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福蓉
西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陜西 西安 710054
2022年4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同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作為當代青年,擁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擁有更多人生發展的機遇,教育機會的均等化使得青年的職業選擇也更加豐富多元化。截至2022年,全國共擁有2688所普通高等學校,在校高等教育4002萬人。其中,有1265所本科院校,1423所高職院校,比去年增加5所。高職教育占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這半壁江山所開設的專業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具備了大規模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的能力。與此同時,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高達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人,創下歷史新高。高職畢業生作為其半壁江山,對于完成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受疫情影響,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經濟增長速度都有所放緩,社會對畢業生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針對現有學生就業難、難就業的問題,高職院校要重視輔導員學生就業指導能力的建設,為更好地開展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提供支持和保障;高職輔導員作為學生出入社會前的最直接就業引領者,更應該充分發揮好自己的作用。在指導學生前,需對自身做關于就業指導能力的全方面了解,認識自己的不足之處,其中主要包括理論知識不夠豐富,實踐基礎不夠厚實,缺乏相關培訓等等,在認識自身不足的前提下,不斷提升改進自己,才能在學生就業指導上擔任極其重要的角色。作為學生工作前線的輔導員,既是學生職業夢想的啟發者也是職業規劃的人生導師,在其就業解惑和就業指導方面擔任著極其重要的角色,為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就業促進規劃》明確要求,持續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提升高職輔導員學生就業指導能力刻不容緩。
好老師需要有扎實知識,才能教好學生。高職輔導員在自身具備就業指導能力的前提下,不但能夠給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而且能夠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高等院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中明確規定,輔導員需要具備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相關知識,幫助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職業觀、創業觀、成才觀,樹立正確的三觀,盡最快速度適應社會、融入社會,能為畢業生提供一個極具個性化的咨詢服務指導。[1]承擔高職學生就業具體工作的前線人員是高職輔導員,在學生的整個入學、學習、就業、畢業中需要擔任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關系到高職學校的就業率高低,能否為社會輸送合格人才以及畢業生,輔導員雖然并不傳播專業技術知識和培育學生的勞動技能,但是在培育學生的正確就業觀念、提高就業能力發揮著其重要的角色,高職管理人員應該建立一定的輔導員就業學習機制,在每個季度開展一些職業指導專題講座和培訓課程,提高其就業知識儲備、就業指導能力,主要包括學生專業方向發展、就業實踐能力提升、就業形勢政策與指導課、核心素質提升、求職面試技巧、個人形象與禮儀課等內容,通過這些課程,預先提升其職業理念、高職輔導員的就業指導能力,激發其對工作崗位的熱情,掌握其對學生就業的規律和方法,獲取相應的職業資格合格培訓證書,評選出一批優秀的高職輔導員就業能力工作者,并且一定形成相應的文字性工作記錄,定期在全校大會上進行分享和匯報,供其他輔導員學習借鑒,總結就業工作反思和記錄,找出在學生的就業工作中的實際問題,以及理論學習方面的相關問題,加強就業指導工作針對性,才能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整個社會的就業形勢,制訂好合理的職業規劃。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實踐技能,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提升職業能力。同時高職學校在招聘輔導員時,應該綜合考量其能力,要求其能了解一定的就業知識和能力。在閑暇之時,通過大數據和互聯網,積極學習各方面就業指導信息、參與就業指導講座、就業信息真實性等甄別,積極學習相關知識,提升高職輔導員的就業技能,同時利用大數據等方式,對高職學生畢業信息進行合理科學分析,準確把握高職學生的就業心理,掌握其準確就業方向,堅持實踐是堅持真理的唯一標準,主動到人才市場以及相關公司進行調研,提高自己就業指導能力的專業性。在學生一入校,首先疑惑的就是這個所學專業到底是什么,自己該如何去學,這個專業出來能干什么,輔導員作為學生入校以后的第一位人生導師,應該結合學校的人才培養以及教學方案,向學生詳細講解所讀專業性質、特點和主要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專業,認識到就業指導課程對于每一個學生的重要性,從而潛移默化地在一開始就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幫助學生在大學四年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和核心素質,從而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提高高職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
