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紀委監委駐市人社局紀檢監察組
2021年以來,周口市紀委監委駐市人社局紀檢監察組準確把握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突出踐行“兩個維護”的根本任務,立柱架梁、積厚成勢,構建以政治監督為統領,統籌推進日常監督、專項監督、協同監督、巡察監督、自我監督貫通融合的監督體系,推動派駐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是聚焦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開展監督。督促監督單位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制定黨組學習計劃并嚴格執行,學深悟透、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督促監督單位黨組織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督促監督單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會同監督單位召開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與監督單位就貫徹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等方面的情況交換意見。二是聚焦黨組織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開展監督。制定印發《2021年度政治監督工作要點》,修訂完善《加強對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監督工作的暫行辦法》《廉政風險防控實施辦法(試行)》等10項監督工作制度;督促監督單位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制定《2021年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清單》。三是聚焦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情況開展監督。依托政治監督試點單位工作開展,協同市人社局制定《關于開展加強服務保障現代化建設政治監督工作實施方案》,把政治監督融入推動監督單位重大決策部署制定和落實的全過程;積極推動“三標”活動、“六增”行動開展實施;督促監督單位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圍繞優化營商環境、災后重建、疫情防控等重大決策部署。
一是“探實情”奠定堅實基礎。通過參加列席領導班子會議、研究“三重一大”問題等事項,對監督單位執行民主集中制、選人用人以及大額資金使用等方面進行監督;通過開展談心談話活動,將責任、要求和紀律傳達到位;實時觀測和記錄黨員干部在政治方面的現實表現,更新完善廉政檔案。二是“抓重點”突出問題導向。督促監督單位梳理規章制度182項、經辦流程249項,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規范權力運行;督促監督單位嚴格落實重大事項報備和重點業務報告制度,對工傷認定、職稱評審、根治農民工欠薪、醫保“兩定”單位管理、統計數據質量核查等重點業務報告派員進行現場監督,有的放矢、靶向監督,提高監督質量。三是“嚴作風”筑牢紀律防線。通過定時檢查與不定時檢查、全面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對節假日期間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情況開展常態化監督檢查,對監督單位工作紀律作風整頓活動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通過溫情廉政寄語和面對面談心等多種方式,給干部廉潔自律定“鬧鐘”。四是“勤宣教”保持警鐘長鳴。分層分類對關鍵崗位人員開展警示教育,形成有力震懾氛圍;組織考前以案促改集體廉政談話,嚴格執行工作程序和各項保密規定,依法依規履職盡責,營造風清氣正的考試環境。
一是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專項監督檢查。結合“訪萬企、解難題”深入鹿邑、西華等地企業走訪調研情況,通過“飛行式”“蹲點式”“體驗式”監督,督促監督單位相關部門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最煩最難最憂領域和環節,進一步理順工作流程、打通工作堵點,鞏固為民服務意識,助力優化營商環境。二是開展就業創業補助資金專項監督檢查。協同市人社局“1+6”工作監督專班,對全市2020、2021年度就業創業補助資金使用開展專項檢查,重點關注職業培訓補貼、困難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公益性崗位等就業扶持政策落實情況,確保就業創業補助資金使用與促進就業各項目標任務進展相適應,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戰略實施,實現科教興周各項部署要求落細落實。三是開展社保、醫保領域專項檢查。建立“派駐紀檢監察組+專項檢查組+協同監督員”梯次監督模式,加強對社保醫保部門履行職責、經辦機構執行基金管理政策規定、基金監督部門日常監管等方面情況的監督,由市到縣、由點到面,提升監管效力,進一步壓實基金監管主體責任,確保社保、醫保基金安全平穩運行。
一是加強“室組聯動”監督協同。配合第五監督檢查室開展全市醫療保障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行動;完成黨風政風室移交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線索4起,提醒談話5人,督促2家二級機構進行整改。二是加強同級派駐監督協同。在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招聘和各項資格、職稱類考試等13項監督工作中與駐市委組織部、駐市衛健委、駐市教體局等紀檢監察組協作配合,建立“巡視督導員+考點監督員+考場巡考員”監督專班,構建監督閉環,凝聚監督合力,確保考試公平公正進行。三是加強統計監督協同。開展統計監督調研活動,堅決防范統計造假、弄虛作假,探索推動紀檢監察監督和統計監督貫通協同。四是加強民主監督協同。督促監督單位根據日常工作實際開展深入調研,制訂科學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并結合日常檢查、巡視巡察、審計報告和入企調研等情況進行分析研判,找準政治監督、日常監督的切入點和著力點。五是加強社會監督協同。從不同行業、領域的“兩代表一委員”和社會公信人士中聘任11位具有代表性的協同監督員,著力發揮社會監督參謀咨詢、橋梁紐帶、輿論引導的作用;通過市長熱線、社保“12333”專線、群眾信訪舉報等途徑收集整理、分析研判社會輿情,深挖細查背后隱藏的作風問題,為加強日常監督、作風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全面“掃描”。全程了解巡察情況,認真分析巡察提出的問題和整改意見,結合日常監督情況,梳理突出問題和共性問題,及時掌握監督單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深入了解監督單位存在的根本性、潛在性問題,掃除派駐監督盲區。二是精準“治療”。針對巡察中發現的問題,分析原因、找準關鍵、明確責任,通過列席會議、聽取匯報、開展調研、督促整改的方式,推動問題整改并制定整改措施。三是持續問效。針對巡察“回頭看”反饋意見,認真審視監督單位整改任務是否完成、責任履行是否到位、整改成效是否顯著,找準問題“癥結”,強化跟蹤督辦,運用巡察成果,提升監督實效,督促監督單位建立常態長效工作機制。
一是提升能力水平。嚴格落實集中學習、全員領學制度,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先進理論成果、紀檢監察業務知識和監督單位相關業務知識的學習掌握,積極參加市紀委監委和監督單位組織的黨史學習教育培訓活動。二是加強自身建設。加強制度建設,在2020年基礎上,修訂完善14項內部監督工作制度;加強政治建設,根據人事調整重新選舉駐市人社局紀檢監察組黨支部書記;加強宣傳工作,全年完成發稿18篇,其中在省紀委監委網站發稿2篇。三是強化自我約束。強化紀法思維和程序意識,嚴格履行監督執紀執法程序和調查權限,嚴守安全底線;廣泛接受外界監督,通過請示匯報、量化打分、座談了解、信訪舉報等方式,系統、全面、規范地接受市紀委監委、監督單位黨組織、協同監督員、社會群眾的監督;堅持“三凈化、六不做”,嚴防“燈下黑”,確保紀檢監察工作始終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不被濫用、懲惡揚善的利劍永不蒙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