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鑫宇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40)
“武德”是學習武術項目重要基礎,武術短兵、劍道、擊劍作為兵器技擊項目,“武德”是不可缺少的,而比賽“禮儀”規則是練習武術相關項目最直觀的表現。
中國乃禮儀之邦,作為中國傳統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的武術短兵運動,比賽禮儀尤為重要,主要禮儀有抱拳禮、接劍禮、持兵禮等,與此同時武術短兵的禮儀貫穿了整場比賽,不僅有對觀眾、裁判、對手的豐富禮儀,還有對對方教練員的禮儀,說明武術短兵運動對于比賽禮儀十分重視。劍道與擊劍在禮儀上只有點頭鞠躬禮或舉劍禮,形式單一,而武術短兵的禮儀就顯的豐富,體現出中國優秀文化應有的風度及謙遜,突出武術禮儀的重要,也是突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承。
競賽規則是體育運動發展的根本。規則的制定是評判勝負的重要標準,是判定技術動作、競賽行為合理性的前提,是保障競賽運動公平和可持續的根本。
武術短兵、擊劍、劍道作為冷兵器技擊對抗類項目,規則制定方面可以相互借鑒,但三者在禁擊部位、有效得分、擊打面積大小等方面不同,所以武術短兵運動不可以照搬擊劍、劍道的比賽規則,需要武術短兵在發展中結合自身項目特點,進一步完善武術短兵競賽規則。
(1)武術短兵、劍道、擊劍的有效得分及禁擊部位對比。
武術短兵禁擊部位為腦后、頸部、襠部,劍道禁擊部位為軀干以下,擊劍禁擊部位為腰部以下,有效得分部位為禁擊部位以外,頭、臀、喉、腹,擊劍有效部位為腰部以上,三者對比,武術短兵的有效得分面積最大,擊劍有效得分面積次之,有效得分面積最小的是劍道。
劍道與擊劍有效得分面積較小,禁止擊打部位較多,可操作空間較小,允許舍棄部分防御動作進攻,使得比賽的激烈程度更強。而武術短兵,有效得分范圍大,禁止擊打部位面積較小,運動員需要綜合考慮對手的進攻路線與方式,雖然比賽結果更能提現運動員的總體素質水平,單就觀賞效果、比賽激烈程度方面來說,不如劍道、擊劍。
(2)武術短兵、劍道、擊劍的比賽器材及護具的研究對比。
護具及器材是冷兵器技擊對抗類項目發展、傳播重要前提,不論練習還是競賽,缺少護具及合適的器械,不能保障練習者的人身安全,讓項目無法持續發展。
劍道比賽器材為實心竹刀或竹制空心兵器,擊劍比賽器械為鋼制條狀不開刃細劍,武術短兵器械為高纖維海綿材質兵器,三者都在保護運動員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需要做出一定改進,擊劍(花劍)首先不給細劍開刃又在護具上選取鋼板作為護胸,護頭選用網狹小的鋼制面罩,但面罩影響視野,沉悶并不適合有效得分面積大、更考驗技術的武術短兵。
劍道比賽器材以空心竹劍為主,護具同樣在頭盔及護甲上做足功夫,選用數層牛皮作為護甲,能保證對抗雙方的抗擊打性,但運動員身體活動受限,且護具悶熱,同樣不適用于擊打面積大、更為靈活的武術短兵。
武術短兵以高纖維海綿制兵器為主,這種選擇有優有劣,首先質量不如前兩者但在安全性上要超過劍道與擊劍比賽器械的選用,在護具方面我們一直沒有做出突破性的進展,現在賽時使用的武術護具多為改進劍道及擊劍護具,沒有結合武術短兵項目的特點設計合適的短兵的護具。
比賽使用高纖維海綿制兵器易斷易折,耗費大量的器材才完成比賽,且海綿制兵器擊打在護甲上擊打在護甲上,同樣具有一定殺傷力,如果去掉護甲必然能夠對人體造成傷害。雖然我們在器械上選用了更安全的高纖維海綿制兵器,在護具上可以做一下精簡,如,輕薄硬護甲、全包輕盔、要害部位護具,但不能完全放棄使用護具。
賽制是比賽規則的制定及具體安排,在武術短兵坎坷的發展過程中,賽制也在逐步完善,2021年《2021武術兵道(短兵)競賽規則(試行)》的出現將武術短兵逐漸正規化,而擊劍與劍道的賽制早就確立統一,無需再進行大規模改動。
在比賽場地的對比,武術短兵為長為9m的正方形,劍道為長9m-14m之間的正方形,擊劍為長14m、寬2m的長方形。可以看出武術短兵和劍道都采用了9m的距離作為各自的比賽場地,與擊劍的2×14m的比賽場地有明顯的不同。因為文化差異,對技擊格斗的認知也不相同所以產生了比賽場地的不同。在場地的設置上基本可以滿足兵器類格斗項目的競賽條件。
