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 代云珍 英漢 黃學誠(通訊作者)
(云南農業大學 云南 昆明 650201)
學校體育是國民體育的基礎,是國家和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對于學生的培養與發展,國家不斷在完善政策,積極回應社會的關切。隨著國家頒布的《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政策,對學校體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及推動作用,使體育行業的人員感受到了學校體育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給學校體育贏得了更多發展空間。隨著《意見》的頒布,北京市人民政府隨后頒布了一項重要的通知:關于《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措施》,在這項通知中共出現了與體育有關的7處內容,如,針對學生德智體的全面發展、積極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體育活動鍛煉等,說明體育鍛煉在學生全面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一直以來,學校體育的發展并未得到全面的重視,尤其是在中小學,學生及家長更注重的是學生文化課的培養,從而忽視體育鍛煉對學生的重要影響。學生不僅在學校學習任務繁重,還要在校外一系列的培訓機構進行補課學習,這給學生們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帶來了很大困擾。學業負擔的增進嚴重擠壓了學生的正常睡眠,限制了學生體育鍛煉活動的時間,對于正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學生而言,身體健康及心理健康至關重要!“雙減”政策的落地實施在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的同時使學校體育也得到了進一步重視和發展,給予了學校體育新的機遇與挑戰。
在機遇上,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將會不斷地優化,建設速度與力度將在一定的程度上加快、加大,盡可能滿足學校體育的師資情況,為學校體育的開展配備更加專業的體育教師,使學生可以學到更加專業的體育知識。同時,學校體育受重視程度以及有關的各種場地配備、設施建設、文化氛圍等投入也會隨之加強。那么,在此基礎上家長對體育也將會有新的認知與了解,在注重孩子學習的同時,也關心孩子身體健康的發展。家校合一才能更好地推動學校體育的廣泛開展,家長對體育的支持不僅激發學生對體育的參與熱情,給學校體育也會帶來更多發展機遇,使學生們在“雙減”政策下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留出更多的時間去鍛煉身體,緩解學習壓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還可以通過學校體育鍛煉培養大批體育愛好者,從中可以選拔出具有體育鍛煉天賦的學生,為國家培養體育優秀人才,輸送更多后備力量。奧運會、冬奧會等都需要更為優秀的運動員,為國家做出貢獻“雙減”的助力,學校體育實現新突破將成為必然。
在挑戰上,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仍然是社會和學校關注的焦點,因此對于學生的健康狀況仍然要引起新的重視。學校體育的發展要更全面深入地提高,體育教師開展活動的能力也需快速提升,場地設施的配備要進一步地完善和齊全,以及很多學校依然存在體育課私自占用的問題都需要得到進一步解決。體育在學校的地位還有待更進一步的提高,無論是社會環境、條件因素,還是體育的內部問題對當下學校體育工作都帶來了嚴峻的挑戰,所以“雙減”政策下要更進一步地完善學校體育工作。在突破體育教育固有思維的同時,從“傳統體育教育”向“新時代體育教育”轉變;突破固有的教學模式,從“孤軍奮戰”向“家校社聯動”轉變;突破固有評價體系,從“單一評價”向“綜合評價”轉變。新挑戰與新機遇就如同一把雙刃劍,使學校體育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做好迎接困難與挑戰的準備。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格外重視我國體育工作,對體育工作提出了眾多觀點和論述,對我國體育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無論是學校體育還是社會體育等都走向了更高的發展階段,體育作為社會主義發展的關鍵,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學校體育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學生作為祖國的接班人,承載著偉大的使命與責任,因此對學生的培養是刻不容緩的問題,當然,更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學校體育的開展對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钡闹袊鴫舭l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建設體育強國也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對于現階段的中小學生而言最大的問題便是“題海戰術”的盛行,這就導致學生的學業負擔過于沉重。當然,對學生身體健康也帶來了巨大不利影響,睡眠的不充足、嚴重缺乏體育鍛煉時間等都必然造成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重要原因?!半p減”政策的出臺對于中小學生是絕對利好的,減輕校內作業量和校外培訓,充分把握在校的學習時間。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同時,留出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外體育鍛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減輕學習壓力、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與此同時,學校體育的開展在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人格培養以及對智育的發展有都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知識和體育意識,以及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特別是,體育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協作的能力,通過體育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責任心等,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可以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社會價值觀和世界價值觀。
