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曉鷹 李愛紅
[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婦產科,上海 201199]
為順應時代發展,優化人口戰略,從2011年11月至2016年1月,我國逐步實施了“雙獨二孩”“單獨二孩”“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隨著政策實施,高齡孕產婦數量明顯增多。高齡孕產婦是指分娩年齡≥35歲及以上的孕產婦。高齡孕產婦生育會面臨更大風險,這給婦幼保健服務帶來了新的挑戰。2011年的調查顯示,高齡孕產婦的比例占全部孕婦的10.1%,其中≥35~39歲者及≥40歲者分別為8.3%及1.8%[1];2016年的高齡孕產婦增加了1倍,40歲以上者增長明顯,這與政策的實施密切相關。本文通過對高齡和適齡孕產婦妊娠期合并癥、并發癥的發生情況以及分娩方式、圍產兒結局發生情況進行比較研究,為進一步探討生育政策調整后高齡孕產婦圍產期保健模式、降低醫療風險、保障母嬰安全提供科學依據。
收集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閔行區中心醫院婦產科產檢并分娩的孕產婦共3 660例,完整記錄基本信息、病史、體格檢查、輔助檢查等臨床資料。分娩年齡17~47歲,平均30.32歲。對高齡孕產婦的定義、妊娠期并發癥、妊娠合并癥等相關疾病的診斷標準均參照《婦產科學》第9版[2]。
根據孕產婦分娩時的年齡分為3組,≥40歲的高齡孕產婦68例(高齡1組),占比1.86%;35~39歲的高齡孕產婦475例(高齡2組),占比12.90%;<35歲的3 117例(適齡組),占比85.16%。計算初次剖宮產率、剖宮產率:剖宮產率=剖宮產分娩數÷分娩總數×100%;初次剖宮產率=(剖宮產分娩數-瘢痕子宮例數)÷(分娩數-瘢痕子宮例數)×100%。
比較三組孕產婦妊娠期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子宮肌瘤的發生率;比較三組孕產婦妊娠期并發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并對分娩方式、圍產兒結局(包括巨大兒、早產兒、新生兒窒息)的發生率進行比較分析。
用SPSS 19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高齡1組和高齡2組妊娠期合并高血壓、糖尿病、子宮肌瘤的發生率均高于適齡組,(P<0.05);且高齡1組高于高齡2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高齡1組和高齡2組并發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產后出血的發生率均高于適齡組,(P<0.001);且高齡1組高于高齡2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妊娠期合并癥和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高齡1組和高齡2組的順產率均低于適齡組,兩次及以上剖宮產率均高于適齡組(P<0.001);且高齡1組順產率低于高齡2組,兩次及以上剖宮產率高于高齡2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間初次剖宮產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高齡1組和高齡2組巨大兒、早產兒的發生率均高于適齡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高齡1組高于高齡2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高齡2組與適齡組新生兒窒息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齡1組與高齡2組和適齡組間的新生兒窒息率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分娩方式和圍產兒結局的比較[n(%)]
國內外研究數據顯示婦女的生育年齡越來越推遲,近20年來國外報道高齡孕產婦比例為14.2%~20%[3]。本研究顯示高齡孕產婦占14.76%,與報道的12.35%~16.3%結果相接近[4-6]。隨著生育政策的逐步調整,我國高齡孕婦人群不斷增加已成為趨勢。
高齡是高危妊娠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7]。Fitzpatrick等[8]研究提示高齡孕婦有更高的風險患妊娠合并癥和并發癥。本研究發現高齡組妊娠期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的發生率高于適齡組,與先前報道一致[4,9]。隨著孕婦年齡增大及妊娠次數增多,胰島功能逐漸降低,拮抗胰島素樣物質增加,對胰島素敏感度降低;高齡孕產婦血管內皮損傷明顯,分泌內皮源性舒張因子減少,外周血管產生痙攣收縮,易出現高血壓、糖尿病等各類合并癥[10]。本研究發現高齡組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發病率顯著高于適齡組,與之前研究結果一致[9,16]。本研究發現高齡組前置胎盤、產后出血的發生率高于適齡組,這可能由于高齡孕婦常有宮腔手術史、感染、胎盤粘連、胎盤植入、胎盤早剝風險,從而引起產后出血[4,11-13]。
高齡孕婦分娩方式的選擇一直是臨床醫生爭論的焦點。近十多年來剖宮產率顯著增高,再孕孕婦具有剖宮產史的比例隨之增加。本研究顯示高齡組孕婦的剖宮產率顯著高于適齡組,與之前報道一致[5]。隨著“二孩”政策地實施,瘢痕子宮再生育的孕婦增加,分娩時恐懼風險拒絕陰道試產,醫生及孕婦均選擇再次剖宮產術分娩。本研究中三組孕婦初次剖宮產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隨著生育政策地調整,高齡孕婦有再次妊娠和分娩的愿意,因此對于沒有剖宮產指征的高齡初產或經產婦,建議其陰道分娩,避免對高齡孕婦再次妊娠帶來不良影響。
高齡孕產婦妊娠期合并癥、并發癥發生率增加,常導致妊娠被提前終止。本研究發現高齡組早產兒、巨大兒的發生率明顯高于適齡組,與陳宇等[14]的研究結果一致。巨大兒的發生與高齡孕產婦糖尿病、肥胖有密切相關。本研究發現新生兒窒息率在35~39歲組中最高,≥40歲組與適齡組無差異,這可能與醫務人員對≥40歲孕婦的重視度更高以及適度把握終止妊娠的時機有關。
“二孩政策”后高齡孕產婦比例上升,加強高齡孕產婦的圍產期管理很有必要,規范的孕期保健、健康宣教,對妊娠期并發癥和合并癥盡早進行預防及干預,孕晚期制定最適合的個體化分娩方式,提供鎮痛分娩技術和導樂陪伴分娩人性化服務,可以有效降低高齡孕產婦圍產期風險。本研究將為高齡孕產婦保健管理提供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