從得分尺度來看,武術短兵為多劍一停,武術短兵得分尺度存在不確定性,沒有完善的多劍一停的判罰尺度,如,相互擊打如何計算得分,前后擊打如何計算得分等細節問題。劍道為三劍一停,擊劍為一劍一停;擊劍的得分尺度中得分點更為明顯更使觀眾淺顯易懂,并且有利于裁判員判罰。
對于短兵、劍道、擊劍這3種運動項目的獲勝標準,武術短兵為減分陣亡制,劍道為先得2分或者規定時間內先得1分,擊劍為先擊中15劍或9min內擊中劍數多者勝;武術短兵,擊劍與劍道均是在規定時間內決定比賽勝負,不同的是武術短兵運用減分制這和劍道與擊劍的規則有所不同,武術短兵采用的這種比賽規則更有利于項目的普及與發展。
從違規來看,武術短兵為技術犯規、侵人犯規,劍道為所有違規行為均為犯規,劍道為技術犯規、侵人犯規,武術短兵與擊劍的違規上較為粗糙,而劍道所有不符合規則的行為均為違規,又過分細化。
從裁判設置方面來看,武術短兵的裁判有:技術代表、仲裁、裁判長、副裁判長、主裁、邊裁、監場裁判、視頻裁判、編排記錄組等,劍道裁判主要是裁判長、主裁 (設置兩個賽場或以上時添加裁判員、場外輔助人員),擊劍則采用電子計分器、主裁、邊裁。三者進行對比很明顯武術短兵裁判設置的項目多于其他兩種運動項目,但從運動項目的裁判設置足以看出武術短兵對于運動項目中公平性的重視程度,裁判員的各司其職、環環相扣相對于其他兩個項目突出了武術短兵的公平性。
對比武術短兵、劍道、擊劍進攻技法。3種相近似的運動項目常用進攻方式基本以劈、砍、刺為主。如果單以武術短兵及劍道進行對比,那么還不足以說明問題,但擊劍作為“貴族”格斗項目,發展時期沒有巨大的起伏經歷,依然保持以劈、砍、刺為主的技術動作,這與其賽制規則有一定關系。同樣武術短兵可以借鑒,現如今在武術短兵比賽時,武術短兵運動員水平參差不齊,武術短兵的主要進攻方式為劈、砍、刺,武術短兵在技術培訓及使用方面有待增強,完善比賽制度,促進武術短兵運動的發展。
(1)武術短兵優秀的文化底蘊。
武術短兵是中國武術中一種優秀的比賽項目,豐富的禮儀文化、武德文化一定會推動武術短兵的發展。同時也向全世界說明了中國武術的武德精神。比賽中禮儀的豐富對于武術短兵的習練者是自身教育的提高,并且武術短兵禮儀文化貫穿比賽的全過程,也是在傳承中國傳統文化,提升習練者的民族自豪感與民族凝聚力。
(2)武術短兵運動有著較高的安全性。
武術短兵目前采用的是高纖維海綿材料制作的短兵,這種短兵的優點在于訓練擊打中不會對對方習練者進行到身體的傷害。武術短兵對于其他兩種運動相對安全,所以武術短兵是一個安全性較高的兵器技擊對抗項目。
(3)武術短兵運動的判罰中的公平性。
因為得分部位的單一性和眾多的比賽裁判的監督,才使得武術短兵在比賽中才能做到優秀的公平性。無高分的技術動作,裁判評分在武術短兵比賽中真正意義上地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簡單的判罰有利于裁判在執法過程的準確性,從而達到在判罰中的公平性,只有認真正直的裁判員,才是武術短兵發展的基石。
(1)武術短兵運動的有效得分不清楚。
武術短兵,有效得分范圍大,禁止擊打部位面積較小,單就觀賞效果、比賽激烈程度方面不夠出彩。并且在運動員相互擊打的同時沒有給出得分辦法,使觀眾對于相互擊打的比賽場面處于一種看不懂的境地,直接影響了武術短兵運動的發展,同樣也缺少了技術、戰術的表現。
(2)武術短兵無統一的護具、兵器及場地。
武術短兵以高纖維海綿制兵器為主,這種選擇有優有劣,首先質量不如前兩者但在安全性上要高,而高纖維海綿制兵器易斷易折,需要耗費大量的器材才完成比賽,且海綿制兵器擊打在護甲上,同樣具有一定殺傷力,如果去掉護甲必然能夠對人體造成傷害。雖然我們在器械上選用了更安全的高纖維海綿制兵器,在護具上可以做一定的精簡,如,輕薄硬護甲,全包輕盔,要害部位護具,但不能完全放棄使用護具。
(3)武術短兵運動無完善的技術動作。
武術短兵的違規上較為粗糙。武術短兵比賽時,武術短兵運動員水平參差不齊,加上賽制不夠完善,武術短兵的主要進攻方式仍為劈、砍、刺,武術短兵在技術培訓及使用方面有待增強。
(1)統一武術裁判員的判罰尺度。
