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小華,趙亞飛,于 蒙
(武漢理工大學 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湖北 武漢 430063)
19世紀,柏林大學開創科研與教學相融合的歷史先河,隨后,科研與教學便逐漸成為了大學的兩個基本職能,得到了各國的紛紛效仿[1]。2011年我國教育部提出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大力推進高校與科研院所以及行業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旨在以協同創新和科教融合改革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我國培育出一大批頂尖的學術型和技術型創新人才。
隨著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各種制約發展的因素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了出來。例如各種高端物流設備研發能力的缺乏,很多關鍵技術依然要依賴進口等,使我國物流業的發展遇到了瓶頸,而阻礙我國物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當今國內創新型物流人才的缺乏。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引發了人們對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思考和探索[2]。而物流專業由于其學科特殊性,注定與物流市場密不可分,要想培養高層次的創新型物流人才必然不能只在學校閉門造車,而是要引導學生多做實踐,然而眾多高校目前還是實行以教學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其次,教師在課堂上教授的內容往往跟不上當今智慧物流科技的快速發展,多年不變的教材沒有收錄最新的科研成果,導致科研與教學不能實現有效融合,故而所培養的人才嚴重缺乏創新實踐能力。所以急需探索和建立基于協同創新與科教融合的創新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
①沒有搭建有效的協同創新平臺。物流專業是伴隨著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而設置的一門涵蓋信息科學、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經濟科學等多門學科的交叉學科,也是一門注重應用的應用型學科,所以實踐對于創新型物流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通過整合高校、相關企業以及研究機構的資源并進行優勢互補,搭建以高校為主體的協同創新平臺,如聯合實驗室,設備共享平臺,信息交互平臺等達到在人才培養中的多家聯動,是進行創新型物流人才培養的重要途經。然而大部分高校如今仍然局限于以高校為單一主體的人才培養模式,學校與相關企業、科研機構并未形成較為系統的對學生進行創新培養的模式,造成學生只是在校被動地接收知識,無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場景中。
協同創新平臺搭建好之后,在校內,教師要盡力以其專業的知識對學生多做引導。在校外各個創新主體內,應該利用各個主體的優勢資源讓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一定的學科實踐,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將自己學到的學科知識融會貫通,而不是僅僅走個過場,做做表面功夫,這樣才能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明確本專業的發展現狀以及前景,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以及主動進行學術探索的欲望,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充分運用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逐漸提升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②科學研究與教學脫節。教學與科研是高校的兩大職責,雖然聽起來二者有著很多不同的內容,但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首先,教學是科研的基礎,一方面通過教學可以讓學生掌握學科的基本知識,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的溝通可以促進老師與學生思想的碰撞,從而推進科學研究實踐。其次,科學研究能夠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科學研究是學生掌握一定學科知識之后結合實際的需求進行探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能夠自己思考,并自己動手去解決。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運用知識的能力,達到在課堂中無法達到的教學效果。
但是目前國內高校普遍存在著科研與教學脫離的現象,真正做科研的教師已經越來越少走進學生的教室,所以實現有效的科教融合并不容易。究其原因,一方面隨著國家對高校科研資助的力度越來越大,部分教師將工作重心轉移到了科學研究,于是逐漸忽略了教學這一本職工作,導致部分高校出現了“重科研,輕教育”的不良現象,降低了對人才培養的重視程度。殊不知,人才才是一個國家一個行業長盛不衰最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部分教師只專注于教學,極少或從不進行科學研究,雖然課講得非常精彩,但也僅僅教會了學生課本的基礎知識,授人以魚卻沒有授人以漁。目前,在很大程度上,物流專業科學研究前沿知識仍沒有被融入到人才培養體系中去,教師在上課過程中根據每年不怎么變化的教材,教授學生學科的基礎知識,殊不知在如今物流快速發展的今天,好多東西都已經不再適用于當前時代。
總而言之,目前,高校工作者對科教融合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到位、人才培養模式未從科研角度出發、缺乏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科研資源轉化教育資源的效率低等都是導致科研與教學脫節的重要原因,這也是如今創新型物流人才培養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①改革體制機制,建立多維度協同創新平臺。
無法構建有效的協同創新平臺的一個很大因素便是高校內部傳統體制機制的阻礙。高校與行業企業、科研機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體制壁壘,這也是制約構建協同創新平臺以及提升高校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國家大力推動高校進行協同創新與科技融合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其首要的問題便是打破傳統以高校為唯一主體的體制機制,這對于物流學科來說,更應如此。
