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浚飏
(蘭州理工大學計算機與通信學院 甘肅蘭州 730050)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逐漸加快的前提下,全球的產業分工逐漸擴大,貿易價值鏈也加快流動,貿易保護逐漸變得更加常態化和擴大化。由于不同國家對利益的訴求有所不同,所以貿易保護是必然措施。要想促進經濟發展,加大對外開放力度,首先要對貿易保護的發展趨勢進行分析。
貿易保護在全球范圍內主要體現著國家與國家之間利益的沖突,并且反映各國國內的重要利益訴求,而這種性質本身就具有較強的歷史成效性,其存在具有極強的合理性。因此,全球國際貿易保護由于其基本特征,是在每個國家都普遍存在的,并且是持續性存在的。
全球貿易自由和貿易保護之所以是暫時的,主要是國家在追求對外貿易的利益時,勢必會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目標和自身條件開展貿易保護工作。在進行貿易保護時,一國會以自身利益作為核心,使用最為符合國情、最穩妥的貿易保護政策。馬克思曾經提出,貿易保護和貿易自由的實質在于資本對價值的獲取,是重要的利益性服務,因此貿易自由和貿易保護都是站在國家利益角度的,都具有階段性和暫時性,并沒有真正的標準。
在全球經濟發展趨勢逐漸變化的情況下,貿易沖突不斷升級,去全球化在國際貿易組織上越來越被推崇。一些北歐國家和美國逐漸突破了多邊貿易體系,并且其貿易保護具有較強的基礎,要深入了解、滿足民意。在這一趨勢下,貿易政策的實施領域逐漸擴大,貿易實施的手段也逐漸擴大并越來越隱蔽,使整個貿易保護逐漸擴散化。
在貿易保護與自由貿易之間重疊交叉的部分體現出較強的形式隱蔽性,使貿易保護擁有自由貿易的性質,但卻不容易被看見。并且貿易保護的過程會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國際貿易體系的原則,使其具有較強的合法性,同時也具有較強的隱蔽性。
在目前的全球國際貿易保護中,西方發達國家最常用的手段就是使用非關稅的方式,而關稅則被較少強調。在當前的全球國際貿易保護理論中,貿易保護逐漸從單邊拓展到多邊,并且重點保護進口貿易,雖然其保護手段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但由于其采取多種經濟手段進行貿易保護,所以全球國際貿易保護具有較強的形式多樣化。
基于以上情況,為了加強貿易保護,合理分配貿易利益,進而出現了貿易保護理論。貿易理論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多個發展階段,形成了多種保護理論。其中,幼稚產業保護理論主要是通過政府保護關稅的手段進而對本國的幼稚產業進行發展,以此發展本國工業產業。貿易保護理論則重點關注國民就業和收入情況,通過政府進行深層干預,擴大有效需求。其中的戰略性貿易保護理論則具有更強的強制性,通過關稅保護、技術保護、知識產權保護等,形成多種多樣的貿易保護形勢,但該保護方式也受到更大的約束,會對貿易產生更加直接的影響。從全球國際貿易保護理論發展階段來看,雖然不同時期的保護理念有所不同,采取的政策手段也有所不同,但其最終目標都是提高國家經濟收益,使貿易利益得以增加。
從經濟發展程度來看,整體來說,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保護主要是針對幼稚工業的保護,主要目的在于改變貿易條件,調整國家的國際收支情況,進一步增加國家的整體收入。發達國家相對來說更加保護公平競爭和就業情況。根據全球國際貿易保護大國之間的情況來看,以中美兩國發展情況為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在貿易保護上已經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在貿易保護中重點結合低碳環保、知識產權、高新技術等,形成了多樣化的貿易保護措施,使服務貿易和技術貿易相結合。從對外出口情況來看,受貿易救濟措施等的影響,對出口具有較強的抑制。相較之下,對外投資的去全球化情況較為嚴重,在各國貿易摩擦中,貿易保護措施越來越多,使跨國企業對外投資受到一定阻礙。