其次,體育作為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尤其是處于生長發育期的學生,全面發展才是正確的培養方式,學校體育的開展可以有效地緩解學生們的學業疲勞,讓學生在“玩”的同時,身體得到充分鍛煉,并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補齊學生體質健康的短板。未來的教育對于青少年來說,是智育和體育同生產勞動相結合,彼此貫通依存,在提高社會生產的同時,造就人的全面發展。體育的開展是學校不容忽視的問題,想要學生更好的全面發展,就必須充分認識體育鍛煉對學生的重要性,推動學校體育的蓬勃發展。
課后延時服務的宗旨是服務家長,助力學生全面發展。與此同時,國家對減輕中小學生負擔及規范課后延時服務做出最新部署。課后延時服務就成為實現“雙減”政策落地的一項重要措施。就中小學生而言,體育運動充滿趣味的同時也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和喜愛,但是由于學習壓力負擔過大,使中小學生們并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活動,導致學生們身體素質逐漸下降。隨著“雙減”政策的頒布使學生們有了更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做到全面發展。同時,體育作為課后延遲服務的重要內容,必須發揮其應有的效果,為課后延時服務的均衡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增加中小學的課后體育延時服務在減輕家長負擔和焦慮的同時也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利用課后服務,因地制宜地增設各種有趣且種類繁多的體育課后延時服務項目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活動內容,激發學習興趣、提升核心素養,培養體育運動的能力。當然,想要達到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必須以運動時間作為基礎保障,因此適當延長體育課后延時服務才能達到育人的效果。
發展階段,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也要補齊體育的短板,在開展中小學課后體育延時服務的同時,學校的基礎設施、場地器材的不足以及體育質量不夠完善等情況都要進一步的改善和提高,防止學校傷害事故的發生,給學生們營造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讓學生們獲得高效率的體育鍛煉。其次,因材施教對中小學體育課后延時服務至關重要,科學合理的制定方案,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愛好,才能更好地提高體育課后延時服務質量,在提升學生興趣的同時,增強運動技能、強健體魄。當然,尊重學生運動愛好的同時提升他們的安全防范意識,由此以來體育課后延時服務活動的開展將會取得顯著的效果。
體育文化氛圍是體育精神與物質的整合體,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學校體育的開展更是文明體育精神的傳承和發揚。
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是發展體育建設的有利條件,更是中小學生從小樹立“終身體育”思想的關鍵。形成良好的學校體育文化氛圍,首先,要建設學校良好的物質體系系統,完善基礎設施等保證學生的受益;其次,體育文化是體育歷史演變的精神和物質財富的整合體,積極弘揚體育文化,傳遞體育精更是建設體育強國的關鍵。組織體育文化的活動以及宣傳活動等讓中小學生從啟蒙階段就接受體育文化的熏陶,深刻認識到體育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良好體育文化氛圍的關鍵便是積極開展各種趣味性、集體性的體育活動,組織學生踴躍參加,形成欣賞體育、喜愛體育的思想觀念,從而更好地創造體育文化氛圍感。在此基礎上,組建各種運動隊,例如,籃球隊、排球隊、田徑隊等,不僅可以提高校園體育文化建設,還可以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其中,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健康水平,以及在一些娛樂性、競技性的活動中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品質,通過集體性的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意識,樹立良好的思想品質。當然,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更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融入關于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運動項目,不僅提升了學生們愛國情感,同時弘揚了中華民族五千年以來的民族精神,使學生對體育鍛煉有更深入的了解。
想要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要把教師和學生放到主體地位,提高教師的知識創新意識,并充分運用到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積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學習,在濃厚的體育文化氛圍熏陶中,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面提升育人質量,構建和諧健康校園具有深遠意義。
終身體育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學校體育對于培養學生體育習慣成為當今備受關注的問題?!半p減”政策的出臺在給學校體育帶來新發展的同時對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思想也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而言,有目的性、針對性、系統性地全面鍛煉和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以及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是培養體育意識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學生正處于思想和身體的萌芽期,他們所獲得的培養必將影響著他們的一生。所以,學校體育的開展需要更好地激發學生體育鍛煉興趣,這是養成終身體育意識的關鍵。
