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暢
(南關區文化館 吉林 長春 130022)
隨著當代社會的持續發展,民族舞作為一種民族化的藝術類別,獲得了人們的青睞,并且逐步成為休閑娛樂與陶冶情操等活動當中必不可少的形式。民族舞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表現出很強的地域性以及民族性,除了可以對人進行美的熏陶之外,還可以帶動文化傳承和發展,提高人們的審美感受力和創造力[1]。當前國家高度重視傳統文化和藝術的發展,積極創造條件,優化發展民族舞藝術,在促使民族舞顯現出新特征的同時,也帶動了這門藝術的未來發展。正確把握新時期民族舞的特點,展望其發展趨勢是發展民族舞的必然要求,也是豐富民族文化體系的重要舉措。
民族舞是一種運用肢體傳達情感與思想,同時以此為出發點體現各族人民經濟生活狀態的藝術形式。民族舞這種傳統藝術形式,不管是外部表現、內容還是類別都非常豐富,而且做到了和當地民族特征的深度結合,還綜合了民族服裝,民族音樂等要素,最終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民族舞蹈。民族舞擁有極大的魅力,能夠呼喚人們內心對美的無限向往和深刻感悟,同時也能夠培養和增強人的審美意識。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民族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民族特色等,所以這些民族在發展過程當中形成的民族舞也有著自身的風格與特征,這正是中國民族舞的魅力所在。民族舞種類繁多,比較典型的有新疆舞、傣族舞、朝鮮族舞、蒙古族舞、藏族舞等。不同的舞蹈種類表現出了自身的獨特性。比如,新疆舞的節奏感強,韻律流暢,步伐輕快活潑,往往可以利用手腕與舞姿變化,讓舞蹈作品更加豐富,帶給人回味與感悟;蒙古族舞節奏較快,動作剛勁,能夠展現蒙古族人民的豪爽性格;傣族舞以孔雀舞為主,搭配優美的音樂,常常可以帶給人逼真的感受,富有柔美感[2]。
形象鮮明是民族舞非常明顯的特色,而且一直以來都深受表演者的重視,在民族舞的內容設計和表現過程中,會把打造鮮明的藝術形象作為重中之重。而且大多數的民族舞會伴隨形象動人的民間故事和傳說,通過塑造一定的形象進行情感的表達。當然,這樣的藝術表現形式可以大大豐富舞蹈的內容,提高形象的立體性,展現動人的故事情節,讓人從中感受到強烈的民族魅力和民族情感。
娛樂性是民族舞的典型特點,把自娛性和娛人性結合起來,可以讓民族舞的娛樂功能得到強化。民族舞的形成就是為了對人們的內在情感進行表達,不同的國家運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各不相同,不過在表達人類情感方面卻是相通的,因而從本質上分析,民族舞的自娛性色彩非常鮮明。人民群眾熱愛民族舞有效滿足了這門舞蹈藝術的娛人性,使得自娛和娛人的作用相輔相成,把民族舞的特點與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給民族舞增加了不少生機和活力。
民族舞是在特定民族生存發展環境之下形成的一種舞蹈形式,所以帶有特定民族區域的典型特征。我國擁有56 個民族,而這些民族在語言、生活習慣、藝術表達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根植民族土壤形成的民族舞蹈,也在表現形式方面體現出差異性。民族舞所體現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習慣、風俗、經濟、審美水平等。當地人把這些意念融入民族舞蹈的創作環節,從而擁有了民族色彩濃厚的民族舞蹈。當然,這些舞蹈也會在不經意之間透露出民族的性格、文化與精神,傳達出民族情感。
人類的發展步伐始終沒有停止,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個民族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人們對自己民族與其他民族的認識也在發生著變化,甚至可以說這種改變是顛覆性的。民族舞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向前發展,只不過這里的發展是繼承與發揚民族舞當中的精華和特色部分,在此基礎之上尋求發展和突破。所以,民族舞在發展過程當中顯現出了繼承性,而且通過繼承和創新的結合,民族舞顯現出獨特的魅力。
我國民族眾多,不同民族擁有各自的風情,比如多樣化的服飾、文化、語言等。在民族舞的表演過程中,不同民族運用不同服裝、配飾、語言、肢體動作把本民族舞蹈文化與藝術呈現出來,從而讓民族舞表現出獨特性和豐富多樣的特征。比如,壯族舞蹈表演通常是男子穿對襟上衣用布紐扣,女子穿矮領藍色或青色上衣下身著黑寬褲子;苗族人民在表演舞蹈的過程中,常常以白和青作為服裝主色調,在服裝以及配飾方面都運用獨特的圖樣,體現苗族的獨特文化。
民族舞是不同民族表達情感思想的重要藝術形式,其舞蹈動作來源多是群眾在草原、綠洲、沙漠、海洋、山林等不同場景下的寫照,具有非常豐富的內涵。民族舞肢體動作具有活潑自由的特點,如壯族采茶舞,也具有技藝結合的特點,如蒙古族的筷子舞及苗族的板凳舞,另外,舞蹈動作也體現著故事性,能夠刻畫出性格特色鮮明的人物形象。例如,在蒙古舞《草原小駿馬》中,騎馬勒韁繩、提壓腕、聳肩等肢體動作就是典型的蒙古族舞蹈內容,在舞蹈表演中,要注意松弛肩部、靈活腕部,同時收緊臀部等。
