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振釗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91)
隨著籃球運動的不斷發展,籃球運動技術尤其是各種假動作技術,不斷創新與豐富,其在籃球技術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多,“假動作”這一概念也漸漸從單純動作上的假動作逐漸豐富包含了如心理、情報等“假動作”。在當今籃球運動蓬勃發展、對籃球運動員技術要求更高的時代,掌握運用假動作的技術對于球員和教練在進攻和防守上都具有重大意義,要求運動員和教練員對假動作這類技術有更深的了解與熟練的掌握。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過閱讀各種文獻資料,結合自身籃球運動實踐,對籃球“假動作”的進行概念總結、特點歸納、類型分類、實踐應用等,從而對籃球假動作做出一個系統的歸納與概括,旨在提高對籃球“假動作”的認識、系統指導籃球運動訓練與體育教學,進一步提高運動員和學生的籃球水平,進一步提高教練員的執教水平。
(1)豐富籃球假動作理論。
籃球運動中假動作類別豐富,要求對其理論有準確與全面的掌握,有助于籃球技術理論的創新與研究,有助于從理論層面提高運動員與教練員對籃球假動作的認識,以便更好地指導實踐。
(2)提高運動員與學生的學習興趣。
籃球假動作學習具有較高趣味性,通過對籃球假動作的研究可以提高對本技術的訓練與教學水平,提高運動員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運動員和學生的訓練與學習水平。
(3)提高教練員教學水平。
通過對籃球假動作技術和教學訓練方法的研究,可以提高教練員的教學訓練水平,以及在比賽中應對各種假動作的能力,以達到提高訓練質量與合理安排競賽訓練的目的。
(4)提高運動員對假動作的辨別與應變能力。
通過研究,總結出籃球假動作的特點,使運動員能夠根據假動作的特點,辨別對手意圖,從而做出正確決策,避免被假動作所誤導,提高在競技中的水平。
本文將籃球運動中的假動作技術作為研究對象。
(1)文獻資料法。
充分利用學校圖書館等的電子資源,查閱大量的電子數據庫文獻和紙質文獻,包括學位論文、期刊、專著、會議集等。通過篩選和研讀文獻,了解關于籃球假動作的概念、內涵和特點進行籃球假動作教學及訓練的研究。
(2)專家訪談法。
本文通過對該領域比較權威的專家和優秀運動員進行交流和訪談,了解當前籃球運動技術發展趨勢,明確假動作的概念與類型,以及籃球假動作技術的影響因素和訓練方法,對籃球假動作運用做出概括。
(1)籃球假動作定義。
對于籃球假動作,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直白理解,核心在“假”,有“假”便有“真”,因此在研究籃球假動作的定義之前,要引入真動作的概念。所謂真動作就是運動員使用各種籃球運動技術的外在表現,籃球假動作脫胎于籃球真動作。
丁健在籃球運動假動作探析中這樣為籃球假動作定義:“假動作顧名思義就是攻防隊員為隱蔽真實的意圖,用動作、節奏、位置、方向等來迷惑對方,當對方‘上當受騙’后突然改變上述行動,達到自己攻防目的的一切行為。”籃球假動作技術就是運動員員佯裝使用真動作,為進攻或防守創造良好條件與環境的技術。
(2)籃球假動作的價值。