首先,激發學生體育鍛煉興趣需要從多個角度去思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制定科學合理的體育內容和目標這是培養學生興趣的關鍵所在;其次,增加多種有趣的體育項目,例如,體育游戲、花式跳繩等體育活動或者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體育項目,這不僅會大大提升學生們對體育的向往,還可以讓學生在體育中獲得成就感和快樂感由此更加激發學生對體育的熱愛。同時,突破性學習目標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會給學生帶來挑戰性,還會提高學生對體育的自信心,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并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此外,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也是激發學生體育鍛煉興趣的前提,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必須起到表率作用。言行舉止、精神面貌等都對學生有直接的影響,同時教師更要做到尊重學生,保護學生和熱愛學生,只有相互尊重才會和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喜愛老師自然會更加積極地學習,產生對體育的興趣。
當然,對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及理論教育也是至關重要的,學??赏ㄟ^多種宣傳和教育模式將體育逐漸貫穿到學生的生活中,形成體育生活化,讓學生對體育有更深入的了解,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因此,學校體育在“雙減”政策的機遇下,要重視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興趣是指引學習最好的老師,體育習慣和愛好一旦形成,那么終身體育的意識也會自然建立,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強健體魄。
近年來,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仍然是社會和學校關注的焦點,導致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趨勢更是值得我們反思的重要問題。想要阻止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下降,必須對具體的原因進行具體的分析,找到對策,補齊學生體質健康的短板,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對于中小學生而言,健康才是關鍵。他們正處于生長發育階段,身體的各個機能狀態發育都是至關重要,因此,不能在重視學習的同時忽略了健康的問題。據青少年體質健康調查顯示,近些年學生體質健康突出的主要問題就是體能、肺活量、近視、力量,以及需要格外注意的學生肥胖等情況,這些給學校工作敲響了警鐘。同時也引起了社會和國家的關注。那么,造成學生體質健康下降的首要因素就是現階段很多中小學對學校體育的重視不夠,相反,更加注重文化課的培養以及升學率的提高,從而忽視了中小學生對體育的認識以及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其次,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和強度嚴重不足,不能使學生身體得到充足的鍛煉,再加上學生對健康的意識比較淡薄,學習壓力大、作息不規律等,這些都是最終導致學生的體質健康下降的關鍵因素。因此,補齊學生體質健康的短板是我們刻不容緩的問題,當然,體育鍛煉不能強制于學生,過于強制反而適得其反,要讓學生切實地意識到體育鍛煉對增進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這才是根本之道。對于如何補齊學生體質健康短板,讓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我們需要切實落到行動上,為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為目標。
第一,深化體教融合,讓師生以及家長們都深刻認識到體育鍛煉對于中小學生發展的重要性,由此進一步提高體育在學校地位,發揮重要作用;第二,補齊學生體育思想上認識的短板,開設專門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完善體育設施建設,并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時間,保證學生每天在校體育鍛煉時間不少于1h。同時,體育鍛煉有助于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減輕疲勞,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第三,在學校打造一些有特色、娛樂性高、集體性強的體育賽事,正如姚明委員所說,“賽事是撬動青少年體育普及的杠桿”。通過賽事能夠有效地調動學生們對體育的積極性,從而產生對體育的興趣,更是促進學生們鍛煉的好方法。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俗話說:少年強則國強,培養青少年的全面發展,讓學生補足體質健康的短板,為國家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體育在學校中是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是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相關資料,闡明“雙減”背景下學校體育迎來了機遇與挑戰,并通過學校體育開展的重要性為學生探索出更有助于全面發展的路徑,達到育人的功效。在后續的發展中,應當確保增加中小學課后體育延時服務,營造體育文化氛圍,為中小學生創造更有利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體育鍛煉興趣,培養終身體育意識,補齊學生體質健康的短板,促進學生合理健康成長。秉持“雙減”政策實現路徑的新舉措、新格局、新思想、新理念發展目標,通過學校體育的開展讓學生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推動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從而促進全民健身事業的發展以及體育強國戰略目標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