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大學 (410128) 任嘉
溆浦柑橘產業發展有基礎、產品質量有口碑、品牌塑造有影響、產業鏈條有保障、政策支撐有力度,但也存在一些問題,筆者通過分析溆浦柑橘產業發展的優劣勢,探討發展方向并提出建議,以期對溆浦柑橘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1.產業發展有基礎溆浦是柑橘傳統生產區,當地地理優勢利于柑橘產業發展,橘農生產栽培技術和經營銷售策略有基礎。當前,全縣柑橘種植面積達1.33萬公頃,年產量18萬噸,產值超10億元。全縣基本形成以優質紐荷爾臍橙為重點、其他品種輔助的格局。柑橘生產也已開始由小戶生產經營逐步向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發展。
2.產品質量有口碑溆浦朱紅橘,外形美觀,汁液甜酸適度,風味可口,溆浦朱紅橘先后榮獲“全國橘類第一名”“廣州南方名特優農產品博覽會金獎”。溆浦臍橙肉質脆嫩、化渣,品質優良,風味濃郁。“溆浦臍橙”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被評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湖南省十大果品區域公共品牌。
3.品牌塑造有影響溆浦物產豐富,已獲得柑橘綠色產品認證12個,“溆浦臍橙”“溆浦蜜橘”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證明商標,“雪峰牌”片片橘獲中國馳名商標。溆浦是全省優質農產品(柑橘)供應基地縣、粵港澳大灣區優質農產品(柑橘)供應基地。全縣正以溆浦臍橙為主打產品,以國家冷鏈物流產業合作試點為契機,主動對接、積極融入懷化“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門戶城市”“國際陸港”和東盟物流產業園建設,推動溆浦臍橙走出國門。
4.產業鏈條有保障2021年底,溆浦注冊登記柑橘專業合作組織85家、家庭農場25家;建成國家級柑橘標準園1個、優質柑橘特色產業園5個;從事柑橘產業的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省級龍頭企業3家。全縣現有柑橘銷售大戶213戶,建設通風庫40萬立方米、低溫冷藏庫5萬立方米,有柑橘商品化處理線32條,銷售網絡較健全;從事柑橘銷售的電商企業42家,2021年完成線上銷售3.5萬噸。
5.政策支撐有力度溆浦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柑橘產業發展,成立了臍橙產業發展辦公室,組建工作專班,統籌協調專抓落實。溆浦縣人民政府與湖南農業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該縣臍橙產業發展和品牌創建進行規劃、指導,并提供全方位科技服務。先后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每年拿出專項資金,對柑橘基地建設、加工龍頭企業、品牌創建、技術推廣等方面實施獎補。
1.品種改良滯后與前些年相比,經過不斷努力,雖然溆浦柑橘品種經過改良形成了以紐荷爾臍橙為主、溫州蜜柑為輔,以春見、沃柑等優良雜柑品種作為補充的發展格局,但也存在柑橘苗木繁育場設施設備嚴重老化、不能進行無病毒苗木繁育等問題,嚴重影響柑橘的品種改良和品質。
2.品牌影響不強溆浦臍橙品牌基礎不牢固,標準體系不健全,推廣力度不夠,品牌知名度有限;品牌保護意識比較薄弱,溆浦臍橙雖然認證了地理標志產品,但縣內大量柑橘被經銷商低價收購后“貼牌”銷售的情況時有出現。
3.生產管理不細大部分果園仍采用傳統粗放的生產經營管理,存在基礎設施配套仍不夠完善,病蟲害防治難度大,抵御突發性自然災害能力不夠等問題。部分農戶、經營主體質量意識不強,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應用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產品質量。
4.龍頭帶動不足溆浦縣柑橘龍頭企業還處在培育階段,總體規模偏小,產品質量檔次不高,吸收配套能力不強,缺乏帶動能力,產品加工特別是精深加工還相對滯后,組織帶動能力不強、服務領域不廣、科技創新能力較弱,未形成全產業鏈整體優勢。