當前,籃球比賽已經進入了高水平全面對抗的新階段,優秀運動員都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及高超的技術,要取得一場比賽的最終勝利,運動員除了要有充沛的體力、高超的技術和意識外,還要有靈活的頭腦,更要學會斗智,假動作便是運動員斗智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運動員而言,假動作的出現能有效提高運動員的攻防能力,從而達到克敵制勝的效果。不論是進攻還是防守,假動作可以使運動員本身所具有的技術更加多變,使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動作有更多的銜接方式,并且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長處,從而獲取場上的優勢。因此,籃球假動作豐富運動員所掌握的技術群,并發揮運動員的心理能力,幫助運動員為達到預期目的創造良好環境。
(1)籃球假動作按照比賽中的攻防狀態可以分為:進攻假動作和防守假動作。
①進攻假動作
進攻假動作是進攻者以某個先于防守者做出的假動作開始,隨之造成防守者判斷和動作上的失誤,從而再由進攻者做出另外的、真的動作,實現預想的目的。進攻假動作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可以分為不同類型的假動作,主要可以用以下幾種方式分類。
a.按照技術類別可以分為:投籃假動作、傳球假動作、突破假動作等
此種分類是根據隊員佯裝進行的技術動作進行分類的進攻假動作,進攻隊員通過完成部分技術動作,使防守隊員被欺騙并采取相應的防守策略,從而使進攻隊員有空間和時間進行進攻。如,假投真傳。這幾種假動作均可以銜接其他不同進攻技術,需要隊員依據防守隊員的反應做出判斷與選擇
b.按照進攻隊員使用假動作的目的性可分為:試探性假動作和誘導性假動作
所謂試探性假動作就是隊員并沒有明確的進攻目的,運用假動作試探防守隊員的防守策略從而隨機應變的假動作技術,可以說是投石問路。而誘導性假動作一般隊員在使用假動作前已經明確下一步的進攻手段和目的,通過假動作提高后續動作的成功率,可以描述為聲東擊西。
c.按照隊員是否持球可分為:有球假動作和無球假動作
有球假動作使隊員在持球時使用的假動作,目的是為了得分或更好地支配球。無球假動作時隊員在無球狀態下使用假動作以獲得接近籃筐、彈出接球或吸引防守隊員注意以便于為隊友制造機會時所使用的的假動作。隊員在使用無球假動作的關鍵在于隊員的移動。以上兩種假動作在合適的時機由不同隊員共同使用會創造出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②防守假動作
防守的目的與進攻的恰恰相反,防守的目的在于阻止對方得分并獲得球權。防守假動作就是在防守過程中,為破壞對手進攻而采取的假動作,其目的主要在于迷惑進攻隊員的判斷、打亂進攻隊員節奏等。由于防守相對于進攻有一定滯后性,防守假動作的運用較少,但在特定條件下,防守假動作有奇效。總而言之,防守假動作時防守隊員給進攻隊員暴露假破綻,制造真陷阱。
(2)按照運用假動作技術時的身體主導結構分類可分為:下肢假動作、軀干假動作、上肢假動作和頭面部假動作。
①下肢假動作
下肢假動作也稱腳步假動作,主要應用于無球假動作中,是指通過運動員的下肢動作,使對手產生關于我方移動上的誤判的一種假動作。下肢假動作對于運動員的擺脫、搶位、突破等有很大幫助。
②軀干假動作
軀干假動作是隊員通過轉動身體,改變軀干朝向以干擾對手的假動作。在比賽中主要的表現形式有晃肩、轉胯等,在持球進攻隊員的突破中運用較多,可以使防守隊員形成錯誤預判,幫助持球隊員變向突破。
③上肢假動作
上肢假動作是指隊員主要運用雙臂進行的假動作。上肢假動作更多地被有球隊員運用,隊員通過上肢持球做出假傳、假投或揮擺球迷惑對手,獲得位置和時間上的優勢。
④頭面部假動作
頭面部假動作是隊員通過頭面部的動作影響對手的判斷,使對手落入預定陷阱。頭面部假動作要求運動員會運用余光觀察對手,眼神與頭部動作相配合,對對方球員進行誘導。
假動作能否成功地“欺騙”對手,主要取決于主體和客體兩個因素。
(1)主體因素。