對當前全球國際貿易保護發展趨勢進行分析,一方面要考慮到目前貿易保護的形式和特征,另一方面還要結合目前及未來世界貿易經濟發展情況,分析未來各經濟體的發展情況。就目前情況來看,全球經濟當前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波動狀態,經濟形勢的復蘇可能還需要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一些國際組織對于一些國家的經濟發展情況及未來全球經濟發展情況的預測都進行了適當下調,甚至還有組織人員預測未來全球經濟會面臨嚴重的結構化變化,并且未來經濟趨勢還會面臨新的風險,甚至會出現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在全球經濟復蘇困難的環境下,國際貿易組織對全球貿易進行預測,預計貿易增長率將持續降低,甚至低至1.8%左右,未來大部分國家的貿易收入彈性都將大幅下降。
從全球各經濟體的發展趨勢來看,在未來較長時間內,新興經濟體國家將會對全球國際貿易做出突出貢獻,對全球的經濟都有促進作用。根據相關組織對新興經濟體國家的發展預測,到2030年,新興經濟體的國家GDP將占比全球經濟的47%以上,并將在全球經濟中越來越活躍,甚至在未來新興經濟體國家經濟形勢將趕超發達國家總體的經濟發展趨勢。在全球國際貿易保護方面,也逐漸形成新的貿易投資規則,提高發達國家經濟利益的標準化貿易投資規則將越來越多,并且貿易也將逐漸與投資發生融合,在貿易保護中,新規則將會更加強調貨物貿易和投資,并整合服務規則。
國際貿易的存在必然伴隨著貿易保護,在未來發展中,貿易保護將不會消失。例如,從美國的貿易保護發展情況來看,其從1651年開始實施貿易保護,一直到如今仍然進行活躍的貿易保護。貿易保護也是一個國家的重要性政策,與自由貿易一樣,都是為了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存在的。因此,無論全球發展如何,當前全球國際貿易保護都不會消失,甚至會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從當前社會環境和發展情況來看,未來的經濟復蘇較為困難,只有實現貿易保護才能保證國內各產業穩定發展,并落實就業政策,所以隨著經濟發展,貿易保護也會隨之發展。其次,當前越來越多的措施政策不斷出現,導致各國之間的貿易摩擦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這將會對國際貿易發展帶來嚴重的影響,貿易保護也會越來越多。此外,未來的全球價值鏈將面臨著重組的局勢,價值鏈的長度也會逐漸縮短,這就意味著全球范圍內各個國家經濟體的依賴性將會降低,這種情況下,貿易保護勢必會呈現上升趨勢。
當前,全球國際貿易保護領域的發展趨勢將發生一定變化,其所保護的領域范圍也會出現一定變化,對于發展水平不同的國家會有不同的保護措施。以制造業的發展和保護為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新興科技、先進技術逐漸出現并應用于制造業,為了實現更好的貿易保護,其保護形式勢必會逐漸向高科技領域發展,并且在貿易保護當中關于技術貿易和知識產權貿易方面的保護影響將會更大。就我國的情況來看,最近幾年,我國的產業和科技正不斷改革,并且在未來幾年這都將是我國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在發展中,產業結構調整逐漸加快,價值鏈也隨之不斷升級,貿易保護領域逐漸從低端走向高端。未來,制造業還會不斷向服務業轉型,而這其中涉及的主要人力因素也會成為生產重點,作為貿易保護的重要方向和發展趨勢。
此外,除了在國家范圍內,貿易保護將發生領域的轉變,在全球范圍內,貿易保護也將會根據發展水平不同的國家產生不同的保護領域。就目前發展情況來看,未來,發展中國家將會進一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將不斷提高,發展中國家會越來越重視健康、環保等問題,所以對發展中國家來說,貿易保護將越來越趨于這些重點領域,而且貿易保護手段也會發生一定轉變,使其加強技術性保護,在衛生保護等方面采取主要措施。對發達國家而言,未來制造業和再工業化會再一次興起和深入落實,貿易保護也會隨之向這些領域轉移并加強,并突出在投資領域的貿易保護措施。
