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杰
山東理工大學,山東 淄博 255000
學生進入大四,由于面臨就業、考研及畢業等多重考驗,不但要充分考量自己的就業能力和考研選擇,還要認真核實自己的學分績點,各種問題紛沓而至,導致部分前期準備不充分的同學一定時期內精神處于緊張狀態。對這些出現焦慮的學生,如果不及時指導、及時干預,就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
部分學生掛科較多,導致畢業存在困難。部分學生雖然沒有掛科,但是學分績點達不到學位要求,導致獲得學位證難度很大。
部分學生沒有規劃,不知道自己的發展去向,導致選擇企業無從下手。部分學生就業準備不足,對就業信息不會篩選,《就業推薦表》及《個人簡歷》填寫不合理,缺少企業所要求的實踐能力,導致在企業面前手忙腳亂,缺乏競爭力。部分學生好高騖遠,盲目攀比,不愿意到偏遠的地區去,不愿意參加志愿服務西部計劃,導致錯失很多就業就會。
部分學生學習方法不合理,有的熬夜苦讀,有的過分相信培訓機構。部分學生缺少填報志愿的相關知識,對專業碩士和學術碩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工程碩士混淆在一起。部分學生選擇高校時容易扎堆,產生同質化競爭。
個別學生依賴性特別強,或者是沒有主見,自己的發展方向完全操縱在家長手中。個別學生想出國深造,但是前期資料準備不充分,相應的語言要求、學分要求都達不到。個別學生規劃創業,但是沒有核心技術,缺少足夠的資金,未組建合作的團隊。
通過分類,首先可以基本掌握大學生的畢業去向,這樣能夠做到指導的有的放矢。其次,對學生的指導能做到點面結合。
教育學生要樹立遠大理想,把實現個人抱負與奉獻社會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擔當精神,鼓勵學生到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需要的地方去;要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職業素養,正確處理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關系,鼓勵學生愛崗敬業,腳踏實地,樂于奉獻;要胸懷未來,充分利用在校時間學習掌握個人發展有關的知識和能力,為今后在職場的飛躍積累能量;要心胸開闊,善于合作,善于思考,提高知識的深度和廣度,提高自己獲取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的能力。
對于就業、考研、出國、創業、西部計劃及參軍不同發展類型的學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幫扶措施,提高指導的針對性[1]。對于學習困難、就業困難、生活困難及心理問題的學生,應特意建檔立卡,既區別對待又各有側重,以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1.加強組織領導。學院成立學生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安排學院學生教育工作。學院黨委副書記、畢業生輔導員、畢業設計導師具體負責大四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協調各項具體工作并負責組織和推進落實。
2.抓好四個群體,促進教學聯動。一是抓好教工黨員群體,制定了《教工黨員幫扶困難學生制度》,輔導員將存在學習困難、就業困難、家庭困難、心理問題的學生情況整理成冊,教工黨員至少選擇一個困難學生進行幫扶;二是抓好畢業設計導師群體。充分利用畢業設計導師與畢業生定點定向交流的優勢,做好“畢業設計課程思政”,做好輔導員和畢業設計導師的對接工作,共同為學生進行就業考研指導;三是抓好教師服務團隊群體。學院成立教師服務團隊,分別對學生進行就業、考研、留學、科技創新、學習五個方面進行指導,輔導員是聯絡員,服務團隊定期開展指導活動,及時解決學生在專業學習、考研、就業等方面的疑惑;四是發揮班級導師的余熱,協助輔導員抓好班級學風建設和特殊群體的教育。唯有如此,學生教育工作才能既分工明確又相互融合,形成完善的服務育人體系。
3.充分調動家長在學生教育和管理中的重要力量,建立家、院在人才培養、學生管理、學風建設等方面溝通交流渠道,做好特殊群體學生教育管理,發揮家庭教育的情感育人作用,形成育人合力。
4.強化校企合作。組織學生利用寒暑假和實習的機會走進企業,通過參與頂崗實習等途徑,了解企業對人才在專業、能力及人格等方面的真正需求,促進校企聯動。
1.構建分年級分類別的就業指導體系,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教育。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內容。一年級扎實開展適應+規劃意識、規矩+自律意識、興趣+專業意識,以專業認知教育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為主,培養學生適應大學生活能力;二年級主要以專業導航教育和綜合素質提升為主,鼓勵學生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創新創業比賽和學生會、社團等組織,參加社會兼職和實踐活動,不斷積累就業所需的經驗和能力;三年級主要以提升專業實踐和科研能力為主,扎實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四年級主要以考研就業指導為主,增強就業意識,提升就業能力。另外,大一學生對接剛畢業的學生,實施學長啟航活動;大二學生對接研究生,成立碩本團隊,實施科創成長活動;大三學生對接大四學生,實施交流分類幫扶活動。
2.摸底調查,做好去向分類。自大三初期,在動員考研學生積極備考的基礎上,了解非考研學生初步畢業意向,分為就業、創業、參軍、考編、出國、西部計劃六類;大三末,再次指導六類初步畢業意向學生分析現狀,明確發展方向,利用暑假和家人溝通,確定最終畢業去向。
