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婕,鐘 誠2,王慧琳
(1.天津體育學院,天津 301617;2.山東體育學院 研究生教育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2)
奧運會是傳播國家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展現城市魅力的國際賽事,也是展現人才潛力、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的國際舞臺。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籌辦好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賦予了競技體育重大的歷史使命。隨著運動條件的改善和運動裝備的升級改造,科技助力運動員打破訓練瓶頸成為世界體育強國的重要備戰策略。因此,建立競爭情報團隊,清晰地掌握世界體育強國策略,針對性地建立備戰對策,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
2017年7 月,國家體育總局黨組召開了“科技助力體育”專場報告會,借助北京冬奧會與京津冀一體化發展的雙重利好政策和“智慧冬奧”的目標,使科技助力范圍從運動員選材、生理生化,延伸到信息情報、大數據分析,打造科技驅動的備戰保障團隊。奧運會競爭性較強,需要長期對訓練方法、競爭對手、競爭環境進行信息跟蹤、監控及挖掘,并據此制定戰略。本研究在業界常用的“情報流程”基礎上,以運動員需求和反饋為主線,構建全周期信息備戰體系。
美國的許多重點競技體育項目社會化程度較高,具有市場融資的有利條件。為提高競技體育成績,實行政府與體育社會組織的合作管理。朝著政府、市場、社會組織、高科技公司相結合的多元供給模式方向發展,引入市場、高校、俱樂部、協會、企業蘊含的豐富資源,發揮全社會力量開展奧運科技攻關,將研究成果融入訓練體系,打造“科訓一體化”團隊。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和政策保障優勢,調動社會體育組織力量,形成依靠政策形成制度保障、依托市場資源融資、借助科技驅動挖掘運動員潛力、利用科學化訓練提高比賽含金量的備戰體系。另一顯著特征是,實行高效的賽時應對機制,組織信息情報專家隨隊出行,綜合分析當天賽況,預測研判后續發展形勢。
日本采用“舉國體制”,實行國家主導頂層設計,政府提供經濟和科技的政策支持,加強后備人才培養計劃,協同全國體育相關部門力量,形成重點項目的多方保障備戰體系。日本文部省在2015 年制定了“加強國際信息戰略計劃”,2017年成立了體育情報中心,形成了全周期備戰信息服務:備戰期搜集國內外體育信息情報,研讀競賽項目規則,尋找適合本國運動員的訓練方式;比賽期間設置了“多途徑服務保障中心”,利用大數據全面分析主要競爭對手的科技訓練手段、體能和傷病恢復、技戰術特點,提升運動員大賽臨場發揮;賽后做好比賽結果的研究與分析,為下一階段的備戰提前做好計劃。
英國將獨立的奧林匹克協會和體育理事會整合,打破部門壁壘,優化組織結構,有效實現國際引智與科技助力相結合。引進中國跳水隊、德國賽艇隊、澳大利亞游泳隊的高水平教練員,注重發揮大學、科研機構等人員的力量,由英國體育研究所(EIS)制定了“高水平競技系統數據戰略”,根據動員需求,開發訓練軟件,引進與本國訓練相符的設備和技術,模擬比賽環境,解決重點項目訓練存在的心理、傷病和體能等核心問題,建立組織目標與測評指標之間的映射,使英國實現舉辦奧運會后獎牌數量上升,進入后東道主時代。
奧運備戰是一個系統工程,體育信息資源與復合高效的教練團隊無縫對接有助于提高服務效果。找準項目的優勢與劣勢,對比世界體育強國的訓練方式,取長補短,集中投入是提高訓練效果的重要手段。而這些需要備戰信息情報作為支撐,進行信息的搜集與匹配。
世界體育強國十分注重科技力量,主要體現在提供科研政策支持,大力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尤其在競技體育領域,組建科技保障團隊,重視運動訓練生理生化基礎和體能康復等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堅持科技驅動訓練,將成果用于實際訓練中,助力獎牌數量和分布項目的突破。
(1)項目競賽規則研判的精準度不夠