高校應當在新的體制機制下通過整合校內外資源,建立囊括高校、相關企業以及研究機構的多維度協同創新平臺。同時在新的體制機制下,使各個創新主體高效地發揮協同作用,將各自的優勢資源投入到教育教學中去。對于物流專業來說,搭建協同創新平臺是培養面向相關企業的技術型創新人才以及更高層次的學術型創新人才的重要途經,也是解決阻擋我國物流發展瓶頸問題的重要舉措。依托此創新平臺,必須充分利用各個主體的優勢資源,實現優勢互補。學生在課堂上掌握了一定的專業知識之后,可通過增加實驗課,或者利用暑期組織學生去港口及相關物流企業進行課外學習實踐,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些簡單的課題研究。基于此,學生可以在研究中逐漸提高自己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主動進行科學研究的欲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培養創新型物流人才提供了基本保障。
②構建有效的科教融合機制。
科研與教學并不是對立面,相反,二者相互促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科研可以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同時教學可以為科學研究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促進科學研究實踐。依托建立的協同創新平臺,將優質的科研資源轉化為教學資源實現科教融合,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那如何實現有效的科教融合呢,這是目前很多高校正在面臨并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在教授課本知識的基礎上,應當跟上物流業的發展速度,主動學習并了解物流學科不斷迭代的前沿知識并將所學到的知識通過課堂反饋給學生。目前,物流行業對技術革新的要求越來越高,智慧物流、無人分揀、無人運輸等新科技不斷涌現,對物流崗位人才的創新能力和科研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物流專業的前沿知識融入到教學中,可以增加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程度,拓寬學生的學術視野,激發學生對學科前沿知識主動探索的欲望。另一方面,高校應當依托協同創新平臺,將各個創新主體所產生的科研資源轉化為優質的教育資源并融入到學生教學當中,同時將擁有很強科研實力的教授等編入教學隊伍,組成高水平的教學團隊。將優質的科研成果、前沿課題不斷轉化為教學資源,并通過親自指導學生實驗、上課,將優質的科研知識帶給學生,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達到傳統教育中對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掌握要求的同時,鍛煉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科研能力及創新能力,這樣才是真正實現了科研與教學的有效融合。基于此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進行學科探索的欲望以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從而形成一個培養創新型人才的良性循環。
③組建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平臺。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個學科之間已經不再是互不相干的封閉狀態。物流專業這一新型學科就是涉及管理、工程等諸多學科的交叉學科,也是諸多學科以及社會發展碰撞出來的一門應用性學科。因此,學校應該整合與物流專業有關的其他學科的優勢資源,跨學科建立交叉研究平臺。
一方面,跨學科的研究平臺可以有效地打破以往各個學科間的封閉狀態,實現各個學科優勢資源的互補,為培養全面型物流人才提供平臺支持;另一方面,將不同的學科知識融入到物流學科當中,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學術視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為創新型物流人才的培養奠定強大的理論基礎。對于這一點,武漢理工大學正在進行積極的探索并取得了比較好的突破,2021年7月,武漢理工大學正式將其原有的物流工程學院與交通學院和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中的某些系合并,組建了一個跨學科的交通與物流工程學院。此舉對于整合校內各個學科優勢資源,創建跨學科交叉研究平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是對于打破各個學科封閉狀態的一次重要嘗試,為創新型全面物流人才培養提供了很大的助力。
④構建校企協同育人模式。
物流學科是在我國物流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創建的一門新型學科,所以物流專業與物流行業、企業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物流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必須要適應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與相關物流企業的崗位需求相對口,所以建立校企融合的協同育人模式也是協同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培養適應物流行業需求的創新型人才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方面在校內根據企業發展中面臨瓶頸所產生的需求,及時更新授課內容,有效保持教學內容與行業需求相一致,提高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整合企業的設施設備等優勢資源,并將其融入到教學中,組織學生去企業進行實踐學習,讓學生實時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根據企業提供的學習平臺,學生可以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進行運用,即進行知識輸出。同時在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將自己學到的新知識輸入到自己的大腦中,不斷進行的知識輸入-輸出-輸入的過程可以讓學生逐漸形成自己的學術知識體系,從而培養出適應行業要求的高層次創新型物流人才。
近年來,物流業雖然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究其原因,高層次的創新型物流人才是如今制約我國物流業快速發展的重大因素。建立基于協同創新與科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是解決創新型物流人才短缺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雖然國家出臺了各種政策推動高校搭建協同創新與科教融合的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但各個高校在進行探索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上文所述的構建基于協同創新與科教融合的創新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對于培養適應行業和時代發展的創新型物流人才具有重大意義,希望為國內高校的探索提供有效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