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志波
(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總醫院呼吸內科 仙游 351200)
咳嗽變異性哮喘(CVA)是一種臨床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慢性咳嗽,若不采取有效治療措施,可進展為典型哮喘,增加治療難度[1~2]。CVA的主要病理變化為氣道高反應性及炎癥反應,與支氣管哮喘較為相似,但CVA缺乏臨床特異性癥狀,導致誤診率較高[2]。CVA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臨床治療多以糖皮質激素、β-受體激動劑及支氣管舒張劑等藥物為主[3]。布地奈德是治療CVA常用藥物,具有抑制氣道炎癥等作用,可一定程度減輕咳嗽癥狀,但停藥后咳嗽易復發,整體療效仍有很大提升空間[4~5]。丙酸氟替卡松是一種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具有較強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被廣泛應用于支氣管哮喘、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治療中,備受廣大患者及臨床醫師好評[6~7]。本研究探討丙酸氟替卡松聯合布地奈德治療CVA的臨床療效、安全性及對患者肺功能、氣道炎癥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仙游縣總醫院呼吸內科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CVA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38例,男24例,女14例;年齡49~79歲,平均(56.39±6.21)歲;平均病程(6.11±2.16)個月。研究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齡48~77歲,平均(56.11±5.77)歲;平均病程(6.43±2.24)個月。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仙游縣總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批準文號:倫理字201900153號)。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1)納入標準:符合CVA診斷標準[8],且經肺功能、胸部X線等檢查確診;年齡40~80歲;臨床資料完整。(2)排除標準: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癥肺炎等其他呼吸系統疾??;合并惡性腫瘤;對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等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合并嚴重心、肝、腎功能異常,先天性心臟疾病、免疫系統疾病;入組前1個月內使用過支氣管舒張劑、免疫抑制劑及激素類藥物治療;因扁桃體炎、慢性咽炎等導致的咳嗽。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布地奈德氣霧劑(國藥準字H20010552)治療,200 μg/次,1次/d。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丙酸氟替卡松(國藥準字H20103808)治療,250 μg/次,2次/d。兩組均連續治療8周。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于治療8周后進行療效評估。顯效:治療后咳嗽消失,肺功能各項指標恢復正常,且治療8周內無復發;有效:治療后咳嗽顯著緩解,偶有發作但可自行緩解,肺功能各項指標有所恢復,且治療8周內無復發;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傆行蕿橛行逝c顯效率之和。(2)臨床癥狀消失時間:統計兩組肺啰音、氣喘消失及止咳時間。(3)肺功能相關指標:采用肺功能檢測儀對兩組治療前、治療8周后第1秒用力呼出氣體容量(FEV1)、最大呼氣峰流速值(PEF)、用力肺活量(FVC)進行檢測。(4)氣道炎癥相關指標:分別采集兩組治療前、治療8周后空腹靜脈血4 ml,離心處理(3 500 r/min,10 min)后收集血清,采用ELISA法檢測白介素(IL-4、IL-10)水平,采用血液分析儀檢測全血嗜酸性粒細胞計數(EOS)。(5)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記錄兩組皮疹、頭痛、聲音嘶啞等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4.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相關臨床指標、FEV1、FVC、PEF及血清E OS、IL-4、IL-10水平)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研究組總有效率為95.24%,高于對照組的76.3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研究組肺啰音、氣喘消失及止咳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表2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d,±s)
組別 n 肺啰音消失 氣喘消失 止咳對照組研究組38 42 t P 6.65±1.69 4.62±1.26 6.128 0.000 5.82±1.54 4.31±1.06 5.149 0.000 8.24±2.03 6.55±1.67 4.081 0.000
2.3 兩組肺功能比較 治療前兩組肺功能各項指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8周后兩組FEV1、FVC、PEF水平較治療前顯著升高,且研究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肺功能比較(±s)