就目前全球國際貿易保護形勢來看,未來的貿易保護發起將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并且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保護也將持續增加。從全球經濟發展情況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內,經濟發展將出現放緩情況,全球經濟增長都會較為緩慢,尤其是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形勢將更為突出。根據相關經濟預測來看,未來十五年內美國的經濟增長將只有1.5%左右,甚至還有社會專家人士認為美國的經濟發展狀態將長期停滯。并且隨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逐漸發展,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尤其是一些新興經濟體的國家工業發展迅速,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發達國家的傳統產業發展,使其失去自身發展優勢,導致未來發展形勢不容樂觀。因此,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尤其以美國、北歐等國家為主,將呈現逆全球化的經濟發展趨勢,在這種情況下,發達國家的自古理念就是以本國的利益優先,這就勢必會出現其加大國內執政力度,加強其排外政策,進而導致未來全球國際貿易自由化將受到影響,所以貿易保護的發起將主要集中于這些發達國家。
除此之外,貿易保護在發展中國家實施程度也會不斷加強。在未來發展前景方面,發展中國家面臨產業調整和轉型,尤其是新興經濟體的國家更會出現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的情況,并且價值鏈會逐漸向高端轉變。為保護自身的產業發展,并且保證自身免受發達國家貿易保護措施的打擊,未來發展中國家的貿易保護程度也會不斷提高。在未來國際發展中,將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的發展機遇,將與發達國家發生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經濟貿易方面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貿易保護措施。
目前,在全球國際貿易范圍內,貿易自由化發展迅速,自由貿易區逐漸增多,并且自由貿易區所涉及的談判涵蓋的議題拓展也越來越迅速。從我國的自由貿易發展形勢來看,在我國頒布了相關的推進自由貿易發展的政策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在短時間內,加快推進與我國周邊大多數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規定,并且將在長期發展下,與鄰近國家乃至輻射到五大洲的各個重要國家實現全球自由貿易區的建立作為重要的戰略目標。雖然在美國特朗普上臺以后放棄了TTP的談判,但2017年美國商務部部長還是爭取了與美國重要的經濟伙伴達成長期的貿易協議,這就可以看出,未來全球各國都將加快建立自由貿易區,并將建立高水平的自由貿易區作為重要的經濟策略。據相關數據統計,到2014年底,全球范圍內建立了256個全球貿易區,據預測結果,未來全球貿易區的數量將翻倍甚至更多。
在自由貿易區不斷增加的前提下,將出現越來越多的高水平自貿區,進而推動全球國際貿易保護朝規則貿易方向發展。未來,最主要的國際貿易保護方式將可能是國際貿易新規則。由于新規則的出現對于一些高收入的國家十分有利,有利于提高這些國家的收入和就業情況,滿足這些發達國家的需求,但是也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貿易優惠政策有所影響,使一些發展中國家難以承受新規則中的高標準和高自由度,難以在全球經濟中發揮發展中國家的責任。也就是說,規則貿易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貿易,限制其出口貿易經濟。在這一形勢下,發展中國家或一些新興經濟體國家將難以實現高水平的自由貿易區建立,導致發達國家對其他國家形成經濟遏制情況。
綜上所述,為滿足各經濟體對于利益的不同需求,國際貿易保護是重要措施。通過分析目前貿易保護的特征和形式,以及當前全球經濟狀態和各經濟體的發展趨勢,可以推測出貿易保護將逐漸呈上升趨勢,并且保護領域將發生變化,規則貿易將逐漸出現。在這一經濟背景下,我國應堅持自由貿易并加強貿易外交,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從而促進出口貿易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