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格菡
(西安體育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8)
爵士舞,是一種在音樂的伴奏下,舞者根據音樂節奏的強弱、特性、快慢,及歌詞的內容、表達的含義,對其進行舞蹈動作上的編排,屬于外放型舞蹈。爵士舞沒有固定的舞蹈動作,舞者可以根據音樂節奏的特點自由發揮,自然流露內心最真實的情感,身體不由自主地隨著旋律舞蹈,享受自由自在的樂趣,但自由發揮的同時,又遵循著一定的規律,這就是爵士舞最基本的舞蹈元素。“元素”一詞,來源于舞蹈學語言體系中的專業術語,是指各個舞蹈種類的基本要素,也是我國舞蹈學中的教學法之一,將舞蹈中動作的風格特點進行分解、提取后形成單一元素性訓練,然后再有針對性地強化訓練,完成教學任務。在爵士舞教學中,我們也借鑒了“元素”教學這一點,從掌握基礎元素開始,學習身體主要關節的單一活動和環動、肢體的變化和律動、基本舞步和行進、定點造型的連接等基本元素。此外,還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相對的教學延伸,要求學生進行動作創編和舞蹈表演,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全面發展,也優化了爵士舞的教學目標。下面本文將對爵士舞中最基本的Isolation、Wave、Jazz Walk和Pose4種元素進行動作分析。
“Isolation”是指孤獨,孤立的狀態。在爵士舞中表示獨立的動作,單獨突出或移動身體的某一部分,也可以理解為在舞蹈動作上主動部位的運動,其他各部位保持不動,Isolation也是爵士舞最基礎的一個訓練。
(1)頭部的 Isolation。
在身體其他的部位保持不動的前提下,頭部向前的低頭(即點頭),下巴盡可能的去觸碰鎖骨;向后的仰頭(即抬頭),后腦勺盡可能的后枕,感受脖子前方的拉伸;向左右的倒頭(即側頭),左右兩側的耳朵盡可能的去點肩膀;向左右的扭頭(即轉頭),頭部向左右方向看出去,運動時保持下巴始終平行地面;向左或向右開始的劃圈(即轉圈),將前后左右4個方向連接起來的順逆時針旋轉。以上動作通俗的說就是頭部訓練的前后左右4個方向、左右平轉和左右環動。在訓練到一定階段時,可以加大頭部動作的幅度,加強頭部力量的訓練,以徹底把頭發全部甩起來為頭部最終的訓練目的,同時頭部的每一個定點都要干凈利落。
(2)頸部的 Isolation。
在身體其他的部位保持不動的前提下,頸部向前或向后的延伸,做到最大幅度的推出,眼睛始終直視前方,下巴在運動的過程中,要保持平行于地面,注意不要向前壓低或向后抬高;頸部向左或向右的平移,同樣也是最大幅度的推出,不要左右轉動,保持平穩的運動;向左或向右開始的劃圈(即轉圈),將前后左右4個方向連接起來的順逆時針旋轉。以上動作通俗的說就是頸部訓練的前后左右4個方向和左右環動,在訓練過程中,注意脖子和下巴的發力與制動。
(3)肩部的 Isolation。
身體保持垂直站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臂微微張開在身體兩側,大臂與身體之間的夾角為30°,身體其他的部位保持不動,做肩部向上提或向下壓的動作,脖子保持自然狀態,不縮脖子;做向前頂或向后推的動作,胸部保持自然狀態,不做多余的挺胸含胸動作;做從后向前的肩部轉動或從前向后的肩部轉動,即肩部的環動運動。以上動作在訓練中都可以分單肩和雙肩,如,肩部單一的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一上一下,雙肩同時的前后環動。
(4)手臂的 Isolation。
在身體其他的部位保持不動的前提下,雙臂打開在空中平行定位,以肘關節為圓點,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雙手臂,即手臂的環動運動;也可以以肘關節為折點,在身體的各方位進行小臂的折疊和伸直;同樣,手腕部位也可以通過上、下、左、右、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的動作,完成手腕的Isolation。手臂訓練要求伸直、快速、有力,在運動時肌肉保持收緊的狀態,發力的同時也能給人無限延伸的感覺。
(5)胸部的 Isolation。
