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錢塘區云帆小學 張瀅
美育又稱審美教育,是教師在學校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點,發展他們對美的鑒賞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教育。隨著我國現代化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方向也發生了對應的調整,這意味著教師對不同人才的培養也必須進行對應的調整,使現代化的教育改革工作更加契合社會人才需求。正是基于這樣的教育理念和現實情況,小學階段的書法教學也開始被列入正式的教育學科,很多學校希望通過書法教育對學生進行美育素質的培養,在增強學生對中華書法文化傳承的基礎上強化小學生的審美能力,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活動中的多元素質。基于這樣的現實情況,本文立足小學階段的書法教學情況開展進一步的探究,分析在小學書法教學活動中如何進一步進行美育滲透教學,全面促進學生的核心能力培養。
在書法教學工作中要想進行美育素質的滲透培養,教師首先需要重視書法教學中各種美育元素的挖掘,保證學生能充分理解書法當中所蘊含的藝術之美以及文學之美。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思考如何通過更加真實客觀的方法體現這些美,使小學生在書法學習的過程中能真正感受書法背后的美學特點,進一步促進學生美育素質的培養。在接下來的文章分析中,本文將立足小學書法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探究,首先分析小學書法教學工作對小學生美育深度教學的必要性,其次探究小學生美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結合這些內容進行美育素質培養的優化策略分析。
在書法教學工作中,要想使小學生真正提高個人能力,首先需要使小學生能把握書法背后的藝術之美。“法隨文字創造而產生,從形象到抽象,再到形象,有著淵源之美、自然之美、文化之美、造型和空間之美”。小學生在書法訓練的過程中必須充分把握這些各種美感,才能在行文中進行漢字構造的調整,使他們所書寫的漢字更加具備藝術特色。所以教師在引導小學生進行書法學習的時候,首先要針對小學生進行藝術審美能力的培育,使小學生更多地認識到書法背后的形象美、藝術美等多方面的元素,更加有利于小學生深度把握書法文化的發展淵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增強小學生的書法能力。
在我國傳統的教育體系當中,小學階段一直是學生文化課素質和基礎培養的關鍵時期,很多教師在這一時期的教學活動中,都充分強調小學生基礎素質的培育,會投入大量的時間對小學生進行不同學科素質的培養。正是因為教師這種傳統理念的影響,很多小學生在小學階段的知識學習非常刻板,他們大都在進行一些理論知識和基礎知識元素的學習,很少有機會進行其他形式和元素的知識吸收。隨著我國現代化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這一種小學階段教師的教育思維模式弊端也逐漸顯露。比如,很多小學生在知識學習活動中的能力發展不均衡,一些小學生雖然在文化課成績方面比較優異,但是他們對文化理論之外的知識卻一無所知,經常出現視野狹窄、能力有限的情況,還有很多小學生在知識學習的活動中缺乏藝術審美能力。這些現象的存在都導致小學生無法很好地獲得綜合素質的培養。隨著我國現代化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斷推進,對人才的需求種類和方向也進行了更多調整,這意味著教師在引導小學生進行能力培養的時候必須突破傳統教學的局限。于是在小學書法培育課程中,進一步強化進行美育元素的滲透與引領,更加有利于豐富小學生的課程知識學習內容,進一步促進小學教學工作的現代化發展。
文化是一個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表現,所以在國家發展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文化素質的培養至關重要。書法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創新與延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小學書法建設中滲透美育是促進中國傳統文化創新的重要手段和可靠方式。就書法教育工作而言,要以學生為中心地位,借助美育幫助學生深度感悟以及理解我國傳統書法文化,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積極承擔起傳承創新書法文化的時代重任。在美育元素的介入下,小學書法教學建設可著重從弘揚和創新中國傳統文化入手,以此為書法文化教育基礎,通過帶領學生深入感悟漢字之美,豐富學生的漢語學習情感體驗,在有效滲透傳統文化的同時,真正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創新與傳播。此外,美育元素在小學書法教育建設工作中的滲透要求教師不斷提升自身文化素養,教師要在書法教育工作中開展審美滲透教育,以優秀專業的教學素養促進書法背后的文化美和藝術美有機融合,實現書法知識延續傳承。從這一方面來看,在小學書法教學中進行美育滲透,有利于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創新與延續。
在教師針對小學生進行書法教學活動的時候,首先需要教師受過專業的書法教育,能充分理解書法背后各種藝術之美的元素和特征,并且將這些元素和特征以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優化和表達。但是通過觀察小學階段書法教師的實際能力發現,很多小學階段的書法教師對背后的藝術之美挖掘都不到位。就比如說有些學校由于長期沒有將書法教育列入重要的教學范疇之內,所以他們對書法教師的培育工作也相對滯后,甚至采用其他學科的教師兼任書法教師這一職位,還有的書法教師在知識學習的活動中沒有充分把握書法藝術背后的文化之美,對于書法的漢字結構等藝術特色了解不到位。這些現象的存在都導致了教師無法真正意義上深度挖掘書法背后的審美元素,無法很好地對小學生進行美育滲透與傳承。
針對小學生這個群體展開書法教學活動的時候,本身就需要引導小學生進行大量的實踐訓練,這樣才能保證小學生逐漸把握書法的形式,逐漸讓學生能體會書法背后的藝術之美。不僅如此,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事物的認知都傾向于具象化的形象,這意味著教師在進行美育滲透教學的時候,必須采用小學生能夠理解和接受的方法才能產生實質性的教育效果,所以不斷優化美育的教學形式也是教師必須注重的重要方面。可是在教師引導學生學習書法背后的美育元素的時候,沒有采用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具象化方法進行呈現。比如,一些教師在對小學生講述書法背后文化之美的時候,會恰當地引入一些文言文或者歷史故事等內容,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是不具備足夠的語文素養的,如果教師對他們引入的內容無法進行優化和表達,就無法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這其中的美感所在。不僅如此,很多書法教師在進行美育滲透的時候,都沒有采用綜合實踐的方式,通常把學生放在特定的環境和情境之下去進行書法的學習,大部分時候都無法真正挖掘書法背后的藝術之美,也無法真正使學生意識到書法背后所蘊含的美育元素。從這一方面看,書法教師的美育滲透教學方法還有待進一步的優化和調整,使之更加契合小學階段學生對外界事物的理解和感知規律。
