不足、需要改進哪些方面,增進圖書館與讀者的交流,方便了解讀者的需求,結合讀者需求與閱讀特點,從形式與內容上滿足讀者的閱讀要求,實現了互利共贏[5]。
基層圖書館要借助社會團體與政府機構開展多元化的推廣活動,滿足不同人群的閱讀要求。一方面,政府機構要加強對閱讀活動的重視與支持,鼓勵企業、個人與社會團體參與閱讀活動。全民閱讀活動是一項面向全社會開展、具有積極意義的活動,希望全社會不同階層、不同年齡段的人群積極參與。
若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充分調動整個社會的資源,借由多個渠道做好宣傳推廣工作。除了基層圖書館之外,地方政府的宣傳部門、文化管理部門應給予大力支持。在此基礎上,人民群眾應當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參與活動,作出良好的典范。最重要的是利用現代化技術開展多元化的活動,隨著互聯網技術及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公民的閱讀空間得到了極大的擴展,數字閱讀已經成了我國公民閱讀的基本趨勢。
上文提到,基層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時,具體形式及涉及的內容需要與時俱進,如果長期千篇一律,沒有任何能夠吸引全民參與的“新花樣”,人民群眾的參與熱情會大幅度降低,活動最終的開展成果極有可能無法達到預期。
對基層圖書館而言,可行性方法有以下幾個:第一,做好調研工作。比如在網絡社交媒體上建立公共賬號,與人民群眾進行全方位的溝通,及時了解民眾訴求。如社會上近期出現了一本關注度較高的新書,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適合什么年齡段的群體閱讀?能夠給現代人帶來那些啟迪?了解這些內容之后,圖書館在組織全民閱讀活動時,可以推薦更多與此類書籍相似的其他書籍,從而達到開拓人們眼界、增加知識積累的目的。第二,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形式不應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可以通過微信群等方式,建立討論平臺,所有參與者都可以將自己的閱讀體會在平臺上發布,互相分享、共同進步。
現代閱讀方式已經不是簡單地將文章中的知識以及重要意義推廣給讀者,而是要讓讀者親身體會到知識的魅力。書是人類知識的海洋,要讓各位讀者感受到擁有各種知識是與眾不同的,要想學好知識,就應該從自身做起。全民閱讀活動推廣人員要積極響應,并且自己本身也要學好知識,才能更好地進行推廣,從現在的狀況來看,因人手緊缺,有很多閱讀推廣人員并非圖書館專業人員,甚至沒有閱讀推廣經驗。其實,全民閱讀推廣人員身上肩負著重要使命,但是在他們看來,自己的職業并沒有很重要,所以他們在對待推廣工作時存在工作不積極的心態,同時也會給閱讀者產生很大的誤導,給自己的工作帶來不便。
在讀者方面,圖書館的管理層要重視閱讀推廣人員的素質,要不斷對閱讀推廣人員講述其工作的重要意義,加強閱讀推廣人員的培訓,對活動進行宣傳時采用一定的公關手段,宣傳基層圖書館的宗旨和服務,樹立良好的圖書館形象。逐步改掉推廣人員以前的壞毛病。同時,要為推廣人員提供交流、進修機會,應該結合現代技術的發展,學會利用網絡,思考當代人的閱讀需求,綜合起來設計方案,吸引讀者的眼球,抓住讀者的內心需求,提高整體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
基層圖書館引進社會力量推廣基層閱讀活動屬于公益性質的活動,不涉及任何利益的獲取,因此基層圖書館在社會單位協商辦理活動時,可能不會太在意相關協議文書的簽訂,存在很多聯合舉辦的推廣活動沒有協議的情況,給后期的活動留下了隱患。所以,基層圖書館在引進社會力量開展基層閱讀推廣活動時,應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合作雙方應做到專業性與完備性,保障活動的有序開展,同時還要做好一些應急準備,確保活動中出現緊急情況時可以得到合理解決。全民閱讀活動是受國家與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的活動,現在成了全國規模的文化系統工程,因此,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是必要的,也必須保障活動有法可依,相關的法律法規支持與推動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
綜上所述,閱讀是實現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基層圖書館的全民閱讀活動是必須要開展的活動,它既可以提高群眾的整體文化水平,又能促進我國精神文明建設。加大力度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完善全民閱讀活動的保障機制,有利于基層圖書館全民閱讀活動的健康發展,推動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進程。
相關鏈接
“全民閱讀”活動,是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和新聞出版總署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關于建設學習型社會要求的一項重要舉措。
效果顯著從2010年到2014年,成年人圖書閱讀率由52.3%增長到58.0%,提高了5.7百分點;成年人數字化閱讀率由32.8%增長到58.1%,提高了25.3百分點;成年人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由4.25本增長到4.56本,增加了0.31本。
2020年10月,中央宣傳部印發《關于促進全民閱讀工作的意見》。
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是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和新聞出版總署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關于建設學習型社會要求的一項重要舉措。自2006年活動開展以來,在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新聞出版總署、文化部、國家廣電總局、教育部、解放軍總政宣傳部、共青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等部門的共同倡導下,全民閱讀活動在全國各地蓬勃發展,活動規模不斷擴大,內容不斷充實,方式不斷創新,影響日益擴大。
為鞏固擴大已有成果,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在已有工作基礎上,繼續會同中央文明辦、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解放軍總政治部等部門,進一步加強對全民閱讀活動的組織領導和協調,進一步豐富活動的內容和手段,進一步在全社會形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輿論氛圍和文明風尚,更好地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服務。
開展全民閱讀活動是我國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一項重要部署,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國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