身體保持垂直站立,雙腳打開與肩同寬,雙臂微微張開在身體兩側,大臂與身體之間的夾角為30°,身體其他的部位保持不動,胸部做向前挺或向后縮的動作,最大幅度的推出,保持胸部的水平前后運動,做到胸動而身體不動;胸部的左右運動,可以通過伸平雙臂作為引導,向左或向右推動胸部,不要牽引腰部,保持平穩;按前后左右四個點的順序連接起來,進行順逆時針轉胸畫圈運動,即胸部的環動運動。胸部的Isolation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比較難找感覺的一部分,在學習訓練時,一般都從最基本的4個點慢慢過渡到8個點,由前后左右4個方位擴展到右前左前右后左后4個斜方位,再疊加身體的角度和律動的練習。
(6)腰部的 Isolation。
身體直立,雙腳打開比肩寬,雙手叉腰,在身體其他的部位保持不動的前提下,以腰部為折點,向前傾或前后傾,保持下半身的穩定,不要牽引到大腿發力;向左傾或向右傾,保持上半身的挺拔,不要歪頭含胸影響姿態;向左或向右開始的轉動腰部(即轉圈),將前后左右4個方向連接起來的順逆時針旋轉,即腰部的環動運動。腰部訓練在一定階段后,要加大動作的幅度,穩定核心的控制力,也為后期的Wave訓練打基礎。
(7)胯部的 Isolation。
身體直立,雙腳打開比肩寬,雙膝微彎或直立,雙手叉腰,在身體其他的部位保持不動的前提下,胯部向前、后、左、右4個點出胯,出胯扭胯都要保持身體重心的高度不變,不要過多的牽引腰部,腰部保持挺立或微微塌腰;向左或向右開始的轉動胯部(即轉圈),將前后左右4個方向連接起來的順逆時針旋轉,即胯部的環動運動。胯部的Isolation是最容易完成的,也是最容易出現別扭姿態的,在胯部訓練時,掌握規范的單一動作和連接動作是非常重要的。
(8)腿部的 Isolation。
腿部動作最忌綿軟無力,肌肉沒有收緊,看起來沒有力度,所以訓練前充分的腿部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在身體其他的部位保持不動的前提下,雙腿并攏膝蓋微微彎曲,順時針或逆時針做旋轉動作,即腿部的環動運動;雙腿的膝蓋向內緊貼形成一個“八”字,或雙腿的膝蓋向外打開也形成一個“八”字,即腿部的內八字狀態或外八字狀態,兩種狀態可以交替互換形成一系列動作;單獨一條腿在身體正面或身體兩側之一,進行抬腿的動作,配合身體的律動。
(9)腳跟腳尖的 Isolation。
在身體其他的部位保持不動的前提下,做抬腳尖或抬腳跟的動作,可以單一的抬腳跟或腳尖,也可以雙腳同時抬起或交替抬起;腳尖和腳跟的左右移動,可以向一個方向單腳移動或雙腳移動,也可以向兩個方向雙腳一起移動,即雙腳的分開或合上;腳跟或腳尖在抬起的同時向外轉開,形成腳部的內八字或外八字狀態,以上動作在訓練時都要時刻保持身體的穩定性和重心移動。Isolation是爵士舞最基礎的訓練,也是學習爵士舞最重要的一步,可以說是一種要求也是一種規范,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全靠基礎打得好”。不論學習哪種舞蹈,第一步都是從基本功開始,Isolation就相當于爵士舞的基本功,只有系統的學習和掌握身體各個部位的Isolation訓練,才可以更好地展現出爵士舞的力與美。
“Wave”一詞意思為海浪、波形,是爵士舞動作中非常經典的一個元素,也是學習爵士舞要求必須掌握的一個動作,指身體的頭部到腳部,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波浪形運動,也可以是雙手的手臂,自左到右或自右到左的波浪形運動,就像海里的層層波浪一樣,展現身體的柔軟感,每一個關節交替做相同幅度的移動,我們把這個移動稱之為“Wave”,也叫波浪。爵士舞中的許多動作都是在Wave的基礎上進行銜接切換,使整體舞蹈動作呈現更好的流暢感。
(1)身體的 Wave。
將身體的頭、胸、胯3大部分,細化為頭部、脖子、肩部、胸部、腹部、胯部6個小點,依次把這6個點進行連接,不要忽略掉任何一個點。雙腳打開比肩寬,身體可以面向正前方站立,也可以呈45°夾角面向斜前方站立,先頭部點出去,下半身保持穩定,再繼續依次推脖子、肩部,頂胸部、腹部,最后頂胯出去后收回,臀部做出向下坐的狀態,上半身保持挺胸塌腰一個S型姿態,每一個點和點的移動都要一前一后呈現波浪形,同時同步進行。一般身體的Wave分為3種類型,從頭部到胯部的前波浪形流動為正Wave;從胯部到頭部的反向前波浪形流動為反Wave;身體左右兩邊的側波浪形流動為側Wave。在初期學習Wave時,可以通過平面輔助進行訓練,選擇一面鏡子或一面墻壁,每一次只能觸碰一個部位去貼近鏡子或墻壁,其他部位保持不動,做的過程中時刻注意協調性,感受身體各部位的大幅度移出,更好的去找到各個點。練習Wave時也可以選擇節奏感比較強的音樂,幫助提高自己身體的樂感。