武術短兵有效得分面積大,得分不明顯容易誤判、錯判,可以采用擊打聲音明顯或減少有效得分面積等制度使得分效果更加清晰。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可以開展對武術短兵的護具、兵器進行科學技術的提升,使裁判員快速地作出準確的判罰,讓比賽實現真正意義的絕對公平。
(2)統一武術短兵比賽的器械、護具及場地面積。
現有武術短兵以高纖維海綿制兵器為主,這種選擇有優有劣,器械上選用了更為安全的海綿制兵器,但是擊打在厚重的護具上易折易斷,又不能完全取締護具的作用,在真正的比賽時消耗較大,現階段可以采用高纖維海綿兵的使用,削減部分非要害部位護具。同時結合武術短兵自身特色及科學技術手段設計出屬于武術短兵的護具、器械及場地。
(3)增加師資力量,統一教學標準。
武術短兵比賽時運動員與教練員整體水平參差不齊,且部分短兵技術動作較為復雜難以精進。培養運動員技術全面提升,提高運動員的整體素質。加大對于教練員培訓的速度,統一短兵教材,精簡實用的進攻技術,突出短兵特色的同時完善武術短兵運動技術。
(4)統一武術短兵比賽賽制。
比賽效果上首先使用技術的選手得分更多,或被防守反擊時更少失分;要害部位多減分制:賽時如選手擊中對手要害部位,如,擊中頭部時獲得更多分數。規則區別于擊劍、劍道的得分制度,這樣在保障運動員安全性的前提下,讓運動員有更多的技術發揮空間,增加競賽效果,能讓武術短兵比賽更具備觀賞效果。
(1)武術短兵的比賽禮儀。
武術短兵作為中國傳統武術之一,禮儀被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弘揚民族精神,推動武術短兵項目的長遠發展,禮儀的細化真正地傳承了中國的文化,也是中國武術短兵推動發展的文化基石。
(2)武術短兵缺少統一的器械及護具。
由于武術短兵發展期間起起伏伏,現在還沒有統一的護具。器械上選用了更為安全的海綿制兵器,但是擊打在厚重的護具上易折易斷,又不能完全取締護具的作用。
(3)武術短兵裁判的公平性。
武術短兵比賽中選用裁判人數較多,有總裁判長、副總裁判長、裁判長、場裁、邊裁、記分員等11位比賽裁判員組成,目的是為了比賽的公平、公證、公開。每一位裁判都有相應環節的工作職責,減少違規的可能性,同時體現武術短兵比賽的嚴謹性。
(4)武術短兵的比賽規則不完善。
武術短兵減分陣亡制,即擊扣分。武術短兵比賽中有效得分面積較大,但由于師資力量、運動員技術水平差異等原因,現在的常用技術動作僅限于劈、砍、刺,與劍道、擊劍的常用技術動作相似。
(1)武術短兵的傳播及禮儀規則。
將現代科技手段融入武術短兵,使得武術短兵的發展與傳播更具有普遍性、安全性,這可以幫助武術短兵可持續發展。武術短兵的禮儀是短兵在發展中的重中之重,短兵禮儀既推動武術短兵項目的長遠發展,又弘揚民族精神,禮儀的細化真正地傳承了中國的文化,也是中國武術短兵推動發展的文化基石。對于短兵面向世界的出發點,武術短兵禮儀是短兵項目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增加短兵禮儀的傳承和推廣是發展短兵項目的首要任務。
(2)武術短兵的器械及護具。
現在武術短兵缺少固定的專屬護具及合格的器械兵器,護具是兵器技擊訓練時必不可少的保護措施,是訓練者能夠安全長期修習的前提,是武術短兵規范化的必要條件,合格的兵器是訓練者必不可少的工具,現在的海綿兵,在真正的比賽時消耗較大,易折易斷,僅適合短時期使用,想要武術短兵可持續發展,護具及器械需要更新換代,要將科技手段融入武術短兵護具及器械中。考慮到現在了解武術短兵的人數基數小,宣傳力度不足等問題,建議現在采用海綿兵,適量精簡部分護具。
(3)完善比賽規則與運動技術。
結合武術短兵自身特點找出適合武術短兵的場地,武術短兵雖然有效得分面積較大但是常用技術動作與劍道、擊劍相差無幾,這無外乎參賽人員的技術水平有待提高,要嚴格要求練習者,或對技術進行改進,增強武術短兵的觀賞性,增加師資力量,使運動員技術全面提升,提高運動員的整體素質。堅實的群眾基礎對武術短兵起到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已進入信息網絡時代的現在與體育科技的發展相結合才是真正利于短兵發展的正確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