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格菡
(西安體育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8)
爵士舞一直被人們認為是美國的流行舞蹈,其實它最初是起源于非洲大陸,由被販賣到美國的非洲黑人奴隸傳入,在當時黑暗的、罪惡的背景下,舞蹈成為他們釋放壓力最好的方式。非洲黑人奴隸們憑著獨有的身體文化、不同地域的信仰習俗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度過那段奴隸時期的種族歧視和恐怖,將他們的民族舞蹈根植于美國的土壤里。19世紀末20世紀初,伴隨著爵士樂的發展,爵士舞逐漸形成了當時美國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也使其開始向舞蹈藝術發展。爵士舞的音樂早期多選用爵士音,以百老匯音樂劇文化為基礎,結合美國酒吧文化、好萊塢歌舞片、電視電影的發展和當時熱門明星的MV等流行元素,創造出了許多新的爵士舞風格。同時,爵士舞也見證了美國不同時期流行舞蹈的發展,不再僅僅是單一的風格展現,而是一門多元化的舞蹈藝術。因此,爵士舞也成為世界各地許多正規專業舞蹈院校的必修或選修課程。
曼托克斯爵士舞技巧的繼承人之一鮑伯·福斯認為:“爵士舞是一種順應時代而迅速變化的舞蹈形式,是最能反映當今社會流行舞蹈趨勢的舞蹈,就像是流行音樂一樣,如果它不產生變化和發展,就不會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在爵士舞的發展過程中,融入了非常多其他舞蹈的基本元素,結合美國當時各種舞蹈風格的同時,融入東方舞蹈的元素特征,形成了適合我國青少年和高校學生學習的舞蹈教學體系。棱角分明的舞蹈動作、音樂節奏的切分變化、肢體各個部位的快速收縮與局部的強調配合,也展現了爵士舞不受限制的藝術形式。學生在學習爵士舞的過程中,配上流行音樂的激情伴奏,隨心所欲地自由舞動身體,更好地展現爵士舞蹈的魅力,同時提升鑒賞藝術性的能力,將強身健體與藝術培養結合發展,達到身心共同健康的境界。
舞蹈是一種表達情感和思想語言的身體藝術,學生通過舞蹈的學習過程,可以切身的感受舞蹈中蘊藏的情感。而爵士舞的學習過程亦是如此,學生在一種自由自在、奔放灑脫的情感氛圍中,通過配合教師的講授,提高藝術的想象力和審美意識,感受爵士舞區別于其他舞蹈的魅力,陶冶學生的情操,發揮高校對于美育的教育培養。爵士舞課程的教學就是學生通過對肢體的舞蹈動作感受、舞蹈的學習鍛煉體驗、音樂的情感輸出理解,以及自身的抽象意識和形象意識的思維發散相互滲透,從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并發展相對應的創造力來進行藝術創作,最后由學生自己的身體形態展示出來,體現爵士舞獨特的藝術形式魅力,而爵士舞隨心所欲舞蹈的動作特點,也奠定了其發展和培養創造力的一個重要過程。
除此之外,爵士舞更直接的作用就是對學生身體機能的鍛煉。每個人在舞蹈時體現動作柔韌性的好壞是由自身各個部位關節和肌肉軟組織的活動幅度大小決定的,活動的幅度越大,身體的柔韌性就越好,跳舞時就能更好地展現動作,而爵士舞的風格特點就是大幅度的動作變化,長期練習可以很好地加強身體的柔韌性,強化肢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學習爵士舞要先學習它的基本元素,即身體各個部位關節的運動,強調方向性,移動性和控制性,這一點始終貫穿爵士舞所有的動作變化,不僅可以使舞蹈時更具觀賞性,還可以降低舞蹈時受傷的概率。同時學習爵士舞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改善日常生活的不良體態,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起著輔助性的作用,尤其是女學生,對提高自信心和培養社交能力方面都有很顯著的效果。總之,不論是學生的身體素質全面提升,還是心理健康充分發展,都需要教師在課程教授中不斷地啟發和指引,實現高校爵士舞課程教育理念中所提倡的“身心健康共同發展”的教學目標。
(1)舞蹈教育本身的必要性。
當今社會的藝術教育發展逐步進入多元化時代,各種不同風格的舞蹈漸漸興起,在符合社會發展和時代追求的生活節奏下,爵士舞的剛勁風格正好與之相輔相成,它的出現也進一步豐富高等教育中舞蹈這一板塊的多樣性。教育本身的目標就是培養廣泛性的人才,而舞蹈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具備綜合技能素質的創新型專業技術人才,將傳統舞蹈文化的專業技術人才,科學的與新型舞蹈文化的專業技術人才相結合。高校的舞蹈教育開設爵士舞這門課程,邁出了學科發展多樣性的新一步,吸收有利于舞蹈高等教育多元化發展的技術技能,通過爵士舞不同的文化理念和教育方式,促進傳統舞蹈文化和舞蹈學教育的進展、雖然爵士舞在各個方面還有許多的不足,但它的新興發展和新鮮感都刺激著舞蹈高等教育的進步,只有多元化的舞蹈教育才能培養出多元化的舞蹈人才,這些改革變化都可以促使舞蹈高等教育的體系化更完善。爵士舞在高校目前的發展情況還并不太成熟,還需要具備很多決定性條件,但它的融入推進了舞蹈高等教育的進程,符合舞蹈教育本身的發展規律和社會變化,從理論到實踐、從教學到創新、從課程到體系,都逐步受到影響。
(2)文化市場發展的必要性。
在現今社會快速的發展下,爵士舞受到許多廣大青少年的喜愛和追捧,其課程也已經被納入到舞蹈高等教育板塊中,各個高校根據自己學校發展的教育特色和多元化人才的培養思路,設置了爵士舞專業方向和爵士舞專業課程,比如,北京舞蹈學院、四川音樂學院、西安體育學院等。舞蹈高等教育不僅需要“高精尖”的優秀藝術人才,還要重視普及性教育的人才培養,在這樣一個前提下,設立爵士舞專業和開展爵士舞課程就顯得格外重要。