影響假動作成功率的主體因素是指運動員自身因素對假動作成功率的影響,包括運動員的特長、使用假動作的時機、以及假動作的逼真程度等,以上因素都對假動作的成功率有重要影響。
①運動員特長對假動作成功率的影響
籃球運動中進攻和防守方式多樣,決定了籃球運動員的競技能力的多樣性,無論哪個運動員其競技能力都是呈非衡結構發展的,也就是說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有特長也有短板。其中運動員的特長在比賽對抗中的使用頻率較高,其使用效果也最佳。在這種前提下,與之對位的運動員會有所偏重的限制其特長技術,運動員應更多采用其特長技術的假動作,以達到自己的預期目的。
②使用假動作的時機對假動作成功率的影響
在比賽中,假動作必須在合適的時間和空間才能達到其誘騙對手的效果,無論是防守假動作還是進攻假動作必須要有足夠的威脅才能迫使防守隊員做出改變,這就考驗運動員對于使用假動作的時機的把握程度。例如,當無球進攻隊員在弱側接球,在接球完成后,此時防守隊員根據“球離遠則遠,理近則進”的原則快速接近持球隊員,這時如果進攻隊員做投籃假動作取得的效果比一般情況下要好,原因在于此時防守隊員回位不及時,對于投籃防守的漏洞較大,在心理因素的作用下,急于彌補防守漏洞,而造成被假動作欺騙。由此可見,隊員的假動作成功率還與使用時機有關。
③假動作的逼真程度
假動作擁有正常技術動作的部分甚至大部分環節,可以說假動作就是真動作技術的部分環節,這些環節應與真動作技術環節相同,才能做到最佳的誘騙效果。在此,由于運動員的技術動作存在個體差異,導致其假動作也存在個體差異。運動員在做假動作時有必要保留這些真動作的個體差異,以符合對位隊員關于運動員的心理定勢,使假動作成功。
(2)客體因素。
假動作的成功率不僅與使用假動作的主體有關,更與運動員主體之外的客體因素有關。影響假動作成功率的客體因素主要有對方隊員的心理定勢和外界條件。
①對方隊員的心理定勢對假動作成功率的影響
對位球員的心理定勢極大地影響了隊員的側重點和選擇,而對方心理定勢的建立也與主體因素息息相關,尤其是使用假動作的運動員的特長和臨場發揮有關。當進攻者頻頻投中時,在防守者的心理上必成有投必防的定勢,并且對投籃動作十分敏感,此時做投籃假動作的成功率將大大提升。另外,對方球員也就是假動作的客體自身的特長和短板也會影響其自身的心理定勢,尤其是對短板方面,例如,高大的中鋒隊員錯位外線防守靈活的后衛隊員時,由于自身移動速度慢,導致出現更多注重對于突破的防守的心理定勢,是其更能收到突破假動作的欺騙。
②外界條件對假動作成功率的影響
在籃球比賽過程中,不僅有運動員、教練員和裁判,還有觀眾、各種體育器械,另外,比賽的重要程度和激烈程度也是重要的外界條件,這些都會影響場上運動員的心理,進而影響假動作的成功率。尤其在比賽開始階段,伴隨觀眾的吶喊,比賽經驗較少的運動員心理緊張,在使用假動作時動作僵硬,導致被對方隊員輕易識破,或是防守隊員因為緊張興奮、神經敏感度高,容易輕易地被假動作欺騙。除此之外,在比賽的決勝期關鍵時刻,由于外界時間因素的影響,使用假動作變得倉促,防守假動作變得敏感,都會降低或提高假動作的使用成功率。
籃球假動作作為一種籃球技術,是運動員完成動作的方法,以及所具有的體能、智能、戰術能力、心理品質的綜合表現。因此在假動作訓練中對運動員的多方面能力加以培養。
(1)熟練掌握真動作。
假動作是由真動作脫胎而來,絕大多數的假動作的技術過程包含于真動作的技術過程之中,要想掌握假動作就必須先掌握真動作的技術要領與技術環節,通過真動作的技術遷移來達到假動作的掌握。在訓練中不必過多地進行單獨的假動作訓練,應在技術訓練課中向運動員傳授真動作技術環節與要領,使運動員自如掌握真動作技術,對假動作技術的的學習產生正遷移。這也有利于運動員假動作真動作之間的相互切換。開始階段可采用原地徒手技術訓練,而后進行有球技術訓練,還可以進行防守薄弱情況下的一對一假動作訓練。
