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聰
(蘇州市蘇州高新區第一中學 江蘇 蘇州 215011)
籃球這一球類運動深受高中學生的喜愛,將籃球訓練融入到體育訓練項目當中,不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從而為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奠定了基礎,同時這也是優化高中體育訓練內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相較于傳統的籃球訓練方式,分組訓練法更有更明顯的優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主動性,從而有效保障訓練質量。基于此,就要求相關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分組訓練法應用的重要性,同時以此為基礎來不斷優化訓練方式,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潛力,為高效課堂訓練目標的實現助力。
所謂分組訓練法,就是在訓練課堂開展之前,借助多樣化的分組方式來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同時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以組為單位開展訓練活動。借助這種方法,來將個性特征、能力技巧相同或是相似的學生成為一組小組,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在幫助與競爭的過程中保證了籃球訓練課程開展的整體效果,是新課改背景下實現高中體育學習目標的有效創新之舉。
充分發揮分組訓練在高中籃球訓練過程中的作用,可以有效的實現課堂訓練目標。一方面,這種方式是保證訓練質量的必要之舉。一是分組訓練方法的應用強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訓練過程當中,主動進行思考、訓練,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證了訓練課堂的參與程度,從而為訓練目標的實現奠定了基礎;二是分組訓練法更多強調的是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從而有效的活躍了訓練課堂的氣氛,而這種良好師生關系、同學關系的營造則是高質量訓練課堂開展的重要前提;
另一方面,將分組訓練法融入到高中體育課堂訓練過程當中同樣也是促進學生掌握體育技能、優化體育學科素養的重要方式。一是強化性訓練活動的展開是日后針對性訓練指導開展的前提,而對學生的不足出來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以及指導,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掌握籃球技能。除此之外,籃球本就是一項團體性活動,以組為單位引導學生進行訓練可以有效幫助學生了解籃球戰術,從而提升學生的實戰能力;二是以分組訓練法為突破口來開展訓練活動,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培養合作意識,拉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雖然當前大部分教師更加注重訓練活動開展在體育課程當中的作用,但是在這一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很多的共性問題,無形之中制約了整體的訓練活動開展質量。基于此,本文作者會從籃球訓練活動入手進行簡單分析,具體分析結果如下:
一方面是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仍較為欠缺,囿于國內應試教育的現狀,大部分高中學校、教師以及家長更加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往往會忽視這種傳統意義上副課的重要性,占課現象仍然普遍存在,這就會在無形之中會出現課程較為零散、體育訓練活動開展整體節奏被打亂的現象,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來籃球活動訓練的效果。除此之外,在體育課堂之上,部分教師也往往更加重視跑步、立定跳遠等等基本運動項目,與之相對的就是對于籃球一類的技巧性項目活動的開展較為缺失,從而對籃球訓練的整體效果產生負面影響;
另一方面,籃球訓練形式以及內容科學程度不足同樣也是當前高中籃球訓練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部分教師在訓練過程更多的是以自身的知識儲備為主,以大量重復性的訓練來促使學生形成肌肉記憶,這種方式縱然可能會加深學生對于籃球技能的掌握程度,但是這種形式化的訓練方式同樣也可能打擊學生的訓練興趣;
再一方面,訓練評價方式不科學。在當前高中籃球訓練過程中,部分教師并不注重評價的重要性,往往只是將技巧傳授給學生并進行適當的指導,整體的訓練評價環節缺失,從而影響了部分學生的訓練態度,出現了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訓練心態。
借助多樣化的方式來優化分組訓練法的應用效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體育課堂的籃球整體訓練質量,這是新教育背景下發揮體育課堂作用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本文作者針對于這一方法的應用方式提出了簡單的幾點策略,具體情況如下:
要想在最大程度上發揮出分組訓練方法應用在體育籃球訓練過程中的應用效果,科學分組這一環節必不可少。基于此,就要求相關體育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分組的重要性,轉變傳統的人數均分的分組方式,盡可能的考慮多充因素,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分組方式的科學程度以及公平程度,為日后高質量籃球訓練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方面,相關體育教師應該從多重因素出發來合理考察學生的各項能力,在這一過程中,體育教師就可以通過摸底體能測試的開展來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通過專項籃球比賽的開展來考察學生的籃球基礎功底,比如,技術水平,籃球技能掌握的程度等等。借助這種方式來對學生有一個充分的基礎了解,從而為分組活動的開展助力;
