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婉藝
(遼寧師范大學 遼寧 大連 116029)
步伐訓練是羽毛球眾多技術訓練當中的一項基礎技術訓練,是一切羽毛球進階技術開展的前提所在。羽毛球比賽過程中展現在觀眾面前的幾乎都是手法技術,但內行人才會知道,步伐技術才是羽毛球一切其他技術得到發揮的關鍵所在。羽毛球步伐訓練就是通過訓練運動員在羽毛球場地內的啟動、移動、位移、回動能力來結合手法技術,進而發揮出更好的技術水平,通過步伐運動時刻保障羽毛球運動員處于最佳的擊球位置和擊球狀態。目前,羽毛球步伐訓練主要包含:踮步、交叉步、蹬步、跳步以及跨步等,針對不同的手法技術搭配不同的步伐組合訓練,進而提升羽毛球運動員步伐的組合運用能力。
(1)強化青少年羽毛球運動技能水平。
步伐技術是羽毛球運動員運用一切技術的重要基礎,是羽毛球手法技術有效應用的前提保障,青少年進行羽毛球步伐訓練能夠切實提升青少年的羽毛球步伐運動水平,提升青少年羽毛球的靈活性和敏捷性,強化青少年對羽毛球場地的位置掌控能力,進而在擊球和回球的過程中,能夠用最短的時間和最快的速度到達最佳的擊球地點,進而強化青少年羽毛球整體運動技能水平。
(2)提升青少年羽毛球核心素質能力。
羽毛球步伐訓練并不是一種單一化的訓練內容,在不斷錘煉青少年步伐技術的同時,還會不斷提升青少年的運動耐力、敏捷性、靈活性以及下肢力量,優秀的耐力和下肢力量是青少年獲取更好的核心力量的重要基礎,因此,青少年在不斷進行羽毛球步伐訓練的同時,還會不斷地提升羽毛球的核心素質能力,對青少年的核心肌群進行不斷強化。
(3)增強青少年羽毛球抗傷害能力。
羽毛球是一項對運動員協調能力和靈活性要求極高的運動項目,雖然羽毛球運動并不存在身體之間的對抗,但高速的前后奔跑和頻發的突然變向運動都會給運動員的腿部關節帶來巨大的負荷,一旦腿部力量和韌帶支撐性不足,就會對運動員造成身體傷害。青少年進行羽毛球步伐訓練能夠切實提升青少年的腿部力量、協調能力、反應能力、運動思維以及運動速度,極大地強化了青少年的核心力量,能夠幫助青少年針對來球迅速做出快速反應和科學判斷,進而降低運動傷害幾率,增強青少年羽毛球的抗傷害能力。
多球訓練法是一種針對羽毛球運動而誕生的專項訓練方法,其核心原理是對受訓者通過特定限制時間段進行高頻率的指向性或隨機性擊球來形成不同角度、不同力量和不同速度的擊球技巧,形成肌肉記憶,進而提升羽毛球運動員的回球技術。多球訓練法需要基于大訓練量的重復訓練在短時間內幫助受訓者掌握某一回球技術的動作要領,既錘煉了受訓者的大腦反應能力,又強化了受訓者的身體協調能力,還確保了羽毛球相關技術動作訓練的運動量,是一種綜合性極高的高效羽毛球訓練方法,將多球訓練法應用到青少年羽毛球步伐訓練當中能夠起到十分突出的效果。
多球訓練法是一種綜合性羽毛球訓練方法,能夠應用到羽毛球各種技術訓練當中,包含:靈敏性與協調性訓練、步伐組合訓練、手感技法訓練以及反應速度訓練,而這些主要訓練內容都能夠有效強化羽毛球的步伐訓練質量。
(1)靈敏性與協調性訓練。
多球訓練法在鍛煉受訓者靈敏性與協調性的訓練過程中往往采用T字線接球訓練內容,教師在T字線接球訓練過程中往往持球較多,隨機高頻地進行發球來鍛煉受訓者的接球意識力和預判能力,這種訓練方式要求教師隨機向著不同的位置進行發球,但不能過于刁鉆,要保持受訓者的可持續運動性,教師要針對受訓者現階段技術能力能夠到球的范圍進行高頻無差別發球,進而對受訓者進行靈敏性與協調性訓練,而此過程中,受訓者會為了應對各落點擊球會不斷進行各種步伐的組合運用,進而也強化了步伐訓練。