加強自我約束和激勵,提高學位獲得率。一是要求學生簽訂《承諾踐諾目標責任書》,對專業學習、畢業論文、就業等作出承諾,并制定完成目標的措施;二是大四初,全面清查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成績,有針對性地進行談話和指導,出現兩門及以上補考狀況的及時告知家長。做好上學期學習小組工作總結,更合理設置學習小組,構建學習幫扶制度,以構成班級的特色和優勢并引領班級良性發展。輔導員組織全體同學統計掛科情況及學分績點,精準掌握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并通過學生黨員一助一、責任區,教工黨員聯系困難學生等措施,做好掛科及績點不達標學生的教育幫扶工作。利用電話、信息和微信等渠道與家長持續聯系,家校聯動共同培養。
1.就業學生
(1)就業工作前置,組織大三學生利用暑假進行就業實習。大三末期,積極發動有就業意向的學生到企業進行就業實踐,并按生源地做好統計工作;同時,根據生源學生數量,積極聯系校外企業,并與歌爾、開創等多家企業達成畢業生實習實踐協議。
(2)加強求職技能培訓,提高就業成功率。大四學期初,開展專題求職技能講座,使同學們掌握制作簡歷技巧、面試禮儀、面試的基本類型與應對技巧以及面試的注意事項等。
(3)主動對接用人單位,積極拓展就業市場。學院充分利用高層次人才的社會資源、往屆畢業生的力量,為學生推薦用人單位。學院領導主動走訪用人單位,了解單位對學生的需求,加強院企合作。
(4)加強就業信息的管理。學院建立就業信息平臺,全方位保證就業信息的發布及時、通知到位。一是利用學院大廳公示欄,安排專員及時發布最新用人單位招聘的時間、地點,加以提醒宣傳,營造就業氣氛;二是充分利用學院網站實時發布招聘信息,并輔以畢業生班級QQ群、微信等網絡傳播方式,讓學生更加有針對性、更加有準備地去應聘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崗位。[2]
(5)精心組織招聘會,不斷加強畢業生就業推薦工作。學院逐年完善用人單位信息庫,每年9月份學院主動聯系這些用人單位,發布招聘信息,邀請到校舉辦招聘會,并積極組織招聘會,給學生提供足夠的高質量就業崗位。
(6)為就業困難學生牽線搭橋。臨近畢業,對就業困難學生按生源地統計,同時統計這些生源地的優良品質企業,在充分征求他們就業意向的基礎上,積極給學生推薦,并組織學生到這些企業現場觀摩,實現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有效對接。
2.考研學生
考研方面,一是抓好三個節點做好考研動員工作。大三下學期末,邀請專業教師分專業召開考研動員會,為準備考研的學生指明方向,幫助他們堅定考研決心。臨近考前,輔導員召開考前加油會,給同學們贈送考前大禮包,講解考試過程中的注意事項,為大家加油打氣。初試成績出來后,動員成績不太理想但過國家線的同學積極參與調劑;二是做好考研復習期間的指導工作。組織考研經驗分享會,邀請往年考研上岸的同學分享考研經驗,使考研的同學少走彎路,掌握復習技巧;輔導員隨時關注考研同學的心理狀態,發現問題及時與學生交流,幫助他們解決疑惑,鼓勵他們堅持到底。教師考研服務團隊定期為同學們提供專業課指導、復習技巧、調劑等方面的指導。
3.其他類別學生
針對考編、參軍、創業、西部計劃和出國的學生,組織召開專題講座。主要應講清楚各類政策,如何著手準備,并為同學們提供便利通道,使同學們沒有后顧之憂。
精準掌握特殊學生群體的具體情況,針對家庭貧困、心理障礙、就業困難、畢業困難、學業警告、受過違紀處分等畢業生特殊群體,建立重點關注學生檔案并分類指導。[3]要充分發揮輔導員、畢業設計導師、學生黨員、學生干部的作用,使他們能坦然面對眼前的挫折,理性看待今后的發展。[4]
一是確保安全信息暢通,精準掌握每位畢業生的情況。一方面,學院建立網格化安全工作模式。以畢業班輔導員、畢業設計導師、畢業生黨員等作為經線,以畢業生日常生活、思想心理等作為緯線形成網格,各班級形成二級網格,各宿舍在班級網格內形成三級網格,確保網格劃分全覆蓋、無縫隙、易管理。建立“收集—上報—解決—反饋—評價”五步密閉式循環工作機制,確保畢業生安全穩定;另一方面,發揮安全信息員和畢業生黨員的作用,實施零報告制度。每天晚上11點前安全信息員負責上報本班同學在校情況,畢業生黨員夜間值班負責檢查畢業生在校情況。輔導員每天對班級上報情況和黨員檢查情況進行核對,并親自深入宿舍了解情況,確保第一時間掌握特殊情況信息并及時處理。[5]
二是輔導員通過主題班會、專題講座和典型案例等形式扎實開展畢業生安全專題教育活動及防詐騙專項教育活動。加強校紀校規教育,增強學生紀律意識,提醒學生提高安全意識,增強判斷能力。針對網絡安全開展專項教育活動,教育學生應自覺遵守法律法規,不信謠、不傳謠,文明上網,自覺抵制網絡不良信息。
三是加強學生宿舍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輔導員帶隊,充分發揮宿管部、宿舍長的作用,重點對學生宿舍存在的違章使用電器、私拉亂扯電線、電動車電瓶充電、抽煙等容易引起火災的安全隱患和攀爬窗臺、夜不歸宿、飲酒、存放管制刀具等容易造成學生傷害事故的違紀行為進行集中排查整治。嚴禁夜不歸宿和晚歸,嚴禁私自留宿他人,嚴禁醉酒,嚴禁向窗外丟棄雜物,管好自己財產,防火防盜防騙。
一是組織大四學生觀看愛國教育影片、邀請專家作黨的十九大輔導報告、西部計劃志愿者招募和畢業生應征入伍相關政策的宣講活動等,對畢業生進行愛國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二是以國家助學貸款和就業工作為重點,深入開展誠信主題教育活動,規范還貸及擇業行為;三是組織主題教育、師生座談會、積極向學院工作建言獻策等活動,加強大四學生的愛校榮校教育;四是組織畢業生籃球賽、畢業晚會、學位授予儀式等活動,增強畢業生之間的友誼和師生之間的感情。[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