另一方面,在具體的分組過程中,一是相關教師就應該統籌學生的這些基礎條件,將能力相近的學生組成一組,借助這種方式,來為日后針對性訓練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從而鼓勵學生共同進步;二是相關教師應該合理把控分組的人數,結合班級整體人數、籃球訓練活動開展規模以及學校籃球基礎設施等等因素來控制不同組的人數,將小組人數控制到4-6人,盡可能的做到分組精細化、避免出現每組人數不合理而導致的個人訓練時間不夠、訓練整體效果不理想的現象;
再一方面,教師應該避免出現固化小組分組的思維,要結合訓練效果來靈活調整訓練分組方式,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潛力。一是針對于自身能力以及自身技能進步的學生而言,教師應該將其調配至對應的小組,借助這種方式,不但可以實現分析科學化的目標,同時還能在這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熱情;二是相關教師應該結合不同階段的訓練目標來采取不同的分組方式,比如,前期基礎訓練階段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來進行分組,而到了后期的技巧性訓練階段,教師就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搭配情況以及磨合情況,從而有效的保證訓練活動開展的整體質量。
開展籃球訓練活動的主要目標就是優化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從而實現鍛煉身體素質、領悟體育精神的終極體育學習目標。基于此,就要求高中體育教師要結合籃球訓練的整體目標,來優化訓練方式,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為高質量體育籃球訓練體系的構建提供支持。
一方面,相關教師應該準確把握訓練活動開展的原則,同時以此為基礎來優化訓練方式,采取多元訓練目標確立的方式提升學生的技術訓練水平。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籃球基本特征以及訓練目標出發,結合班級分組情況來制定不同的訓練目標,同時在此基礎上圍繞著訓練效果進行靈活適當的調整,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訓練活動開展的針對性以及高效性。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訓練進度來調整訓練目標,比如,在基礎訓練階段,以簡單運球、投籃等訓練為主,而在強化訓練階段,更應該重視學生配合度、默契度在訓練過程中的重要地位,從而靈活調整訓練方針,為學生技術水平的提升提供動力;
另一方面,體育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教師指導在籃球訓練活動開展過程中的作用,借助標準化動作的師范以及針對性的指導來切實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術水平。而在這一過程中,相關教師應該從以下兩個層面出發來為學生籃球技術水平的提升助力:一是示范的科學化,教師不但可以采用傳統的自身示范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直接了解到具體的籃球運動姿勢以及發力動作等等,同時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的作用來向學生展示具體的技巧,從而增強學生對于籃球這一項活動的認知;二是針對性指導,所謂針對性指導,就是要求在技術訓練強化的過程中,相關體育教師要從每位學生的具體訓練情況出發,針對性的發現學生訓練過程中的問題,予以科學的指導,從而實現更好的課堂訓練成果。
訓練內容的安排是分組訓練法應用的核心環節,其內容安排的合理程度直接影響著訓練活動開展的整體效果。基于此,就要求相關教師要牢牢把握以下兩大原則的內涵,同時以此為前提來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訓練內容安排的合理程度,為學生訓練效果的提升做好準備。
一方面是針對性原則。所謂針對性原則,就是要求相關教師要從多方面出發來優化訓練內容與訓練目標的契合程度,從而為課堂目標的實現助力。一是教師應該結合訓練計劃來對訓練內容進行調整,在訓練前期,應該借助多樣化的鍛煉活動來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比如,借助專項化的鍛煉活動來提升學生的核心力量、腿部肢體力量等等。而在訓練的后期,教師就可以借助配合性活動或是一些接球運球活動的展開來強化學生的籃球基礎技能;二是相關教師應該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運動水平以及能力。比如,針對體力較弱的女生而言,就可以將訓練重點放在防守技術或是投籃技術之上,而對于體力要求較高的快攻技術以及帶球技術而言,則更加適當運動能力較強的男生;
另一方面則是多樣化原則。所謂多樣化,就是要求相關教師要借助多樣化的訓練活動,來改善學生的懈怠心理,從而為籃球課堂整體訓練活動的順利開展助力。一是,教師借助借助多樣化的訓練活動,同時在此基礎上靈活穿插調整不同的訓練重點,以此來調動學生對于訓練活動開展的期待感;二是教師應該認識到趣味性元素融入的重要性,以此為前提來提升訓練課堂的有趣程度,將趣味性的訓練形式與針對性的訓練內容相結合,可以實現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以身體素質訓練為例,教師就可以將一些簡單的游戲引入到訓練過程當中,比如,通過鴨子步比賽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的下肢運動能力等等,以此來增強訓練過程中的趣味性特征,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三是教師還可以借助一些專業化的比賽視頻,引導學生圍繞著比賽進行分析討論,從而強化學生對于不同技能的掌握程度。