(2)加強動作速度和移動能力練習。
較快的速度是運動員運用時間差進行假動作的重要前提,這就要求運動員良好的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另外,假動作的速率也會給對位隊員一定的心理壓迫,因此在訓練中要注意運動員的動作速度和引動速度訓練。訓練中,在隊員掌握動作要領后,可采用抗阻力練習進行假動作技術訓練以提高運動員的動作速度,如,采用彈力帶、加重籃球進行原地技術動作練習,而后使用普通籃球繼續進行訓練;移動速度的訓練,要更加注重隊員的變速、變向和啟動能力訓練,注意腳踝力量的提高。還可以進行平跑、靜止啟動加速跑的方法,根據教練的靈活變換,提高運動員的動作及移動速度。
(3)提高觀察與應變能力的訓練。
假動作的正確使用,需要運動員隨機應變、虛實結合,應安排運動員在訓練后多觀看比賽錄像,并進行分析講解,增強運動員對比賽的閱讀判斷能力。另外在訓練中不僅要使運動員作為假動作的主體進行訓練,也要讓運動員作為假動作受體進行訓練,如,輪換式的一對一訓練,多采用變換訓練法,使運動員做到因時、因勢制宜,真假結合、自如切換。
(4)提高運動員心理能力。
在訓練中多進行比賽訓練法,盡可能模擬比賽環境,多組織教學性比賽,模擬真實比賽環境,提高運動員的心理素質,以加強對于假動作的防守能力。
(5)進行組合銜接技術訓練。
在訓練中多進行假動作與其他動作的組合訓練,如,投籃假動作接突破、傳球假動作接突破、突破假動作接投籃等等,強調假動作技術的綜合運用。
(1)保證技術動作標準與合理。
在實際比賽中假動作要簡單直接,有時一個眼神或一個停頓就可以有理想的效果;假動作要與真動作相吻合,或略夸張一點,切忌浮夸假動作,要使對位隊員無法分辨真假動作。注意假動作的幅度,幅度過小不易收獲效果,幅度過大容易導致自身重心不穩以至于影響隨后技術動作的進行甚至是出現違例。在實際運用中要保證假動作標準與合理。
(2)虛實結合,隨機而動。
所謂虛實結合就是假動作與真動作有機結合,假動作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基于真動作的成功,脫離真動作的假動作時是沒有效果的。此外假動作的技術環節與真動作的技術環節幾乎相同,二者可以靈活變化,根據對手的反應決定后續動作。
(3)觀察形勢,因勢制宜。
籃球場上形勢千變萬化,在使用假動作時一定要根據場上形勢,根據對手進攻或防守側重點,選擇適宜的假動作類型。另外也要根據己方形勢,尤其在進攻中,假動作有時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時則會延誤己方進攻時間,因此一定要根據場上形勢選擇使用假動作技術。
(4)注重防守假動作的使用。
在實際的比賽中,隊員往往忽略防守假動作的運用,不論是防守無球隊員還是防守有球隊員,防守假動作都可以極大地提高隊員防守攻擊性,并能限制對手的進攻。在防守假動作的運用中,運動員應通過上搶假動作、撲出假動作等一系列假動作逼迫對手使用不擅長的進攻方式進行進攻,以提高自身防守效率。比如,在防守中通過佯裝上搶對方的強勢手運球,逼迫對方使用弱勢手進攻。在局部少防多中防守假動作也有不俗的效果。
籃球假動作是籃球運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技術,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可以提升運動員的賽場表現、豐富籃球技術體系。籃球假動作涉及運動員多方面的能力,具有許多類別,與其他籃球技術息息相關,在訓練和比賽中要尊重假動作技術規律。假動作技術屬于籃球運動中的重要技術,提高運動員假動作技術水平能進一步走向訓練與比賽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