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玲 朱 栩
(1.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海南 海口 571127;2.江泰保險經紀海南分公司,海南 海口 571100)
經濟學界對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著重于對外貿易能否促進經濟增長,以及如何促進經濟增長的問題上。
最早涉及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相互關系問題的Adam Smith在《國富論》(1776)中認為國際分工應按地域、自然條件及絕對成本差異進行,各國應參與國際分工并生產和輸出具有絕對成本優勢的產品。
David Ricardo在《政治經濟學及稅賦原理》(1817)中提出了“比較成本學說”,他認為即使一國各個行業的生產都缺乏效率,成本沒有絕對低于他國的產品,但通過國際貿易仍能得到經濟利益。Eli F Heckscher(1919)和Bertil Ohlin(1933,《區際貿易和國際貿易》)的要素稟賦說表明,通過國際貿易可以彌補國際間生產要素分布不均衡的缺陷,使各國都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種生產要素,實現合理的國際分工,提高生產率。Max Corden將對外貿易與宏觀經濟變量聯系起來,從供給的角度剖析對外貿易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他的“供給啟動”論,特別強調對外貿易對生產要素供給量的影響和對勞動生產率的作用。
D.H.Robertson(1937)提出“對外貿易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闡述后進國家可以通過對外貿易尤其是出口增長來帶動本國經濟增長。20世紀60年代開始,日本、新加坡、韓國,以及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等通過實行出口導向型戰略,實現了本地區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且先后步入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行列,發動機學說再度流行,Mayer在其《經濟發展中的主要問題》中指出對外貿易尤其是出口的高速增長可以給發展中國家帶來諸多利益,他的論述相比傳統的貿易發動機理論更為完善;20世紀 80年代以后,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相繼效仿日、韓等國,大力發展出口產業,成為東南亞經濟圈“四小虎”。
李明武(2004)、唐志和沈利生(2006)、劉毅(2010,等綜述了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文獻或理論;李計廣等(2018)分析了改革開放40年對外貿易在我國經濟中的角色變遷。吳振宇和沈利生(2004)利用投入產出模型研究結果發現出口對GDP 的增長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王坤和張書云指出不論是長期還是短期,中國出口增長都是 GDP增長的 Granger原因。董秘剛(2000)的實證分析表明,我國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相關系數平均達到94 %以上。
汪浩和萬水(2008)對海南省進出口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劉曉笑(2014)分析了海南外貿的特點、結構及影響因素;顧召云等(2017)基于空間杜賓模型分析了對外貿易對我國省級經濟增長的影響;邢國繁等(2017)運用協整理論與誤差修正模型,對海南省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
2018 年4月,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出:海南要“集聚全球創新要素,深化對內對外開放,推動轉口貿易、大宗商品貿易、進口商品展銷等業務發展”,因此,研究海南自由貿易港對外貿易的進出口現狀,對促進海南的自由貿易港以及未來經濟的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但是少有學者基于自由貿易港建設背景,從進出口總值、進出口主要商品、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貿易方式、外貿企業進出口企業性質、外貿運輸方式等方面分析海南外貿進出口現狀,相關研究文獻也罕見。而建設自由貿易港,離不開外貿行業的支持;鑒于此,根據海口海關的相關統計數據分析海南外貿進出口現狀,對于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有著重要的作用。
2020年海南的外貿進口6566042.70萬元,出口2763951.60萬元,進出口合計9329994.30萬元(如表1所示)。

表1 2020年海南外貿進出口總值統計表(單位:人民幣/萬元)
2020年,海南的外貿進口商品,主要有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美容化妝品及護膚品、飛機及其他航空器、二甲苯和乙二醇等基本有機化學品、成品油、天然氣、紙漿、皮革與毛皮及其制品、文化產品等。
外貿出口商品,主要有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成品油、農產品、紙漿與紙及其制品、醫藥材及藥品、家具及其零件、二甲苯和乙二醇等基本有機化學品、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肥料、鞋靴、陶瓷產品、玻璃及其制品、鋼材、文化產品等。
2020年海南外貿的主要貿易伙伴,主要包括APEC(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東盟、歐盟等(如表2所示)。

表2 海南省對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統計表(單位:人民幣/萬元)
2020年,海南的民營企業進出口合計3149726.8萬元,位列第一(如表3所示)。

表3 2019年海南外貿企業進出口企業性質統計表(單位:人民幣/萬元)
2020年海南外貿企業進出口貿易方式主要有一般貿易,國家間、國際組織無償援助和贈送的物資,加工貿易,邊境小額貿易,租賃貿易,保稅物流,海關保稅監管場所進出境貨物,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口設備,其他貿易,免稅品等(如表4所示)。

表4 2020年海南外貿企業進出口貿易方式統計表(單位:人民幣/萬元)
海南外貿企業進出口貿易方式,有水路運輸、鐵路運輸、公路運輸、航空運輸、郵件運輸和其它運輸方式。
其中,海南外貿企業的進出口貿易方式以水路運輸為主,其次是航空運輸;2020年水路運輸進出口合計6050975.0萬元;航空運輸進出口合計2874159.1萬元(如表5所示)。

表5 2020年海南外貿運輸方式統計表(單位:人民幣/萬元)
海南外貿企業的進出口貿易方式以水路運輸為主,建議利用水路運輸成本低和毗鄰東盟地緣等優勢,以海南的港口及臨近區域為中心,海口、三亞等港口城市為載體,重點展開生產力布局,發展與港口密切相關的特色經濟,充分利用洋浦保稅港區、海口綜合保稅區等海關特殊監管區的優惠政策,大力發展外向型現代物流和出口加工等臨港經濟,以及繼續發展與東盟的雙邊貿易等。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中提出“全島封關運作前,對部分進口商品,免征進口關稅、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全島封關運作、簡并稅制后,對進口征稅商品目錄以外、允許海南自由貿易港進口的商品,免征進口關稅”。2020年海南離島免稅銷售2747923萬元,與2019年同比增長了103.7%;建議加強稅務領域信用分類服務和管理,識別偷稅漏稅風險,與國際稅收征管合作,加強涉稅情報信息共享,建立海南與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等地的反走私聯防聯控機制,防范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
2020年海南的民營企業進出口合計3149726.8萬元,超過了國有等其他企業,建議給予重點關注。同時,建議引導金融機構信貸投向適度向外貿企業傾斜,組建擔保公司支持外貿企業融資,推動海南出口企業積極運用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防范收匯風險或憑保單向商業銀行融資;并對非小微外貿企業投保短期出口信用險產生的保費支出給予扶持。
加強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建設,防控貿易風險;政府各職能部門、金融機構、海關、稅務等通力協作,積極應對國際貿易摩擦,保障貿易與產業安全;提供統計分析服務,發揮“數據+研究”輔助決策作用,及時監測一些突發事件對進出口貿易帶來的影響和沖擊,密切關注、收集其他國家(地區)因新冠疫情對我國出口食品、動植物產品及航線、人員等采取的臨時限制措施,開展預警分析,提請外貿企業關注,避免出口貿易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