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貝
(山東省菏澤市成武縣圖書館,菏澤 274200)
公共圖書館最核心的宗旨就是要完善符合大眾需求的服務,但是在很多情況下,由于信息化的飛速發展,人們往往會忽視公共圖書館最本質的借閱服務,而關注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內容。公共圖書館信息化必然會給傳統的圖書管理工作帶來巨大的沖擊,但即使是面臨巨大的沖擊,也不代表傳統圖書管理模式并無可取之處,就應該被淘汰,相反,市場上形成了傳統圖書管理模式和信息化管理模式相互共生的現象。所以,對信息化時代公共圖書館管理創新發展的路徑進行探討和分析,不僅具有理論意義,更在現實角度具有顯著的意義。
公共圖書館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就是搭建一個公共的圖書借閱平臺,那么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公共圖書館就能更加高效地為讀者提供一個借閱服務的管理平臺,其優點就是能夠利用網絡優勢高效、便捷地幫助讀者選擇適合自己的服務。簡單來說,在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下,人們只能通過人工瀏覽的方式搜索自己想要閱讀的書籍,而這種方式對于一個剛剛進入圖書管理行業的人來說極其困難,他可能需要花大量的時間來做篩選工作,從而無法將精力真正用在讀者服務上;而利用信息化平臺可以快速通過網絡對圖書館的圖書進行分類、篩選、編號,這既方便管理人員管理,也便于公共圖書館為廣大讀者提供借閱服務,讀者可以通過官方網站瀏覽是否有自己需要的書籍,了解這些書籍的借閱是否飽和。
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化管理主要是指通過信息化平臺管理圖書館工作,從而有效實現圖書資源的合理配置和整合利用。首先,對于傳統的公共圖書館管理而言,基于信息化的管理有助于圖書管理人員盡快實現圖書分類。傳統的圖書分類需要人們首先熟悉書名,然后逐個分類;但是依靠信息技術,這一工作立刻高效起來。其次,依賴于信息技術,公共圖書館可以說在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公共閱讀”這一重要職能。從前讀者需要借閱什么書籍還需要查閱半天,現在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要借閱的書籍是否存在,如果存在,什么時候可以借閱,省時省力。可以說,只要利用好了信息技術,對管理人員進行合理培訓,正確對待技術的變更,信息技術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百利而無一害。正是因為有了信息技術,公共圖書館才能更加有效地進行圖書的分類與利用,從而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升,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被打破,圖書管理效率顯著提高,這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講是一種良性轉變。公共圖書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廣大的社會群體提供書籍借閱、文獻查閱、資料收集等服務,其服務受眾面廣,可能是學生,可能是教授,也可能是各行各業的研究人員,那么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公共圖書管理職能的發揮。簡單來說,基于傳統的公共圖書管理模式,讀者借閱一本書需要找到圖書管理人員,管理人員先對所需書籍進行篩選和分類,然后確定圖書館內是否有該書籍,如果有還需要確定現在是不是沒有人需要,可供使用。這一調研任務,很可能需要讀者來來回回往返圖書館很多次才能完成,并且占用圖書管理人員大量的時間進行查詢。但是現在則不同了,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圖書管理人員可以對圖書進行信息化管理,搭建網絡服務平臺,無論是書籍借閱、文獻查閱,還是資料收集都可以做到足不出戶。與此同時,信息化也大大減少了圖書管理人員的工作量,他們只需要定期對網絡平臺進行更新和維護,通過盤點庫存的方式檢查基本信息是否有誤即可,不再需要進行其他手工工作,這樣既減輕了工作壓力,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還在一定程度上真正實現了圖書館的公共圖書服務職能。
公共圖書館的主要職能和服務即為廣大的閱讀群體提供瀏覽、借閱服務,但是即使是社會公共服務設施,公共圖書館也是需要考慮成本的。就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而言,由于管理模式老舊、管理方式不到位,很多時候可能導致大量的圖書丟失,從而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比如,如果管理人員忘記了圖書是否歸還,或者記錯了歸還的數量,就都有可能導致壞賬損失。但通過信息技術建立了網絡集中化管理平臺以后,這樣的問題就不存在了,圖書管理人員可以依靠網絡平臺直接對圖書借閱和瀏覽的信息進行系統化的登記,從而實現電子記賬,這樣記錄的內容既準確,也不容易出現記憶錯誤。
公共圖書館由于屬于社會公共資源,會在政府及社會廣大服務機構的幫助下匯集各式各樣的圖書,妥善管理這些書籍其實是公共圖書館的一個重要任務。在傳統管理模式下,圖書的管理主要基于圖書管理人員,而圖書管理人員也要分為管理熟練和管理不熟練的,如果遇到管理水平較低的管理人員,很可能他們為了工作的便利,直接對圖書和資料的查詢及借閱人員謊稱圖書館沒有這類資料,特別是針對一些年代比較久遠和內容比較少見的資料,這樣他們既不用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翻找,也避免了出現錯誤的可能。但是如果深究公共圖書館的具體職能,就會發現這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講是對圖書資源的浪費,也違背了公共圖書館建立的初衷。所以在信息化水平高速發展以后,依賴于計算機技術,公共圖書館的職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簡單來說,由于計算機技術智能取代了人工,這些可能由于人工失誤而存在的問題都迎刃而解,讀者可以通過信息化平臺直接查詢資料,從而實現圖書資源的有效配置。
