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山丹縣東街小學 吳國葒
教育作為社會發展進步的基本象征,優質教學方式的應用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也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與積極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方式的應用是較為重要的,如何提高小學生法人數學核心素養和能力,就成為小學教學中的重點。通過閱讀教學模式提升小學數學核心素養,作為一種全新的教育方式,是提升小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已經被逐漸應用到了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育中。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閱讀教學在大多數的學習過程中是被忽視的,因為數學教學是以符號、公式、定理為主的教育學習方式,在學習的過程中重視的是學生對數學問題的運算過程與步驟的應用,而忽略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影響。基于小學教育的特殊性,其中的閱讀教學占有較大的比重,盡管是抽象性較強的數學課,也有很多概念以及例題需要學生進行閱讀以及學習。而在我國現今的教育形勢下,小學數學教學依舊以教材中的知識為主,由教師講述,很少帶領學生閱讀,也因此出現了教師對小學數學閱讀教學還是不夠重視的情況。科學合理的數學閱讀方式,是打開數學知識殿堂的敲門磚。教師通過對學生的正確引領,能不斷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閱讀教學的有效應用,不僅可以改變學生對數學抽象問題的理解能力,還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數學對思維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要求,只有思維能力得到更好的提升,才能有效提高小學數學學習能力以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小學數學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的整體核心素養有著重要的應用意義,是改變教學現狀的重點。
在小學數學閱讀教學中,閱讀教學方式的應用與學習效果有著緊密的聯系,對提升學生的整體核心素養有極大的影響。良好的閱讀方式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科學有效的閱讀教學,從而更好地提升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的效果。當前的教育形勢下,閱讀教學包括以下幾種基本的閱讀方式。
符號是數學教學中最為常見的一種表現方式,數學閱讀教學與語文、英語閱讀最基本的不同表現方式就是符號。在小學數學學習過程中,最為簡單的符號就是計算符號,+、-、×、÷,作為數學學習中最基本的符號,需要小學生對其進行充分的理解,如果對符號理解不夠充分,就會導致運算過程中的思維障礙。教師要在實際教學中讓學生將數學中的符號關系以及不同的應用方式進行閱讀認識,繼而讓學生有效掌握數學符號的正確應用。例如,在混合計算中,計算式4×5+7與4×( )5+7的計算結果是完全不同的,這樣的計算符號運用,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符號閱讀教學,讓學生對符號以及符號的應用有足夠的認識與了解。只有對符號有足夠的認識,才能通過正確計算步驟的使用,準確計算出計算結果。所以,符號的認識與重點知識的掌握,將是貫穿整個小學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有著直接的關系。
數學教學中的審題閱讀教學是數學學習中的關鍵,只有學生仔細認真地閱讀數學問題,才能對數學問題中的已知條件有足夠的認識。對問題充分地了解,是計算準確的重點。由于數學這門學科的特殊性質,其對定義的推理與分析,都與學生的閱讀能力有著息息相關的關系,正確的閱讀方式是開啟小學數學學習效果的關鍵。例如,在學習“線與角”這一章節時,首先學生需要對線有充分的認識與了解,線的定義是小學數學中相對復雜的組成,其中線段、射線、直線都屬于線的基本定義。學生要對線所包含的基本定義進行閱讀,并掌握線的基礎知識點,只有對線所涵蓋的定義有足夠的認識,才能在學習中取得良好的效果。“角的認識”也在數學學習中應用得較多,角的基本定義包括:銳角、直角、鈍角,這三種角作為角的基本組成部分,具有較為重要的意義。學生要掌握對角的定義閱讀,并學會量角器的應用,通過閱讀的形式正確分析角的基本類型,這對角的學習有較大的幫助。線與角作為小學數學中最為常見也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應用較為廣泛的,線與角的閱讀學習與小學數學的學習效率,有著直接的緊密聯系,是提升小學數學學習能力的關鍵。
圖像作為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閱讀方式以及閱讀效果都對學生的數學學習有著直接影響。小學數學中所涵蓋的基本圖形種類較多,其中有平面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等圖形,以及例題圖形中的圓柱體、長方體等,都屬于數學教學圖形元素。在學習中需要學生對圖形進行閱讀,并認識到不同圖形的意義。加強圖形閱讀的學習方法,不僅是改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點,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數學圖形的初步認識。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區別”這節課時,首先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圖形認識的閱讀,讓學生對直角三角形、銳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有一定的認識,讓學生具備對圖形區分的基本認識能力。圖形的閱讀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扎實的圖形閱讀能力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有直接的關系。
數學學習的統計功能,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到表格,大多數的數據統計都會以表格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這就需要學生具備對表格閱讀的基本能力,能夠充分理解表格圖所表達的意義,以及其中包含的數據關系。例如,在小學二年級“調查與記錄”這一章節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最基本的表格閱讀教學,讓學生對表格進行充分的認識。通過教師的引領,學生在對表格閱讀并準確地認識之后,可以動手進行表格的制作,從而加強對表格的認識。教師可以對學生喜歡的食物進行統計,然后讓學生動手進行表格統計的制作,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拓展自身的思維能力,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加深對表格閱讀的學習。
在新課標的影響下,教師的全新教學意識也得到了較大程度的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已經逐漸意識到了數學閱讀教學對學習效果的直接影響,對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有較大的幫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應用過程中,閱讀教學的應用并沒有達到從根本上提升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作用。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大多數的數學教師依舊傳承著單純讀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課堂閱讀教育,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對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提升有較大的限制性。因此,就需要小學數學教師將先進的閱讀教學理念引進到數學教學中,并通過科學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來不斷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與核心素養。
