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喬木

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現狀
學生寫作水平較低
由于沒有掌握好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學生的寫作能力難以支撐其展開有效的寫作活動,導致學生完成的寫作練習存在語言生澀、語句不通順、文章結構不清晰等問題。由于寫作過程中學生不能自主對語言進行優美化,只是按照事件發生的前后順序進行記述,或是對優秀的作為例文進行仿寫,這些導致了小學階段學生的習作練習作品不盡人意。部分學生在對例文進行仿寫的過程中會出現“畫虎不成反類犬”的問題,導致學生的作品不僅沒有自身的特色,也失去了例文原本的特色。
整體邏輯能力不強
雖然小學階段對學生的寫作練習要求不高,但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往往難以安排好作品的整體架構,這就導致在內容上出現“前言不搭后語,驢唇不對馬嘴”的現象。一般來說,文章的內容都要依據時間順序、空間順序或邏輯順序進行安排,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不強,習作練習文章更像是多篇優秀文章進行拼湊而來的。這嚴重制約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維能力的發展。
作文寫作缺乏新意
在小學高年級的習作教學中,缺乏新意也是顯著問題之一。這主要體現在小學生從接觸寫作開始,每個階段的寫作練習都使用單一素材或是很早之前的知識。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尋找到有效的作文素材,或者說小學生還不具備積累素材的能力。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都存在“老三段”的問題,也就是開頭一段、過程一段、結尾一段三個部分。學生將同一寫作技巧從三年級沿用到六年級,內容、結構都沒有發生改變,這在無形之中體現出學生寫作缺乏創新的問題。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的意義
推動學生多項能力發展
思維導圖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在小學習作教學中具有較大的幫助。首先,思維導圖在寫作練習中的應用可以提升學生對習作的興趣,將會有效提升教學質量。但是教師需要注意的是,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思維工具,其在教育中的應用是為了服務教學,因此在其應用中要避免形式過于花哨而影響學生的注意力。其次,思維導圖是基于大腦思維的一種自然展示方式,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和靈活性,在寫作練習中的應用將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無話可寫的問題。最后,通過不同主題造型,搭配不同色彩的思維導圖,再加上一些重要的關鍵詞或者關鍵句,可以使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感受到課堂的趣味性。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對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也有積極作用。
轉變課堂教學模式
思維導圖的應用將對課堂教學模式產生一定影響。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將有利于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進一步使得教學模式發生轉變,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在寫作練習中的關鍵點就是寫好提綱,借助思維導圖這一工具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文章結構,并對作文細節有大概的構思。因此,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構思,從而使得學生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取寫作關鍵點,實現學生寫作效率提升,也實現教師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的提高。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的作用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習作練習中,主要具有以下三個作用。
第一,幫助學生選材。以“二十年后的我”為例,將主題放置在中間,之后引導學生補充自己想到的素材,思維導圖如圖1所示。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受到其思維模式以及生活閱歷的影響,因此其在寫作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尋找不到適合的寫作素材。這一方面是由于社會環境造成了學生狹窄的生活范圍,另一方面是小學生對于寫作存在為畏難心理。而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則可以解決該問題,通過圖形與線條來幫助學生梳理思維,使得學生對原有素材進行整理與規劃,從而尋找出更新穎的觀點,明確寫作中心點。
第二,幫助學生謀篇布局。在確定好素材之后,想要展開習作練習,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將素材進行整理與歸納。導圖在這一環節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它可以幫助學生從整體的視角下對素材產生全新的認識,并通過思維導圖的記錄與繪制,對文章結構進行合理安排,通過抓住關鍵詞,條理清晰地進行習作練習,實現詳略得當、完美過渡。比如在“愛的機智”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開頭、起因、營救、結尾四條支線進行導圖繪制。
第三,幫助學生表達。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繪制出完整的習作結構,并通過點狀分解的方式幫助學生完成文章構思。除此之外,思維導圖也可以把學生遇到過的習題關鍵點進行有機結合,這樣就給學生創造了較大的思維空間,有助于提高學生表達能力。
學生在使用思維導圖完成習作練習時,需要注意在完成繪圖之后要對內容進行檢查,對其內容展開修改與完善,最后一氣呵成完成寫作練習。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中的應用
巧用思維導圖,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在做習作練習時,很容易出現抵觸情緒。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表達思維的有效圖形工具,其包含了圖片、文字、繪畫等多種元素,具有邏輯性和形象性等特點更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同時,思維導圖的繪制也可以幫助學生回顧過往發生的事情,并通過提取關鍵點的方式搭建起完整框架。與單調的線形筆記相比,思維導圖有刺激視覺、多重色彩、多維度等優勢,更符合大腦運作模式,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清晰。在思維導圖的影響下,學生對于寫作的興趣也將逐步提升,有效降低了學生對寫作的畏難情緒,培養了學生習作的自信心。
借助思維導圖,化抽象為形象
思維導圖最為直接的作用就是將抽象的思維具象化地展示出來。在習作練習中引導學生構建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更便于學生對素材進行理解與安排。事物的形象是形象思維所反映的對象,其思維形式是意象、直感、想象等觀念。思維導圖可以使形象思維與思維形式有機結合,兩者共同發揮作用,以此來提升學生寫作能力。
助力寫法學習,豐富文章細節
統編版的教材在單元學習目標的劃分上,與傳統教材相比更為精準與明確。在統編版習作單元中,其實學習目標講究一課一得寫,往往與本單元的閱讀目標相互關聯。比如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閱讀學習目標是了解文章是怎樣點面結合寫場面的,而這一單元的習作學習目標就是嘗試運用點面結合的寫法記一次活動。顯而易見,本單元的習作重點就是點面結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對文章的架構進行繪制,之后再進行寫作思維導圖的繪制。在寫作思維導圖的繪制過程中,首先將想要進行描寫的活動作為中心圖確定下來,之后以中心圖作為基礎,學生一邊回憶,一邊繪制本次活動的重點。之后,學生需要思考在重點部分的描寫中,什么時候要用整體性的敘述進行面的體現,什么時候需要對動作、語言、神態等細節描寫來實現點的體現。這一過程需要學生對于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擴充,對于重點部分標示出面或者點,將點面結合以圖文的形式展現在草稿紙中。在完成思維導圖繪制之后,學生對于點面結合寫作方法的理解將得到提升。在構思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將自己想到的素材添加到思維導圖中,除此之外,也可以在思維導圖中寫下關鍵詞。這樣逐步加深思考的過程使得學生的寫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文章結構完整、內容豐富。敘事作文思維導圖結構如圖所示。
運用思維導圖,優化寫作經驗
思維導圖在小學習作教學中的應用需要教師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轉變,積極豐富學生的寫作經驗。寫作評價的最終目的是引導學生對于自己文章進行反思,借助思維導圖展開作文點評環節,可以對文章的優劣進行更加直觀的展示。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借助思維導圖對寫作重點內容進行剖析,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寫作亮點填充到思維導圖中,實現寫作素材遷移,與此同時,借助思維導圖對學生的習作學習展開評價,使學生對自身的優劣勢有明確了解,以便采用針對性的策略來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
總的來說,在小學高年級習作教學中引入思維導圖,對于教學有著獨特的價值與積極的作用。思維導圖這一可視化的學習工具,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打開寫作思路,改善學生寫作技巧,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最終提升學生寫作質量。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回憶生活中發生的各類真實體驗,快速提取有效信息,并將其應用在寫作架構中。借助思維導圖展開習作練習,可以引導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心態投入到寫作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寫作水平也將得到逐步提升,最終形成個性化的作品。