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陽黃許職業中專學校 陳太波,石 兵,陳 敏
《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教職成〔2020〕7號)指出,加強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創新教材形態,推行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教材改革是“三教”改革的重要部分,開發使用活頁式教材能有效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本文以《汽車懸掛、轉向與制動系統維修》為例,分析教材內容與行業發展、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等在教與學間的矛盾,進行校本活頁式教材的開發研究與實踐,以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專業技能、職業素養。
筆者通過長期的專業教學與實踐,發現汽修專業教材在教與學中的矛盾越加凸顯,以《汽車懸掛、轉向與制動系統維修》課為例進行分析,主要存在以下3個方面的矛盾。
教師與學生對教材的使用頻率不高,無法完全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教與學,主要原因是教材注重學科體系、實訓內容較少、學時差距離大。
(1)注重學科體系。教材注重知識體系完整,面面俱到,理論知識多,部分知識深而難,學生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
(2)實訓內容較少。因各種因素制約,多數中職學校均沒有財力配齊、配足實訓設備,教材所需的設備與學校實際實訓設備不一致、不匹配,教材要求做的實訓內容很多無法開展。教材實訓內容設計較少,導致學生實際動手少,與中職學生普遍喜歡實際動手操作、討厭理論學習等學習特點“背道而馳”,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低。
(3)學時差距離大。教材預設114學時/期(理論為42學時,操作為72學時),平均需要7節/周,而我校設置48學時/期,3節/周,實際的教學學時達不到所需學時的一半,導致教師的教學時間明顯不足,只能完成教材中的部分內容。
教材內容陳舊,存在許多年以前的技術、工藝、材料、設備等內容,滯后于汽車新技術、新理念、新標準。教材內容與企業生產過程脫節,缺少維修企業中的工作內容、維修案例等方面的知識,與學生認知特點不能達成“共鳴”。教材未能及時跟上行業企業的發展與需求,使得學生學習興趣低,導致就業學生、升學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都需要進行二次學習。
教材內容涉及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精益求精、交流合作、安全文明等職業素養方面的內容少,以理論知識與操作步驟的羅列為主。多數中職學生怕苦怕累、好高騖遠,喜歡追求眼前效益,而汽修技能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與積累才能有較好的回報。教材中缺少維修企業中需要的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精益求精、安全文明生產等方面的崗位職責素養知識與要求,使得畢業學生的素質與企業所需素養差距大,導致就業學生“跳槽率”居高不下。
綜上所述,教材既要對接主流生產技術,吸收行業發展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定期進行動態更新調整;又要根據學生特點創新教材形態,編寫反映本校特色的校本專業教材。開發校本活頁教材能有效對接行業發展、企業需求、學校實際、學生特點,實踐證明,在汽修專業中進行校本活頁教材的開發應用與實踐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以汽修專業教材應用的實際問題為導向,組建協會專家、名優教師、骨干教師的研發團隊,對汽車行業在企業需求、崗位變化、汽車發展趨勢等方面開展調查與研究,了解企業對員工在基礎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素養等方面的要求,厘清中職汽修專業學生學習的深度與廣度(即學生主要學習哪些理論知識?掌握哪些關鍵技能?達到怎樣的技能程度?養成怎樣的職業素養等)。
經過調研,需要學生在校養成吃苦耐勞、嚴肅認真、精益求精的職業素養,熟悉汽車相關工作原理、基本結構等理論知識,能進行汽車主要零部件的拆裝,以體現職業院校的類型特點,中職學生的基礎定位。圍繞企業所需的基礎知識、專業技能、職業素養,收集整理企業典型維修案例,為開發汽修專業課程教學資源做準備,并定期追蹤、更新。
結合學校設施設備情況、學生學習特點、企業崗位實景、崗位需求,研發團隊共同修訂完善課程標準,制定活頁教材的開發流程。從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與工作過程知識、行動導向教學等方面研究,以崗位實景、夠用實用為主線,融入崗位所需的基礎知識、專業技能、方法能力,從描述學習情境、獲取信息、工作計劃、工作準備、任務書、工作實施、評價反饋、相關知識點作為開發路線。
對課程的職業群崗位主要工作任務進行分解,以社會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專業技能為目標,以學校實際情況為基礎,以任務為驅動,以真實案例為載體,以完成每一個項目為主線進行教學任務設計,把項目分解為可操作的實訓任務,設計學習情境,確定相關專業知識,整合、刪減、增補教材內容,整體設計《汽車懸掛、轉向與制動系統維修》教材內容(表1)。

表1 教材內容整體設計
(1)學校有實訓設施設備的教學。設計學生需要掌握相關任務的作用、類型、工作原理等關鍵理論知識,設計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零部件的拆卸與安裝,設計學生工具與量具的規范使用、安全文明操作等職業素養方面的考核辦法,教師精講,學生多練,理實一體,讓學生學懂、學精,從而熟練掌握知識與技能。
(2)學校沒有實訓設施設備的教學。完全講解理論知識多數學生不想聽,也不易聽懂,需收集相關教學視頻、真實案例,圖文并茂、循序漸進講解,再邀請企業師傅錄制教學視頻或在線講解等,讓學生熟悉工作原理、基本組成、操作流程等理論知識,增長知識面。
為高效使用活頁教材,研發團隊同步進行精品課程資源的開發,啟動汽修專業實訓課程資源建設。在課堂派上不斷充實精品資源,如錄制微課、課堂實錄、視頻資源、教學課件、學生工單等,學習者可以在線學習、在線交流。
校本活頁式教材結合企業崗位實景、崗位需求、學校實訓條件、學生學情來開發,以真實案例為載體,設計學習情境,確定相關專業知識;以任務為驅動,以完成每一個項目為主線,將教材的教學內容精簡為可操作的實訓任務;從體驗中領悟、應用知識,建立學生經驗的鏈接,讓課堂成為學生的“舞臺”,給學生更多的“話語權”,在學生動手操作中“潤物細無聲”的滲入理論知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
校本活頁教材不僅僅是將原有教材內容進行解構、排序和重構,更是為學生提供解決問題和“設計”的空間,是學生在完整的工作過程中進行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學習的指導。以典型工作任務、工作過程為導向,學生在學習中就能獲得“工作過程知識”,學習到“如何工作”。通過校本活頁教材的開發研究與實踐,教材項目對接企業工作崗位,教材立足崗位、學校、學生,以學生如何學來確定教師怎樣教,實施“以學定教、以評促學”的教學新舉措,教師的教學針對性更強,教學重點更突出,教學難點易突破,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學生學得更深、更牢,教學質量顯著提高。
在校本活頁式教材中融入安全文明、認真仔細、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等職業素養的考核要求,以企業員工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考核,教學過程對接工作任務,學生分組操作、定崗定責,學生學習更加專注、更加仔細,責任意識更強,學生的操作能力、職業素養、職業能力明顯提升。
教材應符合行業企業的標準需求,應有利于學生的主動學習,還應有利于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通過校本活頁式教材的開發與應用,教材內容適應了企業用工需求,適應了學校教學條件,適應了學生學習特點,有效提升了學生學習興趣、專業技能、職業能力,為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打下基礎,從而更好地服務產業、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