在小學數學閱讀教學中,另一種較為常見的現象表現為閱讀范圍狹隘,雖然教師已經逐漸意識到數學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但是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所應用的閱讀教學方式達不到提高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要求,與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也有著較大的差異。此外,針對閱讀教學的內容,教師通常會選擇數學教材中的素材作為學生的日常閱讀材料,促使學生反復閱讀教材內容,雖然可以加深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印象,但是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閱讀的范疇,導致學生閱讀范圍偏小,很難接觸到課外閱讀資料。過度機械式的課本閱讀活動,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久而久之,難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增加學生的語言知識儲備量。
在小學數學閱讀實際教學中,在教師閱讀教學觀念不斷提升的同時,大部分教師也樂于將相關的優秀教材引入數學閱讀教學中。但是,由于我國教育模式中的應試模式較為顯著,而數學閱讀教學所取得的效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表現出來的,因此,教師只能放棄將課外閱讀教材應用到數學閱讀教學中,依舊延續以提高成績為出發點進行數學教學。這樣的教學現象就導致學生對閱讀教學產生厭怠的學習態度。在實際教學中,數學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活動,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是知識點的講解與傳授,忽略了學生對閱讀學習的需求。加之,沒有定期的閱讀活動,對閱讀教學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閱讀活動的開展,對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
小學數學教材中的公式、概念、現象,都需要以閱讀的形式出現在課堂教學中,其蘊含的典故也是相對豐富的,每一種知識點都有不同的出處。如果教師對教材中的學習要素進行深度分析,并且與實際教學有效結合,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自然數”這一章節時,教師通過對教學材料的深度解析,通過生動的小故事引入,可以對學生講述自然數中最早出現的是1-9,最后出現的是0。這時,教師就可以適時地向學生提出問題,0是如何被發現的呢?這一問題的出現直接激發了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心理,對這一問題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對課堂中所講解的內容也加深了印象。教師通過對教學材料的分析與小故事的引入,所激發的不僅僅是學生對小故事的興趣,還有對數學所蘊藏的文化內涵產生濃厚的興趣。只有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有效的提升,才能更好地掌握數學教學中的精髓,也能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核心素養。
高效的數學閱讀教學方式,是提高小學數學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情境的應用,加強學生對數學閱讀的思想意識。閱讀情境所涵蓋的主要范圍包括歷時空、共時空、超時空這三種情境,這幾種情境在數學閱讀教學中分別代表的是過去、現在、未來,經由這三種不同維度的數學情境應用,可以使數學閱讀教學變得更加有彈性,讓學生深入了解數學學習中所包含的樂趣。小學數學閱讀教學的目的除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外,就是要讓學生通過閱讀教學感悟到數學中所蘊藏的文化價值,從而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整體核心素養。因此,教師不僅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以提高核心素養為主體,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使其可以更好地體會數學閱讀中所包含的文化,充分體現出閱讀教學中的人文視角。豐富多彩的數學閱讀教學,是改變數學枯燥乏味基本特點的關鍵,也是提高學生整體核心素養的重點,并能充分體現出數學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數學教材大部分采用圖畫與知識結合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的學習中。但是,全新的數學知識對小學生來講,還有一定的陌生感,這也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的現象。在小學數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閱讀教學與實際生活有效結合,在有效結合的過程中讓學生進行生活中的實際操作,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對提升整體核心素養也有極大的幫助。“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充分展現了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突出與生活相關的問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所提出的問題。例如,在學習“乘法計算”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問:去超市購買零食,每包三元,買四包需要花掉多少零花錢?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去解決教師提出的數學問題。這種將教學與生活結合的學習方式,可以有效改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將抽象的數學問題以簡單的形式展現在計算過程中,也是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重點。
數學學習的基本特點是以讀、寫、算為主的學科,閱讀作為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關鍵。想要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就要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閱讀的學習的過程中做到熟能生巧。結合數學多樣化與抽象的學習特點,教師要將實踐練習與課本有效結合,讓學生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自然掌握教材中的重點知識。例如,在學習“旋轉”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撥動鐘表的方式,來觀察旋轉與角的相關聯系,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會激發學生對數學閱讀知識的興趣,還能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課程中所表達的知識要點。因此,以實踐為出發點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的方式進行閱讀教學,在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閱讀教育,所提升的不僅僅是學生的學習效果,還是拓展學生思維能力的重點,在教學過程中已經逐漸得到小學教育的廣泛關注。由此可見,想要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整體核心素養,教師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通過優質的閱讀方式,不斷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并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做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