(2)步伐組合訓練。
步伐組合訓練是多球訓練法應用的最為重要的教學內容,熟練的步伐技巧和優秀的步伐節奏會極大地提升羽毛球擊球到位率,幫助運動員以更加舒適的節奏和姿勢進行回擊球。教師運用多球訓練法能夠對受訓者的前后場大范圍移動訓練、左右跨步訓練、前場墊步小球訓練、后場后撤步高遠球訓練進行針對性訓練,并依照每一名受訓者的步伐缺點進行專門訓練,高頻的多球訓練還可以鍛煉受訓者步伐移動狀態下的回球技巧和回球質量,并能夠通過間歇性的多球訓練提升受訓者的體能。
(3)手感技法訓練。
教師運用多球訓練法對受訓者進行手感技法訓練主要是進行單一技術動作的重復性訓練,教師不斷地向某一特定區域進行發球,受訓者依照特定手感技法的相關要求回擊球到指定區域,通過大量技術動作的重復訓練,幫助學生強化和鞏固不同的手感技法以及對該技法的掌控能力。同時,應用多球訓練法進行手感激發訓練也可以錘煉學生的手腳同步協調訓練,幫助受訓者鍛煉步伐技巧和手感技巧的協調配合,進而提升受訓者移動狀態下的回球技術。
(4)反應速度訓練。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全身性的綜合運動,任何一個技術動作都不是單一存在的,因此,多球訓練法在反應速度訓練方面的教學內容往往穿插在靈敏性與協調性訓練、步伐組合訓練以及手感技法訓練當中,其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受訓者以更快的身體反應來完成高質量的步伐和手技。通常情況下,教師應用多球訓練法進行反應速度訓練主要采用的方式是:要求受訓者在球網另一側背對教師,教師會向受訓者發出發球的信號,受訓者接到信號后,在球落地之前短暫的時間范圍內迅速的到達擊球地點,并調整合適的位置將球回擊到相應要求的范圍內,切實提升受訓者反應速度的同時,同步鍛煉受訓者的協調能力、步伐技巧和手感技巧。
步伐技術是青少年進行羽毛球技術訓練的基礎保障,羽毛球運動中運用的步伐種類十分豐富,踮步、跨步、并步、交叉步、后撤步等單一步伐技術動作通過合并組合還能夠形成各種各樣的組合式步伐技術。青少年通過多球訓練法進行步伐技術訓練能夠模擬出羽毛球比賽當中的各種真實情境,對不同比賽情境的步伐動作進行反復訓練,還能夠結合青少年羽毛球步伐技術水平進行難度遞增訓練,進而推動青少年羽毛球步伐技術向著全面性和豐富性發展,避免青少年羽毛球步伐技術出現短板。
羽毛球運動是一項對運動員身體協調能力和反應速度要求極高的運動項目,因此,對羽毛球運動員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要求極高。青少年通過多球訓練法進行步伐技術訓練能夠在敏捷性和靈活性方面進行針對性訓練,能夠通過多球訓練法指向性創造教學對青少年的身體機能短板進行針對性反復錘煉,通過高頻的多發球以及專門的定點位置接發球來不斷提升青少年步伐技術,提升青少年的身體機能,進而推動青少年羽毛球步伐的敏捷能力和靈活性全面提升。
羽毛球運動是典型的回合制運動項目,比賽雙方獲取羽毛球比賽勝利的方式就是通過一來一回的進攻和防守來獲取分數,因此,羽毛球極具節奏性特點。青少年通過多球訓練法進行步伐技術訓練能夠更加全面的鍛煉到步伐的起步時機和回擊球時機,通過多球調動幫助青少年逐步適應各種接發球和回擊球的步伐狀態,使青少年更加流暢和準確的把握羽毛球回擊球節奏,進而推動青少年羽毛球步伐技術逐步完善節奏性發展,幫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回擊球肌肉記憶,提升比賽應對的反應能力。