表3 兩組肺功能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PEF(L/s)治療前 治療8周后對照組研究組組別 n FEV1(L)治療前 治療8周后FVC(L)治療前 治療8周后38 42 3.14±0.56*3.87±0.67*5.257 0.000 t P 1.46±0.36 1.52±0.38 0.723 0.472 1.92±0.41*2.45±0.43*5.628 0.000 1.78±0.32 1.82±0.30 0.577 0.566 2.24±0.34*2.75±0.38*6.300 0.000 2.25±0.42 2.21±0.45 0.410 0.683
2.4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炎癥各項指標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治療8周后兩組血清EOS、IL-4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血清IL-10水平較治療前顯著升高,且研究組治療后血清EOS、IL-4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IL-10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s)

表4 兩組炎癥指標比較(±s)
注:與治療前相比較,*P<0.05。
IL-10(ng/ml)治療前 治療8周后對照組研究組組別 n EOS(%)治療前 治療8周后IL-4(ng/ml)治療前 治療8周后38 42 t P 11.36±1.25 11.55±1.37 0.646 0.520 6.26±1.15*3.02±1.04*13.234 0.000 228.69±20.25 226.15±21.48 0.543 0.589 165.21±15.34*124.69±13.05*12.761 0.000 10.19±1.59 10.67±1.67 1.313 0.193 14.35±1.96*18.67±2.11*9.458 0.000
2.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52%,與對照組的7.89%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例(%)]
近年來,隨著生活環境的改變,我國CVA患病人數不斷增多。CVA的癥狀以刺激性、持續性咳嗽為主,給患者日常生活造成諸多不便[9~11]。CVA的發病原因比較復雜,主要與過敏、環境、遺傳及感染等因素有關[12]?,F階段,臨床尚無治療CVA特效藥物,主要治療原則為緩解咳嗽、控制病情發展、減輕氣道炎癥損傷、緩解支氣管痙攣[13~15]。
本研究探討在布地奈德的基礎上增加丙酸氟替卡松治療CVA的療效,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95.24%)高于對照組(76.32%),肺啰音、氣喘消失及止咳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治療8周后FEV1、FVC、PEF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聯合用藥方案治療CVA的效果較好,可有效減輕癥狀,改善肺功能。分析原因在于:作為一種糖皮質激素,布地奈德可通過減少花生四烯酸代謝、抑制白三烯等炎癥介質的合成與釋放等途徑,使血管通透性降低,減輕E OS等炎癥介質引發的氣道炎癥,減輕氣道高反應性。同時,布地奈德還可增加內皮細胞膜、平滑肌細胞膜等的穩定性,抑制過敏介質釋放,抑制免疫應答,進而緩解支氣管收縮。但單用布地奈德治療CVA效果一般,且部分患者肺功能恢復效果不佳,需要聯合其他藥物治療。丙酸氟替卡松吸入劑分子結構小,可更高效進入氣道內細胞作用點,中斷中性粒細胞活動進程,阻止EOS脫顆?;种蒲装Y性介質的合成和釋放,阻止支氣管上皮細胞結構重塑,發揮強效抗炎作用。同時,丙酸氟替卡松還可降低血管通透性,減輕氣道腫脹程度,抑制氣道高反應性,進而減輕咳嗽,改善患者呼吸功能。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聯合用藥具有協同作用,可以從不同途徑、不同機制發揮抗炎作用,增強抑制氣道炎癥效果,進而提升臨床療效,恢復患者肺功能。
臨床發現,CVA的發病機制與典型哮喘較為相似,均與EOS浸潤誘發氣道炎癥及氣道高反應性有關[16~17]。趙娟麗等[18]學者研究發現,CVA患者血清白介素-6、EOS、腫瘤壞死因子-α等炎癥介質水平顯著高于健康人群,提示CVA患者存在氣道炎癥。IL-4由活化T細胞產生,可通過激活肥大細胞、B細胞等途徑,導致大量炎癥介質被釋放,進而加重氣道炎癥。IL-10作為一種典型的抑炎因子,對多種炎癥性介質均具有拮抗作用,其水平上升,可有效減輕機體炎癥反應。EOS是白細胞的一種,其水平上升可顯著加重氣道上皮損傷,使黏膜通透性進一步上升,進而加重氣道炎癥。當氣道高反應性發生時,導致氣道黏膜上皮細胞受損,大量炎癥細胞因子浸潤,使纖毛異常脫落,呼吸道平滑肌發生異常收縮,進而引發咳嗽。由此可見,減輕CVA患者氣道炎癥及氣道高反應性,可有效抑制病情,減輕咳嗽。本研究結果顯示,和治療前相比較,治療8周后兩組血清EOS、IL-4水平均顯著降低,血清IL-10水平顯著升高,且研究組血清EOS、IL-4水平低于對照組,血清IL-10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聯合用藥方案治療CVA的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氣道炎癥反應有關,通過減輕氣道炎癥,進而減輕咳嗽,促進肺功能恢復,提升療效。另外,本研究發現,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9.52%)與對照組(7.89%)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聯合用藥方案并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CVA患者通常需要長期用藥治療,而該治療方案并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有利于患者治療依從性的保持,也有助于進一步推廣。但本研究局限于小樣本量、單中心的回顧性研究,結果可能存在偏倚,且未對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聯合用藥方案治療CVA的遠期療效、復發及預后情況進行研究,這也是今后研究的方向。綜上所述,采用丙酸氟替卡松聯合布地奈德治療CVA患者,可有效減輕咳嗽癥狀,顯著提升療效,改善肺功能,安全性良好,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抑制氣道炎癥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