民族舞雖然是一種舞蹈藝術形式,但是這種舞蹈始終是和民族的文化、風俗等密切連接的。通過對民族舞的發展趨勢和潮流表現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民族舞蹈在發展過程中顯現出明顯的風格化趨勢,把風格當作民族舞傳承中的重點,有意識突出民族舞的表現風格,體現舞蹈藝術的特性,從而有效提高民族舞在社會生活實踐當中的號召力以及影響力,讓民族舞蹈獲得越來越多社會群體的認可[3]。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開始追求精神和文化層面上的富足,而民族舞正好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要。民族舞以舞蹈藝術形態為根基,持續強化民族舞藝術風格,因而把民族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也便于人們在欣賞舞蹈和舞蹈實踐當中把握住民族風格中最重要的部分。不少民族舞蹈會借助特色化的技巧體現特色。比如,維吾爾族舞蹈的回旋動作就能夠體現出本民族舞蹈的風格和特色。
任何一部優秀舞蹈作品都有豐富內在情感的滲透與融入,可以說情感是舞蹈藝術的精髓所在,如果沒有融入情感,只是單純運用各種高難度的表現技巧,雖然可以在外部觀感上給人視覺沖擊,但是無法給人帶來情感上的沖擊和共鳴,不利于觀眾和表演者的情感交流。當前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足,整個社會的發展狀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這樣的背景下,民族舞要在人類發展歷程當中始終占據一席之地,就必須把握住舞蹈藝術的情感化發展趨勢,逐步提高民族舞的情感色彩,從而凝聚深厚的舞蹈內涵和舞蹈思想,并將其創造性地表達出來。所以,舞蹈表演者在演出活動當中應該靈活準確運用各種表演技巧,尤其是要在表演當中自然流露自己的思想情感,讓最終的舞蹈表現渾然天成,增加舞蹈藝術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過去單一的文化與娛樂形態,已無法滿足現代人工作生活的需要,這無疑對民族舞在新時期的發展和創新提出了要求。所以民族舞在未來的發展過程當中應該更加重視舞蹈形象的塑造,積極運用更多靈活而又精巧的舞蹈表演方法與技巧,塑造擁有豐富情感以及飽滿鮮活的藝術形象,運用動人的舞蹈表演,凸顯人物的性格,呈現人物心理情感,使得人們在觀看民族舞表演的過程中獲得美妙的感受與體驗,深刻領略民族舞的藝術性和發展性。把握藝術化的發展方向和趨勢,已經成為廣大表演者必須滿足的要求。比如,民族舞演員楊麗萍表演的作品《雀之靈》就利用非常靈動而又精巧的表演技巧塑造出了靈性十足的孔雀,傳遞出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同時也把對生命的感悟融入了舞蹈藝術表達當中。
原生態化發展是民族舞蹈發展趨勢當中非常鮮明的表現,而原生態民族舞表現出創造性和自然性相結合的特征,在整個人類的發展歷程當中,顯現出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可以把不同民族和地域的文化體現出來,再現人們的精神生活,也可以體現出民族舞的歷史性與階段性。原生態民族舞顯現出很濃郁的原始民族舞蹈藝術氣息,為各個民族舞蹈活力的提高與展現奠定了堅實基礎,當然也給所有舞蹈活動構建提供了源泉[4]。現如今舞蹈顯現出明顯的商業化發展趨勢,造成舞蹈表演呈現出經濟性與商業性相結合的特點,雖然帶動了區域旅游事業的發展,但是不能夠忽視民族舞原生態的藝術表達,還要進一步在民族舞當中彰顯地域風貌,展現原生態的藝術魅力,這樣才能夠兼具經濟性和藝術性。
毋庸置疑,想要推動民族舞的全面發展,必須緊緊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把更多的國際化元素融入民族舞當中,抓住機遇,開展各種各樣的跨國演出與跨國宣傳活動。在未來,民族舞在保有自身獨特文化特色與民族風格的基礎之上,會融入國際文化藝術特色,步入國際化大舞臺,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奪目光彩,展現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戴愛蓮就把現代舞和西方的芭蕾舞技巧充分融合,創新改造中國的民族舞,除了推動少數民族舞蹈接軌世界文化之外,還獲得了世界認可,提高了中國舞蹈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
現如今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并且在多個領域拓展應用,不單單引起了社會上的一系列變革,還讓民族舞在現代化改革潮流當中獲得了發展與提升。在民族舞的未來發展之路上,民族舞只有把更多的現代化元素融入其中,比如融合現代音效、現代舞蹈元素、現代生活題材、現代風格等,才能夠實現進一步升華,體現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比如現代的諸多民歌就把現代音樂風格、現代音樂元素以及民族音樂元素融合起來,打造了諸多經典作品,如《天路》《天堂》,在這些音樂作品的帶動之下產生了帶有現代化特色的民族舞作品。
民族舞是不同民族文化繁榮發展的產物,體現出了民族藝術的特征以及精華,在物質文化越來越富足和傳統文化繁榮發展的背景下,顯現出了全新的發展特征。基于民族舞豐富的舞蹈內涵和特色,在未來實踐當中應該加大對民族舞的研究以及保護力度,重視對民族舞的傳承和創新,使其在全面發展的過程中保持特色,為其他民族藝術的進步拓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