多球訓練法融入青少年羽毛球步伐訓練必須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技術等級訓練要有計劃性的,依照遞進教學目標進行有層次的訓練。青少年羽毛球步伐技術的初級學習階段通常從采用多球訓練的定點擊球方式,這一階段主要是培養青少年掌握基本步伐動作和技術要領,以簡單的重復性訓練為主,避免訓練壓力過大,規避超出青少年技術能力范圍的步伐訓練。例如,教師通過模擬擊球或手拋球的方式,對青少年進行單一重復的基礎步伐訓練,并在訓練過程中仔細觀察青少年步伐技術動作的完成程度,及時發現問題并予以糾正,進而通過多球訓練方法幫助青少年形成正確、正規的步伐習慣,進而發揮多球訓練法強化肌肉記憶訓練的作用。
青少年在掌握羽毛球基礎步伐技術,并形成規范、正確的步伐習慣之后,就可以開展第二階段的技術提升學習訓練。在該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選擇多球訓練移動擊球的方式對青少年進行技術強化訓練,該階段主要是幫助青少年獲得身體控制能力、協調能力、反應能力以及時機把握能力,與定點擊球訓練方式不同的是,教師在多球訓練法具體執行的過程中可以逐級的增加球路變化,增加羽毛球的落點范圍,提升發球的速率或者頻率,進而不斷提升青少年的步伐技術水平。例如,在控制網前球力度和方向的教學環節當中,學生站在場地T字線中央,教師隨機向不同方向進行網前發球,并在發球側設置2-3個圈定范圍,受訓者需要將隨機而來的球依照教師指令回擊到指定回球范圍內,進而不斷錘煉學生的步伐控制能力和步伐與手技的協調配合能力,隨著受訓者步伐技術能力的不斷提升,教師可以逐步擴大發球幅度和頻率。
(1)教學活動設計。
教師采用多球訓練法對青少年進行步伐訓練之前,為了切實發揮多球訓練法的突出作用,必須對受訓者身體機能、運動水平、羽毛球基本技術水平進行充分的了解,并結合受訓者存在的步伐技術短板以及羽毛球步伐技術教學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活動設計,完善基于多球訓練法的羽毛球步伐訓練基礎框架,并形成循序漸進的教學開展流程。第一步,針對跨步、踮步、交叉步、后撤步等初級基礎性動作設計定點擊球的多球訓練方案,幫助青少年提升基礎步伐技術能力;第二步,針對上網步伐技術、后場高遠步伐技術、左右場移動步伐技術等進階技術動作設計移動擊球的多球訓練方案,幫助青少年提升進階步伐技術能力;第三步,模擬比賽情境,針對受訓者反應能力、協調能力以及核心能力設計組合式移動擊球的多球訓練方案,幫助青少年提升實戰步伐技術能力。
(2)教學組織安排。
教師在完成基于多球訓練法的步伐教學設計之后,就需要按部就班地執行教學組織安排,幫助青少年有序地進行羽毛球步伐技術訓練。
①單組訓練。單組練習次數是多球訓練法教學的關鍵所在,教師需要依照步伐技術訓練目標,基于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采用科學的組數進行步伐訓練。若訓練青少年步伐基礎技術,可選用20-30次的每組頻率;若訓練青少年步伐耐力,可選用30-40次的每組頻率;若訓練青少年步伐靈活性或者反應速度,可選用15-20次的每組頻率;
②訓練組數。多球訓練法雖然是一種通過大量重復性技術訓練來提升運動員羽毛球技術的訓練方式,但并不是一味的大訓練量就叫好,教師必須依照步伐訓練的實際需求采用合適的訓練組數,才能夠增強訓練效果,提升訓練效率。輕度步伐訓練通常采用7-8組的高密度訓練組數;步伐耐力訓練通常采用6-8組的緩慢節奏訓練組數;反應速度或靈活性步伐訓練通常采用3-4組的高頻節奏訓練組數;速度耐力則通常采用5-6組的適中節奏訓練組數;
