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燕,李光躍
(四川旅游學院藝術學院,成都 610100)
鄉村景觀營造和研究在我國尚處起步階段,相應的理論研究體系亟待完善,社會主義新農村在建設過程中與預設目標產生了一些偏差,比如有些地方的鄉村建設被錯誤的方法和思路引導,引發鄉村建設向城市化建設靠近,浪費了鄉村的原始基質,導致鄉村景觀建設無序化、均質化,產生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浪費等一系列環境生態和社會經濟問題。
隨著國家政策的扶持以及中國鄉村旅游的發展,許多本土設計者在不斷探尋地方特色的“美麗鄉村”景觀設計,并將其運用到鄉村建設工程實踐當中。以前,有些地方在鄉村景觀營造建設上存在一味追求經濟效益或面子工程、忽視鄉村文化內涵建設現象,而現在的鄉村景觀營造建設更加重視自然和人文歷史資源,反映了民眾對鄉村鄉土價值的重新認識?!叭の缎运囆g”是一種很好的藝術形式,在表現上比較豐富而靈活,構思與創作中融入了不少脫離常規的藝術方法,而又與實際情況緊密結合,巧妙又合乎常理,它利用夸張趣味的造型、動作與公眾交流,從而縮短了與公眾之間的距離,公眾也更易于投入創作、感受并享受其中的快樂,更能體現藝術作品中所蘊含的社會含義與公共精神,更易于讓公眾認識與思考。
趣味性景觀可以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取材大多來自于人們的日常。同時,也能傳達一定的人文精神和鄉土文化,不僅具有觀賞性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在一定程度上趣味性景觀能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精神需求。根據不同的主題,通過不同的載體和不同的表達形式,比如水體、植物、園路、造型、顏色、材質等,向人們傳達不同的理念,讓人們感受到景觀帶來的趣味。趣味性景觀作為景觀設計的一種方法,能夠最大程度的表達出設計者的設計思想,對社會的思考,對美的詮釋,對人的重視,拉近自然、社會、景觀與人的距離,增加人們游玩觀賞的樂趣和景觀的互動。
對于趣味性景觀的設計,要遵循本土化原則。重視教育和關注本土人文環境的研究,只有當地的本土的文化才能打動當地人,增加他們對家鄉的自豪感,對自己的文化有自信。強調對本地消費者心理、各景觀所在地環境的研究。中國區域很大,各地市場的區域性特點突出,所以,企業本土化就必須重視市場營銷的區域化,也重視對人文環境與消費者需要差異性的地域研究。地域特色和社會形態照搬他人文化,沒有自己的思考,并非長久之計。
美學原則是景觀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原則。經過對現代社會的風景調查我們能夠看到,能引入人類視線中的景觀設計,基本上都具有自身的創新性設計,而這種創新性設計通常能夠從大片的風景當中脫穎而出,表現自身的“獨創性”,有趣風景通常就出現于這種“獨創性”的風景當中,并通過藝術表現增添了情趣。對風景園林設計師來說,一定要重視趣味性景觀設計的美學原則,作品設計要符合觀賞者的審美,如果不能吸引觀賞者的眼球,不能吸引人們與景觀設計互動,那么這個作品就不成功。
景觀最后目的都是為人提供服務,所以景觀要從人的角度考慮,遵循人性化原則。同樣在趣味性景點的設計上,由于服務對象主要是市民,所以在設計之前設計師就必須先對區域周圍的自然環境、人文底蘊、社會需求等因素進行深入調查,以全面掌握市民的需求,并根據他們的愛好與自身的設計思想相結合,只有真正融入市民的需求,才能產生游覽者對城市風景空間的濃厚興趣,從而進行良性交互設計。
趣味性景觀設計講究生態、創新、可持續的設計,尊重當地原貌,在此基礎上做好趣味性景觀設計以滿足人們更好的生活需求作為要點,在張河村景觀設計中,筆者盡量少的改變原有布局,以改造的目的來完成豐富景觀設計。
項目小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興義鎮張河村,現有過鎮成新蒲快速路,緊貼興義鎮中心,外部交通建設完整。東據1km則可進入成都第二繞城高速,南鄰1km進入成新蒲快速路,對外交通完善且接入距離較短??偯娣e389.9hm2。
張河村在景觀改造升級前具有同質化、缺乏趣味性等問題,不能彰顯張河村地域特色。因此,張河村在發展旅游業中對景觀升級改造,不僅能吸引更多游客游覽,也能更好的滿足當地居民的生活要求。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逐步實施,場地已修建的比較完善,并且在整個項目小鎮中由于葡萄是最主要的經濟作物,所占位置不可替代,現已形成了新津市最為重要的葡萄產業園區域,所以,筆者將以葡萄為主體加以趣味性景觀設計,將其與區域內的現有建設緊密聯系,建筑設計原則為避免進行大面積的土地移動,盡量將既有環境進行合理利用,并盡力使之產生特色。
該場地定位為特色小鎮,主要服務于來當地的游客。以自然為本底,營造葡萄特色小鎮氛圍。運用“融合、創新”的理念,挖掘產品附加值,結合紅酒文化、時尚文化來進行趣味景觀設計,兼顧社區功能,著力打造一個生活優、環境美的葡萄特色小鎮。