在當前這個階段,很多圖書館還是以紙質資源為基礎,而網絡資源相對較少,沒有辦法真正對應地滿足圖書讀者的需求。究其根本,主要是部分圖書館的服務意識較差,沒有真正想辦法為讀者提供他們所需的閱讀資源。
與此同時,由于不適應網絡環境的變化,相應受影響的還有配套資源的建設。比如,由于沒有合理的網絡配置,圖書館沒有辦法通過最簡單、最便利的方式了解讀者當前的需要,如沒有辦法了解讀者將在什么時間段進行借閱,因而也無法提供預約借閱服務。
對于圖書館借閱服務工作而言,很多時候內容較為簡單,因而在人員選擇方面不會有很高的門檻,也造成了管理人員墨守成規、思想保守、拒絕接受網絡環境下的培訓等問題,從而導致了一系列服務問題。
公共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一大特征就是引入了計算機及網絡,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利用電腦及網絡代替一部分原來人工完成的工作,如圖書的篩選、圖書的分類、庫存的盤點、賬目的記錄等。這些工作通過計算機和網絡來處理,一方面比傳統的管理模式更加智能,另一方面也能真正便利廣大讀者。
傳統的公共圖書管理模式中其實沒有明確的圖書管理制度和管理規章,但是在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公共圖書館開始加大對硬件設施的投入,如為了保存珍貴資料,引入多元載體等。為了保護這些硬件設備,圖書館相應建立健全了一部分規則制度,便于對圖書進行細化管理。
在傳統的圖書管理模式下,圖書管理工作其實不需要多么有技術含量的人才,但是圖書管理工作與信息化發展相結合以后,圖書管理工作就需要更多具備專業信息化知識的人才了。基于這一基本情況,公共圖書館不得不改變原有的人員架構,招聘一部分具有專業能力的圖書管理人員。
要實現信息化時代圖書館管理的創新發展,最基礎的就是要建立一套與信息化管理相匹配的管理制度與體制。為了打造相關的制度,圖書管理者必須對傳統模式和現代信息化管理模式進行對比和分析,建立并優化圖書館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確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此外,應該制定明確有效的崗位管理說明書,在內部設置有效的崗位,如掃描崗等新設崗位,明確崗位職責、目標與工作任務,讓所有人員都能夠依照一定的規范開展工作。與此同時,所有制度管理都離不開考核評定工作,為此要搭建一整套完整的考核管理制度,對表現良好者進行獎勵,對工作怠慢和出錯者進行懲罰,在堅持以發展促養成理念的基礎上,做到競爭與人文關懷相配比。總之,要在為有關員打造一個良好環境的基礎上,從內部與外部兩方面著手,實現根本上的制度與體制創新。
發展現代化信息技術管理模式,自然要改變過去的傳統管理模式,真正發展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和技術,將計算機技術運用起來,通過計算機技術完成文獻搜集、整理和信息資源運用等工作。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廣大讀者在獲取現有的靜態信息的同時,也能夠通過數據化管理平臺了解圖書館的動態信息,真正滿足找到自己想要的圖書的需求。因此,對信息化時代的圖書管理工作進行創新,最基本的好處就是,在技術層面的創新下,讀者可以真正找到自己需要的內容,圖書館可以更好地服務大眾。
公共圖書館的書庫可以說是資源匯集的核心,因此書庫的高質量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水平。那么在信息化模式下,書庫管理工作該如何高質量發展?這就需要圖書管理人員和讀者的雙重努力。圖書管理人員應該向讀者介紹圖書管理的規則制度,從而使其避免常識性錯誤,合理保護公共資源。
由于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現代化的圖書管理有許多區別于傳統圖書管理之處。在傳統圖書管理模式下,圖書管理工作主要追求工作內容本身的準確性,也就是說更在意圖書分類是否準確、圖書借閱情況是否被妥善記錄等;但是現代化的圖書管理工作更關注工作效率,更考慮人文情懷,更關注讀者的閱讀感受,換言之,現代信息化的圖書管理更有效地履行了圖書管理的職能。
舉例而言,現代化的圖書管理更偏重于信息感。很多公共圖書館會引入一些高科技設備,讓廣大圖書讀者有一種非常好的閱讀感;部分圖書館以“綠色、生態”為核心理念,引入智能化的綠色生物設備,如利用廣播播放輕柔的音樂和本館的圖書資源信息,利用綠植技術營造更好的閱讀氛圍;部分圖書館以“科技領先”為核心理念,引入很多信息技術設備,營造科技氛圍,以增強讀者的認同感。
在新形勢下,隨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公共圖書館在發布信息時也越來越依賴于信息系統,而信息系統的主要特點是支持在各種軟件平臺上發布多媒體信息,并支持讀者的互動查詢,涉及計算機、復印打印機和掃描儀等設備,以構建讀者需求的信息共享空間,向讀者提供信息共享服務。
人員管理是信息化技術革新不可分離的一部分,在新型的技術管理模式下,公共圖書館必須打破原有的人員結構,選擇更符合時代要求、順應信息化發展的技術人才。比如基于傳統的管理模式,公共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以女性為主,且學歷層次不高,一般不具備專業的技能;但是隨著信息化水平的發展,公共圖書館管理必須注重科技前沿,依賴計算機技術,那么相應地就應該吸收更年輕的計算機技術人才,他們能夠輕松掌握基本的計算機運維能力,并能及時應對信息化管理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公共圖書館是圖書閱讀的文化中心,是廣大讀者獲取課堂外知識的重要場所。在教育水平不斷提高、公共圖書館的設施逐步完善的形勢下,探索公共圖書館書庫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方法,對于提高借閱服務水平至關重要。圖書館必須與時俱進,從加強對圖書館人員的培訓強度、優化圖書館的硬件設施、規范讀者的借閱行為、營造良好的圖書館書庫及閱讀環境等方面入手,進一步提升高校圖書館書庫管理的效率,優化圖書館的讀者借閱服務模式,從而發揮圖書館海量資源的價值,進而實現公共圖書館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