保證訓練形式的多元化,可以有效的緩解因為訓練形式單一而造成的學生訓練熱情下降的現象。基于此,就要求相關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訓練情況來調整優化分組訓練方法的形式,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訓練活動開展的有效性。
一方面,體育教師應該重視合作交流,從而以此為突破口來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在體育課堂學習過程中,要留給學生足夠的訓練交流時間,同時在此基礎上以合作訓練法的應用為載體來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從而在具體的合作實踐訓練過程中,來加深對于籃球技能的認識,從而切實提升學生對于籃球技術掌握能力。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同樣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鼓勵學生交流探討相互訓練想法,同時以優生帶動差生的原則來強化學生的訓練效果,從而切實提升訓練活動開展的效率。比如,在具體傳接球訓練過程中,在教師示范完畢之后,相關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互相之間進行交流總結訓練,同時在此基礎上借助分組展示的方式,來強化學生這一動作的認識;
另一方面,相關體育教師可以創新性的將小組競賽式訓練方法引入到籃球訓練課堂當中,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借助多樣化的訓練方式來盡可能弱化其中的競賽性質,凸顯其中的游戲性質,從而盡可能的避免出現因為競賽式活動的輸贏性質而打擊輸的一方學生自信心的現象。基于此,就要求體育教師就可以創新比賽化的形式,將娛樂性質比賽與簡單的正規比賽相結合,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競賽活動的積極性除此之外,保證比賽雙方實力的均衡性是高效比賽訓練活動開展的重要前提,教師可以盡可能的保證學生分組的能動性,以學生意愿為主,同時結合自身對學生能力的掌握程度進行適當調整,從而在最大程度上優化比賽活動開展的質量,從而實現分組訓練的訓練目標。
完善的評價體系是體育課堂當中籃球訓練活動開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當前國內大部分高中體育訓練過程中,評價體系的優化并不受大家重視,從而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整體的訓練效果。在這一背景下,就要求相關教師要充分發揮評價體系構建在籃球訓練課程當中的作用,同時以此為突破口來為高質量體育訓練目標的實現助力。
一方面,相關教師應該盡可能的完善優化訓練的評價指標,從學生技巧掌握程度、戰術水平高低等等指標出發來開展科學的評價活動,同時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進步程度以及小組團隊的配合情況等等,統籌考慮這些訓練評價因素,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評價活動的科學性。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充分發揮激勵鼓勵方式在訓練中的作用,圍繞著學生訓練過程中凸顯的閃光點進行及時的鼓勵,以此來在最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參與訓練活動的興趣。除此之外,相關教師應該認識到評價形式多樣化的重要性,除了傳統的籃球技能單獨測試的現象,教師應該更加注重籃球這項運動的團體性特征,因此,體育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借助實際的比賽結果來驗證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全面了解不同學生的運動能力、技巧掌握程度,從而充分發揮出評價體系在籃球訓練活動中的作用;
另一方面,多元評價主體同樣也是高效評價活動開展的保障。基于此,除了傳統的教師評價的方式,相關體育教師同樣還可以將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方式引入到訓練評價過程當中,以此來保證評價的全面性。其一,教師應該引導鼓勵學生主動進行反思、自我評價,通過這種方式,來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為日后針對性訓練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其二,相關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分組訓練過程中的小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互相復盤、評價、交流,借助這種方式來提升團隊配合的默契程度,這是籃球訓練課程開展的最終目標。
總而言之,將分組訓練法應用到高中體育訓練的整個過程當中,不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課堂的整體氛圍以及質量,同時還能有效的幫助學生掌握籃球技能,是高質量體育訓練體系構建的核心環節。在這一背景下。就要求相關教師要以分組訓練法的應用為導向,從保證分組公平、提升技術水平、合理安排內容、優化訓練形式以及完善評價體系五個層面入手來切實調整優化自身的訓練方式,提升訓練的有效性,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運動潛力,實現自身的突破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