高職院校天生帶著職業性質屬性,辦學以就業為宗旨、為辦學導向。就業是民生之本。[2]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社會財富增加為年輕人帶來了更好的就業基礎,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為莘莘學子提供了更大的舞臺。在這樣的優勢下,學生更應當把握住這大好政策,在祖國的宏偉建設上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祖國偉大發展進程上添磚加瓦。但事實上,大部分青年學生并沒有抓住這份機會。且近年來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復的情況下,讓社會就業一度變得更加困難,我們可以看到,近期多數為我們熟知的大型互聯網公司都在進行大規模裁員,這也正是由于疫情的沖擊,導致就業狀態惡化,學生就業率較低。在這個大環境下,變是唯一的不變,企業單位中的崗位組織結構也是隨機應變的,所以畢業生結合自身優勢和發展需求,培育良好穩定的擇業心態,提早確定好未來就業方向,按照就業方向擇業是十分重要的,而高職輔導員的特殊定位,其本身具有實際的就業經歷,與學生溝通最為頻繁,對于學生有十足的了解,了解學生和家長的真實訴求,本身具有就業經歷與理論,也需充分了解當前就業形勢,對于整體畢業就業情況進行有效分析。一是要具體分析當年就業市場的具體情況,了解市場人才需求;二是通過講座等形式了解畢業生的就業期待,根據獲取的信息逐個擊破、進行分類;輔導員對高職畢業生整體情況的把握,應該做到因材施教、準確分析畢業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意識、各項專業素養能力,職業道德水平測評等等,進行深入的資料收集整理工作,分析其就業時所具有的長處和短處,才能發揮最大優勢,順利走上能夠發揮自身聰明才智的崗位;三是積極聯系各類用人單位,積極給學生提供各類實踐實習機會,例如字節跳動公司,有一個規定新入職的員工需要知道自己的著陸點,之后如何發展,這都是教科書里面不教的知識,都需要通過實踐去不斷積累。
目前我國就業市場形勢十分嚴峻,大量畢業生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而是從事一些其他工作,從中也可以看出用人單位和高校之間的就業矛盾,甚至已經到了無法調節的地位,而高職院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對于緩解目前就業形勢極其重要,所以提升高職輔導員的就業指導能力顯得尤為重要,在高職學校的日常管理下,主要考核日常生活以及學習管理,缺乏對就業指導工作的管理,從而導致高職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工作缺乏科學性與準確性,效率低下,因此,在高職輔導員的工作考核指標中,應納入就業指導課程以及就業率,高職輔導員就業指導能力的提升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堅持連續性以及持續性原則,既可以不斷提升自己能力又可以發展學校工作,所以從日常的工作管理中對輔導員的就業指導做出一定的要求,多方鼓勵輔導員積極做好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同時應定期對高職輔導員的就業能力培訓課程結果進行考核,督促其不斷自覺豐富就業知識;馬克思認為:社會財富“包括一切以物的形式存在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物質財富總是有限的,但精神財富可無限傳播,同時通過問卷調查、實際匿名采訪對高職輔導員的就業指導能力與效果進行考核,并對其進行打分給定等級,作為高職輔導員年終的績效考核,對于優秀的給予一定的精神表彰和一定的物質獎勵,從而引起高職輔導員對于學生就業指導的重視,激發其工作熱情,貫徹指導思想,主動參與融入學生畢業就業指導工作當中,真正幫到學生,真正落實就業指導工作,提高就業率。[3]
據歷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和全國1345所高職專科院校所報送的數據可得出一個結論,高職專校院校共有1430多所,比10年之前同比增加了190多所院校,可見高職院校數量是非常多的,基本上遍布全國各地。我國國民教育體系和人才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高職教育,承擔著為社會輸送高技能人才和應用型人才的重要任務。而衡量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成效主要看其就業率的高低。提升高職輔導員就業工作能力、提升就業率,需貫徹落實多元理念,整合各方有效資源,形成“合力”,做好畢業生就業推薦工作,又是該指標完成的一個直接途徑。[4]第一,發揮主體性地位,主動聯系用人單位,為高職畢業生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學校管理者需要通過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讓輔導員全身心且自愿加入學生就業指導中來;第二,發揮校友的積極作用,二者聯合,積極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提供就業實習機會;第三,成立就業指導中心,貼合疫情環境,可以參考某高校自主研發的“試講吧”網絡試講平臺和“網絡簽約平臺”,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線上互動、宣講、面試、試講、簽約等提供一站式服務,確保試講簽約無障礙,從而提高就業率。與此同時,積極聯系各方機構,開拓畢業生就業途徑。第四,通過積極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以及社團活動等,不斷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對于高職院校來說,應該把學生的職業素養作為重點培養的方向,積極開展各類職業大賽、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例如酒店管理的同學,加強禮儀素養、溝通能力、吃苦耐勞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等,例如土木專業的同學,早日步入實習之路,從而在活動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獨立能力等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從而為學生的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五,在各類談話溝通中加強高職學生的職業心理受挫能力,引導他們意識到在就業的路上,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這是一種正常現象,有各種原因,要正確及時地分析各類原因,及時提高改正自己,建立良好的心理受挫預防能力,提高自己的受挫折能力,指導學生運用良好、積極的態度,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保持一種良好的就業心態,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發揮自己的優勢,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這也是提高高職輔導員輔導學生就業擇校能力的必經途徑。
本文就提高高職輔導員學生就業指導能力,給出以上四種路徑,這是充分響應國家就業總體要求,以及堅持就業導向、政策協同;堅持擴容提質、優化結構;堅持市場主導、政府調控;堅持聚焦重點、守住底線的基本原則。高職輔導員作為學生工作前線人員,對學生的就業方向和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在疫情對市場不斷沖擊的惡劣就業形勢下,高職輔導員要不斷提升自身學生就業指導能力,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擔任好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引路人角色,適應疫情造成的嚴峻就業形勢,為學生的就業提供更好的保障,提高高職學生就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