5.加工倉儲能力較弱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仍停留在粗加工階段,精深加工能力不強,橘農普遍不愿分級選果,使產品綜合競爭力受到影響。農產品倉儲冷鏈設施嚴重不足,影響橘農收益。
6.人才儲備不夠專業人才的缺乏使得新品種、新技術、新概念不能及時被橘農吸收運用,創新驅動無法落地,生產效益難以提高。
1.優化良種繁育,加快品種改良堅持以培育本地良種為主,建立技術先進、功能齊全、布局合理的專業化良種繁育基地,完善育苗體系;加大新建育苗基地支持力度,以新建柑橘無病毒苗木繁育體系為契機,建立長期育種計劃和穩定的扶持機制,早日實現標準化種苗繁育;加大力度推動低產園品種改造,出臺鼓勵措施,推動品種種植。
2.細化宣傳舉措,提升品牌形象一是加大品牌運營力度。借助各級各類媒體平臺,講好柑橘故事。二是聘請專業團隊負責溆浦柑橘品牌建設推廣。優化包裝設計,建立品牌視覺識別系統,打造溆浦柑橘區域公用品牌應用系統,加強品牌塑造。三是與景區進行深度合作,形成品牌合力。圍繞溆浦縣自然風景優勢區域,建設一批設施完備、功能多樣的鄉村民宿、休閑園區,打造主題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3.深化產業標準,推動規范管理著手打造一批高標準產業園,大力支持集中連片柑橘示范基地建設,推廣水肥一體化、綠色防控、機械化耕作、智能化管理等新模式,形成示范樣板;以低質園改造為契機,加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扶持力度,在生產過程中引導橘農提升機械化水平;加強生產過程監管,積極推廣有機肥代替化肥、測土配方施肥和物理、生物防治技術,加強農藥化肥使用監管,積極倡導生產綠色有機產品。
4.強化龍頭引領,壯大發展實力將現有的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支持現有的規模大、起點高、帶動力強的企業普及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動生產設備更新換代等,提升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對有意愿進行增鏈補鏈的企業,予以政策上的支持;鼓勵支持大中小型企業推行產業化經營利益聯結形式,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新機制。
5.落實營銷策略,開拓銷售渠道一是線上線下結合營銷,爭取實現溆浦柑橘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規格,提高柑橘產業競爭力和提升柑橘產業整體經濟效益。二是大力發展倉儲、物流產業,加大柑橘通風庫和冷藏庫建設,進一步延長柑橘銷售周期,暢通柑橘外運銷售渠道。三是在柑橘優勢區域、重點鎮區改(擴)建現有區域性交易市場,在柑橘重點鎮區分區域布局加工物流集散中心。
6.加強人才培養,提升業務能力建設柑橘生產技術培訓中心,加強專業人才培養,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基層,廣泛開展對農技推廣人員、龍頭企業技術骨干、柑橘生產大戶和柑橘種植農戶的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的綜合技能;結合農民素質教育工作,推動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深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支持政策體系,持續壯大新型職業農民隊伍;與科研院所及農業高校合作,建立柑橘科研基地和高校實習基地,建立長期交流互動機制,合作共贏,努力提高柑橘產業的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
7.嚴把質量關口,建立保障體系一是強化品牌意識。加大“溆浦柑橘”區域性公用品牌營銷力度,圍繞品牌建設,加快健全適應產業綠色發展、覆蓋產業全鏈條的標準體系,鼓勵制定區域公用品牌生產標準。二是建立資源保護數據庫。開展全縣重要柑橘資源與種植基礎數據的系統性收集、整理及集成,全面系統動態掌握溆浦縣各鎮柑橘分布、資源變化趨勢等,完善縣、鎮兩級柑橘資源信息數據采集。三是完善質量溯源體系。將省、市級柑橘龍頭企業全部納入湖南省農產品“身份證”管理平臺,引導省、市級龍頭企業逐步納入“身份證”管理平臺,實行“一品一碼”賦碼標識、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