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麗
(武漢商學院經濟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6)
配第-克拉克定理指出,一個國家內從事三個產業的勞動力比重會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均國民收入的提高而發生變化。隨著經濟增長,從事農業的勞動力比例急劇下降;從事制造業的勞動力比例與經濟增長同步,但通常在接近40%時便穩定下來,而服務業的勞動力比例則不斷增長。因此,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服務業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也隨之上升。旅游服務貿易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逆差項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關注。
隨著新冠疫情的管控和經濟的復蘇,旅游服務貿易的重要性也突顯出來。廣義的旅游服務是指為了實現一次旅游活動所需要的各種產品與服務的組合。這些服務包括咨詢服務、交通服務、住宿服務、餐飲服務、導游服務、購物服務、文體娛樂服務、手續服務、專項服務,以及零星委托服務等。劉德謙(2017)認為旅游產業具有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大方面的功能。旅游產業不僅能改善國民經濟、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的同時,旅游業作為一種環境友好型行業不會給環境帶來污染。徐紫嫣(2021)提出旅游業不僅是保持經濟增長的重點產業,更是滿足大人民需求的服務業。發展旅游業還能夠通過本地相關企業和個人向游客提供服務,增加本地旅游相關企業和個人的外匯收入,進而帶動本地其他產業經濟的發展。因此,本文從旅游服務貿易總體分析入手,通過分析旅游服務貿易出口的構成,與世界旅游服務貿易出口額較高的國家的差距分析中國旅游服務業的發現現狀,進而給出中國旅游服務業發展的建議。
根據UN Comtrade數據庫中2001年~2018年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的進出口數據繪制了圖1。
從圖1可以看出,2001年~2018年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的出口額比較平穩,一直處于400多億美元的低位,但是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的進口卻在2009年后開始迅速增長,尤其是在2009年~2014年間增長特別快,但2014年后就開始進入平穩緩慢增長。2014年~2018年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的進口數據平穩地停留在2500億美元的高位,和出口形成鮮明的對比。

圖1 中國旅游服務貿易進出口
本文從分析旅游服務貿易收入的結構入手,研究中國旅游服務出口的客戶組成。根據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入境旅游人數及其組成數據繪制了圖2。從圖2可以看出,2001年~2019年,中國入境旅游人數整體上是增長的,局部隨著經濟增長有較小的波動。中國2001年~2019年入境旅游的人數在2003年、2009年、2012年這三年有比較明顯的下降,與經濟周期同步,但經濟一旦回暖,入境旅游人數就會回升。這說明旅游服務行業對經濟蕭條比較敏感,當經濟增長較快時,人們有了更多的收入很可能會選擇旅游作為休閑娛樂的生活方式;但當經濟出現衰退時,旅游等服務是最先被人們舍棄掉的消費。港澳臺同胞是入境旅游的主力。港澳臺同胞來中國內地旅游占中國入境旅游人數的80%左右。但入境的外國人旅游人數較少,僅占中國入境旅游人數的兩成左右,這說明中國的旅游服務貿易出口較多依賴港澳臺同胞的消費,對于國外游客的吸引力不夠。

圖2 入境旅游人數及其構成
本文首先根據借助貿易競爭優勢指數和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這兩個指標,對中國近二十年旅游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進行測評,根據測評結果深入分析,從而為政府相關部門、旅游服務貿易企業提供參考。
貿易競爭優勢指數(TC,又稱貿易專業化系數TSC)是指某國某行業的出口額和進口額之間的差額與其進出口總額之間的比率,TC指數取值范圍為[-1,1]。TC指數越大,說明競爭優勢越強。本文計算中國旅游行業的競爭優勢,公式如下:

本文根據UN Comtrade數據庫服務貿易下2001年~2018年的旅游服務進口和出口數據計算中國旅游行業的競爭優勢,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中國2001年~2018年TC指數
從表1可以看出,中國2001年~2008年,TC指數處于(0,0.3),中國旅游服務貿易此時具有微弱競爭優勢;從2009年~2018年,中國旅游服務的TC指數一直小于零,其中2009年~2011年,TC指數處于(-0.3,0),中國旅游服務貿易此時具時有微弱的競爭劣勢,但自2012年開始,這種競爭劣勢不斷強化,從2014年開始已經進入了極大競爭劣勢的階段。
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RCA,又稱相對出口績效指數REP)是衡量某個國家或者地區在特定行業出口的相對優勢的指標,是一經濟體某種商品或服務的出口占世界該種商品或服務出口的比率對于該經濟體總出口占世界總出口的比率之比。這個指標能夠在剔除國家總量波動和世界總量波動的影響下,有效地計算了某個國家或者地區特定行業的相對優勢。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i是指國家或者地區,m指的是國家和地區的數量;k是指服務,n是指服務的種類。
本文選擇了七個旅游服務出口額排名最高的國家(美國、西班牙、意大利、法國、泰國、英國、澳大利亞)和中國進行比較。這七個國家旅游服務出口在絕對量上都高于中國。
從表2可以看出,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處于[0.77-1.88]之間,2000年~2012年RCA值較高,說明中國擁有甚至大部分年份是較強的顯示性比較優勢。但2012年之后RCA值開始下降,到2018年時,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的顯示性比較優勢已經較弱。和美國比較,雖然2018年美國旅游服務出口額是世界第一,但中國2001年~2013年旅游服務貿易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一直大于美國,從RCA的值看確實是中國2001年~2013年旅游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大于美國,2014年后美國旅游服務貿易的比較優勢大于中國但差距不大。這說明對美國而言,旅游服務貿易不是它的優勢產業。同樣的,法國和英國的旅游服務貿易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也在大部分年份小于中國,盡管它們在旅游服務貿易出口額上是大于中國的。雖然不能說明美國、法國、英國的旅游業發展不及中國,但可以說明在服務業的發展中,旅游行業不是這些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

表2 中國與七國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標對比
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旅游服務貿易發展都比較平穩,2001年~2018年,這兩個國家的RCA一直顯示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旅游服務貿易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泰國和澳大利亞旅游服務貿易的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是這八個國家中最高的,2010年以前泰國和澳大利亞旅游服務貿易至少達到了較強的比較優勢,2010年后泰國和澳大利亞旅游服務貿易甚至達到了極強的比較優勢。
新冠疫情使世界旅游事業受到極大的影響,世界各國人民都被迫減少出國旅游活動。疫情期間中國防疫的表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普遍認可,中國這個成功的社會主義國家以它令人矚目的發展速度激起了世界人民了解中國、學習中國的興趣。疫情終將結束,未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中國文化被世界人民的廣泛喜愛,中國將會吸引眾多的世界游客。中國旅游資源非常豐富,隨著東部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中西部旅游資源的相繼開發和旅游條件的改善,中國旅游服務貿易的出口潛力巨大。隨著世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改變,在疫情以后旅游需求將會不斷增加,甚至出現報復性消費,旅游行業發展前景可觀。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改善生活質量需求變大,旅游規模未來增長空間較大。但同時,中國旅游業存在以觀光游為主,旅游形式單一。因此,本文建議升級旅游市場結構,因地制宜的開發鄉村旅游,實現旅游方式多樣化,積極發展智慧旅游。
隨著經濟的發展,旅游產業也不斷升級。20世紀八九十年代,那時經濟落后,旅游主要以觀光游為主,行業的整體服務質量所得不到保證。進入21世紀后,旅游方式逐漸多樣化,出現了度假游、觀光游、文化休閑游,并且形成了以度假、觀光、文化休閑為一體的旅游形式。隨著世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未來的消費者將會選擇以放松身心、體驗生活的休閑度假類旅游產品。隨著先進技術用于旅游業,VR技術改變了旅游體驗,旅游市場結構將逐步升級。旅游業應當結合新興技術增加旅游區可觀性,實現“云旅游”“云觀展”。
鄉村旅游的核心競爭力是歷史文化遺跡。中國旅游資源豐富,已有50處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僅次于意大利。因此,鄉村旅游要因地制宜、合理開發,保持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另外,在打造產品和市場定位方面,需要向教育和旅游結合化轉移。游客的需求已經日漸復雜,正逐漸向著教育與娛樂的結合體轉化,如鄉村研學游,在游玩過程中了解農作物的生產過程,并親身體作播種與收獲等農業生產活動。以科普、農業、工業、海洋等專題旅游,不僅在旅游中放松了身心,而且也收獲了知識。
中國要布局大旅游與新型旅游項目,采取新的思維方式打造優秀旅游品牌,同時以智慧旅游為發展手段促進經濟的發展。智慧城市的發展催生了智慧旅游的誕生,將景區中旅游項目融入智慧元素,需要景區開發者將景區納入旅游信息平臺。政府要制定相應政策來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和體系完善。未來旅游業的發展應以多元化為主,積極開展智慧旅游產業。通過旅游景點的開發,深入發掘游客的需求,創造出更多的交通、住宿、餐飲、導游、購物、娛樂等崗位的就業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