研判競賽規則是扭轉比賽不利局面的重要方式之一。2016里約奧運會體操項目,我國體操隊因對比賽規則研判存在偏差,造成比賽失利。而在女子4×100 m接力跑項目中,美國備戰團隊注重研判比賽規則,在預賽中申請重賽,最終奪取了一枚寶貴金牌。
(2)體育科技發展與運動員信息需求不對稱
備戰體系與參賽體系協同性不足,導致主教練與復合型參賽團隊之間缺少交流溝通,出現專項資源配置不均衡、專家輔導個性化不足、競技體育供給要素提供效率及滿意度低。
(3)體育科技與運動員需求的匹配度不足
全面掌握構成實質性威脅的競爭對手情報是制勝的關鍵因素。但目前,我國收集此類信息主要依靠教練員的經驗累積與主觀判斷,缺少專門采集與分析的備戰體系。
信息源的不斷豐富,社會信息環境朝著數據密集、信息密集、技術密集、知識密集、智力密集方向發展。一方面,不同項目、不同水平的運動員在不同的備戰時期訓練重點有所差異,因此需要從備戰信息全生命周期的角度考慮,利用競爭情報結合數據密集型科學范式的研究理念,提煉高價值和高時效性信息。借鑒商業企業領域創建的多方協作的競爭情報聯動供給模式,基于多源信息與多元方法的競爭情報分析范式,能夠有效整合多源信息。
科技助力競技體育發展包括科學技術和服務兩方面??茖W技術創新包括體育領域的新知識、新方法。服務創新則是把體育科技成果推廣至競技體育領域,促進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因此,需要借助備戰信息情報實現科學技術創新→教練員和運動員→服務創新的助推器。“師夷長技以制夷”促進競技體育高質量高效率發展,是重要的備戰策略。以乒乓球為例,世界頂級選手提高成績的有效途徑是效仿中國,通過錄像等資料詳盡分析對手的戰術技術,提高其競技能力(圖1)。

圖1 備戰信息情報驅動競技體育高質量發展的理論邏輯
備戰體系伴隨著運動員整個訓練周期。例如2021年,東京奧運會和北京冬奧會開賽在即,由訓練策略提升運動員競技表現的空間逐漸變小,借助科技手段助力奧運,提供體能、康復、心理等多維度的信息情報收集,針對性分析競爭對手情況,掌握項目制勝規律,有效突破運動員的訓練瓶頸期,從根本上帶動體育事業發展,提高成績含金量。
組建信息情報團隊,以信息搜集和交流為主要功能,融入“科研-訓練-保障”復合型訓練團隊,協調成員間的配合。根據項目特點和水平劃分群組,制定訓練戰略。精準定位各項目需求,尋找個性化解決方案。
了解他國和地區的科技備戰最新動態,圍繞競技體育領域中突出的問題,發揮科研機構在科學研究、數據監控和分析方面的優勢,優勢提升訓練和競賽的科技含量。
圍繞賽制、對手情況、環境、場地等方面搜集情報,重點開展技戰術分析、規則研判、心理疏導等方面的信息服務。
圍繞傷病恢復、人才選拔、經驗總結等方面搜集情報,完善數據平臺信息,為后期的備戰工作提供豐富元數據(圖2)。

圖2 基于競爭情報的備戰信息全生命周期
(1)以運動員需求為導向。以功能需求、技術需求、決策需求作為運動員的主要信息需求。深入一線運動隊查找存在的短板,匯總成問題清單并分類,按照“高點定位、惡補短板”的備戰思路,確定優勢項目和潛優勢項目,優化資源配置。
(2)多元協同實現創新備戰。聚焦全球備戰新趨勢,加大科技助力。
(3)形成備戰信息情報全周期服務,將科學化訓練體系貫穿備戰工作全過程。
4.2.1 信息科技團隊建設
備戰信息團隊作為復合型團隊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從信息整合的視角收集國內外競技體育訓練發展現狀,形成以體能儲備與身體素質提高為基礎,以訓練方式和戰術改革為抓手,以心理干預和傷病康復為提升,以競賽情報分析為關鍵的備戰體系,形成專項專家→情報分析人員→教練員組成的科技團隊。
(1)核心要素:以信息情報人員為核心,融入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創新力量,是整個團隊的信息搜集者和傳播者,也是實現團隊成員交流溝通的橋梁。
(2)主體要素:教練員和運動員作為服務主體,也是提供信息需求、進行信息評價的重要因素。將教練員與運動員融入科技團隊,有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個性化服務能力。
(3)支持要素:國家體育總局、各省市體育局、運動項目管理中心、體育科學學會等為主導,政府和行業支持有助于體系的構建與運行,系統調動為產學研融合帶來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體育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