4.3.1 總平圖介紹 場地主要包括東西2個功能區:生活區和旅游。而當地建筑大部分集中在西側,經過對張河村開展的建筑物整改、高速公路序化、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修建、羊馬河周邊環境改善、市政管線修建等綜合整治工程,張河的鄉村風貌得以進一步改善,成為小鎮和諧的傳統生活社區,主要功能是小鎮形象展示和為游客提供食、住、行。東側主要是通過依托斑竹林、羊馬河、金馬河等優質山水資源,打造小鎮公共綠色開放空間,營造張河小鎮舒適的綠色生態環境。趣味性景觀設計主要載體為水體、綠化、小品、園路、特殊空間。
4.3.2 主要節點設計展示
4.3.2.1 狐貍與葡萄小品 由于張河村的景觀設計重在展示和宣揚葡萄文化,所以選取來自伊索寓言《狐貍與葡萄》的故事。引用著名故事展示當地產品特色,狐貍雕塑也能引起兒童注意,很適合放在入口處,讓人一下對葡萄有了初印象。
4.3.2.2 四季花田 花海景觀在植物景觀配置中選擇的植物趣味性特色鮮明,一般會選擇花大、顏色特異,花型獨特,且植物莖稈垂直,帶有一些曲線美或是大型常綠植物、以及后期花葉相間、欣賞藝術價值較高的園藝花木。主要有二月蘭、郁金香、虞美人、翠雀花、羽扇豆、鼠尾草、柳葉馬鞭草、醉蝶花、西蜀葵、紅地膚、向日葵、千屈菜、金雞菊、黑心菊、波斯菊等。不僅具有濃郁的田園鄉間野趣,還有花田小筑、秋千等小節點供游人打卡休息。
4.3.2.3 園路 在園道的鋪裝上,選擇各種形態的砂、石材、滲漏水瓷磚等建筑材料,也可以選擇各種材質進行拼花設計,形成獨具特色的景觀空間。園路鋪裝設計主要是展示葡萄文化。葡萄是吉祥文化的載體之一,葡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最主要的含義是多子多福、人丁興旺。它常與松鼠、鳳凰、蝴蝶、老鼠相結合。在支路上進行拼花設計,呈現葡萄藤曼的攀沿堅守、葡萄果實的堆疊密實,加入松鼠、鳳凰、蝴蝶、老鼠等元素,將動物與植物結合起來,拼花部分采用發光材質。人們夜間隨著蜿蜒的園路行走,腳下散發微光的葡萄拼花設計,徜徉在葡萄吉祥文化中,感受別樣的趣味。不但提高了園路的觀賞性,又形成了空間的趣味性。
4.3.2.4 噴泉小品 講到葡萄必然就會想到葡萄酒,全球80%的葡萄品種都用來釀酒。從中提取靈感,將噴泉設計為古代水晶杯樣式,鏤空設計,中間放入彩燈,白天欣賞噴泉,夜間將燈光秀和噴泉秀相結合。將池塘分為一大一小兩個部分,水晶噴泉放置在小池塘內,兩個池塘中間采用蜿蜒的小河連接,取曲水流觴之意,周圍采用親水植物圍合。
4.3.2.5 河旁棧道 新津因水而生,因水得名,張河村依靠金馬河而建,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來體驗金馬河帶來的自然美景。為了滿足人們的親水性,提高金馬河的可達性,會依水建一條河旁棧道。人們從懸浮的道路上踏足這一在過去不曾被觸及的神奇土壤,感受美妙的自然環境。同樣挑高的道路也不會阻礙土壤地表上野生動物和河流的運動,便于整個生態系統運作。人行道由于河流的彎彎曲曲而蛇行向前,人們隨著道路感受來自大自然的美景和享受心靈的沉浸。
4.3.2.6 趣味兒童活動空間 在現代兒童成長的過程中,自然的體驗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特別是最近中小學生“雙減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要減少中小學生繁忙的課業和心理壓力,通過減少過重壓力,推進我國中小學生綜合性素質教育的全方位展開,進而推動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因此兒童需要更多的游玩空間來釋放天性。所以,將在張河村設計一個兒童游樂場地,游樂場地地形有一定的起伏,不會顯得單調乏味,鋪裝多使用沙地和橡膠,地面比較柔軟,可以確保兒童的安全。顏色以橙紅、黃色、藍色為主色調,增加空間的趣味劃分。主要設施項目有,0~3歲:身體鍛煉——攀爬平臺;可以打滾的小草坡;學會行走——可愛的圖案化鋪設地;兒童安全滑梯;三輪車;戶外的母親和寶寶室;兒童換尿布操縱臺;嬰兒車停放區域。3~6歲:豐富的運動組合與游樂器械;涂鴉墻攀爬墻;植物迷宮;探險隧道;平衡木;地形玩樂;兒童戲水各類新穎的玩具設施。6~12歲:多功能滑梯;沙坑;蹦床;活動繩;翻越小坡道;輪滑;騎腳踏車;小屋的安靜場所;帳篷彩虹墻;成長手印腳印等滿足各年齡段兒童的游玩需要。
通過對張河村的資料查詢,結合實地考察,得出張河村需要進行景觀改造升級來提升吸引力,提高游客接納量,滿足游客和當地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將張河村劃分為居住區和游玩區,通過動靜結合來滿足游玩的需求,居住區主要是慢行的欣賞,游玩區則可以動起來,肆意享受。
張河村采用趣味性造景設計,結合本土化、美學、人性化的原則,在基本不改動原場地的基礎上,對景觀進行改造,以期望提升張河村的景觀質量來吸引更多游客,助力當地鄉村旅游經濟發展,增加鄉村旅游業主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