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玉華,楊春燕,謝春,邱小連,王雪琨
(江西省宜春市人民醫院血液科,江西宜春336000)
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多發于中老人群體,病因尚不明確,性別、職業環境、生活方式等均可能是誘發MM的重要因素,威脅患者生命安全。化療是目前臨床治療MM的重要手段,長春新堿、多柔比星聯合地塞米松(VAD)是常用化療方案,雖然可緩解疾病進展,但毒性作用較大,不利于化療順利進行,影響療效[1]。硼替佐米聯合地塞米松(PD)方案近年逐漸被用于MM治療中,其中硼替佐米可抑制蛋白酶體活性,通過抑制細胞黏附、遷移等,消滅腫瘤細胞[2-3]。但PD方案治療MM患者療效仍有限,對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效果不佳。沙利度胺(Tha)為免疫抑制劑,具有免疫調節及抗炎作用,可改善腫瘤微環境,近年常被用于MM重要免疫調節劑[4]。本研究旨在探究PD方案聯合Tha對MM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1.1 一般資料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選取2018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MM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分為兩組,對照組、觀察組各31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3例;年齡44~77歲,平均(60.91±4.13)歲;疾病分型:IgA型7例、IgG型9例、IgD型8例、IgM型3例、輕鏈型2例、其他2例;疾病分期:Ⅰ期9例、Ⅱ期13例、Ⅲ期9例。觀察組中,男20例,女11例;年齡45~78歲,平均(60.32±4.07)歲;疾病分型:IgA型6例、IgG型10例、IgD型7例、IgM型4例、輕鏈型3例、其他1例;疾病分期:Ⅰ期7例、Ⅱ期14例、Ⅲ期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1)納入標準:①MM符合《中國多發性骨髓瘤診治指南(2017年修訂)》[5]中的診斷標準,且經X線、CT、實驗室檢查或病理檢查確診;②均為初治患者;③均在本院接受化療;④預計生存期≥6個月;⑤依從性好,可配合調查,并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惡性腫瘤或血液系統疾病;②伴免疫系統疾病患者;③伴精神疾病患者;④合并如結核病、病毒性肝炎等傳染病患者;⑤伴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患者。
1.3 方法(1)對照組接受PD方案治療:靜脈注射硼替佐米(廠家:先聲藥業,國藥準字H20193174,規格:1.0 mg)1.3 mg/m2,d1、d4、d8、d11,靜脈滴注地塞米松(廠家:四川省長征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1020428,規格:1 mL∶5 mg)20 mg/d,d1-4、d8-11,每21天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休息7 d,共治療4個療程。注射前需了解患者用藥史。(2)觀察組患者接受PD方案聯合Tha治療:PD方案同對照組,在此基礎上,口服Tha片(廠家:常州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130,規格:50 mg/片)治療,于每晚睡前口服,初始劑量為100 mg/d,后根據50 mg/周的劑量增加,直至用藥劑量增加至200 mg/d,并維持該劑量,服用4個療程。治療期間給予患者護胃、止吐等常規治療,若患者出現嚴重毒副反應,應推遲或停止化療方案。
1.4 評價指標(1)化療效果:于治療4個療程后,參照2016年國際骨髓瘤工作組提出的指南[6]評估化療效果,其中完全緩解(CR):血清、尿免疫固定電泳為陰性,骨髓中漿細胞<5%;非常好的部分緩解(VGPR):血清蛋白電泳無法檢測到M蛋白,但血清、尿免疫固定電泳仍陽性,或M蛋白降低≥90%且尿M蛋白<100 mg/24 h;部分緩解(PR):血清M蛋白減少≥50%,24 h尿M蛋白降至200 mg/24 h;輕微反應(MR):未達到上述標準;進展(PD):符合下述一項,①血清M蛋白升高≥25%;②尿M蛋白升高≥25%;③出現新的骨病等。總緩解率=(CR+VGPR+PR)/31×100%。(2)免疫功能:于治療前、治療4個療程時,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3 mL,采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提供的Epies XL型流式細胞儀檢測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細胞。(3)毒副反應:記錄并比較兩組惡心嘔吐、腹瀉、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貧血等毒副反應發生情況。

2.1 兩組化療效果比較觀察組總緩解率為93.55%,高于對照組的70.97%(P<0.05)。見表1。

表1 兩組化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治療前后免疫功能比較兩組治療前免疫功能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4個療程時,兩組CD3+、CD4+水平顯著升高,CD8+顯著下降,且觀察組CD3+、CD4+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免疫功能比較
2.3 兩組毒副反應比較兩組毒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毒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MM是漿細胞惡性腫瘤,常伴有貧血、腎臟損害、溶骨性損害等,且多數患者免疫球蛋白被抑制,進而出現細菌性感染,加重疾病病情,不利于預后[7]。MM治療目標主要是高標準的緩解,并延長緩解時間和生存期。化療是目前治療MM的重要方法,尋找療效確切、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的化療方案是初治MM患者的重要治療原則[8-9]。MP方案是以往治療MM經典化療方案,研究顯示,該方案總有效率可達到一半以上,但多數患者出現耐藥性,影響療效[10]。VAD方案大劑量應用會導致患者血糖升高,誘發不良事件,影響整體療效。
相關文獻報道,PD方案與VAD比較有更優異的療效優勢,可延長患者生存期,這也為接受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創造基礎[11]。硼替佐米起效快速,通過抑制機體蛋白酶體功能,發揮誘導細胞凋亡的作用,且可感染MM細胞黏附,逆轉MM細胞產生的耐藥性[12]。與地塞米松聯合應用有疊加效應,可提高療效,克服腫瘤細胞對藥物耐藥性。隨著臨床對MM認識加深及藥物不斷進展,Tha已被廣泛用于MM治療中,且效果明顯。Tha可抑制腫瘤血管生長,通過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減少新生血管數量,且可調節患者免疫功能。
研究證實,MM患者細胞免疫失衡,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常表現為CD8+顯著升高,CD4+水平降低,細胞免疫功能在MM發生及發展過程中有重要作用[13]。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4個療程后,觀察組總緩解率及CD3+、CD4+高于對照組,CD8+低于對照組,結果表明,PD方案聯合Tha治療MM患者,可提高治療效果,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分析原因可能為,PD方案中硼替佐米可選擇性、特異性阻斷相關核轉錄因子,進而促使MM細胞凋亡,同時可通過抑制DNA分子修復,降低腫瘤細胞對傳統藥物耐藥性[14]。在此基礎上,Tha可抑制血管新生,控制腫瘤生長及增殖,抑制整合素表達,達到抗腫瘤效果;骨髓瘤細胞生長過程中需依賴白細胞介素-6的分泌作用,Tha可降解其遺傳信息表達,從而達到抗腫瘤效果,且可調節自然殺傷細胞數量來殺滅腫瘤細胞,利于提高總緩解率[15]。此外,Tha可增強免疫活性細胞能力,參與免疫調節作用,且可穩定溶酶體膜,抑制中性粒細胞趨化作用,達到抗炎效果,繼而改善腫瘤微環境,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本研究還發現,兩組毒副反應發生率無顯著差異,說明Tha與PD方案聯合治療不會增加毒副反應風險,安全性高。
綜上所述,PD方案聯合Tha治療MM患者,可提高總緩解率,利于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毒副反應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