(2)手臂的 Wave。
將一只手臂分為手指、手腕、肘部、肩部4個點,兩只手臂加起來8個點,雙臂在身體兩側抬起伸平,想象手臂上方有一條平行直線,在做Wave時用兩只手臂的8個點依次連貫地去觸碰那條直線,宛如蛇形運動。首先每一個手掌的指關節,向下彎曲,手腕經過上提下壓,再到肘部的下壓和上提,這一環節是手臂Wave中最難的一步,最后過渡到肩部的上提平放,練習時由單一點到8個點串聯,再由慢到快,每個點的位置要準確,每一次只能動一個部位,其他部位要保持不動,手臂上的各點與各點之間的切換要干凈,掌握后手臂的框架和狀態就逐步要呈現一個柔和的波浪形,也可以根據后期動作的編排,在手臂Wave中加入胸部的部分,或調整手臂框架的大小波浪形態。在爵士舞中,身體的Wave要比手臂的Wave運用的場景多,主要訓練舞者的核心力量和身體的柔軟性,強調協調性和定點能力,在跳舞時會給人視覺上的流暢性和流動感,呈現爵士舞中柔美的一面。
(1)Jazz Walk。
“Jazz Walk”意思為爵士步行,是指在爵士舞中行走的意思,一般稱為“爵士步”。其實就是在正常走路的基礎上,自然地加上胯部的擺動,讓人看起來很有氣場,可以運用在所有舞蹈需要走位的場景中。身體直立,雙腳并攏,膝蓋先彎曲微蹲,原地踏步,在此基礎上,直接加上左右胯的擺動,過渡到胯部的八字繞圓,即左右翻胯,胯面朝斜前方,左右胯斜前或斜后交替進行,繼續做胯部動作,慢慢雙腿直立繞胯,一只腳往前上步,后腳在繞胯的動作上被帶到前面,左右腳交替連貫的重復,形成“Jazz Walk”。爵士步是最鍛煉舞者自信心的,在訓練時要始終抬頭挺胸,不要同手同腳,把自己想象成模特,不斷強調身體的形體和姿態,來培養舞者的自信。在掌握單一的爵士步后,可以逐漸加上肩部和手臂的配合練習,以及不同方位的變化和動作銜接。
(2)Pose。
“Pose”指姿態,簡單來說就是擺造型。在爵士舞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元素,可以幫助舞者銜接舞蹈動作,也可以在某些節拍上直接用Pose轉化舞蹈動作,包括舞蹈結束時的Ending Pose,同時塑造舞者的形體,建立自信感和樂感,增加舞蹈的觀賞性。Pose主要分為段位和方位兩種,段位有上、中、下三個,即站立的、半蹲的和坐下的,甚至于可以躺下或爬下;方位,即前后左右,一種動作通過任意方位的變化展現出許多不同的Pose。比如,用胯部的擺動,加上手在身體各部位上的變化,配合頭部和眼睛的方向,靈活運用位置的方向變化、低中高的空間層次,豐富Pose的動作。做Pose時要快速穩定,動作要干凈順暢,表現出自己最漂亮、最美的身體感覺。Jazz Walk和Pose相較于Isolation和Wave來說,簡單易學好找感覺,但也是爵士舞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爵士舞是一種多元化風格的舞蹈,吸收了芭蕾舞、現代舞、街舞和拉丁舞等許多舞蹈的元素和技巧,經過借鑒、融合形成了自己的舞蹈特征,在充滿活力與熱情的舞蹈氛圍中,體現追求愉悅與自由的情感表達。此外,爵士舞還具有較高的創造性和個人即興的表演,最大程度地展示每一個舞者自己的獨特風格。因此通過對爵士舞Isolation、Wave、Jazz Walk和Pose四種基本元素動作的詳細分析,使得學習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爵士舞,掌握爵士舞的身體發力和關節運動,更好地呈現爵士舞蹈作品。也希望在訓練之余,鍛煉到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力量、控制力和穩定性、柔韌性和彈跳力、協調性和靈活性,促進個人風格的鮮明展現,并且健身塑形、增加自信、提升氣質,培養音樂的節奏感和對舞蹈藝術的追求,最重要的是在閑暇時間也能緩解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有助于精神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