③間歇時間。科學合理的休息頻率能夠極大地緩解青少年的運動疲勞,降低肌肉受傷和運動損害幾率,因此,教師在運用多球訓練法對青少年進行步伐訓練時,可依照訓練強度需求,采用幾人一組的間歇訓練方式,通過這種無間斷輪流訓練方式可以為青少年提供適當頻率的休息時間,同時極大地提升了課堂教學的利用效率;
④喂球頻率。教師運用多球訓練法對青少年進行步伐訓練時,要充分結合步伐技術訓練內容以及受訓者的技術能力和運動能力采用合適的喂球頻率。當進行單個基礎步伐技術訓練或步伐耐力訓練時,可采用放緩節奏的喂球頻率,以提升技術動作熟練程度和有氧耐力為主;當進行靈活性、協調性以及反應速度步伐訓練時,可采用高節奏的喂球頻率,提升青少年的機體反應能力;
⑤喂球速度。在羽毛球步伐訓練當中,喂球速度與喂球頻率是相輔相成的。當進行單個基礎步伐技術訓練或步伐耐力訓練時,可采用正常或者遲緩的喂球速度;當進行靈活性、協調性以及反應速度步伐訓練時,可采用極限或者較快的喂球速度。
(3)戰術球路和比賽能力多球訓練設計。
教師采用一對一的多球訓練方法對青少年進行步伐訓練可以針對一種球路進行專門訓練,可以多種組合腳步進行步伐訓練,這種訓練方式雖然能夠切實提升青少年的步伐技術水平,但并不能夠訓練青少年的戰術球路和比賽實戰能力,因此,教師也要通過創新多球訓練方法來針對強化戰術球路和比賽能力設計步伐訓練方案。譬如,教師可以模擬比賽戰術球路的變化方式,進行大范圍的多球訓練,可以模擬后場高遠連接網前劈吊的技術動作方式鍛煉青少年的后場銜接網前的接球步伐;可以模擬網前方小球連接中后場點殺斜線的技術動作方式鍛煉青少年的網前銜接半場防御的接球步伐。總而言之,盡可能的運用多球訓練法模擬出羽毛球比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所有戰術球路對學生進行模擬訓練,提供高難度、高強度、高速度的發球設計,進而提升青少年的戰術球路和比賽中的步伐連貫性。
教師運用多球訓練法對青少年進行羽毛球步伐訓練必須要注意青少年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差異性,除基礎性步伐技術動作教學外,其他的進階訓練都需要遵照青少年個體的能力不同進行差異化設計,以“補齊短板、發揚優勢”為主旨,進行多球訓練內容設計。
多球訓練法雖然是目前青少年進行羽毛球步伐訓練最為先進,也是最為合適的訓練方法,但多球訓練法并不是萬能的,長時間單一的教學方式也不利于激發青少年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運用多球訓練法對青少年進行羽毛球步伐訓練時,還要結合其他的羽毛球訓練方式,不要固化單一的訓練模式,要重視對青少年訓練積極性的調動,以確保多球訓練法的訓練效果。
多球訓練法是一種強調通過訓練量積累和反復技術錘煉來實現步伐技術的肌肉記憶,進而達到提升受訓者步伐技術能力的訓練目的。因此,多球訓練法對訓練量有著更高的要求,但過大的訓練量往往會降低青少年的訓練效果,疲勞的肌肉往往也會帶來較大的安全風險。所以,教師在運用多球訓練法對青少年進行羽毛球步伐訓練時,必須要適當安排步伐訓練的間歇時間,掌握科學的訓練節奏,不能夠急于求成,拔苗助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