要想使小學生在書法學習的活動中能真正獲得審美能力的提升,書法教師本身的專業素養也必須達到對應的水平,這樣才能使小學生在知識學習的活動中獲得專業化的教學和引領,逐漸增強小學生對書法的審美能力。
首先,學校可以通過強化小學書法教師培育的方法提高教師素養。例如,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更多地針對學校內部的書法教師展開教研或者評優競賽活動,開展書法競賽、書法文化之美征文、書法教學特色課程等多樣化的競爭活動,這樣不斷強化書法教師本身的專業素養,使之更好地把握書法當中的結構、文化、理念等方面的美育元素。其次,加強對書法教師美育元素的挖掘能力,使他們在具體教學當能找到適合小學生學習的知識元素,加強對這些知識的優化表達。例如,學校可以引導書法教師在具體教學工作中更多地去觀察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了解小學生對書法本身的看法和學習習慣,把握小學生在進行書法練習的時候,會通過哪些方式去感知書法的美感。比如,有些小學生在書法訓練的過程中會逐漸感受到漢字的結構之美,雖然他們無法用準確的語言進行表達,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卻觀察到了這些學生對這方面美感的感知,于是就可以進一步放大漢字結構之美的元素,通過多樣化的形式引導學生了解漢字結構之美。還有的學生可能透過書法的訓練了解到了一些漢字背后的文化之美,比如在我國的漢字中講究“謙讓”,同一個漢字當中的偏旁部首會彼此預留位置,使整個漢字結構看起來更加緊密有序。于是教師也可以從文化角度引導學生進行漢字之美的感知,使之更加契合與小學生對漢字本身美感的認知。總之,教師在進行書法教學活動的時候,一定要不斷調整自己對小學生美育滲透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更多地從小學生的審美角度出發對他們進行審美能力的培育。學校在具體教學工作中也要不斷強化對書法教師的專業培育,保證書法教師能具備專業化的審美素質,能以小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進行書法審美元素的挖掘與呈現,這樣才能在書法教學工作中不斷進行美育滲透教學。
隨著我國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發展,書法教師在引導小學生進行美育滲透培育的時候也有了更加豐富的資源。依托多媒體教學工具,能以更加具象的方法進行知識的呈現與表達,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小學生對外界事物感知的規律和需求。所以書法教師還要善于融合現代科技手段的優勢,以現代科技手段作為根本抓手進行書法之美的表達,強化小學生對書法藝術的了解。比如,書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工具,融合視頻播放的方式對小學生進行漢字書寫的講解。現在互聯網上有非常多的創作者針對書法進行各種各樣的視頻制作,在視頻制作的過程中不僅詳細介紹了不同漢字的書寫方法,還介紹了漢字背后蘊涵的藝術之美和文化之美,只要教師善于搜集符合小學生書法學習實際情況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也能使小學生通過視頻的形式了解書法藝術背后的美與元素,進一步增強小學生的藝術審美能力。不僅如此,書法教師還可以嘗試自主進行翻轉視頻資源的制作,在制作的過程中,中和自己對書法背后每一個元素的理解,根據小學生在書法學習活動中的實際情況進行內容的確立。就比如說有的小學生在書法學習活動中,更多地感知到了書法的結構之美,于是教師就可以根據書法的結構進行一期節目的錄制,在錄制的過程當中通過親身書寫和演示的方法講解書法結構的美感,甚至可以通過一些故事改編的形式進行漢字結構美感的呈現與表達。總之教師在具體教學工作中,必須不斷融合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的優勢,真正使書法教學工作更加具備具象化和趣味性的特征,這樣才能不斷增強小學生在書法學習中的美育質量。
在當前的書法學習中,教師要在書法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書法知名度,當學習書法的學生變得多了,學生就會對書法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此時,教師在書法教學中滲透美育教育不僅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還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在此情況之下,學校舉辦相應的書法比賽是有好處的,它可以讓更多的學生了解書法的魅力,還能使學生在此過程中感受到書法的形體美、意境美,促進書法文化的弘揚和傳承,有利于美育元素的滲透。因此,要想使美育元素在書法教學中得到較好的滲透,教師應重視書法比賽,做好對學生的教學指導工作,使學生的書法技能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舉辦書法比賽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書法的同時進一步地深入學習我國的傳統文化,使學生的書法作品既有傳統文化的特點,也兼具現代書法的美感。
總而言之,在對小學生展開書法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必須重視通過書法教學活動對小學生進行美育滲透,進一步促進小學生藝術審美能力的提升。在具體教學工作中,一方面需要強化書法教師本身的藝術審美能力和素質,使書法教師能更多把握書法藝術背后多樣化的美感,能挖掘符合小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和接受能力的審美元素進行知識傳遞。另一方面還需要不斷優化書法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使書法教學活動中美育滲透更加契合小學生對外界事物的認知規律,在激發小學生書法學習興趣的同時,強化小學生對書法術之美的理解,不斷促進小學生書法能力和藝術審美能力的雙向培養。只有在小學書法教育活動中本著不斷創新、尊重小學生實際學習的重要理念,才能最終落實書法教育工作中的美育滲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