(4)保障要素:做好頂層設計,加強政策支持,財政部門和科技部門提供資金、技術方面的優惠政策,促進產學研結合。
4.2.2 信息收集范式:多源數據信息融合
(1)行業型信息源:橫向對比不同國家的訓練策略差異,縱向分析各國競技體育科研發展沿革,探討助力競技體育成績提高的關鍵因素。主要來源包括國家及各地體育局的政務信息,其信息的權威性是研判競賽規則、掌握競賽環境的重要渠道。
(2)科研型信息源:主要包括大學和科研機構提供的科技文獻、專利、會議等方面信息。
(3)公開型信息源:包括社會化媒體類網絡、新聞平臺等公開發布的消息。
(4)市場型信息源:主要收集與體育產品相關的信息,提供先進訓練裝備信息。

圖3 備戰信息情報體系
4.2.3 復合型團隊服務
備戰競爭情報以運動員和教練員為服務主體,體育科研院所、體育院校、體育科研企業為核心因素。體育院校擁有豐富的體育科技人才、數據庫資源、體育智庫等優勢,鼓勵科研人員深入訓練一線,有機融入競技體育訓練及競賽的實踐當中,服務高水平運動隊的實際需求,強化優勢項目及重點運動員的保障工作??茖W整合科研人員、醫護人員、體能教練、助理教練及隊醫等科技保障相關人力資源,建立覆蓋機能監控、體能訓練、運動康復、心理輔導、技戰術分析等方面的復合型訓練團隊,負責訓練及科技保障中的各項具體工作。
(1)強化體能儲備
高強度訓練會引起飲食減少和激素變化,運動員的肌肉力量、耐力、甚至腸道菌群都與其體能息息相關,在備戰中后期需要保持并提高體能。需要根據運動員不同時期體能消耗,定制周期化膳食策略。將科技融入訓練過程,建立了相應的訓練過程效果分析和監控體系,以專項訓練、體能訓練、康復訓練為主體模塊,動態監控運動員訓練中的技術、力量、耐力指標,為訓練計劃提供數據支持。
(2)傷病恢復
運動員長年累月訓練,運動損傷情況較為嚴重,根據大數據分析顯示,運動員就醫的主要原因是傷病治療、恢復和預防,而賽前訓練中,通過短期物理恢復方法能夠達到統計學競技致勝最小改善值的恢復標準,但治療方式卻有很大差異。以平昌冬奧會期間最常用的電物理治療為例,主要提供該服務的兩家診所提供治療方式有所不同。又如目前常用的物理恢復方式有冷水浸泡、超低溫冷凍療法、加壓服、按摩和自我筋膜放松,這些方式在使用時需要結合運動員體能特征、生理特征,確定冷水浴浸泡的時間、方式、部位。因此,需要搜集傷病損傷趨勢與不同治療案例的數據和恢復結果,并由教練員和運動員根據實際需求運用到訓練中。
(3)心理干預
心理干預是備戰奧運的重要內容,也是實現出彩奧運的關鍵。心理干預方式因項目特點與運動員個體差異有很大不同,對動作穩定性要求高的項目,需要減少因發揮失常造成的失利。而對抗性性項目,需要克服及賽場環境、觀眾帶來的壓力,突破對手的心理防線。
(4)技戰術分析
改進運動員的技術動作是突破自身運動能力極限,提升專項成績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對于團隊項目而言,比賽時間較長,更需要視頻分析和數據分析技術來制定戰術。
競爭情報備戰強調信息的時效性,單一化向多元化發展的創新改革備戰,強調政府主導、社會多元力量承擔備戰任務、調動社會力量融資,以扁平化組織結構,提高信息傳遞效率。
以優勢項目為導向,在給予資金和訓練資源支持外,重點關注比賽場地、賽制體系、競爭對手資料分析,了解其他國家競爭對手的訓練方法和技戰術,打造融合心理、營養、體能、康復、信息等方面的復合型科訊輔助體系, 提升優勢項目的整體水平。
除了訓練因素外,心理、營養、運動生理生化 、康復治療等方面的支持能有效緩解運動員壓力,保證賽場上的超常水平發揮。美國、俄羅斯、英國、日本等競技體育強國的備戰舉措,掌握制勝規律、專項特點、優勢項目的成功經驗均是建立在競爭情報分析基礎之上。針對重大比賽的場地、規則、競爭對手,由信息情報專家、數據分析師組成的復合型團隊,在不同備戰周期階段,隨時調整競爭情報的收集重點。
以運動員和教練員為服務主體,以體育科研院所、體育院校、體育科研企業為核心因素建立信息科技團隊,將助力范圍延伸到信息情報。發揮體育科技人才、數據庫資源、體育智庫等優勢,鼓勵科研人員深入訓練一線,有機融入競技體育訓練及競賽的實踐當中,服務高水平運動隊的實際需求。強化優勢項目及重點運動員的保障工作。按照多源數據信息融合的信息收集范式,科學整合科研人員、醫護人員、體能教練、助理教練及隊醫等科技保障相關人力資源,建立覆蓋機能監控、體能訓練、運動康復、心理輔導、技戰術分析等方面的復合型訓練團隊,不斷提高競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