(3)就業人才輸出的必要性。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藝術類培訓機構一個個順勢而生,培訓機構為了開拓舞蹈專業方向,招攬更多喜歡舞蹈的學員,將目光放到了具有特色的舞蹈風格并深受廣大青少年熱愛的爵士舞上,逐步成為了眾多培訓機構的熱門課程。業余爵士舞培訓機構現在遍布全國各地,中國舞蹈家協會街舞委員會也正式將爵士舞納入其中,每年全國的各類爵士舞師資培訓和考級培訓也進行的如火如荼。由此可見,爵士舞就業市場的需求越來越大,爵士舞優秀人才的輸出也越來越多,爵士舞蹈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一旦供給不足,將對爵士舞專業課程發展的前景有著非常大的影響,舞蹈培訓機構的專業教師需求一旦跟不上,就會有很多的培訓機構選擇用業余教師替代。舞蹈培訓機構是舞蹈由業余化到專業化的過渡,是普及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基石,舞蹈的基礎教育大多數都來自舞蹈業余培訓機構的興趣培養和生源質量,想要形成舞蹈教育的完整發展鏈,必須引起重視。高等教育的宗旨就是培養優秀的專業人才,舞蹈高等教育的最終目標也是培養具備專業技術技能的舞蹈人才,服務于社會,所以爵士舞在舞蹈高等教育的設立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
我國開展爵士舞課程的高校,其課程內容相比其他舞蹈課程的內容來說較簡單,多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內容、教學設計和教學方式都是比較單一,教學設備和師資力量也不夠完善,有些老師只會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簡單的設計對應的教授內容,沒有多余的知識延伸性,導致學生們對于爵士舞感到無趣和枯燥,缺乏學習的積極性,久而久之不利于激發學生對爵士舞這門課程的興趣,也會影響到爵士舞在我國的傳播和受眾。大部分的高校分配給爵士舞課程的課時量少,學校領導對于爵士舞課程不夠重視,使得爵士舞課程一直停留在非必要課程的階段,只是用來輔助其他課程,并且爵士舞課程在教學過程中還出現了理論與實踐不平衡性,有些高校重視舞蹈理論的學習,有些高校則重視舞蹈技巧的學習,使得不同重點學習的高校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一個方向的發展,學生也很難更全面地去了解和學習到爵士舞課程的精髓和魅力。其實每一門舞蹈課程的良性發展都是需要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的,爵士舞這門課程亦是如此,想要更好地發展爵士舞課程,創造一個好的未來趨勢,實現課程的教學目的,就要將教學與實踐有效地相互融合,科學合理地設置課程規劃,不斷完善課程的教學體系和模式。
爵士舞雖然現在在許多的舞蹈高等學校開設了相關的課程,但大多數都是以專修課程、選修課程或輔助課程的形式進行教學,關于爵士舞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計劃相關的系統性研究也沒有,只能將爵士舞暫時作為一門課程來進行,還不能建設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同時,專門從事高等教育的爵士舞教師并不多,其中還系統培訓過爵士舞方向的教師更是寥寥無幾,爵士舞教師占高校舞蹈教師的比例不足1%,許多高校的爵士舞教師可能只有1-2名,甚至有的爵士舞課程都不是由專門的爵士舞教師來教授,對于爵士舞教學部分的學習和課程專業的研究來說,都是十分匱乏的。作為舞蹈高等教育中重要師資力量的一員,除了對理論知識的要求、教學能力水平的要求,更最重要的就是專業性。因此,高校爵士舞教師的整體專業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只有教師隊伍的專業教學水平不斷提升,爵士舞這門課程才能有所好的發展,專業的理論知識也是衡量一門學科建設的標準,課程的教學、內容、教材、目的等等都需要細細的研究。所以為了爵士舞這門課程的良性發展和建設,培養優秀的爵士舞專業人才,確定爵士舞的發展方向,完善爵士舞的教材建設是當務之急。
目前,爵士舞在我國的發展還處于萌芽階段,在高校的課程建設中也才漸漸起步,還需要面臨許多的問題,缺乏完善的學科建設,傳統機械的教學模式,單一匱乏的教材資源,理論與技巧相結合的欠缺等等,都需要我們積極地去探索,在不斷的實踐中建立起適合我國學院派的爵士舞學科體系,為爵士舞課程的教學工作起到一個良性的發展空間。其實爵士舞在我國近幾年已經有相當大一部分的群眾基礎,尤其是正在茁壯成長的青少年們,因此它才能快速地進入到舞蹈高等教育的規劃中,在更好地發展舞蹈行業和舞蹈需求的現實環境下,爵士舞的出現都為舞蹈高等教育培養優秀的舞蹈人才帶來了一股新鮮血液,推動舞蹈發展的多樣性和專業性。在舞蹈高等教育中開展爵士舞課程,是使爵士舞學科建設走向一個新高度的基石,舞蹈高等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一專多能的專業化人才,提升學生的藝術審美價值,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養。同時,學生也能鍛煉身體、釋放壓力,促進交際能力和自信心培養,這對學生整體的身心健康都會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所以,各個高校要重視和積極發展爵士舞課程,不斷創新和完善,為我國舞蹈教育事業的多元化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